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的运用策略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渐被淘汰,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文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于故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本文从故事教学法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运用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获得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故事教学法的运用恰好对培养学生上述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一、故事教学法的概念
  故事教学法主要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的、简短的故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起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學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故事为手段进行引导教学,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还能够让学生在故事中对教学内容有所领悟,化繁为简,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实际上故事教学法的优势是双向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的优势
  (一)全面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让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利用故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时,也需要去拓展阅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运用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和学生共同进行想象和进步,对于培养师生沟通交往能力有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师生感情的基础,等等。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真正实现全面、科学的素质教育。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有趣、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听课,让学生自身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手段在实践过后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小学生由于其心理、生理发育尚不成熟,虽然活泼好动、充满好奇,但课堂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所以故事教学法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课堂注意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吸收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将知识融入生活实际,提高学习趣味性
  故事教学法的运用实际上是将虚拟故事中的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对象是故事中的间接经验,但这些间接经验还需要联系实际生活作为验证。学生在故事教学法中学习到的都是理论知识,但这些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故事教学之后应当设置一定的生活情景模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也能够完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目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教师选材得当,利用不同的情境服务于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的第一部就是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教师在选材时应当根据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学生年龄层次、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故事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课本内容进行重点培养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将学生带入合适的情境中,利用不同的情境服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故事中见微知著,在实际生活中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组织学生准备故事进行表演
  故事教学法不仅可以让教师“讲”,还能够让学生“演”,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设定一个选题,将学生分组结对,以小组方式进行准备故事,在课堂上限定时间进行表演。要求将故事中的中心思想表现出来,不仅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能够让演员在表演中加深对于故事的理解。整个过程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借助故事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总结能力
  在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更是对于教学的总结和研究者,要通过故事教学法最终实现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并且锻炼各种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将故事引入课堂时,不仅要强调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把握,更要注重对于故事的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笔记或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对不同故事的心得体会与感受,综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写作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水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故事教学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乐于接受且对于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用故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减轻自身教学负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学到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还能够综合培养各项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学生未来发展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黄存勇.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速读(中旬),2018,(12):81.
  [2]王冰兵.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8,(33):107.
  [3]高宗红.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3(33):115-116.
  [4]邹秋亮.谈小学语文故事教学的基本策略[J].数码设计(下),2018,(11):93.
  [5]刘丽红.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31):55.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學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如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数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应用数学”的过程。如何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能力。一是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二是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枯燥的语文知识时,并不能产生很高的兴趣,学习质量必然不高。而教师选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方式,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不经更能够博得学生眼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度,还有助于低年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就如何采用合理的游戏教学方式展开探讨,以保证游戏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保证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农业害虫,伴随农药的大量使用,斜纹夜蛾的抗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阿维菌素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神经毒剂,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深厚的数学教学理论和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方式和语言表达也同样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如果能够熟练地把握和运用课堂语言艺术,使课堂语言既能通俗易懂,引发共鸣,又不失准确性,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那么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自然会水到渠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艺术;趣味课堂  数学学科是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环节中,做好对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带来支持与帮助。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对信息技术分别在课堂导入环节、知识讲解环节和课堂探究环节中的整合应用予以分析,希望能够为落实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地位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
摘 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和育人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命题。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内涵开始剖析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儿童文学的出现对于整个文化传播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语文作为儿童教育初始阶段的主要学科,在整个文学的学习和启蒙阶段也具有关键性作
摘 要: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核心目标重要概念的达成、理解和应用。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例子说明通过概念模型,归纳分析出简单概念的概念模型创建方法可用来创建形成重要概念的概念模型,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  关键词:概念模型;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模型是科学研究中复杂事物的简单描述方法。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创建模型(包括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有效地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