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稻品种抗瘟性鉴定及其与抗旱性的相关分析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明确陆稻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抗性表现,利用云南省4个稻瘟病菌优势小种对30个云南陆稻品种进行抗稻瘟病鉴定,并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及SS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抗病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检测品种的60%,抗旱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有供试品种的6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97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077 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的抗瘟性与抗旱性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且在面临不同逆境胁迫时具有相近的抗性表现,使得育种过程中培育兼具较好抗瘟、抗旱能力的栽培稻新品种成为可能。
  关键词 陆稻;稻瘟病抗性;抗旱性;SSR分子标记
  中图分类号 S332.1 文献标识码 A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耐受能力称之为抗逆性,即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这些不良环境包括干旱、高温、盐胁迫、低温、病原物入侵等多种形式[1-3]。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直处于变化着的环境中。适宜的环境条件能保证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不适宜的生物或非生物逆境条件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最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生理小种的多样性、致病力的多样性和极易变异性是稻瘟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4-7]。干旱是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影响最为明显的非生物逆境环境因子之一,由此产生的非生物胁迫是引起全球粮食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从而造成了许多重要粮食作物大量减产[8]。 陆稻具有较好的抗稻瘟病能力, 张启星等[9]对河北省地方陆稻品种的抗病性研究后发现,陆稻品种在抗稻瘟病频度和强度上均高于当地水稻品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陆稻抗旱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分胁迫对陆稻植株的伤害机理[10-12]、陆稻抗旱的生理生化机制[13]、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上[14],而在涉及抗旱性状相关的基因工程研究及抗旱性遗传与育种研究上则刚刚起步。
  本研究以云南陆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对供试品种进行苗期稻瘟病抗性鉴定、早期抗旱性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试图探讨云南陆稻品种抗病性、抗旱性与遗传多样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陆稻抗逆性研究及优良亲本的选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植物 本实验所用的植物来源于云南省5个州/市、10个县/区的30个陆稻品种,其品种名称、来源详见表1。
  1.1.2 供试菌株 选用近年来云南省稻区稻瘟病菌优势小种为致病菌株:1个小种(ZB15)来自籼稻区,3个小种(ZD3、ZE1和ZE3)来自粳稻区。
  1.2 方法
  1.2.1 稻瘟病抗性鉴定 供试品种先浸种24 h,再用2%的福尔马林(40%的甲醛溶液)消毒2 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于35 ℃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露白后播种于育种盆内,每盆种5个陆稻品种和1个感病对照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每穴种15粒左右,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在温室中育苗,稻苗长至四叶一心时,采用人工接种法对供试品种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
  选用混合菌株进行接种。产孢培养2~3 d后,用0.2%吐温20(Tween20)溶液将病菌孢子从培养皿表面冲洗入烧杯内,配置成混合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6孢子/mL),菌液浓度为100倍显微镜下30~50个孢子/视野。用空气压缩机连接喷雾器在接种箱中喷雾接种,接种后黑暗保湿24 h,辅以喷水保湿,促进病害的发生。接种后7~10 d观察记载发病情况,待感病对照品种的病情达9级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2003)调查记载病情(表2)[15]。
  1.2.2 抗旱性鉴定 在直径为90 mm的培养皿底部垫上圆形滤纸,每皿放50粒种子,再加PEG溶液20 mL,加液盖好后置28 ℃左右发芽,PEG溶液设置0%、15% 2个水平,设置3个重复,5 d后测量其相对幼芽粗度(Relative germ roughness, RGR)、相对幼根长度(Relative radicle length, RRL)和相对幼根粗度(Relative radicle roughness, RRR)。
  1.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①陆稻基因组DNA的提取:陆稻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期剪取叶片,利用CTAB法[16]提取每个品种的10个单株的全基因组DNA,采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浓度。加入去离子双蒸水稀释至25 ng/μL,于-20 ℃下保存备用。
  ②SSR-PCR的扩增:选取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24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引物对供试品种进行SSR-PCR扩增。20 μL反应体系包括:1×PCR buffer,0.2 mmol/L dNTPs,1.68 mmol/L MgCl2,0.5 mmol/L的SSR引物,25 ng DNA模板及1 U Taq酶。反应程序为:95 ℃预变性 5 min;然后94 ℃ 40 s,55 ℃ 30 s、72 ℃ 40 s,42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产物于4 ℃保存备用,反应在Eppendorf PCR扩增仪上进行。PCR产物进行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恒定电压100 V,电泳2.5 h,经银染、显影后,拍照贮存备用[17-18]。
  1.3 数据处理
  1.3.1 抗旱性数据分析 相对值=胁迫测定值/对照测定值,陆稻抗旱性评价方法采用抗旱性隶属函数法[19]。
  Xij=
  式中Xij为i品种j性状值,Xmin为j性状中最小值,Xmax为j性状中最大值,Xij为i品种j性状的抗旱隶属值。然后将品种所有性状的抗旱隶属值进行累加,求其平均数。
  Xi=Xij
  式中Xi是i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Xi大的抗旱性强,并规定抗旱程度的指标值为:当Xi≥0.80为强抗,0.50  2 结果与分析
  2.1 陆稻品种人工接种的测定
  2.2 抗旱性鉴定
  1个、中抗品种5个、低抗品种4个,红河州拥有中抗品种1个。
  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30个陆稻品种间也存在相当大的遗传多样性变异,其中Ne的变化幅度为0.099 6~1.462 2,平均Ne为1.097 5;I的变化幅度为0.000 0~0.396 8,平均I为0.128 2;Ho的变化幅度为0.000 0~0.034 8,平均Ho为0.002 8;He变化幅度为0.000 0~0.258 1,平均He为0.081 8;H的变幅为0.000~0.245 2,平均H为0.077 8(表4)。
  2.4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物种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稳定、抗逆性和抗病性较强[22]。而本研究结果却显示供试陆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稻瘟病抗性和抗旱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所选用的SSR标记为中性标记,反映的是基因组背景上的多态性,与功能基因多不连锁,即与表型不直接相关[23]。植物表现抗逆性是环境、植物自身和胁迫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SSR分子标记只是基因组中的一些片段,难以反映其抗性表现的全貌。
  本研究供试品种的病害级别与抗旱隶属函数值之间却存在一个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抗病能力越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越能够表现出更好的抗旱能力。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植物在承受各种逆境胁迫条件时,存在某些共同的分子调节机制。例如在胁迫信号的感应和转导方面,脱落酸(Absicisic acid,ABA)是一种小分子亲脂性的植物激素,具有调节植物发育、种子休眠、发芽、细胞分裂和在细胞水平上具有对干旱、寒冷、盐碱、病害和紫外辐射等环境胁迫的响应能力[24-25];促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级联信号通路在抵抗植物的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中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激素、非生物胁迫、病原物、病原物激发子在发育的特定阶都能激活植物中的MAPK途径[26],水稻中OsMAPK5a在接种稻瘟病病菌时其表达上调,其活性可被ABA、茉莉酸(JA)等各种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所激活,其超量表达增加了水稻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27]。在基因的调控表达方面,自从l987年Paz-Ares等[28]首次报道玉米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以来,相继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的调控植物干旱、高盐、低温、激素、病原胁迫反应及生长发育等相关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己达数百种[29-30],如AP2/EREBP、bZIP、MYB和wRKY等家族,另外还有bHLH和HD同源域转录因子家族等。R2R3-MYB成员是植物中数目最多的一类MYB蛋白,它们以N-端含有MYB结构域为共同特征,参与次生代谢的调节、控制细胞的分化、应答激素刺激和环境胁迫及抵抗病原菌的侵害。例如从一种蕨类植物Craterostigma plantagineum中分离的Opm5、7、10蛋白,属于R2R3-MYB转录因子,它们参与植物对ABA和干旱的响应,R2R3-MYB转录因子是植物苯丙烷类次生代谢的主要调控者,该代谢所生成的许多次生代谢物广泛参与了植物对逆境的反应[31]。植物抗逆性的分子调节机制涉及胁迫信号的感受,细胞内第二信使(Ca2+、活性氧类ROS、磷酸甘油、ABA、二酰甘油等)的产生与介导下游的蛋白质磷酸化串联物(如CDPK、SOS/PKS、MAPK等)的磷酸化反应,这些蛋白质磷酸化串联物对下游一系列转录因子(EREBP/AP2、bZIP等)的激活,以及这些转录因子对胁迫应答靶基因的调控等多方面,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对于陆稻抗逆性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栽培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养活了世界上超过半数的人口;同时栽培稻也是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稻瘟病是中国稻区和世界其它稻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生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流行年份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40%~50%,甚至绝收。预防稻瘟病的综合策略有:首先选择抗稻瘟病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其次运用水稻品种多样性防治稻瘟病技术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最后辅以化学农药防治措施。由此可以看出,筛选具有较高抗瘟能力的稻种资源是有效防治稻瘟病流行与发生的重要基础。由于世界性的水资源短缺,干旱是影响栽培稻生产最主要的障碍之一,提高栽培稻品种的抗旱性和准确地鉴定品种的抗旱性,成为育种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单纯考虑产量或单一抗性的育种策略,必将导致育成的新品种具有其它某种缺陷,致使后期的推广应用面临困难。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陆稻品种在面临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时,在抗性表现上具有相似性。这就使得育种过程中培育兼具较好抗瘟、抗旱能力的栽培稻新品种成为可能。在一种抗性的育种过程中,兼顾其它抗性的选育;或是直接培育具有复合抗性的作物新品种,成为未来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瑰丽, 杨美娜, 陈志强,等. 水稻抗旱机理和抗旱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1): 1-6.
  [2] 徐 晨, 凌风楼, 徐克章,等. 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3):280-286.
  [3] 邵怡若, 许建新, 薛 立, 等. 低温胁迫时间对4种幼苗生理生化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3, 33(14): 4 237-4 247.   [4] Barbara V. Rice blast as a model system for plant pathology[J]. Phytopathology, 1990, 80(1): 33-36.
  [5] 薛文君, 黄 敏, 卢代华,等. 稻瘟病菌多样性研究进展[J].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20(1): 157-162.
  [6] 张红生,吴云雨, 鲍永美. 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5(5): 1-8.
  [7] 郝 鲲, 马 建, 程治军,等.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资源与分子育种策略[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14(3): 479-485.
  [8] Chen Q, Tao S Y, Bi X H,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mechanism of drought resistance in rice[J]. American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2013, 3: 102-107.
  [9] 张启星, 左永梅. 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病抗虫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1): 257-259.
  [10] Cutler J M, Shahan K W, Steponkus P L. Dynamics of osmotic adjustment in rice[J]. Crop Science, 1980, 20(3):310-314.
  [11] De Datta S K, Steponkus P L, Ekanayake I J. Sensitivity of pollination to water deficits at anthesis in upland rice[J]. Crop science, 1990, 30(2): 310-315.
  [12] Sorte N V, Ingale M P, Deotale R D, et al. Relative water content in leaves of upland paddy cultiv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ater stress[J]. Soil Crops, 1993, 3(2): 146-148.
  [13] 陈展宇. 旱稻抗旱解剖结构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08.
  [14] 张灿军, 姚宇卿,王育红,等. 旱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Ⅰ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3): 33-36.
  [15] 杨 慧. 云南糯稻遗传多样性研究[D]: 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2009.
  [16] Zhang H, Sun J, Wang M, et al. Genetic structure and phylogeography of rice landraces in Yunnan, China, revealed by SSR[J]. Genome, 2007, 50(1): 72-83.
  [17] 徐建欣, 王云月, 姚 春,等.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云南陆稻品种遗传多样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2): 155-164.
  [18] 徐建欣, 王云月, 姚 春,等. 云南陆稻品种籼粳分化与遗传变异[J]. 科学通报, 2012, 57(28-29): 2 705-2 714.
  [19] 吕凤山, 侯建华. 陆稻抗旱性主要指标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4, 9(4): 7-12.
  [20] Yeh F V, Yang R, Boyle T.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PopGene 1.32)[M]. University of Alberta and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search, 1999.
  [21] Minitab Inc. Minitab 15: Statistical Software[M]. Nittany Valley: State College PA, 2007
  [22] Zhu Y, Chen H, Fan J,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J]. Nature, 2000, 406(6 797): 718-722.
  [23] 张建福, 凌忠专, 王国英,等. 利用SSR标记定位粳稻云引抗稻瘟病基因[J].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4(3): 359-364.
  [24] Xie T, Ren R B, Zhang Y Y,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inhibition of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abscisic aci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SnRK2. 6,by protein phosphatase ABI1[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2, 287(1): 794-802.
  [25] 毕影东, 刘清醒, 郭长虹,等. ABA与植物耐盐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9): 167-171.   [26] Hirt H. Multiple roles of MAP kinases in plant signal transduction[J].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1997, 2(1): 11-15.
  [27] Xiong L, Yang Y. Disease resistance and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n rice are inversely modulated by an abscisic acid-inducibl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J]. The Plant Cell Online, 2003, 15(3): 745-759.
  [28] Paz-Ares J, Ghosal D, Wienand U, et al. The regulatory c1 locus of Zea mays encodes a protein with homology to myb proto-oncogene products and with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to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s[J]. The EMBO Journal, 1987, 6(12):3 553-3 558.
  [29] Shinozaki K, Yamaguchi-Shinozaki K, Seki M. Regulatory network of gene expression in the drought and cold stress responses[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03, 6(5):410-417.
  [30] Liu L, White M J, MacRae T H.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their genes in higher plants[J].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2001, 262(2): 247-257.
  [31] Yang Z R, Mao X, Li R Z. Research progress in genetic engineering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sm[J].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5, 31(1): 403-408.
  责任编辑:黄东杰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同时检测橡胶树转基因胚状体和叶片中含有的多个目标基因序列,并排除扩增结果的假阴性,利用正交试验首次建立了橡胶树管家基因(HbActin)、目标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II(NptII)基因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利用2种酶(PCR Mix酶和Taq酶)对18个转基因胚状体和叶片进行单一引物PCR扩增和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一PCR结果
期刊
摘 要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和充分利用辣椒种质资源,应用SSR分子标记对热辣2号杂交种纯度进行鉴定并对部分辣椒优良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热辣2号母本材料CAYB02和父本材料CAYB01为模板筛选85对辣椒SSR引物,其中12对引物在亲本间能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14.12%,多态性标记分别位于辣椒1、3、4、6、7、9、11、12号染色体,利用3对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SSR标记对热辣2
期刊
摘 要 WUSCHEL(WUS)基因是植物干细胞的标志基因。采用同源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从马银花愈伤组织中克隆得到RoWUS cDNA全长序列,采用染色体步移法克隆得到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登录号分别为KF365488、KF861578。马银花RoWUS cDNA全长1 123 bp,编码302个氨基酸;DNA序列2 001 bp,包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启动子序列3 122 bp。生物信息学
期刊
摘 要 带螨百合种球在38~42 ℃水中热处理1.0~5.0 h,观察其对根螨的防治效果及对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处理百合种球控制根螨效果显著。40 ℃是百合种球热处理除螨高温致死的临界点,40 ℃处理≥2.0 h,根螨致死率为100%;随温度升高处理时间缩短,但种球褐变率提高,热伤害加剧;39~41 ℃处理>2.0 h,种球的发芽率和株高显著降低。因此,40 ℃处理2 h为百合种球除
期刊
摘 要 通过烯啶虫胺在农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动态,研究影响水解和土壤降解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烯啶虫胺水解是碱性水解,pH值是影响其水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高pH和高温加快其降解速率,温度为25 ℃时,pH=9、7时,半衰期分别为24 d、大于180 d;pH=9,温度为50、15 ℃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2、53.3 d。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土壤微生物是影响烯啶虫胺土壤降解的重要因素,未灭菌的
期刊
摘 要 以国兰杂交品种(系)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Taq DNA聚合酶、Mg2+、dNTPs、模板及引物等5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国兰杂交品种(系)SRAP-PCR反应的最优反应体系为(25 μL体系):Taq DNA聚合酶,1 U;Mg2+,1.8 mmol/L;dNTPs,0.08 mmol/L;模板DNA,100 ng;引物,上下游各0.3 mmol/L;10×PCR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海南省14种热带牧草病害的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常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花/果/茎腐病、枝枯病等,病害类型有39种。分离鉴定的结果表明,真菌性病害32种,细菌性病害1种,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1种,病毒类病害3种,植原体病害1种,寄生性藻类病害1种。初步查明海南省主要热带牧草病害的种类和为害状况,其中柱花草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
期刊
摘 要 以花叶艳山姜叶片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其精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蒸馏时间、浸泡时间、料液比和氯化钠浓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精油得率都有影响,影响大小顺序为:蒸馏时间>料液比>氯化钠浓度>浸泡时间。同时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蒸馏时间1.5 h、料液比1 ∶ 6、浸泡时间30 min和氯化钠浓度1.5%,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216%。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以黑皮冬瓜“B98K”种质为试材,根据已克隆的植物NBS类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冬瓜基因组DNA,获得对应区段的DNA片段,回收克隆与测序后,得到19条抗病同源序列(命名为DNB1至DNB19)。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发现,这些抗病同源序列长度在249~252 nt之间,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48.4%~98.8%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23.2%
期刊
摘 要 分析添加尿素和废糖蜜对青贮菠萝茎叶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测定青贮后菠萝茎叶养分的瘤胃降解率。为提高菠萝茎叶的饲料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直接青贮菠萝茎叶为对照组,分别添加10 g/kg尿素、20 g/kg废糖蜜、10 g/kg尿素+20 g/kg废糖蜜为试验组,青贮45 d后进行营养成分、养分的瘤胃降解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 g/kg尿素青贮菠萝茎叶可以显著降低单宁含量,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