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贫困户”的比例较高,给我们的数学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是摆在我们面前很重要的一项任务。笔者在平常教学中一直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现将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贫困户”的形成
(1)课程因素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由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导致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学习数学倍感困难,更由于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课的容量比较大,而且学习方向更为灵活,这也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困难。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缩小两者的差距,搞好初中到高中的衔接工作,如果一开始未抓好衔接工作,这就会为部分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从而形成“贫困户”。
(2)智力因素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中下等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加上有些一直是数学上的“贫困户”,缺陷累积太多,积重难返。有些学生运算能力差,运算速度太慢,粗枝大叶,不会找简便的方法。有些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不灵活,题目条件稍作变化就不会做,只习惯于生搬硬套。以及其他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3)非智力因素方面。首先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教师布置的作业,马虎应对,遇难不究,抄袭了事。其次,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由于多次考试的失败,数学难度的增加,使得他们怕数学,怕做题目,这样造成恶性循环,当然成绩就提不高了。
(4)教师因素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非常重视升学率,特别重视名牌、本科。因此,教师对“贫困户”们重视不够,上课提问找优生,课后谈心找优生,课后对他们没有很好的辅导,从而使他们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们,歧视他们,这样更加不会把数学学好。
当然,“贫困户”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还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因此,注重“贫困户”的转化工作,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贫困户”的矫正
(1)老生常谈——兴趣、信心培养。“贫困户”们由于基础差,易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所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怎么做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①情景导入时注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②讲数学概念、性质时注意结合数学史实;③课堂上多一些表扬、肯定,让课堂变成愉快的海洋而不是同学们的恶梦;④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调整教学要求,满足“贫困户”的需求,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改革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体。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给“贫困户”们充分的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所以,我们要引导、鼓励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在他们讨论的同时,教师要多在“导”字下功夫,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和升华,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上自然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事半功倍——学习方法的掌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贫困户”们更应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他们的利器。①引导他们制定好短期和长期计划,做到有的放矢;②引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③引导他们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④引导他们学会怎样听课。即在課堂上要做到注意力集中,看清板书,做好笔记,紧跟教师思维,随时回答教师的提问。
(4)建立反馈矫正程序,加强个别辅导。班级授课制与“贫困户”的基础、需求、素质差异之间的矛盾,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需要在以班级形式授课的同时实现教学个别化,其中建立反馈——矫正程序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师应该经常考查学生,做到及时收集,反馈学生学的情况,以便调整教学,也让学生自我反馈,检查掌握的内容,及时纠正错误,从而使“贫困户”跟上全班学生的步伐。
总之,学习是一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艰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切实把“贫困户”放在心中,每天提高他们一点,我们一定能让他们在数学的海洋畅游。
一、“贫困户”的形成
(1)课程因素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由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导致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学习数学倍感困难,更由于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课的容量比较大,而且学习方向更为灵活,这也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困难。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缩小两者的差距,搞好初中到高中的衔接工作,如果一开始未抓好衔接工作,这就会为部分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从而形成“贫困户”。
(2)智力因素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中下等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加上有些一直是数学上的“贫困户”,缺陷累积太多,积重难返。有些学生运算能力差,运算速度太慢,粗枝大叶,不会找简便的方法。有些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不灵活,题目条件稍作变化就不会做,只习惯于生搬硬套。以及其他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3)非智力因素方面。首先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教师布置的作业,马虎应对,遇难不究,抄袭了事。其次,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由于多次考试的失败,数学难度的增加,使得他们怕数学,怕做题目,这样造成恶性循环,当然成绩就提不高了。
(4)教师因素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非常重视升学率,特别重视名牌、本科。因此,教师对“贫困户”们重视不够,上课提问找优生,课后谈心找优生,课后对他们没有很好的辅导,从而使他们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们,歧视他们,这样更加不会把数学学好。
当然,“贫困户”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还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因此,注重“贫困户”的转化工作,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贫困户”的矫正
(1)老生常谈——兴趣、信心培养。“贫困户”们由于基础差,易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所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怎么做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①情景导入时注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②讲数学概念、性质时注意结合数学史实;③课堂上多一些表扬、肯定,让课堂变成愉快的海洋而不是同学们的恶梦;④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调整教学要求,满足“贫困户”的需求,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改革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体。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给“贫困户”们充分的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所以,我们要引导、鼓励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在他们讨论的同时,教师要多在“导”字下功夫,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和升华,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上自然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事半功倍——学习方法的掌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贫困户”们更应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他们的利器。①引导他们制定好短期和长期计划,做到有的放矢;②引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③引导他们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④引导他们学会怎样听课。即在課堂上要做到注意力集中,看清板书,做好笔记,紧跟教师思维,随时回答教师的提问。
(4)建立反馈矫正程序,加强个别辅导。班级授课制与“贫困户”的基础、需求、素质差异之间的矛盾,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需要在以班级形式授课的同时实现教学个别化,其中建立反馈——矫正程序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师应该经常考查学生,做到及时收集,反馈学生学的情况,以便调整教学,也让学生自我反馈,检查掌握的内容,及时纠正错误,从而使“贫困户”跟上全班学生的步伐。
总之,学习是一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艰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切实把“贫困户”放在心中,每天提高他们一点,我们一定能让他们在数学的海洋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