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舞人归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收外放也是练习书法需要特意注重的问题,就如书法里欲左先右,欲下先上,发笔之时藏其锋,收笔之时隐迹剑锷的道理一样,舞蹈也是要如此才能在收放之间,多一份曲折的韵致,内敛的典雅。或许是因为幼习书法的缘故在学习舞蹈时比别人领悟的多了一点,大约这就是先生所谓的韵味了。其实舞蹈和书法之间的联系古人很早就知道,而我也不过是借了先人的一点智慧而已。
  狂草借舞意
  借给我智慧的先人就是张旭和公孙大娘。很小时候曾在电视里看到他们的故事,只略略的记得一个人因为看了一个女子舞剑,而痴迷癫狂,一路尾随着舞者的足迹看得痴醉还手舞足蹈地比来画去,最后居然悟出了书法的精髓。后来才知道那个女子就是公孙大娘,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她并不是在舞剑而是在跳舞蹈《剑器》。痴迷的那个人是草圣张旭,因为看了公孙舞的《西河剑器》后,领悟了书法的收放舒卷才有了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的灵动,创出了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张氏狂草。
  公孙大娘被公认为唐宫第一舞人不仅仅是她有一个超级粉丝张旭,她还有另外一个超级粉丝杜甫。杜甫看公孙大娘跳舞的那一年,不过还是个孩子,但是公孙大娘的动人舞姿却如刀刻斧凿一般印在了杜甫的脑海里。让年幼的杜甫在看过五十二年之后,写出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堰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诗与序都很长,只是略引几句。想来也足以令人窥见公孙大娘当年翩若惊鸿、宛若蛟龙的惊艳舞姿了。
  无从得知当年的《西河剑器》是何等的飒爽而旖旎的舞蹈,让一代草圣张旭看得心神俱醉,笔走游龙。也无从得知当年公孙大娘的舞姿是何等动人心魄,让一代诗圣杜甫,挥毫濡墨,写入诗行。在那个诗的大唐,舞的大唐,总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另今人无限神往。
  舞者动时光
  一门艺术的兴衰,往往紧扣着时代的大背景。那时的大唐对外通商贸易频繁,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长安城内各国使节云集,胡人众多,市井之内有胡姬当垆卖酒。唐朝的舞蹈中也充满了胡风,当时盛行健舞有《浑脱》《剑器》《胡旋》《胡腾》《柘技》等,公孙大娘所跳的《剑器》是健舞一类。而软舞中有《凉州》《绿腰》《苏合香》《甘州》《春莺啭》《垂手罗》等,所以亦有了李群玉所作的《绿腰》“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堕珥时流盼,修裾欲朔空”的诗句。乐、诗、舞在盛世霓裳里完美结合,空前繁荣。那是一个盛如牡丹,盈如满月的大唐。
  是谁说过的,物至盛则必衰,犹如月满则亏。仿佛在预示着世间万物的命数。
  据说缠足始于南唐后主的一个嫔妃官娘,入宋之初还只是在宫中流行,之所以提起缠足,是因为盛行缠足之后,舞蹈便由唐时的鼎盛衰退下来。因而描写舞蹈的诗词也少之又少。记得后主有一首《喜迁莺》最后一句是“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不知他写出这句词时脑海里浮现的,可是宫娘红锦地衣随步皱的曼妙舞姿。而之后因为他个人的一点点偏好,所带来的深远并灾难性的影响一定是他始料不及的。
  在岁月的一场急管繁弦里,大唐已成过往,束缚了女子千年的缠足也已成为过往,而今的舞者可以自由的以天地为舞台,以蛩鸣鸟啼成天籁,捻指起范儿,展腰舒袖,舞以尽意了。
  只是在千年的光阴里斑驳了斜曳裙裾的柔媚,模糊了飞袂拂云的风致,有弦乐轻轻奏起,可还有人忆起盛世华年里一场惊艳的邂逅,可还有人在一笔狂草的连绵回绕间,看到一个旋转轻盈的背影。千年,是唐诗里不老的时光;千年,是红尘里弹指的刹那。回雪流风舒广袖,斜曳流盼意纵横,何处舞人归。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素为百姓所重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我国学术界产生的著名学派就有“九流十派”之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不论在养生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诸家养生各有所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派系养生保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儒家养生,注重“德仁修养”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我国养生大师之称,他的理论为养生学说奠定了基础。刘
期刊
进入秋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就开始了一个最难熬、最痛苦的时期:鼻痒、眼睛发痒;晨起,或吹一点凉风就不停的喷嚏、流清涕、鼻塞,更有甚者,会出现咳嗽、哮喘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西医把这种情况视为过敏引起,对每个来看病的患者都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结论可能是螨虫过敏,也可能是灰尘、花粉、干果等不同的物质过敏,对这些物质的过度反应引发了患者的鼻部症状,但谈到治疗,统一的口径是没有办法,用点抗过敏药缓解一下症
期刊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今人们在乎金钱财富的居多,看重道义的偏少。物质的发展不是让人们更加知足,而是更加放肆的打开物欲之门。  前几日连云港李万来老先生跟我讲一个亲历故事。他去非洲肯尼亚一个最贫穷的乡村,走访当地一户特别贫困的人家,泥土墙的房子,家里几乎没有家具,粮食也很少,穿着很破烂的衣服。当他们知道客人从东方中国而来,一家十几个人,载歌载舞给他们表演,每个人
期刊
编者按:韩异教授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千古一帝”,但只有唐太宗同时做好了“打天下”和“治天下”这两件事。他曾是个豪迈的军人,登基之时读书识字还有困难;他接手了隋朝留下的“烂摊子”,以区区2000万人口起步;他面对的是五胡十六国以来复杂的民族形势和多元文化的碰撞。唐太宗是怎么做的呢?  三个转型奠定大唐盛世基础  唐太宗完成的三个转型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领袖自身的转型、“打天下”到“治天下”的
期刊
宋朝的时候,日本青年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到中国留学。他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僧人,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禅师认识这位僧人,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
期刊
1857年到1858年春夏,曾国藩进行了他领导生涯极其重要的反省。这次反省的重点是对其强毅性格的改善。  曾国藩的性格属于倔强、强毅一路。他说:“至于倔强,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干,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禀母德居多,其好处亦在倔强。若能去忿欲,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曾国藩认为,倔强是做人不可少的。《易》倡导与强调:“天
期刊
“杀猪”“信言”?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小儿子也哭着喊着要一起去,妻子就说:“乖,在家好好念书,等妈回来给你杀猪吃肉。”小儿子在赶集和吃肉之间权衡了一下,最终选择了后者,乖乖地回到里屋,哇啦哇啦地背老爸的名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看到这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儿,自己小的时候,或是自己的孩子哭闹的
期刊
在温州的小巷中穿行,气味最能传达这个城市的最初滋味。由寻常人家窗户飘来的各种菜香之中,总能嗅到那一味醇厚的酱香,但这可不同于往常的酱,其中那些许酸味,正是醋的表情,两者混响在一处,在小碟中被主人用筷子一圈圈地搅拌,深黑与琥珀相遇即沉淀。  如果不是在温州,你很难品尝到这样的味道,一方乡土一种情怀,这其中滋味咸中带酸,散着存放的弥久气息,是任何菜肴的最佳佐料。  早在周代,就有关乎“酱”的记载了,那
期刊
雪漠的作品都很有佛性,而作品的佛性源于作者的佛心,雪漠很早就跟佛结缘了,“因为凉州是历史文化重镇,也是佛教的一个重镇,在那个文化圈中,几乎所有人都不知不觉被打上了佛道的烙印,佛道文化已经变成凉州的地域文化了。在那里出生的孩子,耳闻目染就会信佛。”仿佛这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与生俱来的被环境熏陶着,十七八岁——生命里最好的年纪开始了真正的与佛接触,亦是这个年纪,他用自己真挚的初心叩问生命的意义,而在雪
期刊
鲁迅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在凡尘俗世中,人人都希望能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所有人都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喝茶时心里能将生活中琐事暂时放下。无论如何忙碌,总可以沏一杯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俗话说:“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交,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这真得是一件清静的事,只有在清静中才能体会其韵味。  喝茶,对少年而言的确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