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主动选择下的经验生长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投票决定后,幼儿开始在饲养区饲养小白兔,然而在9月底,小白兔突然离开了。为了缓解幼儿的悲伤,我们一起阅读了绘本《蜉蝣的一生》,故事里的男孩与蜉蝣度过了有趣而又短暂的时光,这让幼儿回忆起和小白兔互动的场景。就在此时,泽泽小朋友把他在家里和妈妈一起孵化的小鸡视频给其他幼儿看。看了视频后,幼儿又萌发了养小鸡的想法。经过泽泽的同意,这只出生不久的小鸡在10月中旬来到了中三班,大家为它取名“小黄”。
  鸡笼打扫记
  11月上旬,泽泽像往常一样来到幼儿园以后,找了一位小助手,一起为小黄整理笼子。他们戴上手套,拿着报纸来到笼子边,泽泽打开鸡笼,单手捉起小黄,接着双手捧住小黄高高举起,在原地转了好几圈,一边转还一边说着:“小鸡,小鸡……”一旁的陌陌一手拿着干净报纸一手拿出脏报纸,泽泽看到以后也走过来帮忙,将笼子中的脏报纸全部放在了垃圾桶上,并且双手向下压实,接着取出小黄的食盘在垃圾桶上方刮了几下,向我展示粘在上面的米粒。在我的建议下,他将食盘放入水池中泡着。陌陌一直在努力将笼子下方的抽板拉出,他使劲地拉抽板的一角,可连试好几次都没有将抽盘拉出,便放弃了。陌陌将笼子中的粪便清理干净后,开始将干净的报纸铺入笼子中。这时,泽泽也过来帮忙了,他一下子就将笼子的抽板抽了出来,把上面的粪便倒入垃圾桶,发现没有倒干净后又倒了一遍。接着两人合作将三张新报纸放入笼子,放回抽板。泽泽抱起小鸡准备放入笼子,这时陌陌表达了自己想要抱抱小鸡的意愿:“泽泽,我来放,我来放。”于是泽泽将小鸡递给了陌陌,自己拉开笼子将下面的脏报纸整理好,陌陌则将小鸡轻轻地放入笼子。放好小鸡后,两人又拿起一旁的扫帚,开始清扫地面。
  我的思考:很显然,小鸡小黄已成为幼儿的团宠,每个幼儿都期待可以和泽泽一起打扫鸡笼。陌陌虽是第一次来打扫,却知道要做哪些事情。可见他平时一定很关注小鸡,从其他同学的行为中积累了一定的间接经验,对打扫鸡笼的流程不陌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依然遇到了问题,比如说打不开抽板。虽然幼儿在交流中获得了照顾小鸡、打扫鸡笼的间接经验,但仍需通过实际操作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联结,获得成长。陌陌很喜欢小鸡,也非常渴望抱一抱小鸡,但是他依然先进行工作,在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向泽泽提议自己来抱小鸡,这展现了他具有良好的坚持性和目标意识。泽泽是班级的小鸡专家,他打扫鸡笼和抱起小鸡的动作都非常熟练。抱着小鸡兴奋地转圈的行为,表现了他对自己孵出来的小鸡浓浓的喜爱之情,但是他不独占,在同伴提出想要抱一抱小鸡的时候,非常愿意将自己喜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
  小鸡旅行记
  一天,我发现泽泽和豪豪在讨论着什么。豪豪说:“笼子都快装不下它了,可以把它放出来吗?”泽泽摇头:“不可以的,它会跑到其他地方去。”豪豪提议:“那我们带小鸡去散步怎么样?”泽泽眼睛一亮:“好啊,好啊,去旅行,去旅行。”我追问:“你们想带小鸡去哪里旅行呢?”泽泽说:“我要带它去玩滑滑梯,从最高的地方滑下来,把它绕晕。”这时,其他幼儿都围了过来,听了泽泽的话哈哈大笑。于是,我趁机组织幼儿集体讨论带小鸡去哪里旅行。煊煊说:“我要带小鸡去玩蹦床,让它跳得高高的。”潼潼否定了这个建议:“不行不行,太危险了,小鸡如果摔死了怎么办?”泽泽又说:“那就带它去草丛,可以玩捉迷藏。”豪豪表示担忧:“如果走丢了怎么办?”这时,我提议大家一起去户外寻找适合小鸡旅行的地方。说走就走,孩子们一起来到户外,沿着幼儿园里大大小小的路,寻找自己想带小鸡旅行的地方。豪豪来到沙池边后就不停地在说:“我要带小鸡来玩沙。”我问:“为什么想带小鸡来沙池?”豪豪一边伸出手指画了一个圈,一边说:“这样小鸡不会跑掉。”旁边有幼儿抢着说:“对,小鸡还能吃沙子呢。”还有幼儿说:“万一沙子里有蚯蚓,小鸡还能吃蚯蚓呢。”我又问:“如果小鸡便便了怎么办?”潼潼:“要带好报纸,我们把小鸡的便便拿走。”泽泽:“还要带好鸡饲料,小鸡饿了可以吃。”……回到教室后,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开始计划小鸡的第一次旅行。
  我的思考:带着小鸡去旅行是幼儿的奇思妙想。也许因为阅读过绘本《蜉蝣的一生》,幼儿特别想带小鸡去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滑滑梯、蹦床。这是幼儿对自己玩过的游戏内容、游戏场地的回忆与选择,也是他们将旧经验与新经验建立联结的过程。为了帮助幼儿检验自己的想法,我们走到户外,在每一个真实的场地进行讨论。在户外,幼儿不仅检验了自己的原有想法,还发现了沙池、轮胎、草坪等其他适宜旅行的场地。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关注了小雞拉便便、吃东西等问题。通过这一次实地考察,幼儿对之前提出的计划进行了反思与修改。
  计划结束后,我们决定带小鸡去沙池里玩一玩。“既然要带小鸡去沙池玩,那我们需要准备一些什么吗?”我问幼儿。潼潼说:“要带好报纸,小鸡可以在上面便便。”泽泽说:“要带上小鸡的食物。”睿睿说:“还有铲子,可以给小鸡挖蚯蚓。”
  “那你们想怎么和小鸡一起在沙池里玩呢?”我继续问道。泽泽说:“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和小鸡一起挖沙子。”睿睿说:“对,可以挖到蚯蚓给小鸡吃。”雯雯反驳:“你们都在玩,谁来管小鸡啊?”潼潼接着说:“对呀,踩到小鸡了都不知道。”“那到底怎么玩更合适呢?是和小鸡一起玩还是分开来玩?”我接着问。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小朋友先在沙池里建构地盘,完成后请小鸡到沙池里来玩,大家一起在周围观察小鸡,看看它喜欢在谁建的地盘玩。
  幼儿开始了在沙池中的建构活动,由于沙池不够大,幼儿分成两组分批进行活动。第一组幼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堆高沙子。他们有的用小桶做模具一层一层往上堆,有的用铲子不停地把沙子铲到一处堆得像小山的。有意思的是,第二组幼儿与第一组幼儿截然相反,选择了往下挖深。松软的沙子给幼儿的挖掘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刚刚挖走一铲沙子,又有新的沙子滑到了洞里。在幼儿的努力下,沙池中多出了几个深坑,坑与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天,幼儿一起带着小鸡来到沙池里,大家将沙池围了起来,防止小鸡逃走。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小鸡离开了笼子,在沙地上慢悠悠地散着步。高高的沙堆,小鸡没去,低低的沙坑里,小鸡也没去。它一直跟着鸡饲料,谁拿着鸡饲料的盒子,它就跟着谁。幼儿轮流拿鸡饲料盒子,体验了一把小鸡奔向自己的感觉。   我的思考:小鸡旅行的活动,在幼儿一次次的选择中落下帷幕。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有许多做选择的机会。他们一起来决定带小鸡去哪里旅行、怎样带小鸡去旅行。游戏时面对和小鸡一起玩还是观察小鸡玩,幼儿的选择令我惊讶。他们从小鸡的安全需要出发,将陪伴与观察作为游戏的目的,体现了他们对小鸡的热爱之情。幼儿改造沙地时有目的地选择游戏的内容(堆、挖)并联想小鸡怎么玩的场景(“我要挖个地下隧道,小鸡可以在里面跑来跑去”)。我突然觉得这里幼儿和小鸡很像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商量怎么带小鸡玩的过程很像教师备课思考的过程。教师平时的一点一滴都被幼儿看在眼里,有时候幼儿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自己还多。
  挖蚯蚓去
  带小鸡玩沙的过程中,在沙坑里挖蚯蚓给小鸡吃的想法令泽泽难以忘怀,他每天都会和其他幼儿、教师讨论有关挖蚯蚓的话题。一次户外课堂游戏时,泽泽向大家介绍了他的挖蚯蚓计划:“我想要挖蚯蚓给小鸡吃,我需要铲子,水和树叶,先用水把泥土弄湿,再把树叶放在旁边吸引蚯蚓出来,然后用铲子挖。”有趣的计划吸引了五个孩子,于是挖蚯蚓六人组成立了。他们主动找好了需要的材料,在幼儿园的一块草坪地上开始了挖蚯蚓工程。他们确定好了挖掘的地方,将周围的落叶清理开来,用铲子在泥土上轻轻地压出一个点点,将水倒在泥土上,又摆放上一片树叶,等待蚯蚓到来。可是,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蚯蚓始终没有出现,第一次挖蚯蚓没有成功。
  刚回到教室,泽泽就和伙伴们讨论了起来: “为什么挖不到蚯蚓呢?”“一定是那个地方没有蚯蚓。”“一定是我们挖得不够深。”“一定是蚯蚓不喜欢那种树叶。”……我问他们:“你们打算继续挖吗?”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继续挖。”我接着问:“那这一次你需要什么工具呢?泽泽:“我们要铲子,人太多了。”我说:“植趣园的铲子或许能够帮上忙,你下次挖蚯蚓的时候可以去借用。”
  过了两天,户外活动的时候,他们打算继续挖蚯蚓。挖掘的工作开始了,这次的挖掘点与上次一样,只见他们一人一把铲子同时往泥土里挖,一边挖一边聊着:“这泥土好硬,我一定要挖深一点。”“蚯蚓在很深很深的地方。”“加油,加油。”不一会儿,一个小坑初见雏形。有几名成员觉得这里的泥土太硬,换到其他地方继续尝试。挖掘吸引了许多拿着剪刀收集小草的幼儿,他们把剪刀打开在泥土上一划,泥土就被划开了。泽泽:“哇,我知道了,剪刀也可以的,你们来帮我们一下。”剪刀、铲子齐上阵,土坑越来越深,蚯蚓依然不见踪迹。游戏结束了,我问大家:“下次还挖蚯蚓嗎?”“挖!”这次回答我的幼儿更多。恒恒还提议在土坑旁放上标志,防止其他小朋友破坏了土坑。
  我的思考:从挖沙到挖泥是幼儿经验的连续。挖泥的过程中,幼儿感受了泥土的状态,探索了挖掘工具,验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更加强了对蚯蚓这种动物的认知:蚯蚓喜欢潮湿的泥土,冬天蚯蚓在泥土的深处。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幼儿具有自主权,他们自己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伙伴,并决定挖掘过程何时终止。虽然并未挖到蚯蚓,但我相信幼儿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仍然很多。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三个活动中幼儿主动选择的问题、选择背后的经验发展,以及三个活动发生的时间与场地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见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经验的连续性,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转换,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反思、选择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活动是草地与沙地、室内与室外的有机结合,幼儿有什么样的兴趣需要,就选择什么样的场地。
其他文献
柴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柴窑一名及其产地和柴瓷制式特征见于文献。如无文献记载,柴瓷不复存在。用通俗的话说:在目前柴窑窑址未发现的现实前题下,就是要读懂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文献资料。因此,目前柴瓷的发现与研究,凭的是历史文献和对历史文献的正确解读,方能找到判据,方能史物互佐。  几百年来诸如清雍正、乾隆时景德镇御窑督陶官唐英,因为他们的错误解读,给(明)张应文在文献中记述所见柴瓷残器一片的“制为绦环者”
期刊
闽南泉州是我国的著名侨乡,据不完全统计,泉州籍旅居海外的华侨、侨裔总人数达800多万人,他们分布在世界几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集中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家。泉州海外华侨如此众多的原因:一是历史上发达的海外交通;二是清中后期以后经济落后而背井离乡出洋谋生。而后者当中许多是通过“猪仔”贩运和“契约劳工”等方式移民出国的。  对于“猪仔”贩运和贸易,由于各类研究文章时常可以见到,大家
期刊
黄晓宁,笔名SAYATOO(谐音“傻丫头”) ,有单纯无邪的含义,一个持续在创作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傻丫头”,一个年岁渐长却依然做着梦的“孩子”。她一直坚持画自己心里的故事和风景,希望作品能传递纯真、善良、温暖、希望……在世界上留下美好的痕迹。  从事插画、卡通设计及绘本创作十余年,已出版插画书籍五十余本。合作出版的童诗集《长翅膀的夜》、儿童成长书《这个圣诞真特别》、绘本《野葡萄》分别获2012、2
期刊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中华文化之源,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的孟津河边,一天河水突然大涨。水中有一巨兽,似龙非龙,似马非马,在波浪中飞腾。伏羲和众臣听说后,立即到河边观看。只见巨兽在滔天波浪中行走如履平地,背负由花点构成的图案。伏羲命人将图案记录下来。刚刚记完,巨兽就不见了。伏羲和众臣认真研究了这幅图,发现它由十种花点组成,这十种花点代表1-10这
期刊
人物简介  陈国强,女,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人,1942年4月生。幼教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1960年,从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在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工作,历任教师、副园长、园长、园长兼书记、书记等职。1990年被评为江苏省幼教特级教师,1998年被聘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兼职教育督学。曾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
期刊
南音原称弦管,又称“南管”、“南乐”、“南曲”,是中国古老的的乐种之一,既有器乐曲又有声乐曲,是一个保存较完整的音乐体系,主要乐器继承汉唐遗制。福建泉州南音的音乐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既有声乐的演唱又有器乐的演奏,现存“指”、“谱”、“曲”两千多首,包括南音琵琶、洞箫等传统乐器演奏的“大谱”、“套曲”和演唱者执拍板而歌的“散曲”。  南音历来以口传心授和手抄曲簿的形式传承,所以我们除
期刊
康定斯基是抽象派艺术的代表人物,同时具备很高的音乐修养,他将绘画看作视觉的音乐,常常把绘画的形式要素(点、线、色彩等)与音乐的形式要素(音符、曲调、旋律、节奏等)结合在一起。在引导幼儿欣赏康定斯基的这幅《荷兰的海滩篮子》作品时,笔者尝试引导幼儿从多感官渠道来感受艺术,从视觉通道感受画面的明度和亮度的变化,以及色彩在对比、层叠中流露出的和谐;从听觉通道感受一阵阵海浪声和画面流露出的宁静与安全感;从嗅
期刊
“有序整理物品”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生活能力,也是幼儿阶段应该重点培养的习惯之一。作品《整理》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物品从杂乱无章到整洁有序的对比图,配以简短、明了的文字说明,帮助幼儿在观察、对比中感知收纳、整理带来的视觉愉悦,了解整理的作用,掌握简单的整理方法;同时,幼儿在整理物品时,需要思考怎么样分类、怎么去规划空间、如何摆放等,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长期形成的整理、归纳与分类等
期刊
小班幼儿处于“泛灵论”阶段,不仅对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喜欢关注小动物、和小动物对话。《早上好,动物们!》就是一本以儿童的思维和视角切入的绘本,通过小女孩去动物园看各种动物的经历,呈现了小女孩与小动物的对话和思考。内容简单平叙,画面干净清爽,采用幼儿的语言和动物们打招呼,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因此,我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以绘本为依托,运用趣味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测动物,把握各种动物的关键特
期刊
故事缘起  一张薄薄的纸不仅承载着人类遥远的记忆,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漫漫长河中,人们不仅学会利用身边常见的木材造纸,还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纸用来糊窗户、做灯罩、做风筝,刷上桐油还能做雨伞。孩子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纸,擦嘴需要软软的餐巾纸,折纸需要花花绿绿的硬纸,画画需要画纸,就连吃饼干也需要撕开包装纸……  纸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此,我们在大班开展了探究纸的主题活动。在此期间,孩子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