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费时多、收效慢的局面,久而久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走出教学困境,是摆在广大语文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做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从教材内容的编写到教学手段的革新,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到教学方法的转变,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多研究舍本逐末,希望通过一种“捷径”就能使语文教学大功告成,导致要么是针对课文内容的某些语段进行分析肢解,要么是就某套练习进行标新立异的选编等。这样使得原本内容生动、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变得支离破碎,远离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学习起来自然无兴趣可言。
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透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时代呼唤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生活。新课程的理念是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感受丰富的语文色彩,进而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励学生发挥学习潜能,从中获得学习成功的巨大动力。所以,我们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就是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贴近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信息,让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始终坚信,让学生贴近生活,在生活中感知语文信息,获取语文学习的灵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向生活汲取营养,让语文课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
我们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勤劳的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利用这一宝贵的语文资源,让学生沐浴在当地富于特色文化的阳光雨露之中,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增,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必然鲜活而灵动。
1.收集歇后语,体味语言的诙谐风趣
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精彩纷呈。学生既可以在嬉笑怒骂之中通晓事理,明辨是非,又可以在幽默诙谐中学习语言,积累词汇;既可以对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讽刺挖苦,又可以对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赞美夸奖。它既是巧思妙构的民间智慧结晶,又是风趣犀利的语弹。“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打开棺材捉赃——冤枉死人”“乞丐养猪——无所谓(喂)”“老虎拉碾子——不听那一套”“戈壁滩上赴宴——喝西北风”“椅子断了背——没依没靠”。这些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歇后语举不胜举。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接近民众,去感受生活,将这些宝贵的民间财富带进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可将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学习祖国语言、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
2.收集店名、对联,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集信息、科技、效率为一体的高速运转的社会。每个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融进这个大社会之中,形成开拓创新的能力。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漫步在小巷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满街的广告、琳琅满目的用品说明。一些店名是体现企业、店面形象的窗口,既短小精悍又意蕴丰富,是典范的语言艺术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语言、丰富语言的渠道之一。我曾经让学生利用周日的时间走到大街上,有意识地收集身边生活中原汁原味的店名、招牌名、广告用语等,然后整理分类,就此写一篇有关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除了广泛地收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每年春节放假,我让学生搜集对联,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教育,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还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兴趣。
二、走进社会大舞台,积极吸收时代的营养,感受语言的时代气息
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师范时说:“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为宗师,蓝色的天空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我们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就是要学生走出课堂,充分感知生活,从而使生活、艺术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走进生活的另一种活动就是让学生搜集新词。所谓“新词”,就是现有字典、词典里还没有收存,或者其含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词。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组收集最多,这样学生的兴趣很高。“大锅饭、铁饭碗、泥饭碗”“米袋子、菜篮子”“下岗、转岗”等,积累的多了,再分门别类。这些收集整理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我就引导学生逐渐转移到新词的运用上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所积累的新词,写作的文章充满了时代气息。
总之,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去吸引学生,这样就能够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白语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他们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同时,教师也能够从急功近利的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能够寓教于乐,轻松灵活地进行教学。
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透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时代呼唤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生活。新课程的理念是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感受丰富的语文色彩,进而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励学生发挥学习潜能,从中获得学习成功的巨大动力。所以,我们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就是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贴近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信息,让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始终坚信,让学生贴近生活,在生活中感知语文信息,获取语文学习的灵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向生活汲取营养,让语文课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
我们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勤劳的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利用这一宝贵的语文资源,让学生沐浴在当地富于特色文化的阳光雨露之中,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增,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必然鲜活而灵动。
1.收集歇后语,体味语言的诙谐风趣
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精彩纷呈。学生既可以在嬉笑怒骂之中通晓事理,明辨是非,又可以在幽默诙谐中学习语言,积累词汇;既可以对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讽刺挖苦,又可以对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赞美夸奖。它既是巧思妙构的民间智慧结晶,又是风趣犀利的语弹。“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打开棺材捉赃——冤枉死人”“乞丐养猪——无所谓(喂)”“老虎拉碾子——不听那一套”“戈壁滩上赴宴——喝西北风”“椅子断了背——没依没靠”。这些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歇后语举不胜举。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接近民众,去感受生活,将这些宝贵的民间财富带进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可将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学习祖国语言、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
2.收集店名、对联,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集信息、科技、效率为一体的高速运转的社会。每个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融进这个大社会之中,形成开拓创新的能力。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漫步在小巷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满街的广告、琳琅满目的用品说明。一些店名是体现企业、店面形象的窗口,既短小精悍又意蕴丰富,是典范的语言艺术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语言、丰富语言的渠道之一。我曾经让学生利用周日的时间走到大街上,有意识地收集身边生活中原汁原味的店名、招牌名、广告用语等,然后整理分类,就此写一篇有关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除了广泛地收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每年春节放假,我让学生搜集对联,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教育,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还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兴趣。
二、走进社会大舞台,积极吸收时代的营养,感受语言的时代气息
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师范时说:“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为宗师,蓝色的天空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我们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就是要学生走出课堂,充分感知生活,从而使生活、艺术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走进生活的另一种活动就是让学生搜集新词。所谓“新词”,就是现有字典、词典里还没有收存,或者其含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词。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组收集最多,这样学生的兴趣很高。“大锅饭、铁饭碗、泥饭碗”“米袋子、菜篮子”“下岗、转岗”等,积累的多了,再分门别类。这些收集整理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我就引导学生逐渐转移到新词的运用上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所积累的新词,写作的文章充满了时代气息。
总之,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去吸引学生,这样就能够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白语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他们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同时,教师也能够从急功近利的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能够寓教于乐,轻松灵活地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