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高效、合理的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一套科学完善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可以有效地减少和规避公立医院管理风险, 提高运作效率, 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 降低廉洁风险,更好地履行医院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及公共管理职责。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能使公立医院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提高其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 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医院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 优化内部业务流程, 降低医疗运行成本, 才能在医疗市场中提高其竞争力。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控全流程管理模式:随着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更加复杂的经济活动。公立医院改革必须要重新构建与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重点保护公立医院各项资产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性,同时对医院的廉政风险进行防范,最终提升公立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控全流程管理模式。 在公立医院的内控制度中,合同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精细化的合同管理模式可以推动公立医院的内控建设,保障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开展,保护国有资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梳理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瞄准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强化机制建设,将制衡机制嵌入内部控制制度,它是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规范性文件。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以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随着新时代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机制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在此形势下,公立医院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项活动流程,以防范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促进公立医院在新医改浪潮中保持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态势。
传统的公立医院对于合同的管理不够科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公立医院没有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导致合同管理混乱,如登记内容不全面、合同分布比较零散、合同编号不统一等。缺乏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导致医院无法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潜在的风险。第二,采购、预算、付款方面的问题。在采购方面,医院虽然有采购相关制度规定,但是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存在不按照采购程序的行为,例如,采购双方已经确定了合作关系,而未签订合同。在财务预算和付款方面,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缺乏医院财务部门的参与,导致无法对财务预算和付款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合同的审核流程过长。部分公立医院有着严格的合同审核流程,但是由于合同审核工作涉及部门比较多,从合同起草、审核到签订需要多个部门领导进行审核签字,审核流程过于烦琐。第四,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医院拟定合同时,往往没有可以参考的合同模板;在就合同进行谈判时,容易受到合作方思路的影响,导致拟定的合同项目难以维护公立医院的权益。此外,合同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合同的拟定需要在法律规定之内进行,这就需要合同人员有着良好的法律素质,选择具有丰富法律知识的人员进行合同的管理,保证合同项目的合法性。
合同管理是医院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经济活动管理的重要形式,建立精细化的合同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医院的内部控制。公立医院精细化合同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与采购管理制度、全程无纸化合同管理来实现。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的探索,为国内其他公立医院内控体系的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二、当前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公立医院对于合同的管理不够科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合同管理混乱,登记内容不全面、合同分布比较零散、合同编号不统一等。缺乏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导致医院无法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潜在的风险。第二,医院虽有采购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采购中,依然存在不按照采购程序的行为。在财务预算和付款方面,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缺乏医院财务部门的参与,导致无法对财务预算和付款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合同的审核流程过长。部分公立医院有着严格的合同审核流程,但是由于合同审核工作涉及部门比较多,从合同起草、审核到签订需要多个部门领导进行审核签字,审核流程过于烦琐。第四,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三、研究内容
本项目拟通过构建一整套信息化内控管理体系,将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从头抓起,通过搭建内控管理系统,实现对院内申请审批、采购执行、合同订立、合同执行的统一管理,实现申请采购到财务结算的管理闭环,支持多终端使用,并与钉钉办公系统、物资系统、HR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对接,自动生成财务凭证,可以实现系统权限统一管理和数据分析。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工作小组的作用,希望信息化合同管理模式的建立,为其他公立医院的内控建设起到借鉴和参考价值,内容如下:
1.省级公立医院内控建设的研究现状。
2.探索并建立省级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系统。
3.省级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
4.省级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建立的实效与经验总结并展望。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對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系统研究现况进行调研,并结合财政部文件精神和医院目前情况,进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论证。已经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基础上,内控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组确立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与多职能部门需求的沟通,并计划与钉钉办公系统、物资系统、HR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对接,优化内控管理系统设置,持续改进。
五、预期结果
科学价值:通过构建一套合理高效的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系统,依托完善的内控管理架构、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高效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系统,实现多职能部门参与的立体管控,解决目前缺乏统一的、高效的信息化合同管理模式,造成内控管理难以发挥其根本的实际作用。为促进医院信息化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规范各类内部流程,防止医院资金的浪费与流失,以达到促进公立医院在新医改浪潮中保持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态势的目的。
社会效益:全面信息化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构建完成后,医院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 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得以改善,通过规范化的管理, 优化内部业务流程, 降低医疗运行成本, 在医疗市场中提高竞争力。
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供省内其他公立医院借鉴,提出不足之处,共同进步。各项评价指标的统计学结果可接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统一监管。
经济效益分析:全面信息化内控管理体系可持续有效的进行,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防止医院资金的浪费与流失,重点保护公立医院各项资产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性,同时对医院的廉政风险进行防范,最终提升公立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作者单位:浙江医院审计科)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控全流程管理模式:随着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更加复杂的经济活动。公立医院改革必须要重新构建与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落实精细化管理,重点保护公立医院各项资产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性,同时对医院的廉政风险进行防范,最终提升公立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控全流程管理模式。 在公立医院的内控制度中,合同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精细化的合同管理模式可以推动公立医院的内控建设,保障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开展,保护国有资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梳理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瞄准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强化机制建设,将制衡机制嵌入内部控制制度,它是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规范性文件。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以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随着新时代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机制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在此形势下,公立医院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项活动流程,以防范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促进公立医院在新医改浪潮中保持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态势。
传统的公立医院对于合同的管理不够科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公立医院没有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导致合同管理混乱,如登记内容不全面、合同分布比较零散、合同编号不统一等。缺乏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导致医院无法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潜在的风险。第二,采购、预算、付款方面的问题。在采购方面,医院虽然有采购相关制度规定,但是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存在不按照采购程序的行为,例如,采购双方已经确定了合作关系,而未签订合同。在财务预算和付款方面,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缺乏医院财务部门的参与,导致无法对财务预算和付款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合同的审核流程过长。部分公立医院有着严格的合同审核流程,但是由于合同审核工作涉及部门比较多,从合同起草、审核到签订需要多个部门领导进行审核签字,审核流程过于烦琐。第四,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医院拟定合同时,往往没有可以参考的合同模板;在就合同进行谈判时,容易受到合作方思路的影响,导致拟定的合同项目难以维护公立医院的权益。此外,合同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合同的拟定需要在法律规定之内进行,这就需要合同人员有着良好的法律素质,选择具有丰富法律知识的人员进行合同的管理,保证合同项目的合法性。
合同管理是医院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经济活动管理的重要形式,建立精细化的合同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医院的内部控制。公立医院精细化合同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与采购管理制度、全程无纸化合同管理来实现。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的探索,为国内其他公立医院内控体系的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二、当前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公立医院对于合同的管理不够科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合同管理混乱,登记内容不全面、合同分布比较零散、合同编号不统一等。缺乏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导致医院无法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潜在的风险。第二,医院虽有采购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采购中,依然存在不按照采购程序的行为。在财务预算和付款方面,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缺乏医院财务部门的参与,导致无法对财务预算和付款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合同的审核流程过长。部分公立医院有着严格的合同审核流程,但是由于合同审核工作涉及部门比较多,从合同起草、审核到签订需要多个部门领导进行审核签字,审核流程过于烦琐。第四,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三、研究内容
本项目拟通过构建一整套信息化内控管理体系,将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从头抓起,通过搭建内控管理系统,实现对院内申请审批、采购执行、合同订立、合同执行的统一管理,实现申请采购到财务结算的管理闭环,支持多终端使用,并与钉钉办公系统、物资系统、HR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对接,自动生成财务凭证,可以实现系统权限统一管理和数据分析。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工作小组的作用,希望信息化合同管理模式的建立,为其他公立医院的内控建设起到借鉴和参考价值,内容如下:
1.省级公立医院内控建设的研究现状。
2.探索并建立省级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系统。
3.省级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
4.省级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建立的实效与经验总结并展望。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對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系统研究现况进行调研,并结合财政部文件精神和医院目前情况,进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论证。已经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基础上,内控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组确立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与多职能部门需求的沟通,并计划与钉钉办公系统、物资系统、HR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对接,优化内控管理系统设置,持续改进。
五、预期结果
科学价值:通过构建一套合理高效的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系统,依托完善的内控管理架构、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高效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系统,实现多职能部门参与的立体管控,解决目前缺乏统一的、高效的信息化合同管理模式,造成内控管理难以发挥其根本的实际作用。为促进医院信息化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规范各类内部流程,防止医院资金的浪费与流失,以达到促进公立医院在新医改浪潮中保持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态势的目的。
社会效益:全面信息化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体系构建完成后,医院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 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得以改善,通过规范化的管理, 优化内部业务流程, 降低医疗运行成本, 在医疗市场中提高竞争力。
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供省内其他公立医院借鉴,提出不足之处,共同进步。各项评价指标的统计学结果可接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统一监管。
经济效益分析:全面信息化内控管理体系可持续有效的进行,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防止医院资金的浪费与流失,重点保护公立医院各项资产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性,同时对医院的廉政风险进行防范,最终提升公立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作者单位:浙江医院审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