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
提高语文成绩说易不易,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因素是选择题的正确率。一般高考语文卷上的选择题包括前面9个3分的单选题和大阅读第一题的5分双选题。如果不出大的差错,大家的主观题,包括作文的得分差距并不会很大,而这32分的选择题却相差悬殊。平时我的语文很少能上130分,但今年却考了131.5分,主要就是因为这32分全部拿到了。这就是选择题的重要性。另外,相比其他题目,提高选择题的成绩也要容易得多。通过考前的集中训练,可以收到比较显著的成效。
除了重视选择题,作文也是不容忽视的。每个同学花在作文的时间都不一样,一般考场作文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才思敏捷、文不加点;二是时间不够、紧赶慢赶勉强写完,甚至没写完。后一种情况我经常遇到,写的时候笔握在手里,笔尖好像在卷子上飘着,心慌意乱不知道写了点什么。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应对这种情况,就是提前准备例子。同学们一般都写议论文,而议论文肯定需要例子来支撑,所以这最费时间。我建议大家在考前就把例子准备好,写好了记在脑子里,考试的时候搬上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省时间;二是能让你的例子精雕细琢,文笔更加畅达。比如杜甫,他最近倒是不像前段时间那么忙了,你大可以使唤他。写的时候,可以用精致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杜甫的生平,大家可以听一下我写的:
你是立身于天地之间的一座雕塑,更是丹青文字间永久突兀的那座茅屋。杜甫,名垂万古的诗文巨子,你的前半生却是如此平凡,甚至不乏平庸。长安困居消磨了你的十载壮年,你一定也没有想到,成就你的竟是一场天地风尘中至死难归的漂泊,一条看不到地平线的征途。面对羌村父老,你写下了“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面对新安男丁,你写下了“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面对简陋不堪的居所为秋风所破,你仰天长啸,呼喊出中国文人石破天惊的侠骨壮心!你是时代群像中本无特质的一个,却因把自己交给了时代、交给了征途而垂立。实践成就了杜甫,成就了一颗常怀天下的心。
虽然这里要论证的话题是“实践”,但这个例子还是可以在其他主题的作文中出现的。比如“磨难与成功”“平凡与不凡”等等。当然了,例子的运用还是要相对切题,一眼看去和主题毫无关系的例子肯定会被判卷老师捉到,这就需要准备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例子,避免例子出现雷同而白费工夫。多角度引用是必须的,但需要加以联系、阐明。换句话说,就是尽量往题目上靠,反复重复文章的主题。
准备例子这项工作,大家要趁早开始做,有五十个左右就应该可以应付大多数情况,但这些例子一定要涉及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充实,语言要比方便面更筋道。节省出来的时间都是你的,你可以把它投入到别的题上去,并且给选择题留足时间,一举双赢。
二、数学
我高一时数学很差,学文之后开始反思,终于知道原来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必须反复强调的一点还是老生常谈的基础知识问题。就数学而言,基础知识主要是各种定义、定理和公式。一个连基本的三角恒等式、二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都需要不时查阅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快的解题速度的。若想熟练掌握定义、定理和公式,只有通过大量并且高效的练习才会成其为可能。
练习的重要性对数学而言尤为关键。目的主要有三个:见识各种题型并掌握其解题思路;锻炼运算能力,提高准确率;调整答题和应考的心理状态。
基于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中等及偏易的题为主,难题为辅,过于复杂的题可以适当舍弃。在全国各套试题中,全国新课标卷的难度相对适中,文科数学更是如此。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着重打牢基础、做好中等题和简单题,努力提高准确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得分。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把过多的时间投入难题的训练,并不意味着你在考场上就一定做得出难题,还可能适得其反,打击了你学习的信心,降低了得分率,还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得不偿失。
而关于难题,我再说说自己的看法。经过课改之后,全国新课标卷上的难题出现了一个新特点:注重思维。也就是说,难题不再像课改之前那样,很麻烦,没个十分八分的算不出结果,而是为你设了一个瓶颈,着重考察你的数学思维。小题如此,大题也是一样。虽然计算量大大减少,但是每写一步都要思考下一步怎么写,埋头苦算没有出路。所以大家有必要在学习和做题的过程中多想、多试,开拓思路,这样才有可能突破难题,获得高分。
(二)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分析。准备一个错题本是必须的,这个本子需要不断积累在练习过程中学到的题型及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有对错题的分析和反思。错题本不仅要写,更要经常翻看、逐步内化,这样数学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三)局部与整体有机结合。这里所说的“局部”,指的是每一块的题目,“整体”指的是高考模式的综合练习。在进入高三总复习之前,除了考试,同学们基本不接触综合卷,往往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总复习会以每一模块的知识为基础来进行,从必修一至五,再到选修课本,一个一个复习,并随之扩大考试范围,让大家逐步适应综合卷。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局部练习加强薄弱环节,又要整合知识,锻炼综合卷的解答技巧,提高全卷得分率。这就好比爬山,既要踏稳每一步,又要不断向上攀登。
(四)最重要的当属运算的准确率。算不对等于不会,而要算对,大量的练习和好的习惯至关重要。练习前面已经提到了,而所谓“好的习惯”,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专心致志,排除一切外界和内心的干扰;第二,书写整齐。大部分同学拿到草稿纸,写成东一片西一片,字迹也很潦草。这样不仅容易看错数字,还会出现算到一半找不到题、最终返工重算的情况,害己不浅。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草稿纸上的运算也要尽量规整,这需要大家不断去练习、改善。
在分享了语文和数学的学习经验后,我再给大家提两点建议:
其一,分析高考题。建议所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要研究分析往年的高考题,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分析的过程应是独立自主的,不是看几遍答案书上给出的分析就了事的。分析的目的是熟悉并逐步把握高考题的题目、设问、答案的套路。“年年岁岁卷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只有从各异的题目中把握不变的解题思路,才能爬出题海,避免无头苍蝇似的盲目备考。要想高考成功,这一点至关重要。
其二,听老师的话。很多同学,尤其是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复习备考的阶段往往自恃才高,脱离老师的复习进程单打独斗。从自身的经验和以往很多同学的教训来看,我认为这是很不可取的。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某一门课的教学,他们的经验无论如何也要比我们这些学生丰富得多。所以,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紧跟各科老师的步伐,完成他们布置的复习任务。同时又要有一定的自主性,不断思考、摸索。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学习经验,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在复习过程中有选择地穿插使用,以不干扰日常的学习、复习计划为宜。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提高语文成绩说易不易,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因素是选择题的正确率。一般高考语文卷上的选择题包括前面9个3分的单选题和大阅读第一题的5分双选题。如果不出大的差错,大家的主观题,包括作文的得分差距并不会很大,而这32分的选择题却相差悬殊。平时我的语文很少能上130分,但今年却考了131.5分,主要就是因为这32分全部拿到了。这就是选择题的重要性。另外,相比其他题目,提高选择题的成绩也要容易得多。通过考前的集中训练,可以收到比较显著的成效。
除了重视选择题,作文也是不容忽视的。每个同学花在作文的时间都不一样,一般考场作文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才思敏捷、文不加点;二是时间不够、紧赶慢赶勉强写完,甚至没写完。后一种情况我经常遇到,写的时候笔握在手里,笔尖好像在卷子上飘着,心慌意乱不知道写了点什么。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应对这种情况,就是提前准备例子。同学们一般都写议论文,而议论文肯定需要例子来支撑,所以这最费时间。我建议大家在考前就把例子准备好,写好了记在脑子里,考试的时候搬上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省时间;二是能让你的例子精雕细琢,文笔更加畅达。比如杜甫,他最近倒是不像前段时间那么忙了,你大可以使唤他。写的时候,可以用精致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杜甫的生平,大家可以听一下我写的:
你是立身于天地之间的一座雕塑,更是丹青文字间永久突兀的那座茅屋。杜甫,名垂万古的诗文巨子,你的前半生却是如此平凡,甚至不乏平庸。长安困居消磨了你的十载壮年,你一定也没有想到,成就你的竟是一场天地风尘中至死难归的漂泊,一条看不到地平线的征途。面对羌村父老,你写下了“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面对新安男丁,你写下了“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面对简陋不堪的居所为秋风所破,你仰天长啸,呼喊出中国文人石破天惊的侠骨壮心!你是时代群像中本无特质的一个,却因把自己交给了时代、交给了征途而垂立。实践成就了杜甫,成就了一颗常怀天下的心。
虽然这里要论证的话题是“实践”,但这个例子还是可以在其他主题的作文中出现的。比如“磨难与成功”“平凡与不凡”等等。当然了,例子的运用还是要相对切题,一眼看去和主题毫无关系的例子肯定会被判卷老师捉到,这就需要准备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例子,避免例子出现雷同而白费工夫。多角度引用是必须的,但需要加以联系、阐明。换句话说,就是尽量往题目上靠,反复重复文章的主题。
准备例子这项工作,大家要趁早开始做,有五十个左右就应该可以应付大多数情况,但这些例子一定要涉及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充实,语言要比方便面更筋道。节省出来的时间都是你的,你可以把它投入到别的题上去,并且给选择题留足时间,一举双赢。
二、数学
我高一时数学很差,学文之后开始反思,终于知道原来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必须反复强调的一点还是老生常谈的基础知识问题。就数学而言,基础知识主要是各种定义、定理和公式。一个连基本的三角恒等式、二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都需要不时查阅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快的解题速度的。若想熟练掌握定义、定理和公式,只有通过大量并且高效的练习才会成其为可能。
练习的重要性对数学而言尤为关键。目的主要有三个:见识各种题型并掌握其解题思路;锻炼运算能力,提高准确率;调整答题和应考的心理状态。
基于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中等及偏易的题为主,难题为辅,过于复杂的题可以适当舍弃。在全国各套试题中,全国新课标卷的难度相对适中,文科数学更是如此。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着重打牢基础、做好中等题和简单题,努力提高准确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得分。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把过多的时间投入难题的训练,并不意味着你在考场上就一定做得出难题,还可能适得其反,打击了你学习的信心,降低了得分率,还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得不偿失。
而关于难题,我再说说自己的看法。经过课改之后,全国新课标卷上的难题出现了一个新特点:注重思维。也就是说,难题不再像课改之前那样,很麻烦,没个十分八分的算不出结果,而是为你设了一个瓶颈,着重考察你的数学思维。小题如此,大题也是一样。虽然计算量大大减少,但是每写一步都要思考下一步怎么写,埋头苦算没有出路。所以大家有必要在学习和做题的过程中多想、多试,开拓思路,这样才有可能突破难题,获得高分。
(二)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分析。准备一个错题本是必须的,这个本子需要不断积累在练习过程中学到的题型及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有对错题的分析和反思。错题本不仅要写,更要经常翻看、逐步内化,这样数学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三)局部与整体有机结合。这里所说的“局部”,指的是每一块的题目,“整体”指的是高考模式的综合练习。在进入高三总复习之前,除了考试,同学们基本不接触综合卷,往往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总复习会以每一模块的知识为基础来进行,从必修一至五,再到选修课本,一个一个复习,并随之扩大考试范围,让大家逐步适应综合卷。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局部练习加强薄弱环节,又要整合知识,锻炼综合卷的解答技巧,提高全卷得分率。这就好比爬山,既要踏稳每一步,又要不断向上攀登。
(四)最重要的当属运算的准确率。算不对等于不会,而要算对,大量的练习和好的习惯至关重要。练习前面已经提到了,而所谓“好的习惯”,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专心致志,排除一切外界和内心的干扰;第二,书写整齐。大部分同学拿到草稿纸,写成东一片西一片,字迹也很潦草。这样不仅容易看错数字,还会出现算到一半找不到题、最终返工重算的情况,害己不浅。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草稿纸上的运算也要尽量规整,这需要大家不断去练习、改善。
在分享了语文和数学的学习经验后,我再给大家提两点建议:
其一,分析高考题。建议所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要研究分析往年的高考题,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分析的过程应是独立自主的,不是看几遍答案书上给出的分析就了事的。分析的目的是熟悉并逐步把握高考题的题目、设问、答案的套路。“年年岁岁卷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只有从各异的题目中把握不变的解题思路,才能爬出题海,避免无头苍蝇似的盲目备考。要想高考成功,这一点至关重要。
其二,听老师的话。很多同学,尤其是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复习备考的阶段往往自恃才高,脱离老师的复习进程单打独斗。从自身的经验和以往很多同学的教训来看,我认为这是很不可取的。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某一门课的教学,他们的经验无论如何也要比我们这些学生丰富得多。所以,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紧跟各科老师的步伐,完成他们布置的复习任务。同时又要有一定的自主性,不断思考、摸索。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学习经验,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在复习过程中有选择地穿插使用,以不干扰日常的学习、复习计划为宜。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高考顺利,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