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新视角?拓写古钱艺术史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i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拓印作为表现手法中的一个小类别,在教材安排中占了一定的比重。拓印是美术活动中动手、尝试、分享的过程,也能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互贯通,这一特性也为教师开展拓印的拓展性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一方面为拓印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方便,使教师拥有更多自主、回旋余地;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教师特长,设计出属于教材而又不同于课本的学习内容,增加更多实践的可能性与趣味性,有益于教学活动的丰富与知识的多样。笔者结合自己熟悉的古泉(古钱币)拓印艺术技能的实践经验,将其运用到拓展性课程中,再来谈一谈美术活动中的拓印课程。
  本文着重结合古泉拓印的技能与展示,讨论教师在拓印教学实践中的设计思路,探讨古泉拓印拓展内容设计与教学的方法,以期作为一种尝试,在实际的拓展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
  关键词:美术课堂拓印教学  古泉(古钱币)拓印  拓展课教材  教学设计
  首先,笔者想说说本文的主角:古泉拓片。古泉是中国古钱币的雅称,“泉”通“钱”,寓意如泉水一般源源不断。古泉拓片就是利用拓印技法将古钱币上的文字、图案拓印下来,制成拓片。笔者选择撰写的拓展课《古泉拓印》便是一门学习古泉知识、认识古泉图文、制作古泉拓片,通过多组拓片艺术性的组合,再次呈现出具有一定构图原则,符合艺术审美的美术作品的过程。拓印这一美术活动过程包含了欣赏评述、设计应用、技能应用等综合性手法,也是浙美版美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泉拓印正是对于拓印类课程的延展和丰富。
  人对于历史遗留物件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更何况是古钱币,笔者正是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开发了这一课程。古泉拓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笔者作为一名古钱币的资深爱好收藏者,对古錢币的历史、文化、知识、艺术方面有较好的知识积累,也有巨量的古钱币实物可以利用,以及还掌握了良好的拓印技法,为课程开发、设计、实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那么,如何利用好美术课中的拓印类教材进行拓展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其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具体怎样的角度,就值得好好思考一番了,笔者尝试从以下几点进行观点的叙述。其中包括编前的思路、编写过程的举例、编后的思考等等。
  一、编前思考
  1.教材模式是参照,拓展内容是延伸
  浙美版教材的内容设计、课程安排都经过了专家们的精心编排,有着可靠的适用性和广泛性。那笔者在拓展教材的编写中何不来套用这一模式呢?我们在进行拓展内容的编撰时,必须要有全局意识,使其除兴趣外成为美育活动的延伸和深化,亦有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如果教师设计添加的拓展教学内容与现有的教学实际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冲突,就违背了初衷,也势必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笔者在设计古泉(古钱币)拓印教学内容时,便利用了这一点。在教材的结构设计上充分运用美术教材,特别是利用了同门类的课本安排的形式。使学生既有美术教材的熟悉感,又有古钱币拓印品的新奇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教师资源是优势,学生兴趣是动力
  浙美版教材中的拓印类课程教本和教学设计本身就是参考的一种样式,提供了一种思路,未必要照搬照抄,我们完全可以当做“命题作文”来做,有一个课程题目即可,至于课堂教学中的发挥,就完全是教师自己的能力、水平问题了。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便是教师的资源了,笔者正好在这些方面有不少的优势。
  (1)由于自小爱好收藏古钱币,现如今有大量的各朝各代,各种型制的中国古钱币。古泉是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理念的一种展现,比如型制上外圆中间留一方孔,隐含了天圆地方的哲学道理.
  (2)对于钱币拓印,笔者精于此道,曾花大量时间拜师学艺,已熟练掌握此项技艺。在拓展课开展过程中,容易用教学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这个优势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发挥不错的效果。
  (3)笔者混迹古泉界多年,有较多的人脉资源,其中不乏对钱币史有研究的专家。我们可以邀请专家们来讲讲古钱币趣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何将一张张钱币的拓片运用审美、构图原理组合成一幅艺术作品。为什么说最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将作品重组并艺术化的过程,每一张拓片就像每一种颜色,只有通过艺术家的手把它艺术化的组合才能变成一幅艺术作品。这方面虽不及画家、大师,但作为一名自幼喜欢绘画,因爱好成为专职美术老师的笔者,相信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以上所说的教师资源优势,目的无非是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才能使人坚持去学、去探索,是动力。学生的积极性同样也将鼓励教师更好地组织拓展课的开展,更用心地去丰富拓展课内容,是学生给教师的动力。
  二、编写实践
  前面叙述了在拓展内容编写之前的一些想法,或者说是思考,是为编写过程做一个准备,而真正的编写过程,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怎么去脱离教材,都只能脱离教材的形,而不能脱离教材的魂,这亦如移形换影一样,移的是无用的物事,换的是有用的东西,移换之间,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服务。下面,笔者以自己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例——拓片组合,浅议一番拓展课内容的设计过程。
  1.发现
  在拓展课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历代钱币认识和拓片制作,积累了许多的古钱币的拓片作品。这和常规的教学效果是一样的,只是提出了一种学习的方法,怎样展示呢?那就需要——重组装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觉得装饰纹样设计很难。有学生则问道:“老师,这些拓片这么小,怎么展示呀,根本没有装饰的作用啊?”学生的疑问很正确。
  由此,笔者思考,怎样让拓片变成一件艺术作品呢,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有趣?考虑到作为拓展课,学生的年级包括了各个学习阶段,大家在对美术语言的理解上还是存在着偏差,于是选择了通过完整作品分析的方式来解剖结构原理,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去接受和理解。   但是如何设计本次重组拓片的拓展教学呢?
  恰巧,笔者有较好的中国画功底,也时常在写生中运用到传统的构图方式,这对于本次课中的范例制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于是笔者事先制作好了古泉拓印作品,以备分析之用。
  2.过程
  设计的过程往往是费尽周折的。
  正如前面所述,编写过程始终要参照现有的教材为依据,课本是本体,古泉拓印就是拓印类课的拓展延生,打开新的视角;课本是常规的美术表现形式,要让它灵活一点、新颖一些;课本提供了模式,那就想尽办法把小众艺术门类挖掘出来,灵活运用这一新视角,挖掘古泉艺术内涵。
  拓展内容的编写过程往往需要有几个步骤,以下是基于拓片组合这一片段的一些想法。当然这只是个人见解,权作参考,这些步骤包括:
  (1)拓片素材的选择:素材选择这一步,编写中还是容易的,因为笔者在前期的拓展课中已经让学生练习拓印了大量的古泉拓片,这些拓片只要通过挑选,便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比于常规课的素材(也可含教具)是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和制作的,比如说二年级下的《印印画画》、一年级下的《摹印纹理》等。对于拓展内容的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通过形状、大小、文字、图案等来进行选择。
  (2)教师范作品的准备。教师是如何将古泉单独拓片素材进行整理与加工的: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做成课件,充分运用教学助手等教学工具,或者以其他各种形式进行示范。当然美术课上的板书、板画很重要,示范过程更是关建。
  (3)《古泉拓印》课程一的教案撰写:拓片组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了解有关古钱币拓印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构图的知识,为创作拓片装饰画打下知识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解析教师示范作品,结合美术作品构图原理的学习,学生采用摆一摆的方式,逐步尝试古泉拓印装饰画的创作,并能表达一定的构图原理。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钱币拓印带来的文化、艺术、历史魅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体会拓片装饰画创作给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以上便是拓展内容的具体操作,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再赘述。从在拓展课开展过程中发现为突破点,到进行拓片素材的搜集、准备,教案的撰写,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同样是拓印类教学内容的学习,课本提供了知识、概念等基础,而我们拓展的内容可以打开新视角,发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文化内涵、艺术内涵等。寻找更有意思的载体,做到寓教于乐。
  古钱币贯穿人类历史,拓片正如艺术的照相机,用自己的方式保存着历史的影像。而我们用创作古泉拓片装饰画的方式,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正如之前所说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也乐于去创作。“我把自己制作的拓片画,拓片书签送给朋友,他们肯定很喜欢”,有学生就如此说。
  3.实践
  在完成前期准备后,开展教学,是最好的检验。作为一门校本拓展课程,已在学校开展,在前期的拓印技法教学和古钱币历史型制的介绍学习时,学生反响较好,非常乐意去动手去操作,也积累不少的拓片资源。笔者此时开展的古钱币拓片的组合成作品的教学环节,自然是积极性很高的。同学们通过课程学习,组合成了各自理解的组合,制作作品展现的效果不同,但学生同样觉得新奇。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我们主动去做这些事情的动力。
  可见,此次内容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回过头来看,这一拓展课内容的教学设计也符合上述所说的设计思路,即以教材模式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实际操作拓印,作品的简单排列,最终呈现。拓展课内容的教学设计,必须是经得起拓展课堂教学的考验的,虽说拓展课堂可以更多的灵动性,但任何花架子般的教学内容则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就意味着徒劳,意味着最终的失败。
  三、关于问题和思考
  笔者的古泉拓印是基于自己对古钱币收藏、拓印的浓厚兴趣和对美术教材融会贯通的理解,编写的拓展型课程,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通过初步的实践,笔者发现在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总结和思考。
  1.拓展内容的原创性
  古泉拓印拓展内容的编写与教学,因为更多受到笔者自身爱好特长的主导,所以需要有很强的原创性。即使它属于拓印类美育课程,但内容上需要原创、素材上需要原创、讲授等也需要原创。这是拓展教学内容区别常见课本的魅力所在,也是根本所在。它提供给教师发挥更多特色的机会,也给予学生学习课外更多知识的机会。
  2.拓展性内容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笔者所开发的《古泉拓印》打开了师生的新视角。在介绍钱币历史和艺术特性的同时,运用美术的语言——拓印,来展现钱币的另一面,这也正是新视角带来的魅力,更能发挥师生积极性、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拓展学习的空间、更能为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劣势:虽然有教材指导,但对于古泉拓印课程和许多门类都有关联,要求在历史知识、书法知识、艺术欣赏、传统理解、铸造技艺等上有非常高的掌握度。因此,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课程上成历史课、传说课。这一点也是笔者最需要自省的。
  解决:抓住美育课堂的重点。无论是讲授古泉的历史、型制、工艺,亦或是拓印的技艺、拓片重组的审美,都需要围绕美育课堂这个重点不偏离。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进行欣赏、实践和再组创作。
  结语:随着拓展课程在各校的开展,基于美育的美术活动成为了拓展的重要阵地,许多在美育方面有特长的教师正迎来了一个展示自己另一面的不错时机。而笔者以《古泉拓印》作为一块砖,期望引出更多教师的美育新视角,让美育类拓展课程能紧紧围绕美术课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与教材看齐,努力创新,积极发现,利用个人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古泉来说,通过拓印展示的方式,来挖掘“泉”历史、文化、艺术也有重要意义,能让我们从小去关注非“钱”而“泉”的内涵。拓展教学灵活运用,为学生服务,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素质教育画上自己靓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拓印版画技法》.《中国传统技艺丛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4-30.
  [2]孙仲汇著.《古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3]朱活著.《古钱小辞典》.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4]竹影法师.《东洋见闻录》.
  (柯桥区马鞍街道中心小学滨海校区 浙江绍興)
其他文献
作品描述:张伯英行书“苍官青士左右树,神君仙人高下花”七言联轴,纸本,尺寸129.5×30.5×2,每幅约3.6平尺,1938年作。  作者简介:张伯英(1871—1949),江苏铜山人,祖籍浙江绍兴。谱名启让,字勺圃、少圃、少溥,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近代书法大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书画大师齐白石和启功的老师。出身望族,幼承庭训,弱冠诗文、
期刊
摘 要:美的传播离不开以经典作品为例进行解构与引申,而经典的作品解读需要美术教师有着大量的艺术史储备、审美敏感度,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如今大多数美术课本的教学与原作存在着偏差,如果没有见到过原作或者熟读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与一般规律,在课堂教学上就容易脱离实际就事论事。但如果有好的作品来支撑,美术教师熟悉美术史并加以解读引导,课堂就成功了大半。  关键词:美术史学 原作还原 情景再现  2018年7月
期刊
一、背景  为阻断“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各地都开始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开始“云课堂”线上教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影响。我校也开始了进行美术学科的网络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项目化设计分析出发,并结合当下小学美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进行阐述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在STEAM教育理念下,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美术教学的不断创新,促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 STEAM教育理念 小学美术 项目教学 实践研究  当前社
期刊
摘 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不断的改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互为发展,并提高美术教育品质,逐渐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现以浙美版第七册第18课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多元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欣赏青铜器。  关键词:多元化 教学方式 探索 研究  美术课堂有两个点不可忽视。其一: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即追求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其二:要用经典作品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传世名作》,属“欣赏·评述”教学领域。《步辇图》是唐代著名宫廷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笔者针对教材中出现的《步辇图》单独设计一课,《步辇图》不只是一张画作,它是一本史书,记
期刊
摘 要:美术鉴赏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一幅作品、一位艺术家,还要在美术鉴赏课中引导学生对视觉形象的读图和识图,再通过将以往的知识经验与情感相结合,构建出自己的美术认知,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力。  关键词:美术鉴赏 价值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意象艺术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育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认识文明成果,坚
期刊
摘 要:“3+3”式幼儿园创意印染坊活动在中国传统印染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延拓出扎染、湿拓、印刷等印染坊活动形式。本文则结合延拓的创意印染坊的活动形式,运用“三精”环境、“三趣”材料、“三创”策略等“3+3”式途径与方法来促进幼儿创意印染坊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发展幼儿的审美、创作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创意印染坊活动 “三精”环境 “三趣”材料 “三创”策略  印染的发明为丰富和创
期刊
摘 要:“童画梅里”乐创美术课程,紧密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课程内容来自于家乡梅里,使美术创作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家乡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结合,把孩子对家乡的情感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关键词:童畫梅里 乐创 乐创美术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身边的花草树木
期刊
摘 要:《兰亭序》是中国古典审美艺术中书法载体的典范,《颜勤礼碑》则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本文从《兰亭序》的书法技法即点画的方向、长短、位置、粗细四要素进行分析以及运用《兰亭序》中的技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精准临帖和运用,本文主要以《颜勤礼碑》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兰亭序 颜勤礼碑 技法 教学  《兰亭序》又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