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rn近2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了总结这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依据大量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试验结果,参考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1999年修订的AMI治疗指南,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订了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rn本指南中对AMI的分类,根据临床实用的原则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类.现有资料表明,这两类之间在病理上有所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rn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某一操作或治疗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中对某些治疗适应证的建议,以ACC/AHA指南的方式表达如下:rn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和治疗;rnII类:指那些有用和有效性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和治疗;rnII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rnII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或)有效;rnII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有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和治疗.rn本指南的制订经过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反复认真讨论,并广泛征求了各级心血管病医师的意见,力求对我国AMI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起到指导作用.rn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