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这既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我们开展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思想。虽然目前,我们在积极探索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体育教育专业方面的心理教育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有效地科学分析并加以调整和改进,这样才能促进我们体育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我们体育教师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 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3. 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体育有健身和健美的功能,也有健心的功能。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教学实践体会,笔者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 课堂心理“软环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这里不但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还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对学生之间而言,妥善处理好同学关系,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团结友爱、良好互助的学习氛围;反之,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自卑成癖,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容易产生偏激行为。
对我们老师而言,由于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正是由于这种特殊关系和教师特殊身份,决定了我们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心理工作的开展。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当学生出现暂时性的心理异常时,就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暂时性心理障碍,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维护者。
2. 课堂心理“硬环境”
体育教学中的“场地设计”,也是我们备课中的重要环节,里面包含着许多学问和艺术。可以说“场地设计”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场地设计”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我们应根据课程的任务、内容、教法等,精心设计、努力创造一个整洁、美观、富有一定的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高效性的场地,才能达到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比如,我在“跨越式跳高”课程中,场地布置我没有采用传统四种布局:内合式、开放式、阶梯式和平行式。而是采用集放式的布局,不僅能节约场地,又能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
体育教学中的器械使用,同样也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恐惧心理是学生初步掌握技術动作或完成较高高度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而这种消极的心理,常常会阻碍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使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做跳高过杆练习,来消除了大部分学生怕撞而导致身体疼痛这种恐惧心理,授课效果相当有效。
(二) 优化教学手段,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途径。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个方法。
1. 情景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进一步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目前我们常用的情景教学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利用电教设备创设情境。
(2)借助板画展示情境。
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的板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借助语言入情境。
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老师通过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言必能激起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2. 互动参与方法
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与合作交往的互动过程。
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外向开朗的学生更愿意参加互动,与教师和同学能融洽合作;但是内向的学生性格比较封闭,不爱讲话,不太喜爱活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互动活动会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在篮球课堂练习中,我经常会开展一些团体类的体育活动,通过分组搭配,逐步去改变那些内向学生的性格特点,消除孤僻的特性,使之养成团结、合作、守纪等性格特征。 3. 语言诱导方法
学生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有目的地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例如对缺乏信心没有主见、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多鼓励,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作用。
4. 评价激励方法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作用,是教师调控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及时运用激勵性语言、赏识性动作、颁发小奖品等过程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我们一般常用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口头评价
對学生来说,口头评价是学生最在乎的评价。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及时地、真诚地、发自内心地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口头评价。比如,在课堂表现比较活跃、表现积极的学生,我们可以实时进行口头表扬,能在无形之中树立一个学习标兵,以点代面,带动课堂气氛。
(2)“小星星“奖励评价
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常用奖励“小星星“这种方式来评价学生表现。使学生时时有新鲜感、荣誉感,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正面的作用,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传统式教学。
(三) 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体育手段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比如对薄弱意志品质的学生,这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适宜的困难情景,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目的。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可以对跑的距离、时间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减少,也可对技术动作难度等手段进行调整。
四、 小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运用教材教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品质,逐步构建健康的心智。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穆可辉.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雨东小学,2010,9.
[3]黄希庭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作者简介:
孙斌,曹兆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 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3. 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体育有健身和健美的功能,也有健心的功能。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教学实践体会,笔者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 课堂心理“软环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这里不但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还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对学生之间而言,妥善处理好同学关系,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团结友爱、良好互助的学习氛围;反之,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自卑成癖,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容易产生偏激行为。
对我们老师而言,由于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正是由于这种特殊关系和教师特殊身份,决定了我们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心理工作的开展。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当学生出现暂时性的心理异常时,就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暂时性心理障碍,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维护者。
2. 课堂心理“硬环境”
体育教学中的“场地设计”,也是我们备课中的重要环节,里面包含着许多学问和艺术。可以说“场地设计”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场地设计”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我们应根据课程的任务、内容、教法等,精心设计、努力创造一个整洁、美观、富有一定的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高效性的场地,才能达到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比如,我在“跨越式跳高”课程中,场地布置我没有采用传统四种布局:内合式、开放式、阶梯式和平行式。而是采用集放式的布局,不僅能节约场地,又能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
体育教学中的器械使用,同样也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恐惧心理是学生初步掌握技術动作或完成较高高度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而这种消极的心理,常常会阻碍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使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做跳高过杆练习,来消除了大部分学生怕撞而导致身体疼痛这种恐惧心理,授课效果相当有效。
(二) 优化教学手段,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途径。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个方法。
1. 情景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进一步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目前我们常用的情景教学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利用电教设备创设情境。
(2)借助板画展示情境。
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的板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借助语言入情境。
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老师通过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言必能激起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2. 互动参与方法
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与合作交往的互动过程。
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外向开朗的学生更愿意参加互动,与教师和同学能融洽合作;但是内向的学生性格比较封闭,不爱讲话,不太喜爱活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互动活动会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在篮球课堂练习中,我经常会开展一些团体类的体育活动,通过分组搭配,逐步去改变那些内向学生的性格特点,消除孤僻的特性,使之养成团结、合作、守纪等性格特征。 3. 语言诱导方法
学生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有目的地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例如对缺乏信心没有主见、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多鼓励,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作用。
4. 评价激励方法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作用,是教师调控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及时运用激勵性语言、赏识性动作、颁发小奖品等过程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我们一般常用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口头评价
對学生来说,口头评价是学生最在乎的评价。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及时地、真诚地、发自内心地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口头评价。比如,在课堂表现比较活跃、表现积极的学生,我们可以实时进行口头表扬,能在无形之中树立一个学习标兵,以点代面,带动课堂气氛。
(2)“小星星“奖励评价
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常用奖励“小星星“这种方式来评价学生表现。使学生时时有新鲜感、荣誉感,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正面的作用,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传统式教学。
(三) 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体育手段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比如对薄弱意志品质的学生,这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适宜的困难情景,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目的。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可以对跑的距离、时间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减少,也可对技术动作难度等手段进行调整。
四、 小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运用教材教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品质,逐步构建健康的心智。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穆可辉.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雨东小学,2010,9.
[3]黄希庭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作者简介:
孙斌,曹兆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