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备三顾茅庐、李勉礼贤下士的故事,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良传统的千古典范。而毛泽东恭请名医戴济民参加红军的故事,也是这种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的优秀品格的生动写照。
戴济民,曾名戴惠黎,1889 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一个贫民家庭,幼时举家迁居皖南繁昌县乡间务农。在他7 岁时,母亲去世,亦无兄弟姐妹,父子俩相依为命。因其父信仰基督教,教会帮其免费入繁昌小学、芜湖教会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戴济民与汉口大同医学院订了10年工读合同,后来又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就读。入学四年,适逢辛亥革命爆发,他便参加了九江红十字会,投身于国民革命军的救护工作。辛亥革命后,转办九江红十字医院,先任主治医师,继而任院长。
1913 年,戴济民离开九江迁往江西吉安,兴办了一所私立惠黎医院,意在“惠泽黎民百姓”。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也因为受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戴济民淡泊名利、乐善好施。
1930年10月4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红一军团,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援下,第九次攻打吉安城终于取得了成功。但由于作战规模扩大,人员伤亡也很大,医疗救护工作十分繁重。红军亟需具有高超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亟需建立具有稳定组织的后方医院。
红军将领罗炳辉原为戴济民故旧。在红军攻占吉安城的第二天清晨,他就来到戴济民家中,告诉他中午红一军团的首长要登门拜访。
当天中午,毛泽东、贺子珍夫妇,总前委秘书长古柏、曾碧漪夫妇等,由罗炳辉引路,专程到戴济民家中拜访。
蓄着大胡子的戴济民,热情接待了贵客。他让妻子准备了丰盛的午宴来款待客人。
“共产党为工农谋利益,红军实为威武严明之师!我敬各位一杯!”戴济民站起来首先举杯一饮而尽。
毛泽东站起来说:“我不善饮,两位巾帼更是滴酒不沾。戴医生如此盛情,这杯酒我一定喝完。炳辉同志既是军中英雄,也是酒中豪杰。你与古柏多敬戴医生几杯!”说完也举杯一饮而尽。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亲热融洽。
毛泽东以赞叹的口吻说道:“自古以来,庐陵吉水就是人杰地灵之地。你看,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有‘文章名冠天下’之称;南宋四大家中的杨万里,一生写诗两万多首。他们都是庐陵吉水人。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吉安富田人。明朝还有个解缙,主持编纂了《 永乐大典 》,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这个地方不简单哪!”
罗炳辉接过话题,说:“是呀!我在驻兵文天祥家乡富田村时,就曾多次拜谒文家宗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千古名句,真是慷慨悲歌啊!”
古柏和曾碧漪都是第一次到吉安,他们很少插话,只顾听毛泽东议论,忘记了动筷子。
贺子珍的老家永新,古时属庐陵郡管辖,她的父母近来又从永新避居吉安佛教圣地青原山。因其父曾在吉安开过小店铺,她对吉安的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就插话说:“这里的白鹭洲和青原山,还是江西的名胜之地呢!”
戴济民毕竟是博学之士。他不知是自谦还是夸赞,说:“庐陵虽然名盛,但还比不上舜帝南巡奏韶乐的韶山啊!”
毛泽东笑道:“就算各有千秋。据毛氏族谱记载,我们韶山毛家的老祖宗,还是从你们吉水迁过去的呢。”
“这是真的吗?”贺子珍感到很新奇。其他人亦然。
“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庐陵可就沾您的光了!”戴夫人说。
“沾我什么光呀?我可是要请你们帮大忙的。”毛泽东指指曾碧漪说,“戴师母,这位是我们古秘书长的爱人,快要生孩子了。要麻烦您好好照顾一下!”
戴师母一听,高兴地满口答应下来。毛泽东吩咐古柏,回头送上100元作为曾碧漪的生活费和酬谢费。戴师母说什么也不要。后来,她还认曾碧漪作了干女儿,待如亲人一样。
毛泽东又对戴济民说:“戴医生,我们还有位周同志(周以栗,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部长),可能患有肺病。我们部队缺少医生,能否请您帮忙看看?”
戴医生捋捋胡子,说:“救死扶伤,本是我们医界的天职,我一定尽全力诊治!”他顿了顿,关切地说:“红军天天打仗,伤病员肯定很多,你们也应该多配一些医生,多办些医院才好。”
“是呀,我们也想多办些医院,但是找不到像您这样的好医生哪!现在做医生的收入很高,生活安逸,他们不愿意参加红军过苦日子呀。”毛泽东不无苦衷地回答。
戴济民望着毛泽东和罗炳辉不语,席间一时沉默。过了良久,戴济民开口说:“若你们不嫌弃的话,我愿意参加红军,为劳苦大众服务!”
罗炳辉事先曾告诉毛泽东:“戴医生原在上海学医,毕业后在九江参加革命,后来在吉安办了私人诊所。他的医术高超、为人正派,在吉安城里很有名望。”
对于戴济民的表态,毛泽东欣喜万分:“戴医生,我们红军非常需要像您这样的好医生啊!您参加红军,就是我们的红色华佗呀!”
古柏也接话说:“我们热烈欢迎您的参加!”
罗炳辉站起来:“好!为您成为红色华佗,我们干一杯!”他举起酒杯,毛泽东和大家也都站起来,举杯祝贺。
大家尽欢而散。戴济民当天就给周以栗看了病,确诊他得了肺结核。并给他开了药,嘱咐他好好休息,增加营养。
随后,戴济民就携带自己的行医设备和药品参加了红军,并动员吉安全城的中西医医务人员,集中到青原山的寺庙里救治红军伤病员,并着手筹办工农革命红色医院。医院由戴济民任院长,另有一名副院长和医务主任。医院缺乏药品器械,戴济民便回到自己的医院,将所有能用于为伤病员治疗的东西全部贡献出来。经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伤病员大部分痊愈归队。
工农革命红色医院后来迁往兴国茶岭,组建了红军总医院,戴济民担任院长。这位被毛泽东恭请“出山”的红色华佗,后来成为中央苏区医疗界医术高超、赫赫有名的“四大金刚”(其他三名为傅连暲、李治、陈义厚)之一。
(责编 孟红)
戴济民,曾名戴惠黎,1889 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一个贫民家庭,幼时举家迁居皖南繁昌县乡间务农。在他7 岁时,母亲去世,亦无兄弟姐妹,父子俩相依为命。因其父信仰基督教,教会帮其免费入繁昌小学、芜湖教会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戴济民与汉口大同医学院订了10年工读合同,后来又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就读。入学四年,适逢辛亥革命爆发,他便参加了九江红十字会,投身于国民革命军的救护工作。辛亥革命后,转办九江红十字医院,先任主治医师,继而任院长。
1913 年,戴济民离开九江迁往江西吉安,兴办了一所私立惠黎医院,意在“惠泽黎民百姓”。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也因为受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戴济民淡泊名利、乐善好施。
1930年10月4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红一军团,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援下,第九次攻打吉安城终于取得了成功。但由于作战规模扩大,人员伤亡也很大,医疗救护工作十分繁重。红军亟需具有高超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亟需建立具有稳定组织的后方医院。
红军将领罗炳辉原为戴济民故旧。在红军攻占吉安城的第二天清晨,他就来到戴济民家中,告诉他中午红一军团的首长要登门拜访。
当天中午,毛泽东、贺子珍夫妇,总前委秘书长古柏、曾碧漪夫妇等,由罗炳辉引路,专程到戴济民家中拜访。
蓄着大胡子的戴济民,热情接待了贵客。他让妻子准备了丰盛的午宴来款待客人。
“共产党为工农谋利益,红军实为威武严明之师!我敬各位一杯!”戴济民站起来首先举杯一饮而尽。
毛泽东站起来说:“我不善饮,两位巾帼更是滴酒不沾。戴医生如此盛情,这杯酒我一定喝完。炳辉同志既是军中英雄,也是酒中豪杰。你与古柏多敬戴医生几杯!”说完也举杯一饮而尽。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亲热融洽。
毛泽东以赞叹的口吻说道:“自古以来,庐陵吉水就是人杰地灵之地。你看,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有‘文章名冠天下’之称;南宋四大家中的杨万里,一生写诗两万多首。他们都是庐陵吉水人。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吉安富田人。明朝还有个解缙,主持编纂了《 永乐大典 》,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这个地方不简单哪!”
罗炳辉接过话题,说:“是呀!我在驻兵文天祥家乡富田村时,就曾多次拜谒文家宗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千古名句,真是慷慨悲歌啊!”
古柏和曾碧漪都是第一次到吉安,他们很少插话,只顾听毛泽东议论,忘记了动筷子。
贺子珍的老家永新,古时属庐陵郡管辖,她的父母近来又从永新避居吉安佛教圣地青原山。因其父曾在吉安开过小店铺,她对吉安的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就插话说:“这里的白鹭洲和青原山,还是江西的名胜之地呢!”
戴济民毕竟是博学之士。他不知是自谦还是夸赞,说:“庐陵虽然名盛,但还比不上舜帝南巡奏韶乐的韶山啊!”
毛泽东笑道:“就算各有千秋。据毛氏族谱记载,我们韶山毛家的老祖宗,还是从你们吉水迁过去的呢。”
“这是真的吗?”贺子珍感到很新奇。其他人亦然。
“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庐陵可就沾您的光了!”戴夫人说。
“沾我什么光呀?我可是要请你们帮大忙的。”毛泽东指指曾碧漪说,“戴师母,这位是我们古秘书长的爱人,快要生孩子了。要麻烦您好好照顾一下!”
戴师母一听,高兴地满口答应下来。毛泽东吩咐古柏,回头送上100元作为曾碧漪的生活费和酬谢费。戴师母说什么也不要。后来,她还认曾碧漪作了干女儿,待如亲人一样。
毛泽东又对戴济民说:“戴医生,我们还有位周同志(周以栗,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部长),可能患有肺病。我们部队缺少医生,能否请您帮忙看看?”
戴医生捋捋胡子,说:“救死扶伤,本是我们医界的天职,我一定尽全力诊治!”他顿了顿,关切地说:“红军天天打仗,伤病员肯定很多,你们也应该多配一些医生,多办些医院才好。”
“是呀,我们也想多办些医院,但是找不到像您这样的好医生哪!现在做医生的收入很高,生活安逸,他们不愿意参加红军过苦日子呀。”毛泽东不无苦衷地回答。
戴济民望着毛泽东和罗炳辉不语,席间一时沉默。过了良久,戴济民开口说:“若你们不嫌弃的话,我愿意参加红军,为劳苦大众服务!”
罗炳辉事先曾告诉毛泽东:“戴医生原在上海学医,毕业后在九江参加革命,后来在吉安办了私人诊所。他的医术高超、为人正派,在吉安城里很有名望。”
对于戴济民的表态,毛泽东欣喜万分:“戴医生,我们红军非常需要像您这样的好医生啊!您参加红军,就是我们的红色华佗呀!”
古柏也接话说:“我们热烈欢迎您的参加!”
罗炳辉站起来:“好!为您成为红色华佗,我们干一杯!”他举起酒杯,毛泽东和大家也都站起来,举杯祝贺。
大家尽欢而散。戴济民当天就给周以栗看了病,确诊他得了肺结核。并给他开了药,嘱咐他好好休息,增加营养。
随后,戴济民就携带自己的行医设备和药品参加了红军,并动员吉安全城的中西医医务人员,集中到青原山的寺庙里救治红军伤病员,并着手筹办工农革命红色医院。医院由戴济民任院长,另有一名副院长和医务主任。医院缺乏药品器械,戴济民便回到自己的医院,将所有能用于为伤病员治疗的东西全部贡献出来。经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伤病员大部分痊愈归队。
工农革命红色医院后来迁往兴国茶岭,组建了红军总医院,戴济民担任院长。这位被毛泽东恭请“出山”的红色华佗,后来成为中央苏区医疗界医术高超、赫赫有名的“四大金刚”(其他三名为傅连暲、李治、陈义厚)之一。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