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起,到目前相关企业针对新会计准则的调整已基本完成,受影响的业务已完成应用的平滑过渡。在企业业务调整过程中,作为企业信息系统核心的ERP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ERP系统的调整从与此次调整联系最紧密的财务系统,扩展到日常业务生产系统、存货后勤系统等,进而部分影响到日常的业务模式。 本文通过分析与ERP系统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变化,以及ERP各功能子系统针对这些变化所作的功能调整,为企业和软件厂商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软件设计思路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ERP;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15-0031-04
1 引 言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开始实施,上市公司、中央大型企业等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于这些企业大多数已完成初步的信息化建设,在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首先需要企业内部各种相关管理软件系统的支持,涵盖财务系统及各类业务系统,包括业务数据采集、业务数据共享、业务到财务的转换过程、财务处理及报表内容等。因此相应的软件系统在业务流程、业务模式和财务模式等方面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作为企业信息核心的ERP系统,涉及企业运作的财务、业务、生产、存货等诸多方面,执行新会计准则首先需要对ERP软件作适应性调整。本文主要分析新会计准则体系对ERP系统的财务模式、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等的影响。
2 新会计准则中与ERP相关的主要变化
新准则在与ERP相关的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存货记账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改变;债务重组方法的改变;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更注重公允价值;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合并报表理论的变化等。这些变化或多或少都对ERP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对ERP的功能和处理方式提出调整要求。
(1)会计科目及报表等。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要素按照六要素分类,各会计科目内涵有所变动,具体会计科目及报表有所变化。新准则中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标注。其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新增加的报表,其他报表格式均有变化,特别是利润表,将原来的5个部分改为4个部分,取消了主营业务利润,直接用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计算出营业利润。
(2)存货的发出与资产折旧计提的变化 。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从理论上讲,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下游加工制造企业,如电器设备公司、家电制造公司等,将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公司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采用新的存货计价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并且,如果是在一个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下,使用后进先出法还可以降低税收,因此,改用其他方法会对企业不利。
(3)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来调节利润,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调节利润的情况,完全切断了运用减值准备方法操纵利润的途径。
(4)合并报表。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变为侧重实体理论。新会计准则强调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合营企业不再纳入合并报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仍然应当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由于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今后将不再被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此合营企业的经营成果今后将直接体现在母公司与合并财务报表的投资收益中。公司需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而不再考虑股权比例或重要性。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对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及合并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
(5)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首先,新准则明确规定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其次,新准则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别对待,改变了原准则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规定,将企业的研发项目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分别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能够满足相关条款规定时,应当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再次,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应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应每年进行减值测试。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内按照能够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系统合理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平均年限法摊销。
(6)公允价值计量。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建立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和系统。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现状,新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会增加企业盈利的波动性。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依靠活跃的交易市场和估值技术,对企业而言,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特别是在没有可参考的活跃市场的市场价格时,企业必须懂得应用计价技术。但这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项工作需要企业的相关部门协助财务部门共同建立和完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3 ERP相关功能影响与调整
3. 1ERP财会系统调整
(1)会计科目和报表调整。首先调整会计科目。软件一般会提供新的会计科目模板。由于成熟的ERP软件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新科目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地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科目作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调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从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逐渐推广开来,由于ERP是标准化软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先期不具备实施新会计准则条件的企业,所以软件一般需要同时提供旧的会计科目模板,供不同阶段的企业使用,进而需要开发从旧的科目体系实现到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转换的平滑过渡的升级工具,以保证系统的升级不会对企业实际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软件提供商一般在新科目基础上,调整了现有预置报表格式和账簿。例如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增加了“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披露中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项目等。在ERP软件总账系统及报表管理系统中,根据新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格式的要求,更新了预设的现金流量项目及现金流量表格式,满足企业对新的现金流量项目和报表格式的要求。
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根据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在系统中重新自行定义一些报表。除此之外,对于ERP系统常用的核算项目,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对于报表、账簿、核算项目等的运算模式均需要作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对于新会计准则中合并的科目,如应付职工薪酬、周转材料等既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设下级科目,也可以通过分别设置核算项目来了解明细情况,更好地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总之,为了适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ERP软件需要不断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给企业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调整转换,降低对企业的影响。
(2)业务到财务单据流转调整。ERP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业务的流程以及业务与财务的协同。新准则科目的变化要求在相应的业务单据向会计凭证转化过程中做大量改动。这一工作一般是ERP系统提供一定模板供企业参考,企业依照自身实际情况修改模板,从而实现程序化的业务与财务衔接。新会计准则使得现有业务到财务的单据体系发生较大的改动,在ERP系统中需要对先前提供的单据模板做大量的更正,同时需要企业在新科目运用升级过程中做出一定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调整。这个过程作为新准则实施与ERP系统适应性调整的关键步骤,直接决定系统中财务凭证的正确性。
(3)合并报表的调整。新准则体系中,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发生变革,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依据方法发生变革。这进一步规范了合并报表范围的确认,强调控制权,只要对子公司有实质性控制,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均需纳入合并的范围,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ERP系统中对这个变动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合并报表的调整上,例如对合并报表项目、现金流量项目的调整。财务报表合并的工作在系统中的实现主要通过撷取一些报表数据的方法实现。通过给相关子公司下发重新定义的合并报表模板,通过选择不同的子公司,灵活地选择合并报表的范围。新会计准则中要求披露新增的合并组织和对利润、关联交易等的明确影响,但在各ERP系统中目前没有很好的实现方式,由于ERP系统更为注重流程,即业务的关联性,故此类披露信息的增加,一般通过系统提供的报表和商业智能等分析功能简单实现,但相当一部分工作需要从业人员的调整。
3. 2ERP业务生产系统相应调整
(1)业务单据对应科目调整。在 ERP系统中,涉及企业日常业务的模块如进销存、生产管理等系统与财务系统联系密切。而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联系的桥梁就是业务单据到财务凭证的转换,这一工作的基础就是在业务系统相应单据中录入正确的会计科目。新准则的实施对非财务功能子系统的影响也体现在这个方面。ERP软件依照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准则体系,预设或提供新的科目选项,可自由设定业务发生时所对应的财务凭证科目。但对于执行新准则体系的企业来说,除要在ERP总账系统中重新完善会计科目体系之外,同时需要在业务系统中重新规划相应单据内的科目。新准则对于商品流通环节,包括运输、装卸、保险等费用要计入存货成本,各软件本身已预留这些字段,只需做相应添加即可。
(2)销售收入调整。新准则对于销售收入的确认做了部分调整,例如商品销售中对于收入确认、售后租回、售后回购等方式的调整,需要对销售及应收相应的流程做部分调整。由于ERP管控的精细程度有所区别,有部分改动在系统中无法实现管控。但对于多种销售收入确认,不同的ERP产品提供了各自的针对各行业的具体解决方案。一般在实施过程中更改企业要求更改的部分单据流程及确认流程即可满足需求。
3. 3ERP存货后勤系统相应调整
(1)存货和计价方法的调整。准则中对于存货发出和计价方法做了调整,由于大部分ERP软件本身提供了不同的成本计价方法选择,如加权平均,分批认定等。因此ERP软件的调整比较小,一般参数的修改即可实现新数据按新的方法计价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先前已采用其他不符合新准则计价方法的数据若有转换需求,可以通过数据迁移及结构调整来转换。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影响当期存货类报表,企业可依照实际情况灵活设置自己的报表。ERP对这一内容调整的适应性体现出ERP对业务模式灵活的适应性,成熟的标准化ERP软件使用者很好地适应了新准则的要求。
(2)资产减值的调整。对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变化,ERP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进行处理,目前成熟的ERP系统适应性比较好,用户可以灵活定义计提折旧年月。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改动在ERP中一般通过对资产类单据的调整方向进行控制,对此类凭证的回冲更改等做一定的限制即可实现。通过这一简单的参数设置实现对资产处理方式调整的适应。此外对于资产类别的调整,大多数相关行业的ERP系统一般提供资产类别调整功能,从而达到新准则中对资产类别细分的要求。
(3)薪酬处理方式调整。新准则中应付薪酬科目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具体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以及各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各种保险等。增加负债核算的内容,包括发放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和股份支付。福利等费用计提比例更为灵活,企业用户可自行设置完成,其他变动可以在ERP中通过会计科目设置及变动实现调整。同时对于人力资源子系统中相关福利、薪资计算模块有部分影响,软件对相关功能做了一定的适应性调整。
3. 4其他功能模块调整
(1)对于会计要素计量变化的对策。到目前为止,公允价值在ERP系统中未得到很好的应用。公允价值可行的计量及使用方式成为ERP应用的难题。目前可行的处理方式是将房地产、金融工具等涉及公允价值的资产项目,直接设置相应的科目计量方式,采用期末直接调整的方式,按新准则的要求将差额记入当期损益。这种处理方式在ERP系统中的实现较为简单,但是仅仅体现了记录工具,最终的实现需要增加相应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计量方案和评定机制,结合市场状况做一定调整。这种做法在ERP系统中类似于标准成本制与实际成本制的计算处理方式,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当然此种方法还处于探讨阶段,目前没有成熟的处理工具。
4 ERP软件发展趋势
新准则中的变化对我国ERP软件提供商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软件架构设计要求,将带动管理软件的进一步发展。
(1)ERP系统设计的灵活性方面。新会计准则对许多ERP提出一定挑战,由于软件灵活性限制,在系统开发和企业升级过程中都面临一定的难题,给用户带来不便。这一方面需要软件提供商不断增强软件本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系统架构设计上改善软件设置的友好性;另一方面需要供应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动态及财务变革的动向。由于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许多ERP财务功能控制严密,降低了软件调整的灵活性。因此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参数设置的灵活性,通过更简单易用的参数设置,使软件本身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成为ERP下一阶段研究的重要方向。
(2)ERP系统模块化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会在企业中实施。这些法规、标准的出台难免给企业带来影响,ERP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各种变化,这使得ERP供应商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使用模块化、平台化的软件开发技术,并保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保证系统在法规、标准等制定后不会对ERP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绿色供应链的提出,目前欧洲许多国家推行绿色供应链的标准,也许不久的将来,绿色供应链理念在我国将成为一种可行的标准,对软件及企业同样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模块化的、灵活的ERP系统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3)国内外ERP系统趋同。我国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意味着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将越来越小,国内ERP供应商将进一步向国际化发展,这为国内ERP软件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同时国外ERP供应商由于其国际化背景,在应用上将进一步与国内企业的需求相适应。未来一段时间内,ERP的财务功能将更为趋同,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重点将在完善财务功能的基础上转向注重行业解决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S]. 北京:2006.
[2] 贺志东. 企业会计准则操作实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ERP;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15-0031-04
1 引 言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开始实施,上市公司、中央大型企业等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于这些企业大多数已完成初步的信息化建设,在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首先需要企业内部各种相关管理软件系统的支持,涵盖财务系统及各类业务系统,包括业务数据采集、业务数据共享、业务到财务的转换过程、财务处理及报表内容等。因此相应的软件系统在业务流程、业务模式和财务模式等方面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作为企业信息核心的ERP系统,涉及企业运作的财务、业务、生产、存货等诸多方面,执行新会计准则首先需要对ERP软件作适应性调整。本文主要分析新会计准则体系对ERP系统的财务模式、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等的影响。
2 新会计准则中与ERP相关的主要变化
新准则在与ERP相关的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存货记账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改变;债务重组方法的改变;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更注重公允价值;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合并报表理论的变化等。这些变化或多或少都对ERP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对ERP的功能和处理方式提出调整要求。
(1)会计科目及报表等。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要素按照六要素分类,各会计科目内涵有所变动,具体会计科目及报表有所变化。新准则中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标注。其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新增加的报表,其他报表格式均有变化,特别是利润表,将原来的5个部分改为4个部分,取消了主营业务利润,直接用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计算出营业利润。
(2)存货的发出与资产折旧计提的变化 。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从理论上讲,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下游加工制造企业,如电器设备公司、家电制造公司等,将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公司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采用新的存货计价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并且,如果是在一个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下,使用后进先出法还可以降低税收,因此,改用其他方法会对企业不利。
(3)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来调节利润,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调节利润的情况,完全切断了运用减值准备方法操纵利润的途径。
(4)合并报表。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变为侧重实体理论。新会计准则强调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合营企业不再纳入合并报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仍然应当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由于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今后将不再被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此合营企业的经营成果今后将直接体现在母公司与合并财务报表的投资收益中。公司需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而不再考虑股权比例或重要性。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对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及合并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
(5)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首先,新准则明确规定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其次,新准则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别对待,改变了原准则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规定,将企业的研发项目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分别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能够满足相关条款规定时,应当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再次,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应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应每年进行减值测试。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内按照能够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系统合理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平均年限法摊销。
(6)公允价值计量。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建立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和系统。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现状,新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会增加企业盈利的波动性。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依靠活跃的交易市场和估值技术,对企业而言,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特别是在没有可参考的活跃市场的市场价格时,企业必须懂得应用计价技术。但这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项工作需要企业的相关部门协助财务部门共同建立和完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3 ERP相关功能影响与调整
3. 1ERP财会系统调整
(1)会计科目和报表调整。首先调整会计科目。软件一般会提供新的会计科目模板。由于成熟的ERP软件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新科目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地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科目作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调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从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逐渐推广开来,由于ERP是标准化软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先期不具备实施新会计准则条件的企业,所以软件一般需要同时提供旧的会计科目模板,供不同阶段的企业使用,进而需要开发从旧的科目体系实现到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转换的平滑过渡的升级工具,以保证系统的升级不会对企业实际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软件提供商一般在新科目基础上,调整了现有预置报表格式和账簿。例如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增加了“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披露中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项目等。在ERP软件总账系统及报表管理系统中,根据新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格式的要求,更新了预设的现金流量项目及现金流量表格式,满足企业对新的现金流量项目和报表格式的要求。
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根据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在系统中重新自行定义一些报表。除此之外,对于ERP系统常用的核算项目,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对于报表、账簿、核算项目等的运算模式均需要作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对于新会计准则中合并的科目,如应付职工薪酬、周转材料等既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设下级科目,也可以通过分别设置核算项目来了解明细情况,更好地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总之,为了适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ERP软件需要不断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给企业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调整转换,降低对企业的影响。
(2)业务到财务单据流转调整。ERP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业务的流程以及业务与财务的协同。新准则科目的变化要求在相应的业务单据向会计凭证转化过程中做大量改动。这一工作一般是ERP系统提供一定模板供企业参考,企业依照自身实际情况修改模板,从而实现程序化的业务与财务衔接。新会计准则使得现有业务到财务的单据体系发生较大的改动,在ERP系统中需要对先前提供的单据模板做大量的更正,同时需要企业在新科目运用升级过程中做出一定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调整。这个过程作为新准则实施与ERP系统适应性调整的关键步骤,直接决定系统中财务凭证的正确性。
(3)合并报表的调整。新准则体系中,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发生变革,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依据方法发生变革。这进一步规范了合并报表范围的确认,强调控制权,只要对子公司有实质性控制,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均需纳入合并的范围,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ERP系统中对这个变动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合并报表的调整上,例如对合并报表项目、现金流量项目的调整。财务报表合并的工作在系统中的实现主要通过撷取一些报表数据的方法实现。通过给相关子公司下发重新定义的合并报表模板,通过选择不同的子公司,灵活地选择合并报表的范围。新会计准则中要求披露新增的合并组织和对利润、关联交易等的明确影响,但在各ERP系统中目前没有很好的实现方式,由于ERP系统更为注重流程,即业务的关联性,故此类披露信息的增加,一般通过系统提供的报表和商业智能等分析功能简单实现,但相当一部分工作需要从业人员的调整。
3. 2ERP业务生产系统相应调整
(1)业务单据对应科目调整。在 ERP系统中,涉及企业日常业务的模块如进销存、生产管理等系统与财务系统联系密切。而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联系的桥梁就是业务单据到财务凭证的转换,这一工作的基础就是在业务系统相应单据中录入正确的会计科目。新准则的实施对非财务功能子系统的影响也体现在这个方面。ERP软件依照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准则体系,预设或提供新的科目选项,可自由设定业务发生时所对应的财务凭证科目。但对于执行新准则体系的企业来说,除要在ERP总账系统中重新完善会计科目体系之外,同时需要在业务系统中重新规划相应单据内的科目。新准则对于商品流通环节,包括运输、装卸、保险等费用要计入存货成本,各软件本身已预留这些字段,只需做相应添加即可。
(2)销售收入调整。新准则对于销售收入的确认做了部分调整,例如商品销售中对于收入确认、售后租回、售后回购等方式的调整,需要对销售及应收相应的流程做部分调整。由于ERP管控的精细程度有所区别,有部分改动在系统中无法实现管控。但对于多种销售收入确认,不同的ERP产品提供了各自的针对各行业的具体解决方案。一般在实施过程中更改企业要求更改的部分单据流程及确认流程即可满足需求。
3. 3ERP存货后勤系统相应调整
(1)存货和计价方法的调整。准则中对于存货发出和计价方法做了调整,由于大部分ERP软件本身提供了不同的成本计价方法选择,如加权平均,分批认定等。因此ERP软件的调整比较小,一般参数的修改即可实现新数据按新的方法计价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先前已采用其他不符合新准则计价方法的数据若有转换需求,可以通过数据迁移及结构调整来转换。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影响当期存货类报表,企业可依照实际情况灵活设置自己的报表。ERP对这一内容调整的适应性体现出ERP对业务模式灵活的适应性,成熟的标准化ERP软件使用者很好地适应了新准则的要求。
(2)资产减值的调整。对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变化,ERP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进行处理,目前成熟的ERP系统适应性比较好,用户可以灵活定义计提折旧年月。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改动在ERP中一般通过对资产类单据的调整方向进行控制,对此类凭证的回冲更改等做一定的限制即可实现。通过这一简单的参数设置实现对资产处理方式调整的适应。此外对于资产类别的调整,大多数相关行业的ERP系统一般提供资产类别调整功能,从而达到新准则中对资产类别细分的要求。
(3)薪酬处理方式调整。新准则中应付薪酬科目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具体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以及各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各种保险等。增加负债核算的内容,包括发放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和股份支付。福利等费用计提比例更为灵活,企业用户可自行设置完成,其他变动可以在ERP中通过会计科目设置及变动实现调整。同时对于人力资源子系统中相关福利、薪资计算模块有部分影响,软件对相关功能做了一定的适应性调整。
3. 4其他功能模块调整
(1)对于会计要素计量变化的对策。到目前为止,公允价值在ERP系统中未得到很好的应用。公允价值可行的计量及使用方式成为ERP应用的难题。目前可行的处理方式是将房地产、金融工具等涉及公允价值的资产项目,直接设置相应的科目计量方式,采用期末直接调整的方式,按新准则的要求将差额记入当期损益。这种处理方式在ERP系统中的实现较为简单,但是仅仅体现了记录工具,最终的实现需要增加相应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计量方案和评定机制,结合市场状况做一定调整。这种做法在ERP系统中类似于标准成本制与实际成本制的计算处理方式,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当然此种方法还处于探讨阶段,目前没有成熟的处理工具。
4 ERP软件发展趋势
新准则中的变化对我国ERP软件提供商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软件架构设计要求,将带动管理软件的进一步发展。
(1)ERP系统设计的灵活性方面。新会计准则对许多ERP提出一定挑战,由于软件灵活性限制,在系统开发和企业升级过程中都面临一定的难题,给用户带来不便。这一方面需要软件提供商不断增强软件本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系统架构设计上改善软件设置的友好性;另一方面需要供应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动态及财务变革的动向。由于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许多ERP财务功能控制严密,降低了软件调整的灵活性。因此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参数设置的灵活性,通过更简单易用的参数设置,使软件本身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成为ERP下一阶段研究的重要方向。
(2)ERP系统模块化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会在企业中实施。这些法规、标准的出台难免给企业带来影响,ERP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各种变化,这使得ERP供应商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使用模块化、平台化的软件开发技术,并保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保证系统在法规、标准等制定后不会对ERP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绿色供应链的提出,目前欧洲许多国家推行绿色供应链的标准,也许不久的将来,绿色供应链理念在我国将成为一种可行的标准,对软件及企业同样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模块化的、灵活的ERP系统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3)国内外ERP系统趋同。我国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意味着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将越来越小,国内ERP供应商将进一步向国际化发展,这为国内ERP软件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同时国外ERP供应商由于其国际化背景,在应用上将进一步与国内企业的需求相适应。未来一段时间内,ERP的财务功能将更为趋同,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重点将在完善财务功能的基础上转向注重行业解决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S]. 北京:2006.
[2] 贺志东. 企业会计准则操作实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