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6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为女性,大部分有哺乳史,以乳腺肿块就诊,伴皮肤破溃9例,均不伴特殊感染.组织病理特点为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小叶结构通常存在,小叶内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随访6~36个月,复发4例.结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乳
【机 构】
: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病理科,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乳腺科,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6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为女性,大部分有哺乳史,以乳腺肿块就诊,伴皮肤破溃9例,均不伴特殊感染.组织病理特点为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小叶结构通常存在,小叶内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随访6~36个月,复发4例.结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乳腺癌在临床特征上有相似之处,易误诊,须对其镜下组织改变仔细鉴别。
其他文献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分布广泛的地方病.除骨和牙的病变外,其他器官和组织多有损伤[1-4].慢性氟中毒对人体心脏的影响,多限于流行病学调查,结论也不尽一致.许多资料显示[5-8],高氟地区或氟作业人群心脏病发病率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但也有研究显示高氟区冠心病的病死率低于氟含量较低的区域。
患者女,55岁.绝经3年,主因发现子宫肌瘤11年,腹胀2年,无阴道不规则出血及排液于2009年6月15日以"盆腹腔巨大肿物性质待查"收住院.患者1998年体检B超提示子宫肌瘤,单发0.8 cm.服中药定期复查无增大.2007年无诱因出现腹胀,并进行性加重,无腹痛.复查B超子宫7.6 cm×15.0 cm×11.0 cm,可见多个低回声团.双附件未见异常回声.本次入院妇科彩超:子宫前位,4.3 cm
例1女,50岁.发现左侧乳腺肿块5 d于2008年9月15日入院.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2.0 cm × 1.5 cm肿块,质硬,无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尚可,乳头无溢液、无内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倾向于鳞状细胞癌.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左腋窝淋巴结清扫。
虽然骨髓检查已经用来评价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分期~([1-4]),但采用大样本、随机化的骨髓检查来分析非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累及情况的报道并不多~[5]。
众所周知,病理学主要由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所组成,组织病理学得到了我国广大病理学工作者的普遍高度重视,改革开放30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关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知识不断更新,大量的新技术在组织病理学诊断和研究中广泛应用,为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可能性。
1.病例简介:患者男,36岁.因"右面部皮肤红疹1个月"于2007年4月来我院就诊.体检:右面部皮肤红疹1.5 cm×1.5cm×1.0 cm,突出皮肤,结节状,色暗红.未发现其余部位皮肤病变和淋巴结肿大.遂行面部结节切除。
为促进我国神经病理事业的发展、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脑神经病理学组将于2010年4月8—11日在武汉举办2010年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病理诊断学习班暨第八届全国神经病理读片交流会。
中枢神经系统很多肿瘤都以梭形细胞为表型,了解这些肿瘤的病变特点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正确判断肿瘤来源和良恶性。
Karl Hürthle,德国生理学家和组织学家.病理学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有Hüahle细胞和Hürthle细胞瘤.1860年3月16日出生于德国的Ludwigsburg.于1884年在Tübingen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传统细胞学涂片诊断方法有微创、简便、迅速的优点,但其对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缺陷,不仅易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而且还难以进一步分型.在临床难以实施骨髓或淋巴结活检的情况下,应用细胞块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能弥补这一不足,不仅可以明确肿瘤来源,还可进一步分型,细胞学诊断对于以浆膜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尤为重要.我们收集了由细胞学首先诊断为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细胞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