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途径很多,本文围绕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和通过作文评改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三方面论述了小学作文“三步走”策略。
[关键词]策略 兴趣 材料 素养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本人根据最近几年的教学经历,初步摸索出了提高小学生作文素质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往往会对周围的新生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时,鉴于学生都生活在城市,许多家庭既没有饲养宠物的习惯,又没有与其他动物长时间接触的经历,写出栩栩如生的动物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就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动物世界》的视频,此时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类似的模式实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虽然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从小学生写作意义上考虑是应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经历失败,从来没有感知成功的快乐,那么他们就会对作文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恶作文的心结。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之处,多表扬与鼓励,特别要鼓励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总之,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把他们的习作作为黑板报的稿件刊登,或推荐到红领巾广播站播诵等形式,让学生有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步: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的内心都想把文章写好,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情感体验都比较少,往往是“无米下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坚持对症下药,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作文材料库”。除此以外,我还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要求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或者让他们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诗句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欣赏名篇时,我采取师生互动的模式,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奥妙,真正让学生积累到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构思的技巧,为写好习作夯实基础。
第三步:善于通过作文评改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作文批改有其独特性。它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必须全方位地综合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一)作文评语的多样化
对作文有一定进步的学生,我采用鼓励性的评语,如“主旨鲜明,表达清楚,你明天的写作水平将更棒!”、“能构思出如此优秀的作文,是我班的骄傲!”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一些作文功底较强的学生,为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讨论性的评语,婉转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并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假如你的作文结构更完美,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丰富,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等。类似的评语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构思不够完美,想象不够丰富,从而促使他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虚心好学,写出的文章更趋优美。某些学生在练习中写作技巧比较高明,我就写上激励性的评语,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写作进一步中把技巧发挥得更好。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开头时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写,我就打上“开门见山,旗帜鲜明”的评语,让他明白自己成功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
(二)讲评方式的多样化
在作文课上我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类比讲评,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到熏陶;有时围绕作文中的普遍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优点,指正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评析;有时还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后提出修改意见,并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学有进步、改有收获。
提高小学生作文素养是多渠道的,只要我们在把握好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关键词]策略 兴趣 材料 素养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本人根据最近几年的教学经历,初步摸索出了提高小学生作文素质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往往会对周围的新生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时,鉴于学生都生活在城市,许多家庭既没有饲养宠物的习惯,又没有与其他动物长时间接触的经历,写出栩栩如生的动物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就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动物世界》的视频,此时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类似的模式实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虽然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从小学生写作意义上考虑是应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经历失败,从来没有感知成功的快乐,那么他们就会对作文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恶作文的心结。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之处,多表扬与鼓励,特别要鼓励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总之,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把他们的习作作为黑板报的稿件刊登,或推荐到红领巾广播站播诵等形式,让学生有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步: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的内心都想把文章写好,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情感体验都比较少,往往是“无米下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坚持对症下药,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作文材料库”。除此以外,我还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要求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或者让他们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诗句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欣赏名篇时,我采取师生互动的模式,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奥妙,真正让学生积累到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构思的技巧,为写好习作夯实基础。
第三步:善于通过作文评改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作文批改有其独特性。它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必须全方位地综合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一)作文评语的多样化
对作文有一定进步的学生,我采用鼓励性的评语,如“主旨鲜明,表达清楚,你明天的写作水平将更棒!”、“能构思出如此优秀的作文,是我班的骄傲!”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一些作文功底较强的学生,为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讨论性的评语,婉转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并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假如你的作文结构更完美,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丰富,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等。类似的评语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构思不够完美,想象不够丰富,从而促使他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虚心好学,写出的文章更趋优美。某些学生在练习中写作技巧比较高明,我就写上激励性的评语,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写作进一步中把技巧发挥得更好。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开头时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写,我就打上“开门见山,旗帜鲜明”的评语,让他明白自己成功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
(二)讲评方式的多样化
在作文课上我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类比讲评,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到熏陶;有时围绕作文中的普遍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优点,指正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评析;有时还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后提出修改意见,并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学有进步、改有收获。
提高小学生作文素养是多渠道的,只要我们在把握好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