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率市场化进程,既给国内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许多的挑战,也同时带来了一些机遇。面临利率市场化这一市场大环境的变革,国有商业银行要顺应潮流,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重心,改变自身的业务和管理模式,实现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挑战;发展对策
作为资金使用“价格”的利率,对于金融市场的优化配置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国内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利率管制,既影响了市场对金融资源的正常配置作用,也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彻底奏效。国内已经在2013年取消了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的管控,目前的管制仅表现于存款利率的上限方面。利率渐渐迈向市场化,虽然能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加公平的经营环境,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自身资源配置,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现行经营模式及经营管理方式有着很大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挑战
1.对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通常,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有下列三部分:一是存款和贷款业务的利差收益;二是各类中间业务所产生的收入;三是开展投资活动所赚取的收益。
利率的市场化将对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大利润源—存贷利差施加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目前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仍然严重依赖于存贷款的利差收益。例如,2013年的上市银行财报显示,存贷利差收入占到了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的七到八成;各家商业银行对存贷利差的依赖性基本都在75%往上。在目前国内银行业存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我国的存贷利差一长期处在较高的水平,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才有了很好的保证。但根据已经推行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利率的市场化将加大银行业的同业竞争,并且会导致存贷款利率差很大程度上缩小。利差的缩小或者是因为贷款利率的上涨幅度赶不上存款利率的上涨幅度,或者是因为存款利率增长的同时而贷款利率出现下降。面对未来存贷利差的挑战和威胁,国有商业银行应及早考虑自身盈利模式的转变和对业务的重新定位。
利率的市场化也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正面作用。中间业务泛指银行的非利息和非投资性业务,它受存贷利差和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较小。在国际上,中间业务占比经常可以看作估量银行经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经营管理水平越好的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就越大。目前,成熟市场的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通常居于较高的水平,基本都达到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我国的国有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有约20%左右。伴随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的拉近,银行必将在未来加大对中间业务的倚重,因为利差缩小并不会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强烈的影响。
投资获利也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一大贡献;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及基金渠道的逐渐放宽和发展,使银行的投资收益连年上升。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将对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增添很多的不确定性,也必将增大商业银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2.对国有商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影响
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前进,商业银行遭受的经营风险将会逐渐扩大,这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带来不小的影响。
首先是金融市场中核心的风险—利率风险,即利率的变动可能给银行带来的对其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在利率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后,利率高低将受到市场资金供求水平的影响,导致利率产生难以预料的波动。银行业的一个显著经营特点就是借款旗下较短而贷出款项期限较长;这种资金结构的失衡将使银行面临明显的利率起伏时暴露明显的风险;同时,利率变化也可能使存贷款客户调整还款和存款期,同样是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
其次,利率市场化可能加大银行业的竞争风险。在金融市场中,资金的价格(利率)水平的竞争是各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竞争。当商业银行的存贷差过小时,其便可能产生巨大利息损失风险;而当其存贷差超过对手时,其又可能遭受丢掉客户的风险。尤其是在银行面临监管层的监管指标要求时,其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等指标,就很有可能以较高的成本来获取存款。
利率的市场化必将推动国内各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缓慢转型。这虽然对各商业银行丰富获利渠道,鼓励商业银行依据自身优势来实现经营业务模式的转变。然而,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商业银行在风险预防、专业化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给国内各商业银行带来了经营模式转变的风险,也使监管层监管的难度上升。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之道
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造成根本性和颠覆性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从各个方面认真予以应对。
1.拓展、丰富中间业务
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经验来说,银行业经营的关键是中间业务的发展和拓展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行,加上我国GDP 的逐年增长,企业和公众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银行业也必须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其中的核心就在于中间业务的发展。首先是要确立中间业务在银行内部的重要性,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银行必须落实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对中间业务的重视不仅仅是落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要适时开展委托事项、代理业务、咨询业务等中间业务模式的开发与推行,提高中间业务的经济附加值水平。
2.增强金融资产的定价水平和能力
利率市场化后金融市场的实质就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价格优势的竞争。因为国内长时间的利率管制,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都欠缺进行利率定价的经验和能力;然而,掌握合理定价的方法与原理是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的不二选择。西方银行业已经有个一整套完整成熟的存贷款产品定价模型,国内各商业银行应当结合国内金融业的特殊性,对此加以借鉴和运用,创造发展符合自己银行特点的产品定价模式。此外,在利率的市场定价下,利率的市场风险将会被放大,对利率的各种缺口进行管理也将是商业银行亟需探讨、学习的一个问题。 3.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大潮,各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对其贷款资产实施多元化的策略。因为贷款资产是所有资产中对利率变动敏感性最高的资产;其中,长期贷款对于利率的敏感性尤其高。然而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恰恰是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一直过高,这导致了银行业整体都面临着很大的利率风险。目前,国内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月有三分之二属于中长期的信贷资产,且合同方多是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了减小这一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改善资产结构,减小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短期贷款、零售业务贷款以及消费者贷款,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组合期限结构合理化,从而降低风险。
4.推进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型
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这一变革,必须主动加快自身的转型步伐,及时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在利率市场化这一变革阶段,银行业也有着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银行业要从传统的资金融通中介角色逐步过渡为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在此过程中改善对于利差收入过于依赖的局面。以国内的四大行之首工商银行为例,其目前的收入结构比例是约6:2:2的比例,约六成是存贷的利差收入,其余收益是中间业务和各类投资收益。工行将本行未来10年的目标获益比例设定为4:3:3;通过这一目标设定并努力完成,工商银行受利率因素的影响将会逐步的降低,也将使其自身的收入结构变革更加的安全合理。
5.积极踏足互联网金融业务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业务的迅猛势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金融业务。随着阿里巴巴支付宝业务的巨大成功,腾讯、京东、百度等也纷纷踏入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作为金融业巨头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时的步伐却稍显缓慢,仅有招商银行等少数几个金融机构在面对互联网金融之势时采取了积极迎接,大力拓展的策略。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传统银行业务的大部分都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进行业务办理;银行移动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各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自身移动金融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海,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业务的新挑战[J],投资北京,2013(10)
[2]黄持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3(24)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挑战;发展对策
作为资金使用“价格”的利率,对于金融市场的优化配置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国内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利率管制,既影响了市场对金融资源的正常配置作用,也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彻底奏效。国内已经在2013年取消了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的管控,目前的管制仅表现于存款利率的上限方面。利率渐渐迈向市场化,虽然能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加公平的经营环境,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自身资源配置,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现行经营模式及经营管理方式有着很大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挑战
1.对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通常,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有下列三部分:一是存款和贷款业务的利差收益;二是各类中间业务所产生的收入;三是开展投资活动所赚取的收益。
利率的市场化将对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大利润源—存贷利差施加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目前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仍然严重依赖于存贷款的利差收益。例如,2013年的上市银行财报显示,存贷利差收入占到了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的七到八成;各家商业银行对存贷利差的依赖性基本都在75%往上。在目前国内银行业存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我国的存贷利差一长期处在较高的水平,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才有了很好的保证。但根据已经推行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利率的市场化将加大银行业的同业竞争,并且会导致存贷款利率差很大程度上缩小。利差的缩小或者是因为贷款利率的上涨幅度赶不上存款利率的上涨幅度,或者是因为存款利率增长的同时而贷款利率出现下降。面对未来存贷利差的挑战和威胁,国有商业银行应及早考虑自身盈利模式的转变和对业务的重新定位。
利率的市场化也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正面作用。中间业务泛指银行的非利息和非投资性业务,它受存贷利差和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较小。在国际上,中间业务占比经常可以看作估量银行经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经营管理水平越好的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就越大。目前,成熟市场的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通常居于较高的水平,基本都达到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我国的国有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有约20%左右。伴随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的拉近,银行必将在未来加大对中间业务的倚重,因为利差缩小并不会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强烈的影响。
投资获利也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一大贡献;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及基金渠道的逐渐放宽和发展,使银行的投资收益连年上升。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将对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增添很多的不确定性,也必将增大商业银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2.对国有商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影响
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前进,商业银行遭受的经营风险将会逐渐扩大,这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带来不小的影响。
首先是金融市场中核心的风险—利率风险,即利率的变动可能给银行带来的对其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在利率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后,利率高低将受到市场资金供求水平的影响,导致利率产生难以预料的波动。银行业的一个显著经营特点就是借款旗下较短而贷出款项期限较长;这种资金结构的失衡将使银行面临明显的利率起伏时暴露明显的风险;同时,利率变化也可能使存贷款客户调整还款和存款期,同样是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
其次,利率市场化可能加大银行业的竞争风险。在金融市场中,资金的价格(利率)水平的竞争是各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竞争。当商业银行的存贷差过小时,其便可能产生巨大利息损失风险;而当其存贷差超过对手时,其又可能遭受丢掉客户的风险。尤其是在银行面临监管层的监管指标要求时,其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等指标,就很有可能以较高的成本来获取存款。
利率的市场化必将推动国内各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缓慢转型。这虽然对各商业银行丰富获利渠道,鼓励商业银行依据自身优势来实现经营业务模式的转变。然而,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商业银行在风险预防、专业化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给国内各商业银行带来了经营模式转变的风险,也使监管层监管的难度上升。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之道
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造成根本性和颠覆性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从各个方面认真予以应对。
1.拓展、丰富中间业务
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经验来说,银行业经营的关键是中间业务的发展和拓展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行,加上我国GDP 的逐年增长,企业和公众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银行业也必须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其中的核心就在于中间业务的发展。首先是要确立中间业务在银行内部的重要性,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银行必须落实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对中间业务的重视不仅仅是落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要适时开展委托事项、代理业务、咨询业务等中间业务模式的开发与推行,提高中间业务的经济附加值水平。
2.增强金融资产的定价水平和能力
利率市场化后金融市场的实质就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价格优势的竞争。因为国内长时间的利率管制,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都欠缺进行利率定价的经验和能力;然而,掌握合理定价的方法与原理是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的不二选择。西方银行业已经有个一整套完整成熟的存贷款产品定价模型,国内各商业银行应当结合国内金融业的特殊性,对此加以借鉴和运用,创造发展符合自己银行特点的产品定价模式。此外,在利率的市场定价下,利率的市场风险将会被放大,对利率的各种缺口进行管理也将是商业银行亟需探讨、学习的一个问题。 3.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大潮,各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对其贷款资产实施多元化的策略。因为贷款资产是所有资产中对利率变动敏感性最高的资产;其中,长期贷款对于利率的敏感性尤其高。然而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恰恰是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一直过高,这导致了银行业整体都面临着很大的利率风险。目前,国内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月有三分之二属于中长期的信贷资产,且合同方多是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了减小这一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改善资产结构,减小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短期贷款、零售业务贷款以及消费者贷款,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组合期限结构合理化,从而降低风险。
4.推进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型
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这一变革,必须主动加快自身的转型步伐,及时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在利率市场化这一变革阶段,银行业也有着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银行业要从传统的资金融通中介角色逐步过渡为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在此过程中改善对于利差收入过于依赖的局面。以国内的四大行之首工商银行为例,其目前的收入结构比例是约6:2:2的比例,约六成是存贷的利差收入,其余收益是中间业务和各类投资收益。工行将本行未来10年的目标获益比例设定为4:3:3;通过这一目标设定并努力完成,工商银行受利率因素的影响将会逐步的降低,也将使其自身的收入结构变革更加的安全合理。
5.积极踏足互联网金融业务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业务的迅猛势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金融业务。随着阿里巴巴支付宝业务的巨大成功,腾讯、京东、百度等也纷纷踏入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作为金融业巨头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时的步伐却稍显缓慢,仅有招商银行等少数几个金融机构在面对互联网金融之势时采取了积极迎接,大力拓展的策略。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传统银行业务的大部分都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进行业务办理;银行移动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各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自身移动金融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海,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业务的新挑战[J],投资北京,2013(10)
[2]黄持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