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与细节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97版电影《洛丽塔》中特写镜头的大量使用,显示出细节刻画在当今影视作品拍摄上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以细节描写切入,运用文本细读方法,从叙事学和心理学角度分别对电影中蒙太奇的运用、“配角”特写、时间模型、氛围渲染与心理烘托进行客观分析,指出这种细节描写对故事氛围及人物情绪的作用,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功效,产生了超现实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洛丽塔》 超现实主义 时间模型 “配角”特写
  《洛丽塔》(Lolita)是享有“现代小说之王”的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讲述了童年时期经历过初恋早夭而形成恋童癖的亨伯特,爱上了房东十四岁的女儿洛丽塔,机缘巧合地与洛丽塔开展了穿越美国的旅行,最终被抛弃的故事。
  自《洛丽塔》在美国出版后,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对其展开有关道德伦理的讨论。而在1962年和1997年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这本小说两次被翻拍成电影后,《洛丽塔》再一次引起了全球读者、观众的广泛关注,这一次人们不再仅仅是对于道德伦理的争论,也对电影的审美感受有了越来越多的讨论。1962年版《洛丽塔》为黑白电影,尽管当时的电影技术和拍摄手法还不够成熟,它与1997版《洛丽塔》同样成为经典。阿德里安·莱恩导演的1997版《洛丽塔》 是少数翻拍经典的成功之作。当时美国电影没有实行分级制,为了能够让其成功上映,导演用其考究的用光、服装和音乐完美地渲染了暧昧的氛围,以及活泼浪漫或紧张阴郁的情绪,并且十分注重人物的心理分析而淡化了老版《洛丽塔》电影中对政治的讽刺。
  一、蒙太奇手法的超现实效果
  1997版《洛丽塔》的成功,不得不提到电影中多次运用的蒙太奇——“组合与安排的艺术”a,早在纳博科夫的原著中,蒙太奇手法就被大量运用,情节的多次被拼接与组合,或渲染了故事氛围,或表达了人物的情感,或丰富了人物的性格,或完整了故事情节,激发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电影中,超现实与蒙太奇的结合更是将电影美感发挥到极致,“碎片式的故事情节决定着电影空间需要传达人们隐藏在行为和潜意识活动中的精神世界”。b例如,当亨伯特发现洛丽塔的背叛后,导演选择用扭曲的画面展现男主的梦境,扭曲超现实的画面与门外漫画版的人群,奇妙地烘托了亨伯特焦虑、恐惧社会舆论的心理。再如结尾处,多年后洛丽塔站在家门口,送别亨伯特的一幕,蒙太奇的运用将洛丽塔贫穷憔悴的形象切换到少女时代:美丽的、活泼的、充满青春活力与激情的洛丽塔手臂围绕着柱子玩耍,超现实一幕将洛丽塔的凋谢展现出来,鲜明的对比给观众强烈的冲击,更突出了亨伯特对洛丽塔失去青春的忏悔。
  蒙太奇的手法贯穿了整个电影,不仅补充了内容,其产生的超现实的效果,对人物心理的展现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此版电影的一大特色。
  二、“主角”待遇的“配角”特写
  电影中,对一些“不重要”的、不起眼的“配角”特写十分多。例如,在亨伯特初次参观夏洛特家时,亨伯特瞟了一眼洗手间,此时镜头对洗手间里晾的少女内衣物有一个特写,暗示了以后他和洛丽塔的暧昧关系。亨伯特来到了后园,便诞生了电影史上经典的一幕:少女洛丽塔在阳光下阅读杂志,淅淅沥沥的水滴喷洒在她身上,抬头一笑,牙套、白齒、红唇。1997版《洛丽塔》更加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便是洛丽塔少女感更强,其扮演者多米尼克·斯万原本是深发色,而导演莱恩用金发、牙套、雀斑、红唇和布满花边的服饰完美地还原了年轻、活泼、魅惑、叛逆、热情而又美丽的妖女,直到现在,牙套和雀斑依旧是时尚界展现少女感的常用造型,而“洛丽塔”也成为少女装的代名词,演变为现在流行的一种穿衣风格,可见此版的洛丽塔在形象上塑造的成功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电影十分擅长脚部特写,特别是导演对洛丽塔形象的塑造运用了大量的脚部特写。例如,她在草地上绕动脚踝、在椅子上为脚趾涂指甲油或者与亨伯特嬉笑时将脚打在他的脸上,等等。对脚部的大量特写,既体现了洛丽塔对亨伯特的挑逗与两人的暧昧关系,又暗示了洛丽塔后来的逃离,用“脚”的视角完全展现了少女的天真与魅惑。脚部特写也塑造了奎尔蒂的形象,他穿着高档皮鞋的时候是神秘、危险、富有的剧作家,而他光脚的时候则变成了被亨伯特猎杀的“猎物”。“奎尔蒂穿着鞋的脚与赤脚形成一种对照——身份与地位的转换。电影中的赤脚代表赤裸裸的欲望与人的自然性,而穿着鞋袜则代表人物的压抑与社会性”c。
  除了大量的脚部、眼部特写之外,一些对于其他看似无关紧要的“陪衬”的特写在这部电影里的运用也很十分多。例如,在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死后的第一个晚上,亨伯特离开旅馆房间等待洛丽塔入睡的途中,墙上裸女的油画,暗示了两人日后的不伦关系;亨伯特第一次去夏洛特家,家中的狗冲这个陌生人吠叫,暗示了亨伯特的到来即将破坏这个平静的家庭;洛丽塔第一次见奎尔蒂被他的狗所吸引也暗示了后来奎尔蒂对洛丽塔的引诱;以及在洛丽塔落魄时,亨伯特为其送钱时,狗的态度则变为讨好便暗示着“谄媚”,等等。这些“配角”特写,看似“不重要”,却处处为接下来的情节埋下伏笔,暗示了情节的走向,使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更加丰满。
  三、氛围渲染与心理烘托的巧妙配合
  无论是蒙太奇的运用,对“配角”的特写,还是闭合时间环的构造,其目的都是渲染情绪氛围,烘托人物心理。主角在经历了与养女的不伦恋、被抛弃、爱而不得与无奈,其内心的纠结、紧张、痛苦与侥幸、甜蜜等复杂情绪都要被展现——这需要大量的、恰到好处的氛围渲染与心理烘托才能完成。
  在亨伯特与奎尔蒂的第一次见面时,导演用镜头多次特写了摇摇欲坠的旋转吊扇(同时还伴有令人不安的嗡嗡声)、迸着火花滋啦滋啦响的灯、下雨前的雷鸣与闪电。这些都烘托了亨伯特害怕秘密被泄露的紧张心理和奎尔蒂的神秘与危险。同时,导演还特意安排了牧师在亨伯特与洛丽塔所住的旅馆里开会,神职人员的出现,加上奎尔蒂对两人关系的觉察,以便进一步突出亨伯特的罪恶感。在电影后半大部分,主人公每次感到紧张或者奎尔蒂出现时,吊扇也会随之出现。雨在电影中的出现也不止这一次,洛丽塔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天气里与亨伯特发生争吵并出走,这对男主焦急和自责也是很好的烘托,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当亨伯特与洛丽塔发生不伦关系后,他独自坐在车里时,镜头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了车前挡风玻璃的刷洗:泡沫一次次布满玻璃又散开,眼前的世界模糊又清晰又模糊,烘托了男主迷茫无助,也象征了他的迷失。在洛丽塔彻底离开后,男主按照原路返回寻找他的爱人,此时场景的选择又完美地辅助了人物心理的呈现:两人旅行的时候,周围的景物是繁多丰富的,沐浴着阳光的;回来的时候导演则在荒凉的沙漠场景运用了长镜头,突出了亨伯特内心的孤寂和悲凉。
  亨伯特的情敌奎尔蒂在影片中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为了体现他的神秘感,在电影前半部分每次出场,他的脸部都被烟雾遮挡,又为了体现奎尔蒂幽灵般的无处不在,无论是在男主在开车时,还是刮胡子时(此时洛丽塔正与奎尔蒂偷情),收音机中都在播放奎尔蒂的消息。影片的最后,亨伯特为寻找洛丽塔走进了奎尔蒂的豪宅,无论是油画、竖琴、红酒、精致的花瓶,还是衣冠不整的奎尔蒂本人都能显示出这个色情剧作家身上浓郁的艺术气息,他拥有的巨大的财富,却又颓废荒淫。影片在亨伯特仇杀奎尔蒂时,奎尔蒂在钢琴上疯狂地弹起了小夜曲,在奎尔蒂离开后,钢琴竟自动地演奏起来,奎尔蒂再度中枪后,钢琴演奏戛然而止。他艰难地爬上了床,鲜红色的血液与雪白的床被形成鲜明对比,口中吐出最后一个血泡,象征奎尔蒂的生命和亨伯特的双重终结。导演利用超自然的手法再一次渲染了一种紧张、压抑、诡异的氛围,烘托此时亨伯特因愤怒而扭曲的心理。奎尔蒂在影片中的镜头十分稀有,但是却又阴魂不散,并最终导致了三个人死亡的悲剧。
  四、结语
  电影版《洛丽塔》中细节的成功,离不开纳博科夫原著中大量的蒙太奇手法,以及电影化的空间创作和独特的时间模型。其时间模型完整地延续了原著,故事由亨伯特被警察追捕展开,又以此結束,开始即为结局,具有鲜明的纳博科夫小说式特点:“我着手写小说不是从头往下写的。我写到第四章时,第三章还未写呢;我不是依序一页一页往下写的。我是这儿一点那儿一点地下手,直到纸上的空处填完。这正是我喜欢在卡片上写小说的原因:等全套完成后,我再排列它们。”d因而积木式的结构不仅具有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并且通过剪切与拼接,更加有助于情绪的烘托,氛围的渲染,展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英国的唯美主义代表佩特曾认为:“因为你从事艺术活动时,艺术向你坦率地表示,它所给你的,就是赋予你片刻时间以最高的质量,而且仅仅是为了过好这些片刻时间而已。”e经典的电影正是以每一帧画面,每一处细节赋予了观众高质量的时间。
  a 〔法〕 雅克·奥蒙、米歇尔·玛丽、马克·维尔内、阿兰·贝尔卡拉:《现代电影美学》,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版,第37页。
  b 宋端:《超现实主义电影空间类型的比较》,《河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集,2011年》。
  c 戴桂梅:《〈洛丽塔〉文学改编电影的审美之维》,《湖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集,2012年》。
  d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固执己见 》,潘小松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e 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作 者: 宋睿雪晴,云南民族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主要是建立在群体本位的基础上的,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个体人生形态在文学中的价值,只有从人的“共性”中脱离开来才能还原文学的私人性与人的真实性。“五四”之后,中国走向现代社会,人的个体价值逐渐“浮出历史地表”,人生形态成为理解文学价值的重要依据,人生形态视域下的文学解读成为了重新审视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以文学文本为载体,对青年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之自觉
期刊
摘 要: 为推动阳明心学研究的发展,促进阳明文化在青年一代中传播,2020阳明心学大会组委会和绍兴文理学院隆重举办了“走近王阳明——首届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此次论坛共收到大学生论文96篇,与以往研讨会集中于王阳明本体思想相比,本次会议论文中有关新世纪王阳明题材文学作品的研究较为丰富,所收到的论文数量占到会议全部论文的三分之一以上。众多大学生将研究视野集中于王阳明题材戏剧、王阳明题材小说和
期刊
摘 要:《弟兄》有意打破时间的逻辑顺序,追求小说的空间形式。本文一方面从空间形式并置的作者角度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反应参照的读者角度进行阐释。从约瑟夫·弗兰克的小说空间形式理论入手,结合创作主体和接收主体两大角度力求对《弟兄》有着更加细致和新鲜的文本解读。  关键词:《弟兄》 空间形式 并置 反应参照  一、时间流中止——空间形式生成的前提  时间流的中止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打破原本的
期刊
摘 要: 王刊的新小说《择校记》在展现中国基础教育的同时,以家长和老师的主体性置换了孩子的主体性,由此形成了孩子“失语”的现象。而这种“失语”本身成为一种“呈现”,进一步解构了“教育”的神圣性,凸显出现阶段中国基础教育的市场化乱象与现实困境。与此同时,作者试图以“孩子的出走”找到教育变革的潜在之路。然而,小说中孩子所觉醒的自我意识,不是自身“内爆”而发生的,而是基于所处的社会与家庭的权力运作机制中
期刊
摘 要: 19世纪末期,晚清政府昏庸腐败,内忧外患之下民不聊生,而科举制度仍是官吏选拔的重要方式,在此时代背景下,社会中涌现出了无数“孔乙己”式的读书人。本文旨在通过逐层探析孔乙己个人困境与人生悲剧的根本诱因,找出“孔乙己”式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与科举制度间的深刻关联,体悟鲁迅先生的意旨,并探讨其对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孔乙己 困境 知识分子 科举制  众所周知,《孔乙己》是鲁迅
期刊
摘 要: 本文探索作为大类平台课程的大学文学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论题以接受美学为视域,提出要注重以学生“接受”为核心的阅读与教学法改革,要将书册阅读与细读法相结合的阅读策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书册阅读针对当下阅读的碎片化倾向,倡导整部作品的阅读;细读法是在书册阅读的基础上,以书册文本为核心,将局部语义分析置于整个书册大语境中,从而理解文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对书册的深入接受。该方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期刊
摘 要: 王刊小说《择校记》通过描述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主人公在面对“他者”目光时所呈现出的不同存在状态,探讨了中国基础教育中的诸问题。深究主人公们面对他者目光时的不同选择,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在基礎教育中学生和老师该如何自处,也有利于我们借由小说反思,如何在精神上避免被他者目光禁锢,更自由地活着。  关键词 :王刊 《择校记》 他者目光 存在状态 禁锢与自由  在王刊新作《择校记》中,一
期刊
摘 要: 小说《月之记忆》中,作家鹤阳子通过女主人公志保的经历与视角,探讨女性的价值与归宿问题。她将母女两代人的遭遇联系起来,批判父权制社会畸形的家庭关系,表达她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憧憬。作家通过女主人公的生命感悟表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常常遭遇各种人生痛苦与不幸,但她们独特的人生价值不容忽视。她们承担着生儿育女的重要使命,像佛经故事中投火的兔子一样,通过自我受难实现了生命意义的升华。
期刊
摘 要: 《半生缘》讲述了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青年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作品中运用了不少心理描写,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还从侧面反映出了人物的潜意识,进而看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心理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潜意识以及生长环境、家庭背景对人的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笔者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对作品中男性人物形象的心理进行分析,以求对这部作品和作品中不同类型的
期刊
摘 要: “本色”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起自诗文评,转而进入词学批评,后盛行于剧、曲的批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体理所当然表现出不同的“本色”,同一种文体的“本色”也常常因时而变,然而却能统摄在一个范畴之下。因此本文从“本色”范畴在词、曲两种文体中的发展嬗变切入,从一个侧面探讨“本色”论在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乃至于不同批评家观念当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可能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本色论 宋词 元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