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做啥都有倦怠这个时期,职场也是如此。逃离还是坚持?是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自动执行那些如同程序的指令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床成了金漫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早晨6点,闹钟准时响起,金漫的第一反应就是按下“再响”键继续睡半个小时。赖床是金漫的习惯,不赖不行,所以她宁愿把闹钟往前拨半个小时。
金漫工作在北京城东一栋写字楼里,自己则住在一号线地铁最西边。洗漱时间、早饭时间、坐地铁时间、等电梯时间,紧凑而忙碌的早晨环环相扣,好在工作三年金漫的生物钟里已经加载了所有的记忆程序,闹钟铃声再次响起,她便如机器人一般花上近两个小时一项项地执行这些指令。
刚工作的时候,情况却不是这样。她像跟情人约会一样头天晚上精心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再配好包包和鞋子。第二天需要的东西也都会装好,决不丢三落四。当时,金漫觉得自己好学上进、美好单纯,那些日子也被金漫称为她和这份工作的“蜜月期”。
三年的时间“嗖”的过去,工作上的难题越来越少,部门间的技术座谈会越开越没劲,领导一走,座谈会便成了八卦消息发布会和美容信息集散地。平日里除了主管之外,金漫从来没有见到过更大的领导。作为网络编辑的她,除了在信息库里进行网络新闻的整理和编辑,视频节目的编辑和上传之外,就是无休止地上网浏览帖子,有一搭无一搭地聊MSN消磨时间。
每月缓慢增长的薪水已经不能带给她欣喜,每周一次的大采购也无法减缓她的焦虑,她常常向好友发问:“我们这样到底值不值得,人生就是为了用我们活着的时间换来让我们活下去的薪水?”
没有休闲的重复工作可能导致的恶果很多,体现在金漫身上,就是稳步上涨的体重和绵绵无绝期的单身岁月。
金漫在工作中能获得的满足感也越来越少,她看不到更大的前途。最近,一起来公司的同事辞职出国了。金漫的压力更大了:“难道我要每天重复这样的程序直到退休吗?”
金漫的脑海里充斥着很多古怪的问题。
每天清晨,坐在位于16层的格子间,窗外的高楼让她看不到四季的更替,她很想问对面的摩天大楼:“每天站在同一个地方,会不会比我总坐在办公室里面还闷?”
每天下班,随着大批的人流再次涌入地铁,金漫都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她问自己:“跟不敢随意开车的地铁司机相比,哪个更幸福一些?”
终于离开了与自己没有交集的工作
欧兰兰终于离开站了八年的讲台。八年前,带着对小学教师的美好感情来到一所大学附小的时候,她的脑海中一直重复着这样的画面: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教室,自己一袭白裙在桌椅间来回踱步,孩子们整齐洪亮的童声跟着她一起念:“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可现实跟理想总是差距太大:早读时间越提越前,每天早晨不穿错袜子都是幸事,哪有工夫打理清洁白裙;学生越来越多,桌椅间距太小,欧兰兰的大腿已经被桌角碰了无数次;学生们的朗读并不是永远那么洪亮清脆,有时还伴着哈欠……
随着朋友圈子越来越小、老师之间的“教学比武”愈演愈烈、班主任的琐碎杂活越来越多,欧兰兰逐渐消磨掉了对这个职业的所有好感:“一天一天没有变化,日子都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难道我一辈子的工作就是这种没有尽头的重复吗?”
欧兰兰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孩子们的笑脸带给她的安慰也越来越少,可职业习惯又让她无法离开现在的工作,没有尽头的上课、家访,她像一头只能围着石磨打转的驴,找不到改变的方向和路径。
在学校排了三年的号,终于轮到欧兰兰生孩子了,她开始仔细分析自己跟这个职业的交集。分析结果让她失落,教师所需要的不怕吃苦、甘于寂寞等许多职业素质她都认为自己十分缺乏,相反,喜新厌旧、热爱时尚、害怕束缚、愿意接触社会等很多特点让她跟这个职业的感情越来越淡。
当她工整地在离职手续单上填上自己的名字时,一成不变的生活终于宣告结束。
现在的欧兰兰在青岛繁华的香港中路上开了一家“楼上店”,店面设在一家公寓里,专卖外贸原单衣物、鞋帽之类,经营时间十分自由:“最重要的是来的都是朋友,朋友的朋友。”
欧兰兰喜欢这种自由的工作方式,她说自己的转变,最应该感谢家人,她店里所有的货品都由自己在一家外贸公司当老总的老公联系提供,欧兰兰只需要定期去各个公司选货就成。“最重要的是,他让我明白我能从事的职业不单是教师一项,他的支持让我有自信进行这个艰难的转变。”
专家发言:
如何面对埋头苦干后的职业枯竭
据职业规划师谢伟介绍,很多年轻人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会跟自己的工作处在一定时间的蜜月期。这段时间里,他们会不计代价不问方向“埋头苦干”。
然而2-3年的蜜月期一过,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也叫职业枯竭)。如同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刚开始对工作都充满了热情与冲劲,当一切转为习惯和定式,突破现状开始变得遥不可及。于是,他们对本职工作产生厌倦,甚至想逃离。
出现职业倦怠的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嗜睡,总会觉得困和累。工作的重复性很轻易就使人烦躁,同时,对于工作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很多人会开始抬起头来,考虑自己在行业内的发展方向,如果看不到前途,则容易陷入职场倦怠。
倦怠感一旦产生,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出现紊乱,精神处于警戒状态,整个人会处在一种“随时准备战斗”的临界状态,烦躁、易怒、觉得没有方向。这个时候,适量的运动很有用处,能使人心情开朗,也是从生理角度进行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同时,专家分析说,职业生涯一般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两种:前者指的是在职业生涯中的一些隐性的东西,例如技术能力上的提高,研究领域的拓宽;而外职业生涯的变化是显性的,比如职位上的升迁,权力范围的扩大。
由于生长环境、职业环境和人生目标的因素,有一部分人会特别在意自己“外职业生涯”的变化,工作两三年后,很多人会设想自己的将来,如果他们所能看到的这个将来没有“显性”的职业生涯的提高,他们就会陷入不安的情绪,觉得自己没有前途。
而事实上,从目前整个社会职业生涯的形势来看,职位设置越来越扁平化,提升空间十分有限。追求外职业生涯变化的人,很容易因为这种有限的提升空间,而对目前的工作产生“无意义感”,他们会因为目标的难以实现而失去目标,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产生一种丧失感。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拓展自己的内职业生涯,给自己找到新的目标,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自动执行那些如同程序的指令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床成了金漫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早晨6点,闹钟准时响起,金漫的第一反应就是按下“再响”键继续睡半个小时。赖床是金漫的习惯,不赖不行,所以她宁愿把闹钟往前拨半个小时。
金漫工作在北京城东一栋写字楼里,自己则住在一号线地铁最西边。洗漱时间、早饭时间、坐地铁时间、等电梯时间,紧凑而忙碌的早晨环环相扣,好在工作三年金漫的生物钟里已经加载了所有的记忆程序,闹钟铃声再次响起,她便如机器人一般花上近两个小时一项项地执行这些指令。
刚工作的时候,情况却不是这样。她像跟情人约会一样头天晚上精心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再配好包包和鞋子。第二天需要的东西也都会装好,决不丢三落四。当时,金漫觉得自己好学上进、美好单纯,那些日子也被金漫称为她和这份工作的“蜜月期”。
三年的时间“嗖”的过去,工作上的难题越来越少,部门间的技术座谈会越开越没劲,领导一走,座谈会便成了八卦消息发布会和美容信息集散地。平日里除了主管之外,金漫从来没有见到过更大的领导。作为网络编辑的她,除了在信息库里进行网络新闻的整理和编辑,视频节目的编辑和上传之外,就是无休止地上网浏览帖子,有一搭无一搭地聊MSN消磨时间。
每月缓慢增长的薪水已经不能带给她欣喜,每周一次的大采购也无法减缓她的焦虑,她常常向好友发问:“我们这样到底值不值得,人生就是为了用我们活着的时间换来让我们活下去的薪水?”
没有休闲的重复工作可能导致的恶果很多,体现在金漫身上,就是稳步上涨的体重和绵绵无绝期的单身岁月。
金漫在工作中能获得的满足感也越来越少,她看不到更大的前途。最近,一起来公司的同事辞职出国了。金漫的压力更大了:“难道我要每天重复这样的程序直到退休吗?”
金漫的脑海里充斥着很多古怪的问题。
每天清晨,坐在位于16层的格子间,窗外的高楼让她看不到四季的更替,她很想问对面的摩天大楼:“每天站在同一个地方,会不会比我总坐在办公室里面还闷?”
每天下班,随着大批的人流再次涌入地铁,金漫都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她问自己:“跟不敢随意开车的地铁司机相比,哪个更幸福一些?”
终于离开了与自己没有交集的工作
欧兰兰终于离开站了八年的讲台。八年前,带着对小学教师的美好感情来到一所大学附小的时候,她的脑海中一直重复着这样的画面: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教室,自己一袭白裙在桌椅间来回踱步,孩子们整齐洪亮的童声跟着她一起念:“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可现实跟理想总是差距太大:早读时间越提越前,每天早晨不穿错袜子都是幸事,哪有工夫打理清洁白裙;学生越来越多,桌椅间距太小,欧兰兰的大腿已经被桌角碰了无数次;学生们的朗读并不是永远那么洪亮清脆,有时还伴着哈欠……
随着朋友圈子越来越小、老师之间的“教学比武”愈演愈烈、班主任的琐碎杂活越来越多,欧兰兰逐渐消磨掉了对这个职业的所有好感:“一天一天没有变化,日子都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难道我一辈子的工作就是这种没有尽头的重复吗?”
欧兰兰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孩子们的笑脸带给她的安慰也越来越少,可职业习惯又让她无法离开现在的工作,没有尽头的上课、家访,她像一头只能围着石磨打转的驴,找不到改变的方向和路径。
在学校排了三年的号,终于轮到欧兰兰生孩子了,她开始仔细分析自己跟这个职业的交集。分析结果让她失落,教师所需要的不怕吃苦、甘于寂寞等许多职业素质她都认为自己十分缺乏,相反,喜新厌旧、热爱时尚、害怕束缚、愿意接触社会等很多特点让她跟这个职业的感情越来越淡。
当她工整地在离职手续单上填上自己的名字时,一成不变的生活终于宣告结束。
现在的欧兰兰在青岛繁华的香港中路上开了一家“楼上店”,店面设在一家公寓里,专卖外贸原单衣物、鞋帽之类,经营时间十分自由:“最重要的是来的都是朋友,朋友的朋友。”
欧兰兰喜欢这种自由的工作方式,她说自己的转变,最应该感谢家人,她店里所有的货品都由自己在一家外贸公司当老总的老公联系提供,欧兰兰只需要定期去各个公司选货就成。“最重要的是,他让我明白我能从事的职业不单是教师一项,他的支持让我有自信进行这个艰难的转变。”
专家发言:
如何面对埋头苦干后的职业枯竭
据职业规划师谢伟介绍,很多年轻人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会跟自己的工作处在一定时间的蜜月期。这段时间里,他们会不计代价不问方向“埋头苦干”。
然而2-3年的蜜月期一过,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也叫职业枯竭)。如同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刚开始对工作都充满了热情与冲劲,当一切转为习惯和定式,突破现状开始变得遥不可及。于是,他们对本职工作产生厌倦,甚至想逃离。
出现职业倦怠的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嗜睡,总会觉得困和累。工作的重复性很轻易就使人烦躁,同时,对于工作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很多人会开始抬起头来,考虑自己在行业内的发展方向,如果看不到前途,则容易陷入职场倦怠。
倦怠感一旦产生,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出现紊乱,精神处于警戒状态,整个人会处在一种“随时准备战斗”的临界状态,烦躁、易怒、觉得没有方向。这个时候,适量的运动很有用处,能使人心情开朗,也是从生理角度进行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同时,专家分析说,职业生涯一般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两种:前者指的是在职业生涯中的一些隐性的东西,例如技术能力上的提高,研究领域的拓宽;而外职业生涯的变化是显性的,比如职位上的升迁,权力范围的扩大。
由于生长环境、职业环境和人生目标的因素,有一部分人会特别在意自己“外职业生涯”的变化,工作两三年后,很多人会设想自己的将来,如果他们所能看到的这个将来没有“显性”的职业生涯的提高,他们就会陷入不安的情绪,觉得自己没有前途。
而事实上,从目前整个社会职业生涯的形势来看,职位设置越来越扁平化,提升空间十分有限。追求外职业生涯变化的人,很容易因为这种有限的提升空间,而对目前的工作产生“无意义感”,他们会因为目标的难以实现而失去目标,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产生一种丧失感。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拓展自己的内职业生涯,给自己找到新的目标,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