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人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社会各行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而中等职业学校怎样凭借自己的优势,为社会提供合格的计算机合格人才呢?作者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对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人才 培养措施
  
  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中职计算机人才
  1.关于人才观的看法。
  企业与学校对人才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或者说是视角不同。企业除了根据自己的组织结构和业务需要进行一些岗位细化外,还有一些外在的因素,比如企业文化、面试者对人才性格的感情认同、直觉等来决定用人标准。其中职业素养要求相当重要,包括候选人才的道德观、责任观、诚实守信等。物超所值的人才永远是企业所渴望的,所以复合型、具备大局观、系统化思路强的人才或者说具有相应学习能力和潜力的人才是企业非常愿意聘用的。
  2.企业需要的中职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
  首先是技术能力。包括与人性有关的素养,例如自信心、勇气、胆量、敢于尝试、沟通技巧、开放思维和行为方式、幽默、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等。
  其次是与岗位有关的素养。例如网络管理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工作目标和工作性质,软件开发工作的代码编写人员所具备的基本要求,销售支持人员所应该掌握的工作内容,等等。
  二、中职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现状
  在培养初级软件人才、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网络管理员等方面,中职教育较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成本、时效、从业者就业满意度、企业人力成本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许多不足。
  1.硬件条件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在人均计算机台数、互联网、网络设备师资数量不足、知识陈旧,没有行业从业经历,职业实践经验不足,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的了解,缺少对日新月异的IT技术和行情的灵活应变能力。
  2.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名称混乱,办学重点不突出,与社会需要脱节;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于实际,也没有反映生产实际对学生能力的实际需求。
  3.适合中职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不足。
  教材资源奇缺,大部分中职校采用偏重理论的大专教材,这些教材理论性较强,有许多知识对于中职校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还有许多知识对指导实践的意义不大;软件企业开发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数量少、质量差。
  4.教学、实习方式不合理。
  中职校的课堂教学总体原则是适宜、有用、有趣。许多学校存在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学生希望“所学的东西现在就是有用的”,或是“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中职校应在专业分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地适应国家的信息化进程。
  此外,学校的实训基地不够完善,缺少企业实训基地。
  三、中职校对计算机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原则
  中职校应把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操作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1.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这一点最值得借鉴的是德国“双元制”。
  2.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本位。
  加强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了解社会,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方向;让学校随时掌握市场动态,根据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让用人单位选择到急需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化。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专业与课程设置没有瞄准变化的市场需求。
  3.改善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
  通过课程开发,建立职教课程体系改进和更新的机制,让课程开发成为职教发展的动力,贯彻让“学生有一技之长”的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应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知识面不要求太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
  在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上,应考虑职业需求,按专业化、行业化设置构想,对不同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进行取舍,注重社会实效性,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注重开设实用的应用软件课程,除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外,减少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课程,以及一些被淘汰与将被淘汰的理论和软件课程的开设,按各应用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选择和讲授各专业计算机相关的应用软件。
  4.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能力培养和能力考核。
  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教师应注意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如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等机会和场所;鼓励学生多参加竞赛活动;利用假期完成小论文、设计小程序等,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适当减少闭卷考试科目,安排具体实践项目,通过更多的实验项目和实施成果对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况。
  引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项目教学、学分制等理念,建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田,加强与企业合作形成三方沟通互动,适当安排学生在校期间到对口公司实习,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就业作好铺垫。
  三、中职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需采取的措施
  1.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观念需要清晰定位。
  了解整个人才市场的需求,然后对人才培养策略做出清晰定位。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之间存在的传统鸿沟,缩短学生适应职业生活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2.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教师要具备很强的再学习能力。计算机技术是更新特别快的一个专业,教师一定要有很强的再学习能力,尽快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实践的积累,即通过校企合作,大量参与工程,提高教师授课的实用价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改变成动态圆桌式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主动、团结、协作的性格力量。
  3.实行产教结合,推行订单培养模式等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
  行业企业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反映企业需求,成立董事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注重其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行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根据企业用人“订单”量身定制,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
  4.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决策分权化。
  中职课程设计多方参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单位、教研组、专业组或专业部门牵头,聘请行业(企业)与用人单位,以及教育、科研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建立专业管理委员会,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在发达国家,中职校、行业等共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比较普遍。
  (2)课程目标综合化、具体化。
  总目标表述参照行业特点,分目标与子目标尽可能行为化。目标必须合理,经反复研究,能充分反映职业能力、岗位(群)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多方面需要。
  (3)课程理论适度化。
  对理论课的要求是少而精,够用为度,大胆进行取舍。
  (4)课程设计动态化。
  根据客观需要,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修正。
  (5)课程结构模块化。
  知识单元化、操作模块化,达到模块最大利用,方便动态管理。
  5.建立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使课程开发成为职教发展的发动机。
  采用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根据实际任务、过程和工作情况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支持教师到企业或用人单位见习或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教学与训练项目开发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6.以学生为主体,提升职业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模式,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利用“项目教学”法,即确定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让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所需的流程。
  7.加大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能力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任务。中职校与普通高中不同,实训基地的数量、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对中职校学生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一个良好的实训基地,是为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打好夯实的基础。同时实验实训基地的人文环境也很重要,实验室内多张贴一些励志性的标语,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是有利的。
  8.加强人文关怀,提供职业规划服务。
  学校可以独立完成,或由校企联合完成。配有专职的职业经纪人,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基础素养、性格偏好,按照市场上的岗位要求,帮助学生制订中长期职业规划,提供短期职业机会(实习、首次就业、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1]顾可民.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2]秦虹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存的主要问题.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4).
  [3]邢晖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职教论坛,2001,(9).
  [4]孙常济,沙良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1995,(7).
  [5]徐美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5,8.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作者以2010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参赛女队及其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成为首支包揽4金的队伍,一举打破韩国独大的局面,开启了“中国时代”。  关键词: 温哥华冬奥会 短道速滑 中国女队实力    2010年3月1日,第21届冬奥会在加拿大温哥华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夺得5金2银4
摘 要: 本文主要根据健美操的特点,以及学校健美操队的特征,阐述了健美操教练员应具备的能力,如良好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训练能力、欣赏音乐和编辑音乐的能力等,着重对心理技能的训练进行阐述,另外教练员还需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关键词: 学校健美操队 健美操教练员 素养    1.健美操项目的运动特点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动员通过难度动作完美展示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
摘 要: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充分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人力资源;更新观念,开发常用器材的新功能,引进新兴运动项目到校园,自制简易器材合理布局、改造和使用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率;教师要学会对部分运动项目的选择与改造,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教材化。大力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加强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根据资料,我国各地区学校的校均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养鸭地区,针对Ⅰ型DHV进行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后,不能有效控制鸭病毒性肝炎,为揭示其原因所在,并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对我国一些地区的DHV流
摘 要: 现代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感受体育运动给人所带来的“美”,奠定终身体育思想。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走出传统,更新自我,学会运用美学原理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即寓教于“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语言 教学情境 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具有实践性、特殊性、创造性、表演性,更具有审美性,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应以运动技能为主线还是以发展学生体能为重点,体育界的同仁们众说纷纭。我认为,运动技能教学应与发展学生体能有机结合,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运动技能教学的必要性  新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我也经历了这一过程。体育教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运动技能教学强调整齐划一、技能教学的精细化,到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我就沐浴
近年来,高血脂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甚至伴侣动物的主要健康问题。许多的降血脂药物用于高血脂的治疗,比如:他汀类、贝特类、依泽替米贝类及烟酸类药物。然而,绝大多
摘 要: 学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的决定因素是学生是否对体育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体育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起点和依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固的基石。  关键词: 体育兴趣 爱好 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提高教学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理论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作了分析和阐述,并依据原则,针对中小学生的身体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符合各地各校的自身情况、考虑各项目之间的有效迁移、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有灵活性。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 教学内容 选择 优化    1.引言  2001年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由过去的以规定教学内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