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2例首程单纯放射治疗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时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3%碳酸氢钠水溶液含漱,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计划的、系统的、全程的护理干预。结果:放射治疗后4周,干预组口腔黏膜炎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反应,延缓黏膜炎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放疗疗效。
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 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16—02
目前治疗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放疗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照射野面积的大小等因素均影响口咽放射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如何使口咽黏膜在较短的时间内耐受较高的剂量的放疗,关键在于减轻口咽黏膜的放射反应,使患者能够耐受放疗。这不仅要求放疗医师精确设计靶巴,合理的剂量分割,而且也要求护士对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时给予精心的护理。2006年8月~2008年8月对本科62例鼻咽癌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已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29~72岁,中位年龄53岁。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26~70岁,中位年龄51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放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放疗方案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两组病例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放射治疗和其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3%碳酸氢钠水溶液以鼓腮与吸吮交替动作含漱,每天5次或6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主管护士给予有计划的、系统的、适时的护理干预。每天上午观察、记录口腔黏膜情况。
1.3口腔黏膜反應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评价标准:0级:无红肿、疼痛、无吞咽困难;Ⅰ级:红肿、疼痛,轻度吞咽困难,能进固体食物;Ⅱ级:斑点状黏膜炎(<1/2面积),中度疼痛,中度吞咽困难,能进流食或软食;Ⅲ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重度疼痛,重度吞咽困难,仅能进流食;Ⅳ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以上,有出血和坏死,需要停止放疗以及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1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干预组护理
2.1健康教育。病人住院后,首先给予卫生宣教,使病人了解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减轻黏膜反应、预防口腔感染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2.2 教会患者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即要求患者早晚用软毛牙刷及含氟牙膏刷牙,饭后及睡前用碳酸氢钠溶液含漱,鼓颊和吸吮动作交替,以清除松动的牙垢。并经常做张口叩齿运动,使口腔黏膜皱襞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的生长环境,防止继发感染。
2.3 口腔护理。放疗前应拔除龋齿,摘掉义齿,对牙周炎,牙龈炎患者也需采取相应治疗后再进行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应多喝水,用生理盐水、无菌用水、碳酸氢钠等漱口,减轻局部水肿、稀释口腔内有害菌群浓度,保持口腔清洁,尤其是碳酸氢钠溶液能改变口腔黏液酸碱度,预防真菌感染。定期检查口腔情况,一旦发现口腔黏膜有充血、水肿或刺痛等,提示出现黏膜反应,可予雾化吸入,也可用维生素B12生理盐水混合液含漱,维生素E胶丸液涂抹口腔黏膜,如怀疑口腔感染时,应及时取标本送检,合理选用抗感染药。
2.4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富含蛋白质、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硬、过热等刺激性食物,劝患者戒烟酒。
2.5 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口腔的pH值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分级,选择合适的漱口剂含漱及合适的药物行超声雾化吸入,PH值在6.5~7.5,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pH<6.5用2%碳酸氢钠或1%过氧化氢溶液,pH>7.5用2%硼酸溶液含漱。超声雾化常用药物为:庆大霉素、地塞米松、vitB12等,如患者出现口腔疼痛在雾化液中加入利多卡因。要求患者雾化后30min内不漱口,以保持药物在局部的作用。
3 结果
两组病人在相同放射治疗方案条件下,放疗后4周干预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比对照组轻。见附表。
4 讨论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功能受抑制,因此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量减少,质变黏稠,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溃疡,使口腔酸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加上射线可导致放射性龋齿,出现牙痛、口臭、咀嚼、吞咽困难等造成疼痛,甚至不能坚持继续放疗,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在临床上是很棘手的问题,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防治措施。口腔护理是有效防止致病菌生长、减轻黏膜损伤和促进黏膜修复至关重要的一环。放疗期问有效的口腔保健护理将有助于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和治疗,本组实验的结果也得到了证实。
实践证明,有计划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延缓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减轻口腔炎的严重程度,促进口腔炎的恢复,从而利于患者进食,达到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恢复,改善生存质量,保障放疗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 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16—02
目前治疗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放疗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照射野面积的大小等因素均影响口咽放射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如何使口咽黏膜在较短的时间内耐受较高的剂量的放疗,关键在于减轻口咽黏膜的放射反应,使患者能够耐受放疗。这不仅要求放疗医师精确设计靶巴,合理的剂量分割,而且也要求护士对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时给予精心的护理。2006年8月~2008年8月对本科62例鼻咽癌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已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29~72岁,中位年龄53岁。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26~70岁,中位年龄51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放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放疗方案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两组病例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放射治疗和其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3%碳酸氢钠水溶液以鼓腮与吸吮交替动作含漱,每天5次或6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主管护士给予有计划的、系统的、适时的护理干预。每天上午观察、记录口腔黏膜情况。
1.3口腔黏膜反應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评价标准:0级:无红肿、疼痛、无吞咽困难;Ⅰ级:红肿、疼痛,轻度吞咽困难,能进固体食物;Ⅱ级:斑点状黏膜炎(<1/2面积),中度疼痛,中度吞咽困难,能进流食或软食;Ⅲ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重度疼痛,重度吞咽困难,仅能进流食;Ⅳ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以上,有出血和坏死,需要停止放疗以及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1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干预组护理
2.1健康教育。病人住院后,首先给予卫生宣教,使病人了解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减轻黏膜反应、预防口腔感染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2.2 教会患者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即要求患者早晚用软毛牙刷及含氟牙膏刷牙,饭后及睡前用碳酸氢钠溶液含漱,鼓颊和吸吮动作交替,以清除松动的牙垢。并经常做张口叩齿运动,使口腔黏膜皱襞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的生长环境,防止继发感染。
2.3 口腔护理。放疗前应拔除龋齿,摘掉义齿,对牙周炎,牙龈炎患者也需采取相应治疗后再进行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应多喝水,用生理盐水、无菌用水、碳酸氢钠等漱口,减轻局部水肿、稀释口腔内有害菌群浓度,保持口腔清洁,尤其是碳酸氢钠溶液能改变口腔黏液酸碱度,预防真菌感染。定期检查口腔情况,一旦发现口腔黏膜有充血、水肿或刺痛等,提示出现黏膜反应,可予雾化吸入,也可用维生素B12生理盐水混合液含漱,维生素E胶丸液涂抹口腔黏膜,如怀疑口腔感染时,应及时取标本送检,合理选用抗感染药。
2.4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富含蛋白质、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硬、过热等刺激性食物,劝患者戒烟酒。
2.5 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口腔的pH值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分级,选择合适的漱口剂含漱及合适的药物行超声雾化吸入,PH值在6.5~7.5,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pH<6.5用2%碳酸氢钠或1%过氧化氢溶液,pH>7.5用2%硼酸溶液含漱。超声雾化常用药物为:庆大霉素、地塞米松、vitB12等,如患者出现口腔疼痛在雾化液中加入利多卡因。要求患者雾化后30min内不漱口,以保持药物在局部的作用。
3 结果
两组病人在相同放射治疗方案条件下,放疗后4周干预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比对照组轻。见附表。
4 讨论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功能受抑制,因此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量减少,质变黏稠,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溃疡,使口腔酸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加上射线可导致放射性龋齿,出现牙痛、口臭、咀嚼、吞咽困难等造成疼痛,甚至不能坚持继续放疗,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在临床上是很棘手的问题,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防治措施。口腔护理是有效防止致病菌生长、减轻黏膜损伤和促进黏膜修复至关重要的一环。放疗期问有效的口腔保健护理将有助于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和治疗,本组实验的结果也得到了证实。
实践证明,有计划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延缓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减轻口腔炎的严重程度,促进口腔炎的恢复,从而利于患者进食,达到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恢复,改善生存质量,保障放疗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