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和升华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关注学生体验生成的历史体验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升华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历史;体验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之为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存在。人的生命存在不同于一般动物之生存的地方在于:他对自身生存及世界的意义有所领悟、有所感受,他意识着、体验着……为此,我们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所以,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赵亚夫认为,历史教育不仅要回答“我是一个中国人”,更要做成这个答案“为什么我是一个中国人”。无论是历史知识的内化,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都取决于能否在学生的内心产生积极体验和主动、自主的参与程度。记得一位新课标的制订者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能力的培养是要靠练出来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和升华是要靠体验出来的。”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满是“政治经济”“规律文化”缺乏历史的偶然、多元、人性、对话、体验、感悟、还有自主、鉴赏等人文蕴涵。所以,关注学生历史学习中各种体验的产生,帮助学生沉浸到历史中去,体会历史的“经验”,激发历史的情感,在情感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恢复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内趋力,实现主动的、自主地和快乐的历史学习。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关注学生体验历史教学应树立和掌握以下新理念与方法。
一、尊重“学生文化”,建立体验课程
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使课程真正成为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和感悟到的课程,即体验课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师既是课程组织者、实施者,也是研究者和开发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被历史教科书所束缚,可以重新选择或放大那些重大的、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活历史”,即对当代生活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史实作为教学重点。建构主义教学论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例如,学习“阿拉伯文化”,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学生学习后只知《一千零一夜》名,而不知《一千零一夜》事,内容无力,概念空洞,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但是,如果我们放大或特写这个极富感染力且重要的史实,而且学生对它又有先前经验。我们可以先请学生讲述他们所知的《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后引出它的由来,最后问学生听了其中的故事后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学生既有了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张扬,同时也可以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和尊重丰富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又如学生喜欢看黄晓明主演的《大汉天子》,在学习“罢黜白家,独尊儒术”一节课堂上提问: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大汉天子》剧中汉武帝与窦太后的矛盾与冲突的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学生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窦太后坚守汉初的“黄老之术”,而汉武帝要在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由汉初“黄老之术”更化(即改革)为“独尊儒术,表彰六经”,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背后是采用何种文化政策之争。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都需要服务于学生真实的建构性学习过程,教学要善于引发、暴露并展开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然后通过教师、学生以及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促成学生先前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并且要使学生自身亲历、体验并意识到经验的前后变化过程,达成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同时包括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统一。
二、强调学生身体性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强调身体性参与,就是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身体验和感悟。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和“经历”等等,都表现出新课程要求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每一个学习模块都设有“教学活动建议”,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参与,通过活动去体验和感悟真实、生动的历史。如:
访问当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是怎样履行职责的;
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增强对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认识;
搜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
受以上活动启发,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挖掘出具有类似促进学生体验的案例:
搜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肉票、副食本等,感受体验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制作泥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认识到用胶泥制作活字排印,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阅读《安妮日记》,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关爱人类意识。
……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有了一些自由的空间,通过“搜集”“制作”“阅读”等身体性参与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揣摩和分析远远超过教条式的灌输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和升华。
三、情境再现,让学生体验历史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历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强调心理内化。情景体验式教学法之所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它遵循了上述教育规律。在学习专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开端一框时首先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电影中顾维钧的扮演者陈道明用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再现了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历史情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基本史实。我们可以及时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原因,这些问题分别是 “影片再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巴黎和会是什么会议?”“山东问题的来由是什么?”“巴黎和会为什么没有接受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说明了什么问题?引起什么后果?”。此后继续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影片再现当时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后中国留学生与华侨在法国集会抗议以及国内五四运动爆发的情景。通过这个情景再现,渲染当时的爱国激情,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学生活动,按下列角色分工与历史场景的设置完成学习任务:
(1)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
(2)请以当时上海工人的身份给在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亲历上海五四运动的信。
(3)请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
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角色扮演,体验当年的爱国激情,并且通过书信与新闻报道等文学手段,准确地展示自学成果,抒发爱国热情,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最后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的情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影片最终定格在几个大大的黑体字“中国人民第一次对列强说不!”时,学生已经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通过体验,在体验中,并获得体验。”对每个学习者来说都是一种最基本与自然的学习方式。对每个新课程的实施者来说,通过体验教学也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最有效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关键词:中学历史;体验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之为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存在。人的生命存在不同于一般动物之生存的地方在于:他对自身生存及世界的意义有所领悟、有所感受,他意识着、体验着……为此,我们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所以,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赵亚夫认为,历史教育不仅要回答“我是一个中国人”,更要做成这个答案“为什么我是一个中国人”。无论是历史知识的内化,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都取决于能否在学生的内心产生积极体验和主动、自主的参与程度。记得一位新课标的制订者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能力的培养是要靠练出来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和升华是要靠体验出来的。”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满是“政治经济”“规律文化”缺乏历史的偶然、多元、人性、对话、体验、感悟、还有自主、鉴赏等人文蕴涵。所以,关注学生历史学习中各种体验的产生,帮助学生沉浸到历史中去,体会历史的“经验”,激发历史的情感,在情感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恢复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内趋力,实现主动的、自主地和快乐的历史学习。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关注学生体验历史教学应树立和掌握以下新理念与方法。
一、尊重“学生文化”,建立体验课程
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使课程真正成为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和感悟到的课程,即体验课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师既是课程组织者、实施者,也是研究者和开发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被历史教科书所束缚,可以重新选择或放大那些重大的、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活历史”,即对当代生活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史实作为教学重点。建构主义教学论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例如,学习“阿拉伯文化”,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学生学习后只知《一千零一夜》名,而不知《一千零一夜》事,内容无力,概念空洞,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但是,如果我们放大或特写这个极富感染力且重要的史实,而且学生对它又有先前经验。我们可以先请学生讲述他们所知的《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后引出它的由来,最后问学生听了其中的故事后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学生既有了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张扬,同时也可以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和尊重丰富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又如学生喜欢看黄晓明主演的《大汉天子》,在学习“罢黜白家,独尊儒术”一节课堂上提问: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大汉天子》剧中汉武帝与窦太后的矛盾与冲突的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学生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窦太后坚守汉初的“黄老之术”,而汉武帝要在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由汉初“黄老之术”更化(即改革)为“独尊儒术,表彰六经”,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背后是采用何种文化政策之争。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都需要服务于学生真实的建构性学习过程,教学要善于引发、暴露并展开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然后通过教师、学生以及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促成学生先前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并且要使学生自身亲历、体验并意识到经验的前后变化过程,达成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同时包括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统一。
二、强调学生身体性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强调身体性参与,就是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身体验和感悟。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和“经历”等等,都表现出新课程要求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每一个学习模块都设有“教学活动建议”,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参与,通过活动去体验和感悟真实、生动的历史。如:
访问当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是怎样履行职责的;
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增强对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认识;
搜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
受以上活动启发,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挖掘出具有类似促进学生体验的案例:
搜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肉票、副食本等,感受体验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制作泥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认识到用胶泥制作活字排印,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阅读《安妮日记》,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关爱人类意识。
……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有了一些自由的空间,通过“搜集”“制作”“阅读”等身体性参与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揣摩和分析远远超过教条式的灌输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和升华。
三、情境再现,让学生体验历史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历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强调心理内化。情景体验式教学法之所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它遵循了上述教育规律。在学习专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开端一框时首先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电影中顾维钧的扮演者陈道明用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再现了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历史情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基本史实。我们可以及时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原因,这些问题分别是 “影片再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巴黎和会是什么会议?”“山东问题的来由是什么?”“巴黎和会为什么没有接受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说明了什么问题?引起什么后果?”。此后继续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影片再现当时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后中国留学生与华侨在法国集会抗议以及国内五四运动爆发的情景。通过这个情景再现,渲染当时的爱国激情,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学生活动,按下列角色分工与历史场景的设置完成学习任务:
(1)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
(2)请以当时上海工人的身份给在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亲历上海五四运动的信。
(3)请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
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角色扮演,体验当年的爱国激情,并且通过书信与新闻报道等文学手段,准确地展示自学成果,抒发爱国热情,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最后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的情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影片最终定格在几个大大的黑体字“中国人民第一次对列强说不!”时,学生已经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通过体验,在体验中,并获得体验。”对每个学习者来说都是一种最基本与自然的学习方式。对每个新课程的实施者来说,通过体验教学也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最有效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