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敬畏”,方可登上“高峰”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058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很想听您谈谈对阴军和他的山东快书艺术的总体印象。
  孙立生:我从事曲艺评论。与职业特点有关,做人处事比较自信,总是相信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我和阴军认识三十多年,这是接近人生三分之一的长度。这些年来,我总是“居高临下”地“指点”他,甚至不间断地去批评他,而他却与我始终不离不弃。由此想做出这样的判断,阴军是有胸襟、能包容的人。回过头来再梳理、总结,其实我的观点并非都是对的,有些不过是视角不同而已。于是,阴军坚持与我交往三十多年,便在我眼里成了难能可贵的气度。“有容乃大”,他的坚持,不得不让我把他看“大”。每逢听我唠叨,他听且思,从不轻易打断或辩驳。我的态度有时很极端,总觉得自己出发点好,所谓的“爱之深,痛之切”。现在看来,反而是他用“三十多年”这个长度影响了我—— 对比他,起码我在度量上“输”了。能够包容的人多是真心求上进、求真相的人。所以,阴军是个坚持往上攀登、不断要求自己有所提升的人。
  我觉得,阴军的山东快书表演最显著的特征,是它具备这个时代的特点,即它是“今天的山东快书”。他的表演不陈旧,这和他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有关系,即他是从部队氛围成长起来的,是军旅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他的表演风格和前卫文工团和解放军文艺的大环境始终没有脱离。所以,即使他说《武松打虎》,其中一句现代的词语都没有,也是今天的《武松打虎》,但是它依然给人感觉是“活在今天”的山东快书艺术。应该说,这极不容易。
  我想说,主要是个人胸襟的宽阔与所处氛围的健康,成就了说山东快书的阴军与阴军说的山东快书。怎么判断阴军在山东快书艺术上的水平呢?虽说是,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但谁都不会否认,比赛的奖项是具体判断演员水准的重要“参照物”。我仔细想了想,阴军在全国山东快书队伍中,应该是得奖项最多的一个—— 甚至不是之一。他参加了全国、全军的很多曲艺比赛,得过很多奖项。在我个人的记忆中,他获奖率最高,用“名列前茅”并不夸张。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元钧杯山东快书大赛”,阴军唱了一个新作品《凑份子》,留给我与众多评委、观众的印象很深。这次大赛,我是评委之一。我们最终只评选出了金、银、铜奖,虽没有排名次,但阴军的表演得到一致认可。如果从作品与表演,即由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完美性上来评判,我觉得阴军在整个的大赛里,也是走在全国第一阵容里的。就是说,我即使不敢贸然断定阴军是这次全国大赛的第一,但是他应该是“第一”这个层面上的。总之,阴军没有争议、没有悬念地走到了金奖的行列。他唱的是新作品,表达非常好,专家对他是认可的。
  阴军应该是一步接着一步、一次比赛接着一次比赛、一个奖项接着一个奖项地走到今天。他不间断地历练和不间断地超越自我,将自己由一个酷爱山东快书的热心青年,锻造成与时俱进的优秀中青年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
  记者:您对阴军先生的艺术发展,有些什么样的建议,就是说您觉得阴军先生在哪些层面上还需要再进一步地提升?
  孙立生:我们判断一个山东快书艺术家的成就,往往要联系到他的代表作,即要参照“唯他独有”或最具他自己风格、品质的作品。我认为,阴军先生应该从“自我品质”上好好动动脑子了。这需要个性鲜明的作品及其表演,还要渐渐培养自己艺术品质的传承团队。现在阴军桃李满天下,但他与他们只是普遍意义上的“山东快书”,还没有形成“阴军风格的山东快书”。阴军演绎了很多紧随时代的山东快书新作,其中不乏优秀的,但是我觉得能够体现阴军独有个性的或者由他首唱而“影响一片”的似乎还不多。阴军继承了孙镇业的表演风格,但如何将孙镇业“化”成阴军—— 这同样是阴军所要面对的。
  记者:我们了解,阴军先生在艺术的传承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他联合了一些学校等机构推广山东快书艺术,而且人数上是大规模的。他建议并积极付诸教学实验与实践,在某些职业培训中,融入了山东快书艺术的许多形式特点。您对这些有何看法?
  孙立生:当年,我们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办了一个新纪元艺术培训学校,阴军是我们聘请的教师。古人说“教学相长”,教学,逼着他不断提升。这个过程使得阴军不得不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他对学习的热情自觉,与他这个过程的存在不无关系,即他漸渐由被动而转向主动。他自身对综合素养的重视,当然也会影响到他的学生,他的弟子中不少是多面手,即在主持、编导、小品表演及书法方面都有自己的成绩。阴军对综合素养的重视,与当下一些青年曲艺人的“过于专业”“视野狭窄”等形成对比。今天不少曲艺人把艺术视为“技术”,所以路越走越窄。厚积薄发,对所有的艺术行当都非常重要。阴军要求自己先为艺术家,再为曲艺家,再为山东快书艺术家——我认为,这个方向、路径都是正确的。
  阴军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开办了一个“大班”,有近百名学生追随他和他的弟子学习山东快书。据我所知,阴军还是最早将山东快书拓展到电视新闻和飞机广告荧屏上的人。所以,他对山东快书的热爱无可非议。而他将山东快书的传承融入“齐鲁文化”这样的层面上去弘扬,也是可圈可点的一种理性与智慧。他力求把塑造齐鲁文化新人视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让山东快书成为一种有效媒介,从而培养提升山东大学生、年轻人的综合素养。这种眼光是值得肯定的—— 他期待将发现培养山东快书艺术人才与大学生参加选修课或课外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积极探索,应该给予支持,我给他点赞。
  我觉得这样的培训只能边走边看,年轻人将来不见得从事山东快书这个专业,但是山东快书起码可以提醒山东人不要忘根。曲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乡情乡音”。我觉得,从这样的视角看阴军,他是一个有担当意识且尽己所能做出一定贡献的人。这,谁也不该否定。
  记者:根据您本人对山东快书的了解、认识,您觉得山东快书今天或者说将来应该如何去传承、发展?
  孙立生:山东快书是山东人的一张“文化名片”。从文化的视角看山东快书,它的价值不容低估。文化最忌“大一统”,它需要彰显个性,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追求并崇尚和而不同。具体说到曲艺,每种曲艺都需要符合艺术的共性规律,但在共性的前提下,唯有强化曲种的个性特质,曲艺才有其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联系山东快书的传承、发展,我觉得山东快书只有在尊重艺术与曲艺共性规律的条件下,努力展示它独有的艺术个性与魅力,才能确保在舞台文艺的百花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乃至于赢得尊严。所以,认识并研究、发现山东快书艺术唯我独有、不可取代的审美价值,是包括阴军在内的所有山东快书人需要具备的“文化自觉”。   当年的山东快书是一步一步走向全國的,今天的山东快书依然需要弘扬“走出去”的传统。当然,走出去绝非是为走而走,目的是开阔自己的视野与胸襟,从而避免坐井观天的危险,最终提升、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这些年,阴军与全国很多地方的山东商会有密切联系,每年都坚持到外省演出山东快书。我想,这种经历,不经意间会对他的山东快书表演有所帮助。
  曲艺艺谚里有“把点开活”之说。什么叫“把点开活”?我回答,“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再往直白里说,它就是强调艺术表演要因地制宜。它既然是曲艺艺术的共性规律,当然也是山东快书需要具备的美好品质——说山东快书的走到哪里,都要最快地和当地观众的“语境”融合一起。当年的高元钧对文化与文化人始终有敬畏感,他坚持与有文学创作能力的弟子、学生合作,创作了许许多多现实题材的优秀之作,从而使“说新唱新”成为高派山东快书的最鲜明的特色。阴军的恩师孙镇业,当年对恢复、演出传统经典山东快书《武松传》做出了极大贡献,他通过央视的曲苑杂坛,让山东快书艺术走进全国千家万户。在当时不少观众眼里,《武松传》无疑也是别开生面的“新作”。现在“火炬”传到阴军这代人手里了,你依然抱着“武老二”的故事不放,恐怕满足不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了。没有创新与个性,什么样的艺术形式都不会走远。总之,孙镇业得益于高元钧的真传,那就是通过“说新唱新”让山东快书观众耳目一新。
  孙镇业先生嫡传弟子很多,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这其中与我走得最近的当属阴军。因为走得近,他的“行踪”我便了解,他并非像一些人所传言的“活得孤单”,相反,他“市场”很活跃:今天到深圳,明天去内蒙古……现在哪里都有山东人,山东人思念故土,思念乡音,山东快书的“当里个当”传达的是浓浓的乡情。一定意义上说,阴军扮演了“乡亲大使”的角色。我对阴军日常的一些言行,也有不同看法,我从来不去掩饰他的毛病与缺点;但在为坚守山东快书阵地、传播山东快书艺术魅力等“大节”问题上,他的付出与努力是不容置疑的。
  艺术这个行当,容易互不服气。受众喜好不同,见仁见智,所以便有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凭个人爱好,我当初最崇拜孙镇业的表演。孙镇业故去之后,在诞生山东快书的山东这块热土上,好在还有“阴军们”顽强坚守着山东快书事业。究竟谁是我们“山东方面军”的山东快书艺术扛旗人,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一定时间沉淀之后,让历史作答。但无论何时,评价它的基本尺度都不会改变,那就是用“旗手品质”的山东快书去说话、去证明—— 这似乎与辈分、名分什么的关系不大。艺术需要有交流,更需要有竞争,水平的高低需要台下边下“死功夫”,舞台上见“活功夫”,即用货真价实的“玩意儿”证明自己艺术的存在价值。我觉得,对阴军弘扬山东快书而表现出的使命感、责任感,无可非议乃至值得肯定。但,使命感、责任感最终都需要化作能力—— 创作、演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山东快书作品。
  记者:想请您谈谈对山东快书艺术发展的忠告与期待。
  孙立生:我认为,山东快书行界的人需要具备更加清醒的“艺术自觉”,即,对山东快书本质性的特征及其规律,需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真正让山东快书健康有效地发展,要靠一批懂得山东快书艺术规律的高素质的人,惟有他们,才会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所以强调人的作用,因为“人”是作品的“根”。
  我之所以呼吁、提倡山东快书人要具备“艺术自觉”,是因为发现有些爱其实只是一种“叶公好龙”—— 这非常可怕。就我本人而言,自以为几乎将曲艺艺术等同于信仰了,但不久前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意识到真相并非如此:我一位从事山东快书表演的朋友喜得贵子,我从微信里看到他儿子的百日照后拿给我老伴儿看,老伴儿脱口言道:“这回山东快书又有了接班人……”我听了打断她说:“如此好的孩子,说啥山东快书呀?”
  这件事说明,在我灵魂深处,并不觉得山东快书神圣无比。“如此好的孩子,说啥山东快书呀?”它的潜台词是“优秀的孩子不应学习山东快书”或者“山东快书并非是优秀人才从事的艺术。”其实呢,人生的“真实”绝非这般。从事任何事业都需要天赋,都需要具备天赋的人才去继承、发展。人的本性“好高骛远”,但,真正把山东快书艺术做好了,为它的生存、发展付出了,就是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贡献,就可能或可以成为功大于天的“人物”。我想,在曲艺行当里,“我”也许并不孤独—— 这或许与“学而优则仕”的中国文化有关。
  说这些,无非是提醒自己、阴军及其他从事山东快书的朋友们,只有对所从事的艺术具备敬畏之心,才有可能攀登到它的高峰。
其他文献
根据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的长篇沪语小说《繁花》改编的长篇评弹《高博文说繁花》第一季①(以下简称《说繁花》),是上海评弹团近年来倾力打造的一部新作。在团长高博文和黄海华等优秀中青年演员的二度创作与调整磨合下,《说繁花》于2016年12月在上海大世界首演后,又先后在上海大剧院、新天地、思南公馆等各种都市舞台和场所演出了40多场,受到了广泛关注。今年5、6月间,《说繁花》演出团队又应邀赴香港献演,在当地
期刊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农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全面的保障,其中较突出者莫过于每逢岁末的“讨薪”—— 在外辛苦一年,合法的报酬却还要“讨”来而非被支付,这字词的些许之差中却是蕴含了农民工兄弟的许多无奈与辛酸,那一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有多少是轻松愉悦?又有多少的苦中作乐?  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在农村,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没
期刊
今年七月,中国曲艺牡丹奖唯一一对评弹伉俪袁小良、王瑾带着他们的学生和他们的同仁们为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贺中国曲艺家协会成立70周年,在北京向全国人民汇报演出。《并蒂牡丹唱新声》苏州弹词专场喜获首都人民的欢迎与好评。  光阴似箭,今年恰是袁小良从事评弹艺术40周年。现代弹词开篇《焦裕禄》是他评弹艺术生涯中泛开的第一朵涟漪。1992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江浙沪评弹新人新作大奖赛,那年他还
期刊
新时代,曲艺面临着继承传统、科学创新、传播推广等一系列课题,需要广大曲艺爱好者、从业者、研究者和“跨界”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保证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期焕发新的活力。中国曲艺绍兴(柯桥)高峰论坛就是中国曲协为广纳雅言专门搭建的一个平台。  每届柯桥论坛均会着眼当前最值得关注的曲艺课题,今年亦不例外。  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稳步推进融媒体建设。积极发展融媒体,是曲艺在时代增强增加受众数量、扩
期刊
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宏在他40多年创作生涯中,不仅为全国广大观众在舞台上、荧屏上、银幕上奉献了数量众多的曲艺、小品、电影、戏剧作品,而且最近还完成了这部一百多万字的《根枝叶——黄宏作品选集》。在这部鸿篇巨制的作品集中,收集了黄宏50多篇曲艺作品、100多篇小品、20多部电影与戏剧剧本以及宝贵的创作感言。  翻开洋洋洒洒百万余字的《根枝叶——黄宏作品选集》,首先第一个深刻印象就是“根枝叶茂源于生活”!因
期刊
“我想在有生之年能尽快把我知道的新疆曲子都传承记载下来,免得留下终身的遗憾。”这是一个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所知所学传承于世的文化人,一个为新疆曲子奔走一生的传承者——郭天禄的夙愿。2008年,郭天禄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曲子代表性传承人”,喜讯传来,他喜极而泣。这个称号让他自豪,但更让他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从拥有这个称号以后,他就按照国家规定的传承人的职责条件,积极履行职责
期刊
【曲头 】  合 羊羔跪乳孝当头,母女俩,心血相通一脉流。  甲 刘文秀,带母亲出游,赏不尽满目金秋。  合 沿途风光无限好,美景江南眼底收,列车像是在画中走,旅客们心旷神怡喜在眉头。  【太平年】  甲 女工刘文秀,带老妈去旅游,放长假到上海算是把心愿酬,可一想母亲她老年痴呆症我心里就难受,这个病啊,时好时坏也没少把医求。  乙 我呀,出门忘钥匙,回家找不着楼,有时候想不起女儿她姓张还是姓刘,就
期刊
法律,是民族和国家建构保障自身更好发展的国家制度,分为基本法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之下,还设有行政法规、产业法规、社会行业法规,以规制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发展方向和水平等。法律,是现代国家维护自身及其國民安全的国家工具,为此,国家机构在立法、执法、护法、普法等方面不遗余力。文艺,也把维系国家法律和社会规制作为自身活动重要使命。自古以来,从先秦开始及历代文学艺术,都有说法和护法的文艺作品,曲艺也不例外。
期刊
走进新的时代,如何搞好曲艺创作,发展繁荣曲艺事业?如何让曲艺更富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如何贴近百姓,更好地发挥曲艺的作用?从本人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紧扣一“美”一“走”两个关键词,至关重要。“美”就是始终坚定一个探寻最美的目标,怀揣探寻最美的心愿;“走”就是瞄准最美的目标,走下去,走出去,积极行动起来。  一、走近传统,探寻最美  古往今来,曲艺娱神、娱人、说演教化,以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理解
期刊
近日,中国曲协在充分调研、全面了解曲艺发展现状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基层曲艺工作不断向前的指导性意见,《中国曲艺家协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曲协工作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是一项阶段性成果。曲协工作发展和曲艺事业繁荣最坚实最可靠的力量支撑和力量源泉来自基层,就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结合该《方案》,中国曲协有关负责人接受了《曲艺》杂志记者的专访。  《曲艺》杂志 :基层曲协处于全国曲协组织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