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笔者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对后进生英语学习的转化.曾经有好几个学期,我所教的班级英语平均成绩都居全年级末位.这种现象促使我把主要目标放在了后进生这一特殊群体,想方设法去了解,分析他们的问题所在,并发现这些学生英语成绩落后并非智力上的先天不足,而且非智力因素障碍集结的结果。因此,针对不同的问题,我进行了归类分析,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英语无兴趣者
由于大部学生生活在农村,泄世面相对较少,加上部分学生受到不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和不成熟的思潮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学习外语没有什么用去,学坏学好都一样。所以从开始学习英语时,就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日后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有些学生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思想上不太重视该科,加上英语学科本身较多记忆的知识,语法难懂,阅读理解难,遗忘率高,他们在多次遇到挫折之后,对分数值产生了反差,心理上形成了误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摇,成绩自然节节败退。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并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他们学好英语是十分重要的。针对目的不明、兴趣不浓的后进生,我经常与他们一起畅谈国内外形势,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学习、吸收他国先进经验,文化、科学技术以及进行国际间交流的重要性,作为国际间交流的通用语言——英语就显得十分重要。除此,我还收集了一系列关于英语学习重要性的文章,继续从思想上、认识上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注意身边的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英语的存在,提示他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英语,学好英语,大有用武之地,让他们明确学习英语不光是升学的需要,也是就业谋生的需要。这样一来,这些后进生彻底地开窍了,思想认识提高了,目标明确了,兴趣产生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缺乏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学习英语不得法者
有很多学生由于单词拼写能力差,念单词喜欢用汉字注音,记生词靠死记硬背,有的甚至一个个字母地记,结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过后又忘得一干二净,收效甚微,再因为他们记得单词不多,于是上课听不懂,拿到题目又看不懂,作业无法完成,读写能力差。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深,心理负担加重,对继续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出现了掉队的现象。于是他们身上就背着“差生”的黑锅。他们的四周往往是责备多于关心、帮助。他们常常视学习为一条走不完的“黑路”,感到人生没有希望。在课堂上增至采取与教师不合作的态度而保护自己,久而久之,随着自信心的丧失和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了日趋严重的恶性循环,最后会演变成弃学。
对待如此的学生,我认为自信心是转化他们的基石,只有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我的转化工作才能找到起点。而且要强化学校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扬,引导他们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起自信心。因此,我平时的做法是,首先组织班上学习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把他们写的点滴经验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然后组织后进生认真学习,取长补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改进学习方法。尽量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去潜移默化地感染、诱导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自己超常的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尽力把他们引导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恢复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情感心理障碍之心理逆反、意志薄弱者
逆反心理是后进生群体中的一种“常见病”。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在感情上的反感、烦闷、体验。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学生感到英语难学,英语单词、语法枯燥无味,或是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或是对教师的批评不满等。有时他们会下定学好英语的决心,但往往是“知难而退”,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一次次的失败也会使他们心灰意冷、伤痕累累。正因为如此,师生情感容易慢慢地疏远、淡漠。严重地会出现一些对教师提问不予理睬,无故破坏课堂教学纪律,甚至无故仇视教师和成绩较好的同学等现象。
对待如此的学生,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进生也是人,相对成绩中上的学生来说,他们得到的关爱、帮助、鼓励是很少的,几乎是在批评、指责中学习。这种学习氛围对他们很不利。所以,对他们我采取多宽容,少责备。学生做错了事,我在批评或处理时都三思而后行。不能粗暴,更不能用冷漠的情感、消极的态度、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他们,这样既损害自己的崇高形象,又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后进生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而且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多花时间,重在鼓励,因材施教,耐心辅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树立信心;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多下功夫,改善学习方法,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024300)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英语无兴趣者
由于大部学生生活在农村,泄世面相对较少,加上部分学生受到不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和不成熟的思潮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学习外语没有什么用去,学坏学好都一样。所以从开始学习英语时,就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日后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有些学生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思想上不太重视该科,加上英语学科本身较多记忆的知识,语法难懂,阅读理解难,遗忘率高,他们在多次遇到挫折之后,对分数值产生了反差,心理上形成了误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摇,成绩自然节节败退。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并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他们学好英语是十分重要的。针对目的不明、兴趣不浓的后进生,我经常与他们一起畅谈国内外形势,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学习、吸收他国先进经验,文化、科学技术以及进行国际间交流的重要性,作为国际间交流的通用语言——英语就显得十分重要。除此,我还收集了一系列关于英语学习重要性的文章,继续从思想上、认识上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注意身边的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英语的存在,提示他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英语,学好英语,大有用武之地,让他们明确学习英语不光是升学的需要,也是就业谋生的需要。这样一来,这些后进生彻底地开窍了,思想认识提高了,目标明确了,兴趣产生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缺乏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学习英语不得法者
有很多学生由于单词拼写能力差,念单词喜欢用汉字注音,记生词靠死记硬背,有的甚至一个个字母地记,结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过后又忘得一干二净,收效甚微,再因为他们记得单词不多,于是上课听不懂,拿到题目又看不懂,作业无法完成,读写能力差。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深,心理负担加重,对继续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出现了掉队的现象。于是他们身上就背着“差生”的黑锅。他们的四周往往是责备多于关心、帮助。他们常常视学习为一条走不完的“黑路”,感到人生没有希望。在课堂上增至采取与教师不合作的态度而保护自己,久而久之,随着自信心的丧失和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了日趋严重的恶性循环,最后会演变成弃学。
对待如此的学生,我认为自信心是转化他们的基石,只有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我的转化工作才能找到起点。而且要强化学校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扬,引导他们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起自信心。因此,我平时的做法是,首先组织班上学习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把他们写的点滴经验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然后组织后进生认真学习,取长补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改进学习方法。尽量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去潜移默化地感染、诱导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自己超常的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尽力把他们引导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恢复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情感心理障碍之心理逆反、意志薄弱者
逆反心理是后进生群体中的一种“常见病”。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在感情上的反感、烦闷、体验。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学生感到英语难学,英语单词、语法枯燥无味,或是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或是对教师的批评不满等。有时他们会下定学好英语的决心,但往往是“知难而退”,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一次次的失败也会使他们心灰意冷、伤痕累累。正因为如此,师生情感容易慢慢地疏远、淡漠。严重地会出现一些对教师提问不予理睬,无故破坏课堂教学纪律,甚至无故仇视教师和成绩较好的同学等现象。
对待如此的学生,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进生也是人,相对成绩中上的学生来说,他们得到的关爱、帮助、鼓励是很少的,几乎是在批评、指责中学习。这种学习氛围对他们很不利。所以,对他们我采取多宽容,少责备。学生做错了事,我在批评或处理时都三思而后行。不能粗暴,更不能用冷漠的情感、消极的态度、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他们,这样既损害自己的崇高形象,又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后进生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而且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多花时间,重在鼓励,因材施教,耐心辅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树立信心;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多下功夫,改善学习方法,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0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