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使护士掌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提高抗菌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强护士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护士 抗菌药物 培训
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联合用药
一般情况下,临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几大类,这几大类药物作用机制分别是:β-内酰胺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合成;磺胺类,抑制细菌叶酸合成。常用的抗菌药物按其抗菌效果可分为ABCD四类:A类为快速杀菌药物(繁殖期杀菌剂),多为β-内酰胺类;B类为慢速杀菌药物(静止期杀菌剂),多为氨基糖苷类、多糖菌素类;C类为快速抑菌药物,多为大环内酯类;D类为慢速抑制药物,多为磺胺类。当A、B、C、D四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应考虑增加其协同作用,避免其拮抗作用,以达到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同时还要严格掌握联合应用的适应证。
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
此项内容培训,目的在于让护士了解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半衰期、最小抑菌浓度、药物在体内分布等基本药理知识;使护士明确用药目的,在用药过程中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如: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多为抗G+菌药物,第二、三、四代多为抗G-菌的药物。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半衰期一般在1~2小时,为时间依赖型药物,抗菌效果由其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长短决定,使其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越长越好,同时还要缩短给药时间间隔,因此一般每6小时或每8小时分次给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半衰期较长,为浓度依赖型药物,而且有较强的药物后效应,每日可单次给药。另外,不同抗菌药物在体内不同器官浓度分布不同。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护士应掌握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选择和给药时机,抗菌药物选择应根据各类手术最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菌选择[1]。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使手术中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超过术中可能污染病原菌的MIC。因此,β-内酰胺类在术前30~60分钟静脉给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半衰期较长,快速静滴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应在术前120分钟给药。高危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应在夹住脐带后静滴,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特殊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护士应了解肝肾功能减退患者、新生儿、哺乳期妇女等特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范围、用药剂量、药代动力学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妊娠期妇女应参照各种抗菌药物对妊娠不同阶段的影响及美国FDA按抗菌药物对妊娠影响的危险性5类划分而选择。
常用抗菌药物溶媒选择
临床上大多数抗菌药物是粉针,溶媒对其理化性质、药物疗效有很大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溶媒是合理用药的保证。
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pH值为6~7,酸性或碱性溶媒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葡萄糖溶液pH为3.5~5.5,而0.9%NS溶液pH为4.7~7[2]。因此,此类药物应选择0.9%生理盐水作溶媒;但喹诺酮类氟罗沙星等若用0.9%生理盐水作溶媒,因其含有氯离子,可产生白色沉淀[3]。
常用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
目前由于新药的不断推出和配伍禁忌表的滞后,致使护理人员配制药物时无参考依据。个别护士甚至以配伍后是否发生变色、混浊、沉淀来作为配伍禁忌指征,但很多药物配伍后所发生的理化或药理改变是肉眼很难发现的,如:青霉素钠与维生素C、青霉素钠与阿拉明配伍,外观上虽无明显变化,但疗效却明显降低。因此,药物配伍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环节。
常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浓度和速度
不适当的用药浓度和用药速度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如:万古霉素、红霉素、磷霉素、两性霉素B等对血管都有较强的刺激性,过高的药物浓度易引起静脉炎,过高的血药浓度也可引起一定的毒性反应。这些药物应用时药物浓度不宜太高,输液速度不宜太快。但对于某些药物,特别是繁殖期杀菌剂,应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以发挥其最强的杀菌作用。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抗菌药物选择适当的用药浓度和速度,以减少其不良反应,取得最好疗效。
常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一半。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只有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在应用某些抗菌药物时,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在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时,应告知患者不要饮用酒精性饮料,避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病原学标本的采集
临床上,标本采集一般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在标本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正确的采样部位和方法、及时送验是提高标本阳性率和避免假阳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正确选药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把病原学标本采集也作为重要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8):552-629.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9.
3 罗明英,注射用阿洛西林与3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A):62.
关键词 护士 抗菌药物 培训
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联合用药
一般情况下,临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几大类,这几大类药物作用机制分别是:β-内酰胺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合成;磺胺类,抑制细菌叶酸合成。常用的抗菌药物按其抗菌效果可分为ABCD四类:A类为快速杀菌药物(繁殖期杀菌剂),多为β-内酰胺类;B类为慢速杀菌药物(静止期杀菌剂),多为氨基糖苷类、多糖菌素类;C类为快速抑菌药物,多为大环内酯类;D类为慢速抑制药物,多为磺胺类。当A、B、C、D四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应考虑增加其协同作用,避免其拮抗作用,以达到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同时还要严格掌握联合应用的适应证。
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
此项内容培训,目的在于让护士了解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半衰期、最小抑菌浓度、药物在体内分布等基本药理知识;使护士明确用药目的,在用药过程中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如: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多为抗G+菌药物,第二、三、四代多为抗G-菌的药物。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半衰期一般在1~2小时,为时间依赖型药物,抗菌效果由其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长短决定,使其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越长越好,同时还要缩短给药时间间隔,因此一般每6小时或每8小时分次给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半衰期较长,为浓度依赖型药物,而且有较强的药物后效应,每日可单次给药。另外,不同抗菌药物在体内不同器官浓度分布不同。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护士应掌握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选择和给药时机,抗菌药物选择应根据各类手术最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菌选择[1]。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使手术中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超过术中可能污染病原菌的MIC。因此,β-内酰胺类在术前30~60分钟静脉给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半衰期较长,快速静滴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应在术前120分钟给药。高危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应在夹住脐带后静滴,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特殊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护士应了解肝肾功能减退患者、新生儿、哺乳期妇女等特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范围、用药剂量、药代动力学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妊娠期妇女应参照各种抗菌药物对妊娠不同阶段的影响及美国FDA按抗菌药物对妊娠影响的危险性5类划分而选择。
常用抗菌药物溶媒选择
临床上大多数抗菌药物是粉针,溶媒对其理化性质、药物疗效有很大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溶媒是合理用药的保证。
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pH值为6~7,酸性或碱性溶媒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葡萄糖溶液pH为3.5~5.5,而0.9%NS溶液pH为4.7~7[2]。因此,此类药物应选择0.9%生理盐水作溶媒;但喹诺酮类氟罗沙星等若用0.9%生理盐水作溶媒,因其含有氯离子,可产生白色沉淀[3]。
常用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
目前由于新药的不断推出和配伍禁忌表的滞后,致使护理人员配制药物时无参考依据。个别护士甚至以配伍后是否发生变色、混浊、沉淀来作为配伍禁忌指征,但很多药物配伍后所发生的理化或药理改变是肉眼很难发现的,如:青霉素钠与维生素C、青霉素钠与阿拉明配伍,外观上虽无明显变化,但疗效却明显降低。因此,药物配伍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环节。
常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浓度和速度
不适当的用药浓度和用药速度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如:万古霉素、红霉素、磷霉素、两性霉素B等对血管都有较强的刺激性,过高的药物浓度易引起静脉炎,过高的血药浓度也可引起一定的毒性反应。这些药物应用时药物浓度不宜太高,输液速度不宜太快。但对于某些药物,特别是繁殖期杀菌剂,应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以发挥其最强的杀菌作用。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抗菌药物选择适当的用药浓度和速度,以减少其不良反应,取得最好疗效。
常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一半。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只有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在应用某些抗菌药物时,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在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时,应告知患者不要饮用酒精性饮料,避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病原学标本的采集
临床上,标本采集一般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在标本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正确的采样部位和方法、及时送验是提高标本阳性率和避免假阳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正确选药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把病原学标本采集也作为重要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8):552-629.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9.
3 罗明英,注射用阿洛西林与3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A):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