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e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科研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科研工作各环节受科研管理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愈发明显。而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科研管理系统,在充分结合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效地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本文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为主线,结合武汉大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探索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一些实际设计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24-02
  1、绪论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结合现代科研管理理念和学校科研管理实际情况,进行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既是对学校科研管理办法和有关精神的践行和体现,同时为高校提供开放式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信息发布、办公自动化等对内对外共享开放等多方面需求。
  科研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化的手段,服务于学校科研,服务于全校广大从事科研活动、科研辅助活动和科研管理工作的教职工与管理人员、各院系所等科研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校领导等四种类型的用户。系统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并在各类用户之间搭建起一个网络化的沟通、协作与管理的网络空间。对于科研管理部门,如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来说,可通过系统进行各项科研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全校科研工作的宣传与发动、各项科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对于学校相关领导,则可通过系统查询各类科研数据,及时准确的掌握学校科研活动情况,并可以通过各类统计报表来进行有关管理决策辅助活动。
  2、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美国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21世纪正在向网络化、集成化和知识信息系统、智能经济系统的高级形式发展。其中,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基于世界电子市场的需要;集成化发展是为了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与数据共享、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信息系统发展的核心是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向智能信息系统发展使其具有很高的知识创新功能,解决非结构化事务,作为人的向导进行辅助决策。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进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因此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在科研管理这一特定领域内的运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RMS)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以“科研管理”和“系统”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全文检索,除去相关性不强的文章外,有2000篇左右相关文章。通过分类统计和分析,发现关于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88年。该时期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文献还比较少且主要是针对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原则和科研管理的职能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是1989年至1997年。该阶段关于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文献仍然以关于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为主。
  第三阶段是1998年至今,这期间对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的文献总总数的85%以上,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是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关于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如何在技术上构建一个高校科研管理平台。
  因此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方向来年,未来高校科研管理系统除了要继续加强其在技术上对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支持,特别是数据库发建设与维护外,更加重要的功能是实现其真正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与专家系统的功能,确实地解决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大量繁琐沉重的非结构化事务,并能初步完成一定的数据挖掘功能,真正实现向管理信息系统的高级阶段发展。
  3、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需求
  随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体制的改革,高校科研管理机构面临一系列的变革。以武汉大学新成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为例,其面临的一系列变化包括:部门职能由管理与服务为主转变为管理、服务与研究并有;任务要求由科研管理为主转变为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并有,尤其是要突出科学研究的社会拓展和社会服务;构成人员由干部为主转变为行政干部、研究人员、期刊编辑、各类学生并有;组织机构由一个部门转变为由三个处、—个办公室、—个编辑部、若干研究机构组成的部门。
  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迄今已完成了数千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许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科研管理系统设计的目标是要实现科研活动的全程跟踪。即该系统既要为科研人员服务,方便科研人员了解科研动态,申请和管理自己的科研项目;又要为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科研项目申报和研究进展;同时决策者能够通过大量的申报数据掌握科研活动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因此系统在建设时的功能与业务流程设计概括为:建立统一的人员管理和权限管理机制,实现申报、审核、评审、立项、合同签订以及后期的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的整个科研流程的网络化,并提供多功能的查询和统计功能,真正提高科研信息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4、系统顶层开发与设计
  4.1 系统需求与业务流程分析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和UML建模工具,可以对科研管理系统的顶层用户需求进行建模分析,并且可以对各主要科研业务活动进行时序分析。如图1所示,在科研管理系统的顶层需求中,作为科研管理机构的社科院和作为个体的科研管理人员分别可以进行机构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和学术管理。顶层的系统需求又可以分别按照这四大子系统进行进一步分解和分析。如图2所示的机构申请流程图。主要参与角色包括科研机构负责人与科研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两大类。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一种能反应电力系统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警示信号的装置,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若继
【摘要】本文著重介绍了3/2断路器接线方式下高压断路器分闸闭锁和开关非全相时的处理方案,明确了断路器故障时处理的步骤,并提出了建议,有助于降低电网的运行风险。  【关键词】断路器;分闸闭锁;非全相  【中图分类号】U2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15-02  引言  高压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控制和保护元件,能够切断正常负荷电流和故障短路电
在电力系统中的任何一处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确保城市电网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装置.本文探讨了输变电系统继电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信息要求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网络架构承载与变化对象的不同,现有运营网中大量以SDH为承载平台的传输网受到冲击.本文先介绍了O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的供电装置以及系统管理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电源自动投入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文中笔者将从常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本方案的构成、本方案考虑的几个问题、本方案的运行方式分析等几个方面,对电源自动投入和系统自动恢复装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动投入;自动恢复;自适应;三遥;带电显示装置  【中图分类号】U223.6 【文献标识码】A
110kV变电站作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变压器更是保证全站施工质量的重中之中,因此,需要把变压器施工作
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享受信息化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各种各样网络安全问题也在不断的困扰着人们的网络生活.本文首先对影响当前网
【中图分类号】TM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23-02  1、差动保护在主变保护中的地位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电气设备,它的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也是十分贵重的设备。因此为了防止变压器发生各类故障和不正常运行造成的不应有的損失,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连续运行,要根据变压器容量等级和重要程度装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