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都市》举办的2020度“名刊名家对话太原作家座谈会”上,长江文艺杂志社选刊版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鄢莉老师,谈及当下中国文坛的乡村题材的小说时,特别提到了苏二花的小说《良户》,她用了“惊艳”来评价这篇小说。
乡村题材小说,最容易陷入“优秀的平庸”,所谓平庸,就是选用的题材浮于表面,什么陈规陋习、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家庭矛盾、情感纠纷等等陈旧老套的故事,不新颖无创意,缺少辨识度,不能给读者带来眼前一亮,精神振奋的新鲜阅读快感。优秀则是小说技术层面的精准运用。
苏二花的《良户》显然脱离了“平庸的优秀”,正如鄢莉老师说得那样,达到了惊艳的层次。《良户》触及了小说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生死爱,但作家并没有在生死爱上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地做文章,作家采用简洁明快的线条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蜻蜓点水般在读者的心海荡起多彩的涟漪,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思考,如一杯窖藏经年的老酒,回味无穷。
优秀的小说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底色和一片乡土,那片乡土是作家熟悉的田野、村庄、气息、触觉、味觉以及一切有生命的万物,是流动于作家血脉之中的本色,是文学的故乡,是故乡的文学。苏二花的文学故乡在广袤的三晋大地,有乡村,有县城。她的《社火》《安格尔大宫女》《雁门会》都是此类题材的优秀小说。而《良户》无疑是苏二花乡村题材的又一佳作。
整篇小说分两部分:一、二章节为前半部分,三到七章节为后半部分。前半部分我把它定义为二郎的逃离。后半部分则是寻根。
前半部分似乎没写二郎的逃离,作家的笔墨更多的是描写落花有意的老段家,与流水无情的老张家相互煎熬后,在丹河“封一半,解一半,封的一半是白色,解的一半是黑色,中间莫名拐个奇妙的弧,一个天然太极形成”的时候,媒人来了。作家用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设计了太极图这个充满无限未知的道具,阴阳相合,看似圆满,实则中间拐个“奇怪的弧”。这道弧是无法愈合的,进而影射了这场婚姻的失败。
婚姻的前提要两情相悦,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二郎和烟霞的婚姻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呢?二郎又为什么要逃离呢?作家采用倒叙的方式一层层揭开神秘的面纱,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之前,段掌柜来良户到了张掌柜家,目的很明确,相一相张掌柜家的二郎。为啥呢,段掌柜家有个闺女叫烟霞,烟霞看上了老张家的二郎。怎么看上的?说起来实在尴尬,二郎在烟霞野外解手的时候,恰好碰上了。未经世事的二郎哪经见过这让人心惊肉跳的场面,他找不见自己了,手没了,脚没了,腰身脑袋全没了。魂飞了,魄散了。红着脸,闭着眼,捂着耳朵,坦白自己叫二郎,是良户村的。当几个村民笑着路过时,当小糊问他敏感的问题时,二郎都说“之死矢靡它”。“之死矢靡它”出自《诗经》,是对所爱的人至死不变的意思。作家使用了这句古语,蕴含了很多深邃的意义,也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新鲜感和代入感。这句话对二郎来说,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是对乡村的逃离。这是他的秘密,是他不能言说的苦痛,或许毫无意义,只是迷惑众人掩人口舌的托词。但我还是把它解读为隐藏的逃离。二郎的紧张慌乱,魂不守舍,木讷呆板,清秀俊逸,守礼尊德就像野外一股清新的风包围了烟霞,让她瞬间产生爱情,看上了良户的二郎。单相思的烟霞让父亲违背风俗礼教,主动来良户老张家相亲。女相男,在传统意识里说不通,没这礼数。但段掌柜爱女心切,也顾不得乡约风俗了,他看到二郎“明净脸,黑白眼,青布衫,手肘夹书,一介书生,还挂一身龙师火帝和鸟官人皇。”作家又一次使用古语,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出自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的《千字文》,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二郎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形象:只求学问,无问东西。这样的男子,段掌柜当然喜欢,这个女婿他是相中了。
和烟霞的单相思不同,二郎有自己的思考和人生规划,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在中国广大农村的漫长岁月里,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耕作,走向生活富裕的城市,是很多有志向有追求的男女青年共同的愿望,不论哪个历史时期,考取功名几乎是离开它唯一的出路。二郎是读书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离开故土,离开父母是何其艰难,孝顺父母,家业的传承,繁衍后代的责任,都是厚重的枷锁。
在这道很重的枷锁下,二郎的这股忧伤无处诉说,无人理解,只有一个人痛苦地默默承受。人们不理解,觉得是一种病。
“这是病,得治。”张掌柜在二月里给二郎办了婚宴。张掌柜为什么拖延一年后,才向段掌柜提亲,成全这门婚姻呢?或许他觉得按照乡村的惯例,该为儿子娶妻生子,让他顶门立户了。或许他感觉到了二郎逃离的意图,他已经夭折了大郎,他不能再失去二郎,他想用婚姻拴住儿子的双脚,把二郎永久留在身边,继承家业,为他们养老送终。
但张掌柜想错了,这场婚姻就像太极图,天然的裂痕早已横亘在婚姻的中央。这场婚姻打碎了二郎的计划,让二郎加速了逃离的速度,同时也给逃离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和借口。
二郎不要婚姻,洞房花烛夜,二郎看着帐子里的新娘子发愁,“他一直都好好的,读书、写字、尊师长、爱父母,犯什么错了要把一个新娘子塞给他?东厢房本来就窄小,这又多出一个新娘子,挤得慌。”烟霞与二郎的心境则完全不同,“她隔着盖头的红布纱看二郎,心下欢喜无限。果然是那个二郎,是那个去年清明节遇到的二郎。与二郎婚配,是把天上地下最大的一个愿想了了”,这真令人喜不自胜。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中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认可的包办婚姻。无数青年男女步入洞房,揭开红盖头的时候,四目相对,一脸茫然。相比之下,二郎与烟霞是幸运的。但相识并没有造就和谐的婚姻,洞房花烛,二郎与烟霞却是两种不同的心境。
果然,带着“之死矢靡它”的执着,入洞房不到十天,二郎便逃离了故土,去了未知的世界。守着“大雁是呼应着来的,这种笨鸟,一生只婚配一次,再无变通”的执着婚姻观,烟霞留在了良户,开始了四十年的漫长等待。 一篇优秀小说必须要有结实的脉络,这个脉络是小说的筋骨,就像一棵树,必须要有扎根土壤的根基。有了粗壮有力的根基,一篇好小说才能孕育而生,枝繁叶茂,绽放出靓丽的色彩。小说的后半部分便是寻根。
水有源,树有根。寻根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乡愁,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就像这篇小说一样,二郎和他的后代们的生命底色——麦黄色随着基因代代相传,无法抹去,无法更改,无法回避。作家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以及接下来的章节里不断提到麦黄色,重复这种北方乡村老百姓固有的形象特征。
什么是麦黄色?有北方农村生活经验的人知道,秋后的广袤麦田是成熟的季节,是金色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整个麦田里所有人的颜色都是麦黄色,这种颜色与脚下大地的颜色相似相近乃至相同。作家的家乡在农村,她在广袤的麦田里割过麦,收过秋,她熟悉那种颜色,她的脸上彼时也是麦黄色。
麦黄色是乡村的根。
作家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研究的。寻根为什么会选择二郎的第三代,而且是二郎的孙女。在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观念里,光宗耀祖,传宗接代是男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郎为什么在有生之年没回良户?因为他是杭州市江南面粉厂的工人,每天要扛上百袋面粉入库,挂一身面粉白。残酷的现实让他心灰意懒,虽然文不能与人做争斗,武不能手挑肩扛,但二郎还是用一种与生俱来的忧伤把自己和周围很明显地区分开来。他只有忧伤。百分之九十的没用。这忧伤,伤他自己,但主要还是伤别人。二郎为什么忧伤,当年逃离的时候,他是充满憧憬和幻想的,极其平淡普通的生活不是二郎所期许的。尽管他说,“我的家乡在良户,良户有个玉虚观,玉虚观琉璃瓦龙头脊,下面坐着一个女孩叫烟霞。”尽管他说,“我的名字叫二郎啊”,并且说二郎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但他背弃婚姻,一事无成,只有满身忧伤。怎么回良户?怎么面对烟霞?怎么面对亲人?怎么面对把他想象成达官显富的乡亲?怎么面对自己的良心?怎么面对那方生养自己的土地?所以,二郎在麦黄色里走到了人生尽头。
再看“我的爸爸”,二郎的儿子。由于爷爷百分之九十的没用,我爸爸从八岁起他就拿起锤子不停修补,这导致我爸爸“越活越像一把锤子”。像锤子主要还不是体现在吃穿用度上,而是行为举止上,直至到了相貌形体上,我妈就是因为这个和他离婚。谁愿意和一把锤子过日子呢?家庭的重担,生活的琐碎,婚姻的失败,女儿的陌生与叛离,对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不能衣锦还乡,破碎一身回去干什么?当爸爸的脸上也呈现出爷爷的麦黄色,良户似乎成了心灵的归宿。
我回良户是在爸爸去世七八年之后。回良户,是爷爷和爸爸对我的希冀。虽然我爷爷和我爸爸都没有说过,但我以为这是他们临终前对我的嘱托,不然,我爷爷不会在去世前拉着我的手不放,我爸爸也不会说出“我的良户”那样的话。
爷爷和爸爸冥冥之中无法说出的心愿只有我可以完成。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女人不用承担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建筑高房大舍的责任。
那么,我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个小企业里当计件工,半条胳膊没了,离异。原因是“像个锤子。”
所以,我回良户,仅仅为了爷爷和爸爸的心愿吗?作家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三代人婚姻的失败,父子、父女、母子之间的隔膜和疏离就像一道魔咒,代代相传。我七八年以后才回良户,就是要等儿子年满十八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她不想让这道遗传的魔咒贴在儿子身上,让这道魔咒做周而复始的轮回。作为一个母亲,她想让儿子婚姻美满,生活舒适,与子女和谐相处。一切的根源都在想象中的故乡,都在遥远的良户。
我带上年满十八岁的儿子——得云一起回良户。尽管得云一百八十个不愿意。我和得云回归良户,在良户的众多古建筑里穿梭往来,仿佛穿越浩瀚缥缈的时空隧道。从爷爷和父亲那里知道的碎片化记忆被一点点捡拾、拼凑、缝合。我和得云震撼于良户的悠久历史和耕读传家的文化,明白了爷爷、爸爸无法回归良户的苦衷。
负责查阅资料,讲解良户历史的得云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和我亲近,母子之间的隔阂如冰川一样渐渐消融,慢慢生长出春天般的花红柳绿,“我”是欣喜而满足的。当得云用特殊的角度把玉虚观呈现在我眼前时,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整座玉虚观是一条游在海里的鱼,悬挂着悲伤的泪。
玉虚观前,琉璃龙头屋脊下,砂岩须弥基座上,坐着一个女孩叫烟霞,她穿着白色偏襟衫子,紧紧抿着嘴,抬起头,用细长的眼睛看着天空。我对烟霞的印象至此终于拼接完成,于是烟霞活生生地坐在砂岩须弥基座上与我对视。我走近烟霞,与她并排而坐。我坐在烟霞身旁,就有一滴水进入玉虚观,接着又是一滴。一滴,一滴,又一滴。水一滴一滴汇合,形成小河,乃至江河,直至成为汪洋大海。海面阔大,海鸟飞翔,巨大的鲸鱼跃出水面,朝着深蓝色天空喷出洁白色水柱。陡然间,大海晃动,海啸怒发,在大海最深处,发生了地壳运动,有山从那地方隆起。地面不断上升,海水逐渐退去,震颤结束,大片沼泽产生,气温也潮湿暖和起来。金色阳光下,水草丰茂,飞鸟与还,一头鹿挂着一身梅花轻巧地飞跨而去。然而山的隆起并未停止,平静祥和的景象还未完全成型,大山就再次凸起,此后海水再次倒灌,以百万年为一个计数单位,循环往复。烟霞最后是骑着大鱼走了,我俩都伸出手想要拉住彼此,但都没有做到。这人世间是有一种大,可让烟霞聚拢,可让烟霞散去。到最后,只有泪滴才是活过人间的唯一证据。
作家这段虚幻的描写堪称经典,充满象征意义,不得不重复一遍。烟霞坐在砂岩须弥基座上,等待心愛的二郎,一滴泪就是一滴咸涩的海水,四十年的泪水,汇成了江河,汪洋大海。不论良户怎样巨变,世界怎样巨变,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永恒的精神。梅花鹿是烟霞五十八岁生命的化身,那条大鱼则是烟霞死后留下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浩瀚的历史变迁中,个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又算得了什么?终归是一缕青烟、一抹霞光,什么都留不下。“之死矢靡它”是烟霞最为真实的写照,为了心爱的男人,守着处子之身遥望守候四十个春秋,等待丈夫的归来。为了这份等待,为了丈夫能找到家,她用生命保住了将军府,保住了张家的老宅,保住了自己的尊严。这是传统的爱情观,是一种既令人钦佩又令人唏嘘不已的执着情感。一个优秀的作家必定会在作品里呈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历史观和立场。
我与烟霞的神遇并不是寻访的最终答案。我的确是在找一样东西,那是我的愿想。这样,在良户的最后一站黄玉宫,我与一头残缺的石狮相遇了。我的右手成了石狮的左膊,石狮的右手成了我的左膊。我觉着我是找到我要找的东西了。果然,分开蓬草,石碑上赫然三个大字:矢靡它。
这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残缺的石狮和残缺的我构成一个整体。残缺的石狮救赎了我的残缺,我的残缺填补了残缺的石狮。历史的残缺缝合了我人生的残缺。石狮历经两千多年,即使失去所有棱角,任何角度任何方位摸上去都是圆的,还是以残缺面世。何况我短暂的人生呢?我豁然开朗、顿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矢靡它。
此时的“矢靡它”被作家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寓意。它已经超越了个体的精神情感,站在了良户,站在了乡村,站在了华夏神州的广袤大地上。它是生命的底色,是深深镌刻的麦黄色,是中华民族为追求幸福生活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 高璟
作者简介:
王虎山,生于20世纪70年代,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太钢作家协会会员,在《都市》《娘子关》《映像》《潞州文学》《山西日报》《太原晚报》《太原日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曾获全国冶金原创文学小说奖、山西省国资委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散文二等奖、太原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散文二等奖等。现供职于太原钢铁公司。
乡村题材小说,最容易陷入“优秀的平庸”,所谓平庸,就是选用的题材浮于表面,什么陈规陋习、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家庭矛盾、情感纠纷等等陈旧老套的故事,不新颖无创意,缺少辨识度,不能给读者带来眼前一亮,精神振奋的新鲜阅读快感。优秀则是小说技术层面的精准运用。
苏二花的《良户》显然脱离了“平庸的优秀”,正如鄢莉老师说得那样,达到了惊艳的层次。《良户》触及了小说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生死爱,但作家并没有在生死爱上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地做文章,作家采用简洁明快的线条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蜻蜓点水般在读者的心海荡起多彩的涟漪,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思考,如一杯窖藏经年的老酒,回味无穷。
优秀的小说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底色和一片乡土,那片乡土是作家熟悉的田野、村庄、气息、触觉、味觉以及一切有生命的万物,是流动于作家血脉之中的本色,是文学的故乡,是故乡的文学。苏二花的文学故乡在广袤的三晋大地,有乡村,有县城。她的《社火》《安格尔大宫女》《雁门会》都是此类题材的优秀小说。而《良户》无疑是苏二花乡村题材的又一佳作。
整篇小说分两部分:一、二章节为前半部分,三到七章节为后半部分。前半部分我把它定义为二郎的逃离。后半部分则是寻根。
前半部分似乎没写二郎的逃离,作家的笔墨更多的是描写落花有意的老段家,与流水无情的老张家相互煎熬后,在丹河“封一半,解一半,封的一半是白色,解的一半是黑色,中间莫名拐个奇妙的弧,一个天然太极形成”的时候,媒人来了。作家用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设计了太极图这个充满无限未知的道具,阴阳相合,看似圆满,实则中间拐个“奇怪的弧”。这道弧是无法愈合的,进而影射了这场婚姻的失败。
婚姻的前提要两情相悦,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二郎和烟霞的婚姻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呢?二郎又为什么要逃离呢?作家采用倒叙的方式一层层揭开神秘的面纱,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之前,段掌柜来良户到了张掌柜家,目的很明确,相一相张掌柜家的二郎。为啥呢,段掌柜家有个闺女叫烟霞,烟霞看上了老张家的二郎。怎么看上的?说起来实在尴尬,二郎在烟霞野外解手的时候,恰好碰上了。未经世事的二郎哪经见过这让人心惊肉跳的场面,他找不见自己了,手没了,脚没了,腰身脑袋全没了。魂飞了,魄散了。红着脸,闭着眼,捂着耳朵,坦白自己叫二郎,是良户村的。当几个村民笑着路过时,当小糊问他敏感的问题时,二郎都说“之死矢靡它”。“之死矢靡它”出自《诗经》,是对所爱的人至死不变的意思。作家使用了这句古语,蕴含了很多深邃的意义,也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新鲜感和代入感。这句话对二郎来说,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是对乡村的逃离。这是他的秘密,是他不能言说的苦痛,或许毫无意义,只是迷惑众人掩人口舌的托词。但我还是把它解读为隐藏的逃离。二郎的紧张慌乱,魂不守舍,木讷呆板,清秀俊逸,守礼尊德就像野外一股清新的风包围了烟霞,让她瞬间产生爱情,看上了良户的二郎。单相思的烟霞让父亲违背风俗礼教,主动来良户老张家相亲。女相男,在传统意识里说不通,没这礼数。但段掌柜爱女心切,也顾不得乡约风俗了,他看到二郎“明净脸,黑白眼,青布衫,手肘夹书,一介书生,还挂一身龙师火帝和鸟官人皇。”作家又一次使用古语,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出自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的《千字文》,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二郎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形象:只求学问,无问东西。这样的男子,段掌柜当然喜欢,这个女婿他是相中了。
和烟霞的单相思不同,二郎有自己的思考和人生规划,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在中国广大农村的漫长岁月里,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耕作,走向生活富裕的城市,是很多有志向有追求的男女青年共同的愿望,不论哪个历史时期,考取功名几乎是离开它唯一的出路。二郎是读书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离开故土,离开父母是何其艰难,孝顺父母,家业的传承,繁衍后代的责任,都是厚重的枷锁。
在这道很重的枷锁下,二郎的这股忧伤无处诉说,无人理解,只有一个人痛苦地默默承受。人们不理解,觉得是一种病。
“这是病,得治。”张掌柜在二月里给二郎办了婚宴。张掌柜为什么拖延一年后,才向段掌柜提亲,成全这门婚姻呢?或许他觉得按照乡村的惯例,该为儿子娶妻生子,让他顶门立户了。或许他感觉到了二郎逃离的意图,他已经夭折了大郎,他不能再失去二郎,他想用婚姻拴住儿子的双脚,把二郎永久留在身边,继承家业,为他们养老送终。
但张掌柜想错了,这场婚姻就像太极图,天然的裂痕早已横亘在婚姻的中央。这场婚姻打碎了二郎的计划,让二郎加速了逃离的速度,同时也给逃离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和借口。
二郎不要婚姻,洞房花烛夜,二郎看着帐子里的新娘子发愁,“他一直都好好的,读书、写字、尊师长、爱父母,犯什么错了要把一个新娘子塞给他?东厢房本来就窄小,这又多出一个新娘子,挤得慌。”烟霞与二郎的心境则完全不同,“她隔着盖头的红布纱看二郎,心下欢喜无限。果然是那个二郎,是那个去年清明节遇到的二郎。与二郎婚配,是把天上地下最大的一个愿想了了”,这真令人喜不自胜。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中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认可的包办婚姻。无数青年男女步入洞房,揭开红盖头的时候,四目相对,一脸茫然。相比之下,二郎与烟霞是幸运的。但相识并没有造就和谐的婚姻,洞房花烛,二郎与烟霞却是两种不同的心境。
果然,带着“之死矢靡它”的执着,入洞房不到十天,二郎便逃离了故土,去了未知的世界。守着“大雁是呼应着来的,这种笨鸟,一生只婚配一次,再无变通”的执着婚姻观,烟霞留在了良户,开始了四十年的漫长等待。 一篇优秀小说必须要有结实的脉络,这个脉络是小说的筋骨,就像一棵树,必须要有扎根土壤的根基。有了粗壮有力的根基,一篇好小说才能孕育而生,枝繁叶茂,绽放出靓丽的色彩。小说的后半部分便是寻根。
水有源,树有根。寻根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乡愁,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就像这篇小说一样,二郎和他的后代们的生命底色——麦黄色随着基因代代相传,无法抹去,无法更改,无法回避。作家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以及接下来的章节里不断提到麦黄色,重复这种北方乡村老百姓固有的形象特征。
什么是麦黄色?有北方农村生活经验的人知道,秋后的广袤麦田是成熟的季节,是金色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整个麦田里所有人的颜色都是麦黄色,这种颜色与脚下大地的颜色相似相近乃至相同。作家的家乡在农村,她在广袤的麦田里割过麦,收过秋,她熟悉那种颜色,她的脸上彼时也是麦黄色。
麦黄色是乡村的根。
作家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研究的。寻根为什么会选择二郎的第三代,而且是二郎的孙女。在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观念里,光宗耀祖,传宗接代是男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郎为什么在有生之年没回良户?因为他是杭州市江南面粉厂的工人,每天要扛上百袋面粉入库,挂一身面粉白。残酷的现实让他心灰意懒,虽然文不能与人做争斗,武不能手挑肩扛,但二郎还是用一种与生俱来的忧伤把自己和周围很明显地区分开来。他只有忧伤。百分之九十的没用。这忧伤,伤他自己,但主要还是伤别人。二郎为什么忧伤,当年逃离的时候,他是充满憧憬和幻想的,极其平淡普通的生活不是二郎所期许的。尽管他说,“我的家乡在良户,良户有个玉虚观,玉虚观琉璃瓦龙头脊,下面坐着一个女孩叫烟霞。”尽管他说,“我的名字叫二郎啊”,并且说二郎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但他背弃婚姻,一事无成,只有满身忧伤。怎么回良户?怎么面对烟霞?怎么面对亲人?怎么面对把他想象成达官显富的乡亲?怎么面对自己的良心?怎么面对那方生养自己的土地?所以,二郎在麦黄色里走到了人生尽头。
再看“我的爸爸”,二郎的儿子。由于爷爷百分之九十的没用,我爸爸从八岁起他就拿起锤子不停修补,这导致我爸爸“越活越像一把锤子”。像锤子主要还不是体现在吃穿用度上,而是行为举止上,直至到了相貌形体上,我妈就是因为这个和他离婚。谁愿意和一把锤子过日子呢?家庭的重担,生活的琐碎,婚姻的失败,女儿的陌生与叛离,对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不能衣锦还乡,破碎一身回去干什么?当爸爸的脸上也呈现出爷爷的麦黄色,良户似乎成了心灵的归宿。
我回良户是在爸爸去世七八年之后。回良户,是爷爷和爸爸对我的希冀。虽然我爷爷和我爸爸都没有说过,但我以为这是他们临终前对我的嘱托,不然,我爷爷不会在去世前拉着我的手不放,我爸爸也不会说出“我的良户”那样的话。
爷爷和爸爸冥冥之中无法说出的心愿只有我可以完成。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女人不用承担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建筑高房大舍的责任。
那么,我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个小企业里当计件工,半条胳膊没了,离异。原因是“像个锤子。”
所以,我回良户,仅仅为了爷爷和爸爸的心愿吗?作家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三代人婚姻的失败,父子、父女、母子之间的隔膜和疏离就像一道魔咒,代代相传。我七八年以后才回良户,就是要等儿子年满十八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她不想让这道遗传的魔咒贴在儿子身上,让这道魔咒做周而复始的轮回。作为一个母亲,她想让儿子婚姻美满,生活舒适,与子女和谐相处。一切的根源都在想象中的故乡,都在遥远的良户。
我带上年满十八岁的儿子——得云一起回良户。尽管得云一百八十个不愿意。我和得云回归良户,在良户的众多古建筑里穿梭往来,仿佛穿越浩瀚缥缈的时空隧道。从爷爷和父亲那里知道的碎片化记忆被一点点捡拾、拼凑、缝合。我和得云震撼于良户的悠久历史和耕读传家的文化,明白了爷爷、爸爸无法回归良户的苦衷。
负责查阅资料,讲解良户历史的得云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和我亲近,母子之间的隔阂如冰川一样渐渐消融,慢慢生长出春天般的花红柳绿,“我”是欣喜而满足的。当得云用特殊的角度把玉虚观呈现在我眼前时,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整座玉虚观是一条游在海里的鱼,悬挂着悲伤的泪。
玉虚观前,琉璃龙头屋脊下,砂岩须弥基座上,坐着一个女孩叫烟霞,她穿着白色偏襟衫子,紧紧抿着嘴,抬起头,用细长的眼睛看着天空。我对烟霞的印象至此终于拼接完成,于是烟霞活生生地坐在砂岩须弥基座上与我对视。我走近烟霞,与她并排而坐。我坐在烟霞身旁,就有一滴水进入玉虚观,接着又是一滴。一滴,一滴,又一滴。水一滴一滴汇合,形成小河,乃至江河,直至成为汪洋大海。海面阔大,海鸟飞翔,巨大的鲸鱼跃出水面,朝着深蓝色天空喷出洁白色水柱。陡然间,大海晃动,海啸怒发,在大海最深处,发生了地壳运动,有山从那地方隆起。地面不断上升,海水逐渐退去,震颤结束,大片沼泽产生,气温也潮湿暖和起来。金色阳光下,水草丰茂,飞鸟与还,一头鹿挂着一身梅花轻巧地飞跨而去。然而山的隆起并未停止,平静祥和的景象还未完全成型,大山就再次凸起,此后海水再次倒灌,以百万年为一个计数单位,循环往复。烟霞最后是骑着大鱼走了,我俩都伸出手想要拉住彼此,但都没有做到。这人世间是有一种大,可让烟霞聚拢,可让烟霞散去。到最后,只有泪滴才是活过人间的唯一证据。
作家这段虚幻的描写堪称经典,充满象征意义,不得不重复一遍。烟霞坐在砂岩须弥基座上,等待心愛的二郎,一滴泪就是一滴咸涩的海水,四十年的泪水,汇成了江河,汪洋大海。不论良户怎样巨变,世界怎样巨变,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永恒的精神。梅花鹿是烟霞五十八岁生命的化身,那条大鱼则是烟霞死后留下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浩瀚的历史变迁中,个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又算得了什么?终归是一缕青烟、一抹霞光,什么都留不下。“之死矢靡它”是烟霞最为真实的写照,为了心爱的男人,守着处子之身遥望守候四十个春秋,等待丈夫的归来。为了这份等待,为了丈夫能找到家,她用生命保住了将军府,保住了张家的老宅,保住了自己的尊严。这是传统的爱情观,是一种既令人钦佩又令人唏嘘不已的执着情感。一个优秀的作家必定会在作品里呈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历史观和立场。
我与烟霞的神遇并不是寻访的最终答案。我的确是在找一样东西,那是我的愿想。这样,在良户的最后一站黄玉宫,我与一头残缺的石狮相遇了。我的右手成了石狮的左膊,石狮的右手成了我的左膊。我觉着我是找到我要找的东西了。果然,分开蓬草,石碑上赫然三个大字:矢靡它。
这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残缺的石狮和残缺的我构成一个整体。残缺的石狮救赎了我的残缺,我的残缺填补了残缺的石狮。历史的残缺缝合了我人生的残缺。石狮历经两千多年,即使失去所有棱角,任何角度任何方位摸上去都是圆的,还是以残缺面世。何况我短暂的人生呢?我豁然开朗、顿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矢靡它。
此时的“矢靡它”被作家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寓意。它已经超越了个体的精神情感,站在了良户,站在了乡村,站在了华夏神州的广袤大地上。它是生命的底色,是深深镌刻的麦黄色,是中华民族为追求幸福生活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 高璟
作者简介:
王虎山,生于20世纪70年代,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太钢作家协会会员,在《都市》《娘子关》《映像》《潞州文学》《山西日报》《太原晚报》《太原日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曾获全国冶金原创文学小说奖、山西省国资委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散文二等奖、太原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散文二等奖等。现供职于太原钢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