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麦黄色

来源 :都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都市》举办的2020度“名刊名家对话太原作家座谈会”上,长江文艺杂志社选刊版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鄢莉老师,谈及当下中国文坛的乡村题材的小说时,特别提到了苏二花的小说《良户》,她用了“惊艳”来评价这篇小说。
  乡村题材小说,最容易陷入“优秀的平庸”,所谓平庸,就是选用的题材浮于表面,什么陈规陋习、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家庭矛盾、情感纠纷等等陈旧老套的故事,不新颖无创意,缺少辨识度,不能给读者带来眼前一亮,精神振奋的新鲜阅读快感。优秀则是小说技术层面的精准运用。
  苏二花的《良户》显然脱离了“平庸的优秀”,正如鄢莉老师说得那样,达到了惊艳的层次。《良户》触及了小说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生死爱,但作家并没有在生死爱上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地做文章,作家采用简洁明快的线条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蜻蜓点水般在读者的心海荡起多彩的涟漪,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思考,如一杯窖藏经年的老酒,回味无穷。
  优秀的小说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底色和一片乡土,那片乡土是作家熟悉的田野、村庄、气息、触觉、味觉以及一切有生命的万物,是流动于作家血脉之中的本色,是文学的故乡,是故乡的文学。苏二花的文学故乡在广袤的三晋大地,有乡村,有县城。她的《社火》《安格尔大宫女》《雁门会》都是此类题材的优秀小说。而《良户》无疑是苏二花乡村题材的又一佳作。
  整篇小说分两部分:一、二章节为前半部分,三到七章节为后半部分。前半部分我把它定义为二郎的逃离。后半部分则是寻根。
  前半部分似乎没写二郎的逃离,作家的笔墨更多的是描写落花有意的老段家,与流水无情的老张家相互煎熬后,在丹河“封一半,解一半,封的一半是白色,解的一半是黑色,中间莫名拐个奇妙的弧,一个天然太极形成”的时候,媒人来了。作家用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设计了太极图这个充满无限未知的道具,阴阳相合,看似圆满,实则中间拐个“奇怪的弧”。这道弧是无法愈合的,进而影射了这场婚姻的失败。
  婚姻的前提要两情相悦,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二郎和烟霞的婚姻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呢?二郎又为什么要逃离呢?作家采用倒叙的方式一层层揭开神秘的面纱,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之前,段掌柜来良户到了张掌柜家,目的很明确,相一相张掌柜家的二郎。为啥呢,段掌柜家有个闺女叫烟霞,烟霞看上了老张家的二郎。怎么看上的?说起来实在尴尬,二郎在烟霞野外解手的时候,恰好碰上了。未经世事的二郎哪经见过这让人心惊肉跳的场面,他找不见自己了,手没了,脚没了,腰身脑袋全没了。魂飞了,魄散了。红着脸,闭着眼,捂着耳朵,坦白自己叫二郎,是良户村的。当几个村民笑着路过时,当小糊问他敏感的问题时,二郎都说“之死矢靡它”。“之死矢靡它”出自《诗经》,是对所爱的人至死不变的意思。作家使用了这句古语,蕴含了很多深邃的意义,也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新鲜感和代入感。这句话对二郎来说,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是对乡村的逃离。这是他的秘密,是他不能言说的苦痛,或许毫无意义,只是迷惑众人掩人口舌的托词。但我还是把它解读为隐藏的逃离。二郎的紧张慌乱,魂不守舍,木讷呆板,清秀俊逸,守礼尊德就像野外一股清新的风包围了烟霞,让她瞬间产生爱情,看上了良户的二郎。单相思的烟霞让父亲违背风俗礼教,主动来良户老张家相亲。女相男,在传统意识里说不通,没这礼数。但段掌柜爱女心切,也顾不得乡约风俗了,他看到二郎“明净脸,黑白眼,青布衫,手肘夹书,一介书生,还挂一身龙师火帝和鸟官人皇。”作家又一次使用古语,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出自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的《千字文》,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二郎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形象:只求学问,无问东西。这样的男子,段掌柜当然喜欢,这个女婿他是相中了。
  和烟霞的单相思不同,二郎有自己的思考和人生规划,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在中国广大农村的漫长岁月里,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耕作,走向生活富裕的城市,是很多有志向有追求的男女青年共同的愿望,不论哪个历史时期,考取功名几乎是离开它唯一的出路。二郎是读书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离开故土,离开父母是何其艰难,孝顺父母,家业的传承,繁衍后代的责任,都是厚重的枷锁。
  在这道很重的枷锁下,二郎的这股忧伤无处诉说,无人理解,只有一个人痛苦地默默承受。人们不理解,觉得是一种病。
  “这是病,得治。”张掌柜在二月里给二郎办了婚宴。张掌柜为什么拖延一年后,才向段掌柜提亲,成全这门婚姻呢?或许他觉得按照乡村的惯例,该为儿子娶妻生子,让他顶门立户了。或许他感觉到了二郎逃离的意图,他已经夭折了大郎,他不能再失去二郎,他想用婚姻拴住儿子的双脚,把二郎永久留在身边,继承家业,为他们养老送终。
  但张掌柜想错了,这场婚姻就像太极图,天然的裂痕早已横亘在婚姻的中央。这场婚姻打碎了二郎的计划,让二郎加速了逃离的速度,同时也给逃离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和借口。
  二郎不要婚姻,洞房花烛夜,二郎看着帐子里的新娘子发愁,“他一直都好好的,读书、写字、尊师长、爱父母,犯什么错了要把一个新娘子塞给他?东厢房本来就窄小,这又多出一个新娘子,挤得慌。”烟霞与二郎的心境则完全不同,“她隔着盖头的红布纱看二郎,心下欢喜无限。果然是那个二郎,是那个去年清明节遇到的二郎。与二郎婚配,是把天上地下最大的一个愿想了了”,这真令人喜不自胜。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中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认可的包办婚姻。无数青年男女步入洞房,揭开红盖头的时候,四目相对,一脸茫然。相比之下,二郎与烟霞是幸运的。但相识并没有造就和谐的婚姻,洞房花烛,二郎与烟霞却是两种不同的心境。
  果然,带着“之死矢靡它”的执着,入洞房不到十天,二郎便逃离了故土,去了未知的世界。守着“大雁是呼应着来的,这种笨鸟,一生只婚配一次,再无变通”的执着婚姻观,烟霞留在了良户,开始了四十年的漫长等待。   一篇优秀小说必须要有结实的脉络,这个脉络是小说的筋骨,就像一棵树,必须要有扎根土壤的根基。有了粗壮有力的根基,一篇好小说才能孕育而生,枝繁叶茂,绽放出靓丽的色彩。小说的后半部分便是寻根。
  水有源,树有根。寻根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乡愁,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就像这篇小说一样,二郎和他的后代们的生命底色——麦黄色随着基因代代相传,无法抹去,无法更改,无法回避。作家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以及接下来的章节里不断提到麦黄色,重复这种北方乡村老百姓固有的形象特征。
  什么是麦黄色?有北方农村生活经验的人知道,秋后的广袤麦田是成熟的季节,是金色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整个麦田里所有人的颜色都是麦黄色,这种颜色与脚下大地的颜色相似相近乃至相同。作家的家乡在农村,她在广袤的麦田里割过麦,收过秋,她熟悉那种颜色,她的脸上彼时也是麦黄色。
  麦黄色是乡村的根。
  作家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研究的。寻根为什么会选择二郎的第三代,而且是二郎的孙女。在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观念里,光宗耀祖,传宗接代是男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郎为什么在有生之年没回良户?因为他是杭州市江南面粉厂的工人,每天要扛上百袋面粉入库,挂一身面粉白。残酷的现实让他心灰意懒,虽然文不能与人做争斗,武不能手挑肩扛,但二郎还是用一种与生俱来的忧伤把自己和周围很明显地区分开来。他只有忧伤。百分之九十的没用。这忧伤,伤他自己,但主要还是伤别人。二郎为什么忧伤,当年逃离的时候,他是充满憧憬和幻想的,极其平淡普通的生活不是二郎所期许的。尽管他说,“我的家乡在良户,良户有个玉虚观,玉虚观琉璃瓦龙头脊,下面坐着一个女孩叫烟霞。”尽管他说,“我的名字叫二郎啊”,并且说二郎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但他背弃婚姻,一事无成,只有满身忧伤。怎么回良户?怎么面对烟霞?怎么面对亲人?怎么面对把他想象成达官显富的乡亲?怎么面对自己的良心?怎么面对那方生养自己的土地?所以,二郎在麦黄色里走到了人生尽头。
  再看“我的爸爸”,二郎的儿子。由于爷爷百分之九十的没用,我爸爸从八岁起他就拿起锤子不停修补,这导致我爸爸“越活越像一把锤子”。像锤子主要还不是体现在吃穿用度上,而是行为举止上,直至到了相貌形体上,我妈就是因为这个和他离婚。谁愿意和一把锤子过日子呢?家庭的重担,生活的琐碎,婚姻的失败,女儿的陌生与叛离,对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不能衣锦还乡,破碎一身回去干什么?当爸爸的脸上也呈现出爷爷的麦黄色,良户似乎成了心灵的归宿。
  我回良户是在爸爸去世七八年之后。回良户,是爷爷和爸爸对我的希冀。虽然我爷爷和我爸爸都没有说过,但我以为这是他们临终前对我的嘱托,不然,我爷爷不会在去世前拉着我的手不放,我爸爸也不会说出“我的良户”那样的话。
  爷爷和爸爸冥冥之中无法说出的心愿只有我可以完成。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女人不用承担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建筑高房大舍的责任。
  那么,我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个小企业里当计件工,半条胳膊没了,离异。原因是“像个锤子。”
  所以,我回良户,仅仅为了爷爷和爸爸的心愿吗?作家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三代人婚姻的失败,父子、父女、母子之间的隔膜和疏离就像一道魔咒,代代相传。我七八年以后才回良户,就是要等儿子年满十八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她不想让这道遗传的魔咒贴在儿子身上,让这道魔咒做周而复始的轮回。作为一个母亲,她想让儿子婚姻美满,生活舒适,与子女和谐相处。一切的根源都在想象中的故乡,都在遥远的良户。
  我带上年满十八岁的儿子——得云一起回良户。尽管得云一百八十个不愿意。我和得云回归良户,在良户的众多古建筑里穿梭往来,仿佛穿越浩瀚缥缈的时空隧道。从爷爷和父亲那里知道的碎片化记忆被一点点捡拾、拼凑、缝合。我和得云震撼于良户的悠久历史和耕读传家的文化,明白了爷爷、爸爸无法回归良户的苦衷。
  负责查阅资料,讲解良户历史的得云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和我亲近,母子之间的隔阂如冰川一样渐渐消融,慢慢生长出春天般的花红柳绿,“我”是欣喜而满足的。当得云用特殊的角度把玉虚观呈现在我眼前时,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整座玉虚观是一条游在海里的鱼,悬挂着悲伤的泪。
  玉虚观前,琉璃龙头屋脊下,砂岩须弥基座上,坐着一个女孩叫烟霞,她穿着白色偏襟衫子,紧紧抿着嘴,抬起头,用细长的眼睛看着天空。我对烟霞的印象至此终于拼接完成,于是烟霞活生生地坐在砂岩须弥基座上与我对视。我走近烟霞,与她并排而坐。我坐在烟霞身旁,就有一滴水进入玉虚观,接着又是一滴。一滴,一滴,又一滴。水一滴一滴汇合,形成小河,乃至江河,直至成为汪洋大海。海面阔大,海鸟飞翔,巨大的鲸鱼跃出水面,朝着深蓝色天空喷出洁白色水柱。陡然间,大海晃动,海啸怒发,在大海最深处,发生了地壳运动,有山从那地方隆起。地面不断上升,海水逐渐退去,震颤结束,大片沼泽产生,气温也潮湿暖和起来。金色阳光下,水草丰茂,飞鸟与还,一头鹿挂着一身梅花轻巧地飞跨而去。然而山的隆起并未停止,平静祥和的景象还未完全成型,大山就再次凸起,此后海水再次倒灌,以百万年为一个计数单位,循环往复。烟霞最后是骑着大鱼走了,我俩都伸出手想要拉住彼此,但都没有做到。这人世间是有一种大,可让烟霞聚拢,可让烟霞散去。到最后,只有泪滴才是活过人间的唯一证据。
  作家这段虚幻的描写堪称经典,充满象征意义,不得不重复一遍。烟霞坐在砂岩须弥基座上,等待心愛的二郎,一滴泪就是一滴咸涩的海水,四十年的泪水,汇成了江河,汪洋大海。不论良户怎样巨变,世界怎样巨变,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永恒的精神。梅花鹿是烟霞五十八岁生命的化身,那条大鱼则是烟霞死后留下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浩瀚的历史变迁中,个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又算得了什么?终归是一缕青烟、一抹霞光,什么都留不下。“之死矢靡它”是烟霞最为真实的写照,为了心爱的男人,守着处子之身遥望守候四十个春秋,等待丈夫的归来。为了这份等待,为了丈夫能找到家,她用生命保住了将军府,保住了张家的老宅,保住了自己的尊严。这是传统的爱情观,是一种既令人钦佩又令人唏嘘不已的执着情感。一个优秀的作家必定会在作品里呈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历史观和立场。
  我与烟霞的神遇并不是寻访的最终答案。我的确是在找一样东西,那是我的愿想。这样,在良户的最后一站黄玉宫,我与一头残缺的石狮相遇了。我的右手成了石狮的左膊,石狮的右手成了我的左膊。我觉着我是找到我要找的东西了。果然,分开蓬草,石碑上赫然三个大字:矢靡它。
  这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残缺的石狮和残缺的我构成一个整体。残缺的石狮救赎了我的残缺,我的残缺填补了残缺的石狮。历史的残缺缝合了我人生的残缺。石狮历经两千多年,即使失去所有棱角,任何角度任何方位摸上去都是圆的,还是以残缺面世。何况我短暂的人生呢?我豁然开朗、顿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矢靡它。
  此时的“矢靡它”被作家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寓意。它已经超越了个体的精神情感,站在了良户,站在了乡村,站在了华夏神州的广袤大地上。它是生命的底色,是深深镌刻的麦黄色,是中华民族为追求幸福生活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 高璟
  作者简介:
  王虎山,生于20世纪70年代,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太钢作家协会会员,在《都市》《娘子关》《映像》《潞州文学》《山西日报》《太原晚报》《太原日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曾获全国冶金原创文学小说奖、山西省国资委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散文二等奖、太原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散文二等奖等。现供职于太原钢铁公司。
其他文献
放羊坡前  小溪在给冰凌花唱歌  爹坐在屋檐下检修农具  窗台摆满娘浸泡种子的罐头瓶  南飞燕子叼著云朵回归时  冬眠醒来的镢头随爹双臂起落  娘跟在爹身后丢种子  我跟在娘身后培土  娘丢一粒种撒一把土肥  然后说一句娃儿培严踩实
期刊
春天里  生长着许多优雅的树  树枝上唱着许多好看的鸟  春天的河水  爆发出孩子般的笑  春天的山  涂满油画的色调  春天的我  只想约春天的你  去走一走  山腳下那条小道
期刊
坐进春天,綠意将我环抱  走在春天  柔风在前头牵着  春天里,没有目的地  只有春深处  递来一条漫不经心的小径  别怕囊中羞涩  那里,没钱也能买醉
期刊
见过大海,还是爱一条小河  水里的石头和鱼儿  在我夢里扬波  我喜欢的事物都很小  落叶一片,野花一朵  手能触摸到的  真实与暖和  还有春天的花草,雨滴和云彩  给我一点阳光  一整天我都会很快乐
期刊
在山中,我远不及一株草  活得坦然纯澈,它们用直溜溜的绿  嫩闪闪的声,喊出山水和云朵的名字  那么多,那么密,那么自由  写到这儿,我再也止不住泪流  那么多的名字里,终究不会有我  我的卑微,被遗落在另一个世界  ——水泥缝里,一株孤独的稗草脚下  一粒尘在拥擠的俗世里,假装向上
期刊
中世纪的列车还在烧煤  安娜·卡列尼娜穿着黑色的天鹅绒裙子  她追求的,所谓的爱情  如今赶不上车窗外  忧郁的烟雾  从彼得堡到莫斯科路程已经被预谋,暗算  从来都是被冰冷教堂和虚伪的笑声围绕  沃倫斯基不是救命稻草  列文也是一个过客  当火车轻轻碾过  碾过安娜的身体  也许那时  天空,大地都需要一场安静的  雪
期刊
你脱口而出:花堤  阳光就从那端一路奔跑过来  一片金黄扑面而来  ——一河堤的迎春花啊  你说,这锦袍阔气  春天,果然什么都是好的  春風一吹捧,花就开了  春风再一吹捧,整个山河都荡漾
期刊
立冬后,空气果然变得清冽起来,一场北风刮过,远处的山在云雾中着了黛青色,落日下,山峰染上一缕缕淡黄,让人一时想不起那山原本的样子。认识一座山,认识一个人,认识任何一种事物,包括认识自我,都是极难的。要历经千山万水,经受时间的洗礼,或许能管窥一斑,但也可能一无所获。读小说《良户》最为深刻的感受莫过于三代人对于生命底色的追寻和叩问。  小说在开篇就写:“二月里,丹河解冻,积攒了一冬的冰开裂消融。已经暖
期刊
黄果树瀑布  第一次看见这闪光的天才之水  像天上的银河开了一个口子  第一次听到这充满灵感的轰响  像海底的鲸鱼跳出海面吹起的口哨  第一次感觉空气也可以似水  万千游客像鱼游动在空气的大海  吐出的万千口音  也带着浪花的飞溅  我尝试用翅膀扑打这悬崖之雪  一架天琴的回声  在水底下搅动,像很久前的心愿  ——给我留着  在我途经它的每个地方——  无穷的水,“在太阳下合唱”  夜游田庐  
期刊
秘密  我不知天梁河在哪  也不知天梁河是条什么样的河  更不顾风高浪急  只想陪你在天梁河散步  我们不说话  不是无话可说  而是怕一旦说出  天梁河就不再是天梁河  幸好远处的危崖替我们说出了  脚下的乱石替我们说出了  说得最好的是野草  把我们一生的秘密告给了天梁河  我每天用一小会时间想你  树叶落地  我想是你小小的脚在走  风吹门铃  我想是你的纤指在弹琴  鸟鸣窗前柳  我想是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