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教育
只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科学知识,要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矫正他们的一些偏差心理,首先要对他们的心理有所了解。只有了解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深刻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及早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的健康状态。例如: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愉快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中学生健康心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在学习方面,能够把求知增长才干看成一种人生的乐趣,而不是把求学过程看作痛苦的“监狱生活”;有广泛兴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善于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正确对待学习上的成败,胜不骄,败不馁,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能冷静地看待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最后妥善地解决问题。
(2)在个性心理方面,其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相符,能自尊自爱,有较清醒的自我意识,既能悦纳自己,又有自知之明;很好地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及师长的关系,保持和发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愉快而稳定,能自我调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新环境有适应的主动性。
(3)在生活心理方面,关心家庭,热爱生活,尊敬父母,尊老爱幼,真诚友爱,礼貌待人,惜时守信,不过分依赖父母,能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处理好日常生活琐事,能独立生活。
二、中学生心理偏差的几种表现
学生中存在种种的心理偏差。例如:中学生的心理中存在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和个性障碍,而心理障碍居首位的是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不适、考试焦虑,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来改变自己,不能适应环境,容易产生嫉妒、神经质、偏激、狭隘、自卑等心理。形成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因素。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作用。一个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什么。如父母不良的性格脾气和为人处世的方法,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过于溺爱的教育方法,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会使其子女形成狭窄的心理,不承认或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对比自己强的人怀恨在心。问题主要集中在与父母关系紧张、对父母有内疚心理、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问题三个方面。
①关系紧张。初中生正值“身心剧变”时期(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他们身体发育导致心理开始逐渐成熟,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开始要求独立自由,挣脱对双亲的依赖;而父母却觉得孩子不听话了、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家长一味采取简单粗暴、严厉训斥的方式对待他们,试图通过训斥,甚至用暴力手段强制让他们听自己的教导,更会使孩子产生厌恶和反抗情绪,使矛盾更加尖锐激化。
②负疚心理。有部分学生,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却一直不理想,父母也知道他尽力了,无论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父母都不责备,而是尽心尽意地照顾好他的生活,变着法地鼓励他。但是父母越体谅他,他却愈加内疚。感到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他的养育,所以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③单亲家庭的特殊问题。随着离婚率的升高,单亲家庭正悄然融入社会。我所教两个班级,单亲家庭子女大致占5%左右,这些孩子普遍生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由父母中一方抚养,缺乏正常的父爱或母爱,有的父母再婚,又给孩子的生活造成不便。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几乎人人都有心理偏差,容易自卑,导致郁郁寡欢,不与他人交流,排斥别人的关心,生活在自我世界中,行为乖张,会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更有甚者自暴自弃,走上自我放纵的道路,拒绝关爱,用这种偏激的方式报复父母,报复社会。
2、学习因素。
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时,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社会上重视学历,舆论导向使每位家长只重视分数的高低。于是如何考出高分,如何让家长和老师满意成了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目的。父母望子成龙,于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学习焦虑、学习疲劳、厌学症、学习困难和考试焦虑等症状。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学工作只面向少数学习成绩好或有特殊背景关系的学生,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学习焦虑。不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才有学习方面的压力。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父母的过高期望和自己过于要强好胜,往往比别人有着更重的心理负担,他们在不断督捉自己加紧学习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别人的超越和自己的失误,很担心因成绩不佳而让父母老师失望,终日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焦虑重重。
②学习疲劳。据有些学生反映:他们经常一捧起书本就头疼、恶心,心情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混乱,夜间常有失眠发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问题多是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和疲劳状态造成的。他们多是较要强但学不得法的学生,自己学习很努力,极力想满足家长和教师的期望,于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长时间的高度紧张、休息不足、调整不当导致神经系统紊乱,身心状态极其疲劳,因而事与愿违。
③厌学症。这类学生的口头禅是“我真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思”、“我对学习烦透了”等等,他们对学习极度的厌倦,认为它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可言。甚至有的学生逃学,辍学,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学习的厌烦,这类学生当然就不会学有所成。
④学习困难。此类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能力低、计算能力差、言语水平低、不善与人交往、学习成绩差,他们往往智商偏低,即使有学习兴趣也没有学习能力,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对象。
⑤考试焦虑。许多学生诉说自己甚至在考试前些天就紧张心悸,考试过程中起初也很慌乱,但慢慢能平静下来,进入状态。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兴奋性紧张,如果适度,可以促使学生发挥高水平。但有些学生一看到考试卷,即便是考前背得滚瓜烂熟也会头脑一片空白,弄得手足无措,最终导致考试失利。成绩远不如平日,这样循环往复,更惧怕考试。
3、情感因素。
青少年都强烈地渴望友谊,而且对友情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亲情。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心理话向朋友倾吐,既不对父母讲,也不对老师讲朋友之间的感情非常浓厚,但也存在着大量问题: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自小就比较娇纵,以自我为中心,解决问题方式任性,有了矛看不是设法解决,而是冷淡地相持;朋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情感不够稳定,对朋友的要求苛刻,要求朋友眼里只有自己,不能与别人太过亲近,最好不理睬其他任何人;对朋友的选择也不够慎重,品行不端的同学对自己亲近也不加拒绝,而是盲目追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不慎的后果也很严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而且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层次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教育
只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科学知识,要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矫正他们的一些偏差心理,首先要对他们的心理有所了解。只有了解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深刻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及早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的健康状态。例如: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愉快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中学生健康心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在学习方面,能够把求知增长才干看成一种人生的乐趣,而不是把求学过程看作痛苦的“监狱生活”;有广泛兴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善于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正确对待学习上的成败,胜不骄,败不馁,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能冷静地看待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最后妥善地解决问题。
(2)在个性心理方面,其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相符,能自尊自爱,有较清醒的自我意识,既能悦纳自己,又有自知之明;很好地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及师长的关系,保持和发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愉快而稳定,能自我调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新环境有适应的主动性。
(3)在生活心理方面,关心家庭,热爱生活,尊敬父母,尊老爱幼,真诚友爱,礼貌待人,惜时守信,不过分依赖父母,能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处理好日常生活琐事,能独立生活。
二、中学生心理偏差的几种表现
学生中存在种种的心理偏差。例如:中学生的心理中存在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和个性障碍,而心理障碍居首位的是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不适、考试焦虑,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来改变自己,不能适应环境,容易产生嫉妒、神经质、偏激、狭隘、自卑等心理。形成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因素。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作用。一个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什么。如父母不良的性格脾气和为人处世的方法,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过于溺爱的教育方法,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会使其子女形成狭窄的心理,不承认或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对比自己强的人怀恨在心。问题主要集中在与父母关系紧张、对父母有内疚心理、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问题三个方面。
①关系紧张。初中生正值“身心剧变”时期(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他们身体发育导致心理开始逐渐成熟,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开始要求独立自由,挣脱对双亲的依赖;而父母却觉得孩子不听话了、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家长一味采取简单粗暴、严厉训斥的方式对待他们,试图通过训斥,甚至用暴力手段强制让他们听自己的教导,更会使孩子产生厌恶和反抗情绪,使矛盾更加尖锐激化。
②负疚心理。有部分学生,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却一直不理想,父母也知道他尽力了,无论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父母都不责备,而是尽心尽意地照顾好他的生活,变着法地鼓励他。但是父母越体谅他,他却愈加内疚。感到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他的养育,所以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③单亲家庭的特殊问题。随着离婚率的升高,单亲家庭正悄然融入社会。我所教两个班级,单亲家庭子女大致占5%左右,这些孩子普遍生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由父母中一方抚养,缺乏正常的父爱或母爱,有的父母再婚,又给孩子的生活造成不便。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几乎人人都有心理偏差,容易自卑,导致郁郁寡欢,不与他人交流,排斥别人的关心,生活在自我世界中,行为乖张,会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更有甚者自暴自弃,走上自我放纵的道路,拒绝关爱,用这种偏激的方式报复父母,报复社会。
2、学习因素。
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时,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社会上重视学历,舆论导向使每位家长只重视分数的高低。于是如何考出高分,如何让家长和老师满意成了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目的。父母望子成龙,于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学习焦虑、学习疲劳、厌学症、学习困难和考试焦虑等症状。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学工作只面向少数学习成绩好或有特殊背景关系的学生,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学习焦虑。不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才有学习方面的压力。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父母的过高期望和自己过于要强好胜,往往比别人有着更重的心理负担,他们在不断督捉自己加紧学习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别人的超越和自己的失误,很担心因成绩不佳而让父母老师失望,终日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焦虑重重。
②学习疲劳。据有些学生反映:他们经常一捧起书本就头疼、恶心,心情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混乱,夜间常有失眠发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问题多是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和疲劳状态造成的。他们多是较要强但学不得法的学生,自己学习很努力,极力想满足家长和教师的期望,于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长时间的高度紧张、休息不足、调整不当导致神经系统紊乱,身心状态极其疲劳,因而事与愿违。
③厌学症。这类学生的口头禅是“我真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思”、“我对学习烦透了”等等,他们对学习极度的厌倦,认为它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可言。甚至有的学生逃学,辍学,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学习的厌烦,这类学生当然就不会学有所成。
④学习困难。此类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能力低、计算能力差、言语水平低、不善与人交往、学习成绩差,他们往往智商偏低,即使有学习兴趣也没有学习能力,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对象。
⑤考试焦虑。许多学生诉说自己甚至在考试前些天就紧张心悸,考试过程中起初也很慌乱,但慢慢能平静下来,进入状态。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兴奋性紧张,如果适度,可以促使学生发挥高水平。但有些学生一看到考试卷,即便是考前背得滚瓜烂熟也会头脑一片空白,弄得手足无措,最终导致考试失利。成绩远不如平日,这样循环往复,更惧怕考试。
3、情感因素。
青少年都强烈地渴望友谊,而且对友情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亲情。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心理话向朋友倾吐,既不对父母讲,也不对老师讲朋友之间的感情非常浓厚,但也存在着大量问题: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自小就比较娇纵,以自我为中心,解决问题方式任性,有了矛看不是设法解决,而是冷淡地相持;朋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情感不够稳定,对朋友的要求苛刻,要求朋友眼里只有自己,不能与别人太过亲近,最好不理睬其他任何人;对朋友的选择也不够慎重,品行不端的同学对自己亲近也不加拒绝,而是盲目追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不慎的后果也很严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而且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层次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