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的一天,垫江县坪山镇迎春村。
5组村民杨小林从村里的“五彩田园生活馆”走出来,手捧刚收取的网购包裹。
几天前,杨小林把鸡蛋送到这里。通过电商,这些农村土鸡蛋插上“翅膀”,被销往全国各地。
“不用再跑到两公里外的坪山场镇去取包裹了。”
“不用赶场天背着鸡蛋去卖了。”
提起电子商务,杨小林就连竖大拇指:“撇脱(方便)!”
此时,渝北区龙景花园小区里,居民陈友平正在给孙子煮网购来的土鸡蛋。
这些鸡蛋就来自迎春村。
陈友平也给自己煮了一碗:“是小时候的味道——安逸!”
“覆盖之战”
尽管有一天就签约9家“五彩田园生活馆”电商服务站的成绩,吕翔仍然感觉到压力很大。
吕翔是“五彩田园”市场总监,常常一天要跑十幾个村宣讲农村电商政策。
2015年,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重庆出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每个区县建成1个以上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建设1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每个村建设1个电子商务服务点,区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衔接顺畅。
政策利好之下,电商争夺战在重庆田间地头打响。
最激烈的战役,是农村电商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电商综合服务站。
阿里巴巴来了,京东来了,苏宁云商来了……一场以互联网速率推进、以覆盖农村潜在电商市场为目标的“闪电战”席卷重庆农村。
2015年,京东启动农村战略。10个月后,“京东帮服务店”就完成了对重庆的全覆盖,覆盖面达1000个乡镇、9000多个村。
同时,阿里巴巴也相继在秀山、奉节等区县打造“农村淘宝”项目,建立县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在奉节催生出令人羡慕的“奉节速度”。
通过一个叫“邮掌柜”的软件,中国邮政也让“邮乐购”农村电商服务点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覆盖重庆32个涉农区县,有2000多个网点。
…………
面对重庆农村的巨大市场,本土电商也跃跃欲试——秀山“武陵生活馆”、垫江“沃土街”等本土品牌相继崛起。
随着一家家电商服务站拔地而起,重庆农村电商渠道也开始向前延伸。
打通节点
2016年4月,垫江县坪山镇古佛村9组。
刘清林年近七旬,拄着拐杖。人老心不老的他不愿意落伍,因此平时也常会上网。正因为对互联网的了解,他果断完成了一件“大事”——将经营十年的小卖部“变身”为一家“五彩田园生活馆”。
“五彩田园生活馆”是重庆市重点打造的农业产品电商企业品牌。在垫江县各个村,都能见到“五彩田园生活馆”那块醒目的绿色招牌。
而在这块招牌背后,农村商贸模式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革。
从此,刘清林的店里不仅能为村民提供日常购物、代销农产品等传统服务,还增加了帮助村民收寄、代领快递,以及提供网上代缴水电气费、网络购票等服务功能。
“通了快递,买不难了,卖也不难了。”
“以后国外的产品,在我的店里也能买到。”
对这次“变身”,刘清林深感满意。
在另一个村子,大学毕业生谭小奉也开起了“五彩田园生活馆”。
“我觉得‘五彩田园’最有意义的功能是收购土鸡蛋、鸭蛋、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 谭小奉说,“以前看着村民们种好的蔬菜瓜果因为卖不出去而烂在地里,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能为他们找到销路,村民们高兴,我也就高兴了。”
“我们是小卖部,更是农村电商服务站。”谭小奉说。
通过小卖部竞相“变身”,农村电商服务站在垫江迅速发展起来。
2016年1月6日,“五彩田园”首家体验店在垫江县三溪镇箐口村开业。短短半年时间,“五彩田园生活馆”已经发展了88家店,覆盖垫江全县26个乡镇街道,辐射几十万人口。
随着“五彩田园”服务网络不断延伸,困扰垫江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通了。
效应初显
垫江县鹤游镇石鼓村村民张老汉,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到开业不久的“五彩田园生活馆”看看。他喜欢到生活馆里瞧一瞧有什么稀奇东西卖,也常到电商服务站门前的小台阶上站一站,听听别人说些什么。
“你家鸡蛋卖了多少钱?”
“今天还有便宜的菜籽油吗?”
…………
在电商服务站,乡亲们经常这样讨论——听起来鸡毛蒜皮,却件件攸关村民生计。
讨论声中,电商服务站渐渐成了村民们的“根据地”。
而“撇脱”“找钱”“安逸”也成为垫江农村电商服务站频频响起的关键词。
这些词汇,是重庆农村电商的互联网思维:农民“撇脱”,电商“找钱”,农产品消费者“安逸”。
正是这样的热闹,吸引张老汉常到服务站看看。
“每天忍不住要到这里来转转。”张老汉说。
星星之火,也点燃了“创客”们的热情——在农村创业人群中,开办电商服务站已成为一个流行选择。
在广大农村群众高涨的热情中,重庆农村电子商务也开始助力农民增收。
“原来只能卖2元一斤的脐橙,现在涨到了6元。”奉节县白帝镇八阵村村民,对“农村淘宝”催生的变化欣喜不已。
“土鸡蛋可以卖到3元一个!”秀山县平凯镇邓阳村农户敖福云,也因“武陵生活馆”喜上眉梢。
林立田间地头的电商服务站,正在让本土的农产品“飞起来”——重庆市农委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总额达到27.6亿元,比2014年增长155.6%。
当前,全市已有15个区县基本建成区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累计建设了1600多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5组村民杨小林从村里的“五彩田园生活馆”走出来,手捧刚收取的网购包裹。
几天前,杨小林把鸡蛋送到这里。通过电商,这些农村土鸡蛋插上“翅膀”,被销往全国各地。
“不用再跑到两公里外的坪山场镇去取包裹了。”
“不用赶场天背着鸡蛋去卖了。”
提起电子商务,杨小林就连竖大拇指:“撇脱(方便)!”
此时,渝北区龙景花园小区里,居民陈友平正在给孙子煮网购来的土鸡蛋。
这些鸡蛋就来自迎春村。
陈友平也给自己煮了一碗:“是小时候的味道——安逸!”
“覆盖之战”
尽管有一天就签约9家“五彩田园生活馆”电商服务站的成绩,吕翔仍然感觉到压力很大。
吕翔是“五彩田园”市场总监,常常一天要跑十幾个村宣讲农村电商政策。
2015年,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重庆出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每个区县建成1个以上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建设1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每个村建设1个电子商务服务点,区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衔接顺畅。
政策利好之下,电商争夺战在重庆田间地头打响。
最激烈的战役,是农村电商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电商综合服务站。
阿里巴巴来了,京东来了,苏宁云商来了……一场以互联网速率推进、以覆盖农村潜在电商市场为目标的“闪电战”席卷重庆农村。
2015年,京东启动农村战略。10个月后,“京东帮服务店”就完成了对重庆的全覆盖,覆盖面达1000个乡镇、9000多个村。
同时,阿里巴巴也相继在秀山、奉节等区县打造“农村淘宝”项目,建立县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在奉节催生出令人羡慕的“奉节速度”。
通过一个叫“邮掌柜”的软件,中国邮政也让“邮乐购”农村电商服务点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覆盖重庆32个涉农区县,有2000多个网点。
…………
面对重庆农村的巨大市场,本土电商也跃跃欲试——秀山“武陵生活馆”、垫江“沃土街”等本土品牌相继崛起。
随着一家家电商服务站拔地而起,重庆农村电商渠道也开始向前延伸。
打通节点
2016年4月,垫江县坪山镇古佛村9组。
刘清林年近七旬,拄着拐杖。人老心不老的他不愿意落伍,因此平时也常会上网。正因为对互联网的了解,他果断完成了一件“大事”——将经营十年的小卖部“变身”为一家“五彩田园生活馆”。
“五彩田园生活馆”是重庆市重点打造的农业产品电商企业品牌。在垫江县各个村,都能见到“五彩田园生活馆”那块醒目的绿色招牌。
而在这块招牌背后,农村商贸模式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革。
从此,刘清林的店里不仅能为村民提供日常购物、代销农产品等传统服务,还增加了帮助村民收寄、代领快递,以及提供网上代缴水电气费、网络购票等服务功能。
“通了快递,买不难了,卖也不难了。”
“以后国外的产品,在我的店里也能买到。”
对这次“变身”,刘清林深感满意。
在另一个村子,大学毕业生谭小奉也开起了“五彩田园生活馆”。
“我觉得‘五彩田园’最有意义的功能是收购土鸡蛋、鸭蛋、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 谭小奉说,“以前看着村民们种好的蔬菜瓜果因为卖不出去而烂在地里,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能为他们找到销路,村民们高兴,我也就高兴了。”
“我们是小卖部,更是农村电商服务站。”谭小奉说。
通过小卖部竞相“变身”,农村电商服务站在垫江迅速发展起来。
2016年1月6日,“五彩田园”首家体验店在垫江县三溪镇箐口村开业。短短半年时间,“五彩田园生活馆”已经发展了88家店,覆盖垫江全县26个乡镇街道,辐射几十万人口。
随着“五彩田园”服务网络不断延伸,困扰垫江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通了。
效应初显
垫江县鹤游镇石鼓村村民张老汉,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到开业不久的“五彩田园生活馆”看看。他喜欢到生活馆里瞧一瞧有什么稀奇东西卖,也常到电商服务站门前的小台阶上站一站,听听别人说些什么。
“你家鸡蛋卖了多少钱?”
“今天还有便宜的菜籽油吗?”
…………
在电商服务站,乡亲们经常这样讨论——听起来鸡毛蒜皮,却件件攸关村民生计。
讨论声中,电商服务站渐渐成了村民们的“根据地”。
而“撇脱”“找钱”“安逸”也成为垫江农村电商服务站频频响起的关键词。
这些词汇,是重庆农村电商的互联网思维:农民“撇脱”,电商“找钱”,农产品消费者“安逸”。
正是这样的热闹,吸引张老汉常到服务站看看。
“每天忍不住要到这里来转转。”张老汉说。
星星之火,也点燃了“创客”们的热情——在农村创业人群中,开办电商服务站已成为一个流行选择。
在广大农村群众高涨的热情中,重庆农村电子商务也开始助力农民增收。
“原来只能卖2元一斤的脐橙,现在涨到了6元。”奉节县白帝镇八阵村村民,对“农村淘宝”催生的变化欣喜不已。
“土鸡蛋可以卖到3元一个!”秀山县平凯镇邓阳村农户敖福云,也因“武陵生活馆”喜上眉梢。
林立田间地头的电商服务站,正在让本土的农产品“飞起来”——重庆市农委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总额达到27.6亿元,比2014年增长155.6%。
当前,全市已有15个区县基本建成区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累计建设了1600多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