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20年1月下旬以来,党中央举全国之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种种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抗击疫情中,我们还有一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超越的显著优势——中医。打赢疫情攻坚战,中医药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早在30多年前,中国系统工程大师钱学森指出:“医学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于一炉的新医学。”今天中西医并重的新医学时代已经到来。钱学森智库作为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的传承者和第一实践者,临危难之际,发时代之声,要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力量。
为了运用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决胜战,我们首先要了解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生命系统,开放复杂巨系统。钱学森认为人体之复杂,一方面,是由于组成人体的单元、生物分子花色繁多,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又各不相同,从而形成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又是在不断变化的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这个系统与外界是有交往的。人的存在与整个客观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单独的一个人存在。这些思想大多来自他在大学期间的一场疾病和在美国软禁期间失语的思考。从航天一线回归系统工程思想研究的钱学森,开始更多地关注生命系统的探究,多次指出,生命系统特别是具有高级心理活动的人的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二是人机环结合,综合集成为方法。钱学森在指导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通过研究“航天员、航天器、太空环境”之间的作用机理与系统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机—环”系统工程。这一全新的学科,使人们在设计和研制任何一个关系到人、环境、机器的系统时,将产生三个方面的飞跃: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定性走向定量。“人—机—环”系统工程将系统科学引入航天医学工程学中,钱学森继而对医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把医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治病的第一医学、防病的第二医学、康复的第三医学,以及提高人体功能的第四医学。钱老概括出的这“四个医学”的观点,让医学权威吴阶平院士赞叹不已,他说:“我行医几十年都概括不出来这个结论。”后来,结合社会系统工程思想的研究,钱学森还提出,研究像人体这样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必须走另一条路、另一种方法,就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具体地说,就是把点滴的、定性的、不全面的意见综合起来,形成数学模型,输入边界条件,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三是天人合一观,中医辩证论治去病邪。钱学森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环境、人与宇宙这样一个超级巨系统之间的“合一”。他认为,人体医学是通过人体这个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整个客观世界,不但不能把人体各组成部分隔离开来考察,也不能把人体和外界隔离开来考虑。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说和五行说,中医理论的脏腑说以及经脉学说,中医理论的六淫、七情,中医讲究辩证论治,这些都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以及人和环境、人和工作的整体观。事实上,中医在调控机体、增强对疫病的抵抗力方面,拥有千百年的防治经验。宋朝名医李杲则从中医角度出发,创立了脾胃学说,强调通过治理脾胃内伤,令“正气存内”以抵御病邪,拯救了无数战乱环境中营养不良的人群;还有明清时期叶天士与吴鞠通的银翘散、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等。
钱学森依据中医“导气至和”的整体观,创立了“人体自修复”学说。他认为,利用人体固有的东西,把它调顺了,产生人体系统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是健康的,是能够抵抗疾病的。许多疾病得以自愈,是因为人自身的防御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等若干系统之间互相协调,相互“替补”,使人的修复能力大于损伤能力。通过呼吸的控制,以及俯仰屈伸的动作,使身体各部柔顺,使人体的内脏器官之间平衡、调和。采取积极的健身方法,扶正培本、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使呼吸、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整到正常的水平。身体锻炼还使人之精神、体力、食欲不断改善,心理健康,焦虑减少,这是任何药物无法比拟的,对于改善疫情感染者肺功能的康复至关重要。
四是大成智慧教育为根,身心兼治固培元。钱学森晚年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学,是培育创新医疗人才、提升国民综合素养、推动国家文明建设的一把“金钥匙”。钱学森把教育分为“生命形成、生存炼成、生活养成、生产有成”四个阶段,通过获得最佳的教育,来解决“融入世界、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 一是在“生命形成”阶段,构筑“融入世界”的最佳基因。也就是胎教。二是在“生存炼成”阶段,构筑“感知世界”的最佳基因。人从降生直到三岁,通过 “潜意识教育”,终生发挥作用。三是在“生活养成”阶段,构筑“认识世界”的最佳基因。4岁到11岁这个时期,人将获取“认识世界”的能力,决定能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四是在“生产有成”阶段,构筑“改造世界”的最佳基因。12岁到17岁,人将通过大量知识的灌输,以及各类技巧的培养,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人,获取改造世界的能力。
这种大成智慧教育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提升人体潜能开发,使人的思想觉悟、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和人体功能大大提高。人类绝大多数的机械记忆、重复性劳动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思维的飞跃。
怎么运用钱学森的人民健康思想,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决胜战?这里,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以“治人”为本、坚持“防敌”战术,中西医优势互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猛,尚无清除病毒的特效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有效逆转新冠肺炎病情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博大精深的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85.2%。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的治愈出院和症状改善占87%。
中医以“治人”为本,驱邪气扶正气。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秉承“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辩”的辨证论治核心思想,从外邪侵袭人体所表现出征候出发,从人体整体症状出发,精准施策和因人给药,切实修复损伤的肌体和脏器,从而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驱赶病毒的目的。许多中药经实验证明,具有扩张微循环血管、促进粘附细胞解聚、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微循环血流量等多种药效作用。但总的思想是,中药作用的对象是人,调动人体防御功能区处理病毒细菌,这是整体论思想的集中体现。针对本次战“疫”,我们还不能简单说这种西医命名为新冠肺炎病毒是寒疫还是瘟疫,根据年龄、表征、基础病症等综合反应来看,目前是两种共存,值得后期深入研究。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药治疗措施,并不是所谓的抗病毒特效药,千万不能因此挤占耽误宝贵的抢救时机。 西医注重“靶向治疗”,强势火力杀灭病毒。新冠肺炎患者多数在发病之初表现出呼吸困难,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症状。本次病毒攻击的要害部位还是肺部。因此,探寻治疗新冠肺炎,需要了解肺部基本肌理:肺泡微环境组织结构中有大量巨噬细胞分布,是逆转病情的重要物质基础。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清除功能,所以,只要及时稍微扩张肺微小血管,疏导血液流动,巨噬细胞就可以帮助被卡住的中性粒细胞脱身出来,一起发挥吞噬清除病毒作用,免疫超敏反应自然就可以控制下来。
弘扬中医药文化,中西医深度协同创新。中医药防治疫情所表现出来的不可替代性,再一次需要还原中医在中华文化中的身份,中医将从参与者变成主力军。同时,也要坚持进一步完善中西医协同救治防治机制,就是要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平台,把中医药参与诊疗方案制定、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纳入医院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形成有效评价机制。从疫情防控整体出发,“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综合救治体系,病毒溯源、病毒传播、快速检测、对症药物、疫苗研制的中西医系统施策,才能够彻底打败病毒、战胜疫情。
二是微循环、功能态,提升“自我修复”的隐性力量。中医的医病理论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都处于运动和平衡的状态。一旦这种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若人体运动正常,对外界的邪气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一旦超过了身体的抵抗能力,就会失去平衡而生病。人体由气道、水道、血道等微循环系统组成,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供给细胞血、能量和营养物质,带走对人体有害的肌酸、乳酸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保持良好的内环境和保证正常生命活动。俞梦孙院士继承钱学森提出的“人系统的功能态呈现为亚稳态形式,它具有稳的一面,也同时存在变的一面”的思想,提出了“功能态”中的“过渡态”阶段在生命阶段过程中处于“帅”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他认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学,也就是真正的中医模式,它是有序性输入的引导者,有效阻止虚、寒、湿、瘀、凝、堵等,使人系统健康,既能防病也能治病。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事业面临困境特别是慢性病呈井喷态势下,医疗卫生部门更需要转变模式,从人的开放复杂巨系统上,寻找满足恢复健康、重建自排异自修复的办法。
治病医学与预防医学是一对双胞胎,人类天生的独特优势—“人体自修复”。在人类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体为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不断地锻炼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自组织、自修复、自生长的功能系统,这使人体得以维持健康状态,免于在来自外界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侵害中丧失生命力。医学上把这个功能系统就叫作人体自修复功能。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自身的这种能力可治愈 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名医可以与人体的自修复功能相媲美。人体自修复功能属于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令身体处于一种备战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的身体从常态进入病态后,为了顺利完成源于自我保护的功能,人体自修复功能会调配并重新分配身体资源来集中一切力量应对突发的疾病,甚至暂时关闭某些机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而将养分分配给身体急需的部位。这种保护是与生俱来的功能,比如,人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感到不想吃东西;感冒发烧时,少进食、多饮水会加快康复。许多疾病的症状,都是人体自修复功能的调度所引起的,所表现出来的所有症状,比如,发炎、疼痛、发热、呕吐、头晕、倦怠等,都是人体自修复的一种表现,也是疾病的表现,待疾病消除后,又恢复正常。现代化带给我们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思想焦虑、肢体疲劳、膳食结构不合理,噪声、空气、水、辐射交织在一起的污染,持续损害着人体的组织器官,导致人体的自修复功能忙得无暇休息,自修复功能逐渐下降,人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患病率越来越高,罹患各类慢性疾病的人数,节节攀升。可以说,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慢性疾病和亚健康问题,都源于人体长期超负荷运转所造成的人体自修复功能下降。
三是“人—机—环”系统工程思想,普惠人民病有所医福祉。时至今日,随着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的跃进,疾病的诊断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机器。当人们沉浸在享受现代医学高科技带来的社会繁荣之际,却也不知不觉地闯入了两大误区:一是在机器的设计时,由于漠视了人的特点和要求,致使事故增加,造成了对人类伦理道德、社会价值层面的严重挑战。例如,“基因编辑婴儿”案件;二是在机器的设计时,由于漠视了环境的特点和要求,不但影响了机器本身性能的发挥,而且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甚至生存造成重大威胁。例如,金属踝关节植入物导致的坏死和感染。
面对患者这个复杂巨系统,医生必须随时随地准备抛弃固定模式,以面对前所未有之变化,这都不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可以应对的。医生是在治疗干预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患者复杂病因的认识,进而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一个拥有标准化书本知识的医学博士,只有一次次手握冰冷的手术刀,经历过一个个鲜活的病例,积攒起一份份沉甸甸的经验,才能蜕变为真正的“白衣天使”。医生不能沦为医疗器具的“奴隶”,而是要做“器之主人”。
人因工程在实践中应运而生,是综合运用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在技术上,就是要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及其实践形式,其实质,就是把机器的逻辑思维优势,人类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把数据、信息、知识、机器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最高层次的医疗智慧。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次大飞跃。“人—机—环”系统工程,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器、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使人和机器、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以发挥其最大效能。在医护人员的科学主治下,善用AI诊疗、远程医疗等技术,全力使用氧疗、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ECMO等功能支持手段,帮助疫情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实现医治水平的综合提升。
四是运用大成智慧教育理念,培育公共卫生人才。创新是魂,人才是根。教学育人是解决我国公共卫生和防疫人才不足的根本。应急防疫,涉及文、理、工、医、经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应急防疫之人员,必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3000多所大专院校的学科设置中,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设立公共卫生学院的大学仅有80余家。此次疫情重灾区武汉,本是全国人均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很多病人却得不到及时救治,导致轻症转为重症,许多在等待中病逝。截至2月17日,全国29个地区共派往湖北的3.2万名外地支援人员中,有1.1万名是重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可见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人员短缺形势之严峻。
运用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理念,加速建设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应急响应、系统防疫的人才队伍。国家要将健康医疗科普教育纳入常态化教育体系。从幼儿教育开始,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提升健康医学常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要加强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集中力量建立公共卫生与防疫的研究体系、实验室体系,聚焦病毒和卫生前沿工作研究,为公共卫生人才“改造世界”搭建起创新平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胜利的曙光已经开始在地平线上出现,相信有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的智慧支持,疫情的寒冬一定能夠逾越,春天的脚步也一定能够温暖踏来。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决胜战!
早在30多年前,中国系统工程大师钱学森指出:“医学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于一炉的新医学。”今天中西医并重的新医学时代已经到来。钱学森智库作为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的传承者和第一实践者,临危难之际,发时代之声,要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力量。
综合集成、大成智慧——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之魂
为了运用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决胜战,我们首先要了解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生命系统,开放复杂巨系统。钱学森认为人体之复杂,一方面,是由于组成人体的单元、生物分子花色繁多,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又各不相同,从而形成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又是在不断变化的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这个系统与外界是有交往的。人的存在与整个客观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单独的一个人存在。这些思想大多来自他在大学期间的一场疾病和在美国软禁期间失语的思考。从航天一线回归系统工程思想研究的钱学森,开始更多地关注生命系统的探究,多次指出,生命系统特别是具有高级心理活动的人的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二是人机环结合,综合集成为方法。钱学森在指导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通过研究“航天员、航天器、太空环境”之间的作用机理与系统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机—环”系统工程。这一全新的学科,使人们在设计和研制任何一个关系到人、环境、机器的系统时,将产生三个方面的飞跃: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定性走向定量。“人—机—环”系统工程将系统科学引入航天医学工程学中,钱学森继而对医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把医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治病的第一医学、防病的第二医学、康复的第三医学,以及提高人体功能的第四医学。钱老概括出的这“四个医学”的观点,让医学权威吴阶平院士赞叹不已,他说:“我行医几十年都概括不出来这个结论。”后来,结合社会系统工程思想的研究,钱学森还提出,研究像人体这样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必须走另一条路、另一种方法,就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具体地说,就是把点滴的、定性的、不全面的意见综合起来,形成数学模型,输入边界条件,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三是天人合一观,中医辩证论治去病邪。钱学森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环境、人与宇宙这样一个超级巨系统之间的“合一”。他认为,人体医学是通过人体这个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整个客观世界,不但不能把人体各组成部分隔离开来考察,也不能把人体和外界隔离开来考虑。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说和五行说,中医理论的脏腑说以及经脉学说,中医理论的六淫、七情,中医讲究辩证论治,这些都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以及人和环境、人和工作的整体观。事实上,中医在调控机体、增强对疫病的抵抗力方面,拥有千百年的防治经验。宋朝名医李杲则从中医角度出发,创立了脾胃学说,强调通过治理脾胃内伤,令“正气存内”以抵御病邪,拯救了无数战乱环境中营养不良的人群;还有明清时期叶天士与吴鞠通的银翘散、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等。
钱学森依据中医“导气至和”的整体观,创立了“人体自修复”学说。他认为,利用人体固有的东西,把它调顺了,产生人体系统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是健康的,是能够抵抗疾病的。许多疾病得以自愈,是因为人自身的防御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等若干系统之间互相协调,相互“替补”,使人的修复能力大于损伤能力。通过呼吸的控制,以及俯仰屈伸的动作,使身体各部柔顺,使人体的内脏器官之间平衡、调和。采取积极的健身方法,扶正培本、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使呼吸、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整到正常的水平。身体锻炼还使人之精神、体力、食欲不断改善,心理健康,焦虑减少,这是任何药物无法比拟的,对于改善疫情感染者肺功能的康复至关重要。
四是大成智慧教育为根,身心兼治固培元。钱学森晚年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学,是培育创新医疗人才、提升国民综合素养、推动国家文明建设的一把“金钥匙”。钱学森把教育分为“生命形成、生存炼成、生活养成、生产有成”四个阶段,通过获得最佳的教育,来解决“融入世界、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 一是在“生命形成”阶段,构筑“融入世界”的最佳基因。也就是胎教。二是在“生存炼成”阶段,构筑“感知世界”的最佳基因。人从降生直到三岁,通过 “潜意识教育”,终生发挥作用。三是在“生活养成”阶段,构筑“认识世界”的最佳基因。4岁到11岁这个时期,人将获取“认识世界”的能力,决定能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四是在“生产有成”阶段,构筑“改造世界”的最佳基因。12岁到17岁,人将通过大量知识的灌输,以及各类技巧的培养,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人,获取改造世界的能力。
这种大成智慧教育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提升人体潜能开发,使人的思想觉悟、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和人体功能大大提高。人类绝大多数的机械记忆、重复性劳动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思维的飞跃。
精准发力、系统施策,助力人民健康发展迈向新高度
怎么运用钱学森的人民健康思想,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决胜战?这里,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以“治人”为本、坚持“防敌”战术,中西医优势互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猛,尚无清除病毒的特效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有效逆转新冠肺炎病情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博大精深的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85.2%。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的治愈出院和症状改善占87%。
中医以“治人”为本,驱邪气扶正气。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秉承“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辩”的辨证论治核心思想,从外邪侵袭人体所表现出征候出发,从人体整体症状出发,精准施策和因人给药,切实修复损伤的肌体和脏器,从而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驱赶病毒的目的。许多中药经实验证明,具有扩张微循环血管、促进粘附细胞解聚、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微循环血流量等多种药效作用。但总的思想是,中药作用的对象是人,调动人体防御功能区处理病毒细菌,这是整体论思想的集中体现。针对本次战“疫”,我们还不能简单说这种西医命名为新冠肺炎病毒是寒疫还是瘟疫,根据年龄、表征、基础病症等综合反应来看,目前是两种共存,值得后期深入研究。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药治疗措施,并不是所谓的抗病毒特效药,千万不能因此挤占耽误宝贵的抢救时机。 西医注重“靶向治疗”,强势火力杀灭病毒。新冠肺炎患者多数在发病之初表现出呼吸困难,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症状。本次病毒攻击的要害部位还是肺部。因此,探寻治疗新冠肺炎,需要了解肺部基本肌理:肺泡微环境组织结构中有大量巨噬细胞分布,是逆转病情的重要物质基础。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清除功能,所以,只要及时稍微扩张肺微小血管,疏导血液流动,巨噬细胞就可以帮助被卡住的中性粒细胞脱身出来,一起发挥吞噬清除病毒作用,免疫超敏反应自然就可以控制下来。
弘扬中医药文化,中西医深度协同创新。中医药防治疫情所表现出来的不可替代性,再一次需要还原中医在中华文化中的身份,中医将从参与者变成主力军。同时,也要坚持进一步完善中西医协同救治防治机制,就是要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平台,把中医药参与诊疗方案制定、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纳入医院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形成有效评价机制。从疫情防控整体出发,“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综合救治体系,病毒溯源、病毒传播、快速检测、对症药物、疫苗研制的中西医系统施策,才能够彻底打败病毒、战胜疫情。
二是微循环、功能态,提升“自我修复”的隐性力量。中医的医病理论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都处于运动和平衡的状态。一旦这种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若人体运动正常,对外界的邪气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一旦超过了身体的抵抗能力,就会失去平衡而生病。人体由气道、水道、血道等微循环系统组成,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供给细胞血、能量和营养物质,带走对人体有害的肌酸、乳酸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保持良好的内环境和保证正常生命活动。俞梦孙院士继承钱学森提出的“人系统的功能态呈现为亚稳态形式,它具有稳的一面,也同时存在变的一面”的思想,提出了“功能态”中的“过渡态”阶段在生命阶段过程中处于“帅”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他认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学,也就是真正的中医模式,它是有序性输入的引导者,有效阻止虚、寒、湿、瘀、凝、堵等,使人系统健康,既能防病也能治病。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事业面临困境特别是慢性病呈井喷态势下,医疗卫生部门更需要转变模式,从人的开放复杂巨系统上,寻找满足恢复健康、重建自排异自修复的办法。
治病医学与预防医学是一对双胞胎,人类天生的独特优势—“人体自修复”。在人类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体为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不断地锻炼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自组织、自修复、自生长的功能系统,这使人体得以维持健康状态,免于在来自外界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侵害中丧失生命力。医学上把这个功能系统就叫作人体自修复功能。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自身的这种能力可治愈 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名医可以与人体的自修复功能相媲美。人体自修复功能属于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令身体处于一种备战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的身体从常态进入病态后,为了顺利完成源于自我保护的功能,人体自修复功能会调配并重新分配身体资源来集中一切力量应对突发的疾病,甚至暂时关闭某些机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而将养分分配给身体急需的部位。这种保护是与生俱来的功能,比如,人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感到不想吃东西;感冒发烧时,少进食、多饮水会加快康复。许多疾病的症状,都是人体自修复功能的调度所引起的,所表现出来的所有症状,比如,发炎、疼痛、发热、呕吐、头晕、倦怠等,都是人体自修复的一种表现,也是疾病的表现,待疾病消除后,又恢复正常。现代化带给我们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思想焦虑、肢体疲劳、膳食结构不合理,噪声、空气、水、辐射交织在一起的污染,持续损害着人体的组织器官,导致人体的自修复功能忙得无暇休息,自修复功能逐渐下降,人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患病率越来越高,罹患各类慢性疾病的人数,节节攀升。可以说,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慢性疾病和亚健康问题,都源于人体长期超负荷运转所造成的人体自修复功能下降。
三是“人—机—环”系统工程思想,普惠人民病有所医福祉。时至今日,随着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的跃进,疾病的诊断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机器。当人们沉浸在享受现代医学高科技带来的社会繁荣之际,却也不知不觉地闯入了两大误区:一是在机器的设计时,由于漠视了人的特点和要求,致使事故增加,造成了对人类伦理道德、社会价值层面的严重挑战。例如,“基因编辑婴儿”案件;二是在机器的设计时,由于漠视了环境的特点和要求,不但影响了机器本身性能的发挥,而且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甚至生存造成重大威胁。例如,金属踝关节植入物导致的坏死和感染。
面对患者这个复杂巨系统,医生必须随时随地准备抛弃固定模式,以面对前所未有之变化,这都不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可以应对的。医生是在治疗干预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患者复杂病因的认识,进而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一个拥有标准化书本知识的医学博士,只有一次次手握冰冷的手术刀,经历过一个个鲜活的病例,积攒起一份份沉甸甸的经验,才能蜕变为真正的“白衣天使”。医生不能沦为医疗器具的“奴隶”,而是要做“器之主人”。
人因工程在实践中应运而生,是综合运用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在技术上,就是要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及其实践形式,其实质,就是把机器的逻辑思维优势,人类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把数据、信息、知识、机器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最高层次的医疗智慧。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次大飞跃。“人—机—环”系统工程,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器、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使人和机器、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以发挥其最大效能。在医护人员的科学主治下,善用AI诊疗、远程医疗等技术,全力使用氧疗、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ECMO等功能支持手段,帮助疫情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实现医治水平的综合提升。
四是运用大成智慧教育理念,培育公共卫生人才。创新是魂,人才是根。教学育人是解决我国公共卫生和防疫人才不足的根本。应急防疫,涉及文、理、工、医、经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应急防疫之人员,必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3000多所大专院校的学科设置中,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设立公共卫生学院的大学仅有80余家。此次疫情重灾区武汉,本是全国人均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很多病人却得不到及时救治,导致轻症转为重症,许多在等待中病逝。截至2月17日,全国29个地区共派往湖北的3.2万名外地支援人员中,有1.1万名是重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可见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人员短缺形势之严峻。
运用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理念,加速建设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应急响应、系统防疫的人才队伍。国家要将健康医疗科普教育纳入常态化教育体系。从幼儿教育开始,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提升健康医学常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要加强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集中力量建立公共卫生与防疫的研究体系、实验室体系,聚焦病毒和卫生前沿工作研究,为公共卫生人才“改造世界”搭建起创新平台。
结 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胜利的曙光已经开始在地平线上出现,相信有钱学森人民健康思想的智慧支持,疫情的寒冬一定能夠逾越,春天的脚步也一定能够温暖踏来。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决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