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绣香荷包就是我的“菜”
提起红色革命老区山东沂蒙,你会想起什么?是婉转优美的沂蒙山小调?还是充满韧劲的千层鞋底儿?今天,有位土生土长的小女子创造了另一个传奇。
她叫卞成飞,眼角眉梢都流淌着灵秀甜美的气质。
“姐儿房中绣荷包/手拿着钢针轻上描儿/显显你手段儿高……”这是数十年前民间女子绣荷包的场景。然而,民间艺人逐渐老去,后辈纷纷走进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闯荡,有谁还甘愿驻守乡間,坐在檐下静静地绣荷包呢?鲜有人在。
手绣香荷包正面临失传的尴尬。与物质文化遗产作比较,类似手绣香荷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起来更显艰难。因为它们原本有赖于传承人的“口手相授”,一旦“人”的线索中断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销声匿迹。
想当初,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卞成飞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呢,并没太多考虑这个深刻的话题。最初接触手绣香荷包这门技艺时,小丫头也仅是出于喜欢。
2000年,16岁的卞成飞考入临沂艺术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对口的工作。倒不是她百般挑剔,而是她觉得自己打小跟母亲学过手绣,如今又有了三年艺校培养的美术基础,好歹不能跟艺术掰了吧?思前想后,她干脆“窝”在家里:剪纸,画粮食画,作小手工……就这么浑浑噩噩了几年,钱挣不来多少,她却觉得既开心又有趣。
2006年端午节,卞成飞偶然出去串门儿,被同村一位老人制作的手绣香荷包彻底拽住了脚。天哪,多么夺目的花纹,多么醉人的芳香啊!她拿起来,捧在手上,贴在脸上。没有机器的冰冷,这小东西,从线到结都透着无限的柔软与亲和。
卞成飞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她忍不住笑出声来:舍不得放弃艺术,又有画画的底子,手绣香荷包不恰巧是我创业的专属菜吗?
传统与个性的碰撞
盘算了大半年,卞成飞正式开工了。她四处打听民间手绣老艺人的住处,苦于没有交通工具,有时一天得走几十里的山路拜师学艺。回家以后,饭也顾不得吃,常常忙活到黎明。
“这么大的姑娘了,也不上班挣钱,能捣鼓出啥名堂哟?”卞成飞累得腰酸腿疼,头昏眼花,乡亲们却不理解!她委屈得直掉眼泪,可咬牙一想,这认准的路得走下去,不然老了会后悔呀!小小的绣花针捏在食指与拇指间,生生硌出印记来。
很快,她斗胆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手绣香荷包店。哪知大家伙儿一看就“上瘾”啦:“嗬,得承认好看!”“甭说,成飞这孩子手挺巧滴!”你一言,我一语,卞成飞的手绣功夫居然借着乡亲们的嘴巴远近闻名了。乡间人实诚,也热忱。娶媳妇的、嫁闺女的、生孩子的几乎都要往她店里寻个“宝”去——“小打小闹”中,卞成飞的手绣香荷包赚来了第一笔财富。
初尝甜头,卞成飞瞬间来了勇气。在大家的鼓励下,她带上自己的手绣香荷包参加当地各类文化展览,每次露面都赢得各种赞。她心里美得开了花。可一次展览会上,有位民间艺术家话锋一转:“成飞呀,你这香荷包手艺很好,传统色彩浓重,工艺也精湛,但少了点儿咱沂蒙的特色与个性啊。”
这话一针见血。接连几个晚上,卞成飞辗转反侧,她又睡不着了。是呀,我是沂蒙人,手绣香荷包得体现家乡的特点,不能倚赖复制式手艺。她决定在创新上狠下工夫。这不,夜深人静,忙碌了一天的卞成飞呆在床头,不断思索着荷包的新样式、新图案、新配色……躺下来也闲不住,继续想。床头上放着笔和纸,方便她随时记录灵感,好在第二天继续尝试与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卞成飞自创的沂蒙手绣香荷包新鲜出炉了。摒弃华贵的丝绸面料,换以家乡人最熟悉、最喜爱的棉布料子,如此能彰显家乡的质感与温度。选择沂蒙人钟爱的红、绿、粉、黑四色为基调,附上其他色彩,搭以巧妙的对比与呼应……大俗,亦能大雅。
在图案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卞成飞以传统的荷包图案为基础,运用富于变化的针法加以生动贴心的演绎。比如,借威猛霸气的狮、虎寓意“祛邪”;借丰满多籽的葫芦、石榴祈盼得子积福;借漂亮纯净的荷花喻指和美;借嘀啾穿梭的燕子表示比翼双飞……动静相宜,托物言志,形象与意境融合得恰到好处。
香荷包之所以香气氤氲,主要得于其中的填充物。除却老艺人们的指点,卞成飞也向当地专业的医疗机构请教。她在荷包里填了艾叶、黑豆、朱砂、丁香、辛夷等各类中草药。在填充物的选择上,她有个信念:烘焙,打磨,加工……每个环节极力采撷和保留大自然的力量。香气荡漾的荷包,带着天地的灵气,无论戴在身上,挂在床前或者置于枕边,均能起到清心、安神、通窍、保健等功效。
老年人喜欢梅、菊、荷等元素;小孩子喜欢虎、豹等飞禽走兽元素;青年人的香包既要表情达意,还得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卞成飞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让全部人喜爱,让代代人认同的东西一定得有独特的魅力。为此,她在香荷包的硬件上也费了心思:融入藏银、苗银、菩提子、蜜蜡等时尚元素,使人们配戴起来有情调,怀古而不显“土”。
总之,只要你把想法告诉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她就能在第一时间揣摩你的需要,从而制作出令你满意的好物件。外地很多慕名订制香荷包的买家惊呼:“简直是无价之宝,咱说不出的东西她都做出来了!而我们要的明明就是这种感觉!”
我以指尖秀爱
事实上,手绣香荷包绝非简单的针线活儿。制作一个沂蒙手绣香荷包大约需要十几道工序:打浆子、制袼褙模、贴布面、画图案、绣制、合片、填充、缝合、装饰……
用面粉加水熬成糊状,趁小麦的味道飘然而至,晾凉备用。找块平整的木板,板上铺层报纸,用水打湿;涂一层糨糊跟铺一层布料。反复两次以后放在通风处晾干。用卡纸修剪成模,用针将纸模和袼褙同时固定,然后剪下两片一模一样的“袼褙模”。
如果说“袼褙模”是香荷包瓷实的骨架,那么好看的布料就是上乘的衣服了。“量体裁衣”嘛,贴在“袼褙模”上的布片,周围留出约摸半指宽的边儿。为使其平整地贴于背面,边上剪了许多小口,整齐有序,像衣服上随风舞动的流苏。
因为坚持纯原创、纯手工的制作,一个沂蒙手绣香荷包差不多两天才能问世。倘若遇上复杂的花样,则要花费更长时间。就这样,在时光与针线的交相辉映下,每一件沂蒙手绣香荷包都成了卞成飞的孩子,有生命,有性格,有心跳,有独一无二的念想。因为与众不同,她的淘宝店、微店始终客户爆棚,手绣作品供不应求。
2012年,卞成飞“赌”上挣来的全部资金成立了一家工艺品公司,招家乡人一起发展民间手工艺品,沂蒙手绣香荷包乃是主打。“人亡艺绝”制约了传统艺术的发展,这个小女子想用自己的努力留住它们。
2013年,以沂蒙手绣香荷包为代表的“卞成飞民俗手工艺术”入选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4年,卞成飞应邀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得到现场演示沂蒙香荷包制作的机会。她和她的创业团队所打造的艺术精品被国内外友人高价收藏。
2015年沂蒙大雪时,卞成飞的手绣工坊损失严重。那天,她迎着白色的雪光,坐好,穿针引线。她在心形的荷包上绣一行字:我是倔强的草根/只要精神在/心在/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
如今,卞成飞的公司已经创下每年逾千万的产值!靠古老绣花针富起来的家乡人有了追梦的底气。是啊,梦在路上,心在远方,卞成飞的手绣香荷包不正是一份有血有肉的模版吗?
责编/昕莉
提起红色革命老区山东沂蒙,你会想起什么?是婉转优美的沂蒙山小调?还是充满韧劲的千层鞋底儿?今天,有位土生土长的小女子创造了另一个传奇。
她叫卞成飞,眼角眉梢都流淌着灵秀甜美的气质。
“姐儿房中绣荷包/手拿着钢针轻上描儿/显显你手段儿高……”这是数十年前民间女子绣荷包的场景。然而,民间艺人逐渐老去,后辈纷纷走进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闯荡,有谁还甘愿驻守乡間,坐在檐下静静地绣荷包呢?鲜有人在。
手绣香荷包正面临失传的尴尬。与物质文化遗产作比较,类似手绣香荷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起来更显艰难。因为它们原本有赖于传承人的“口手相授”,一旦“人”的线索中断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销声匿迹。
想当初,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卞成飞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呢,并没太多考虑这个深刻的话题。最初接触手绣香荷包这门技艺时,小丫头也仅是出于喜欢。
2000年,16岁的卞成飞考入临沂艺术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对口的工作。倒不是她百般挑剔,而是她觉得自己打小跟母亲学过手绣,如今又有了三年艺校培养的美术基础,好歹不能跟艺术掰了吧?思前想后,她干脆“窝”在家里:剪纸,画粮食画,作小手工……就这么浑浑噩噩了几年,钱挣不来多少,她却觉得既开心又有趣。
2006年端午节,卞成飞偶然出去串门儿,被同村一位老人制作的手绣香荷包彻底拽住了脚。天哪,多么夺目的花纹,多么醉人的芳香啊!她拿起来,捧在手上,贴在脸上。没有机器的冰冷,这小东西,从线到结都透着无限的柔软与亲和。
卞成飞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她忍不住笑出声来:舍不得放弃艺术,又有画画的底子,手绣香荷包不恰巧是我创业的专属菜吗?
传统与个性的碰撞
盘算了大半年,卞成飞正式开工了。她四处打听民间手绣老艺人的住处,苦于没有交通工具,有时一天得走几十里的山路拜师学艺。回家以后,饭也顾不得吃,常常忙活到黎明。
“这么大的姑娘了,也不上班挣钱,能捣鼓出啥名堂哟?”卞成飞累得腰酸腿疼,头昏眼花,乡亲们却不理解!她委屈得直掉眼泪,可咬牙一想,这认准的路得走下去,不然老了会后悔呀!小小的绣花针捏在食指与拇指间,生生硌出印记来。
很快,她斗胆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手绣香荷包店。哪知大家伙儿一看就“上瘾”啦:“嗬,得承认好看!”“甭说,成飞这孩子手挺巧滴!”你一言,我一语,卞成飞的手绣功夫居然借着乡亲们的嘴巴远近闻名了。乡间人实诚,也热忱。娶媳妇的、嫁闺女的、生孩子的几乎都要往她店里寻个“宝”去——“小打小闹”中,卞成飞的手绣香荷包赚来了第一笔财富。
初尝甜头,卞成飞瞬间来了勇气。在大家的鼓励下,她带上自己的手绣香荷包参加当地各类文化展览,每次露面都赢得各种赞。她心里美得开了花。可一次展览会上,有位民间艺术家话锋一转:“成飞呀,你这香荷包手艺很好,传统色彩浓重,工艺也精湛,但少了点儿咱沂蒙的特色与个性啊。”
这话一针见血。接连几个晚上,卞成飞辗转反侧,她又睡不着了。是呀,我是沂蒙人,手绣香荷包得体现家乡的特点,不能倚赖复制式手艺。她决定在创新上狠下工夫。这不,夜深人静,忙碌了一天的卞成飞呆在床头,不断思索着荷包的新样式、新图案、新配色……躺下来也闲不住,继续想。床头上放着笔和纸,方便她随时记录灵感,好在第二天继续尝试与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卞成飞自创的沂蒙手绣香荷包新鲜出炉了。摒弃华贵的丝绸面料,换以家乡人最熟悉、最喜爱的棉布料子,如此能彰显家乡的质感与温度。选择沂蒙人钟爱的红、绿、粉、黑四色为基调,附上其他色彩,搭以巧妙的对比与呼应……大俗,亦能大雅。
在图案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卞成飞以传统的荷包图案为基础,运用富于变化的针法加以生动贴心的演绎。比如,借威猛霸气的狮、虎寓意“祛邪”;借丰满多籽的葫芦、石榴祈盼得子积福;借漂亮纯净的荷花喻指和美;借嘀啾穿梭的燕子表示比翼双飞……动静相宜,托物言志,形象与意境融合得恰到好处。
香荷包之所以香气氤氲,主要得于其中的填充物。除却老艺人们的指点,卞成飞也向当地专业的医疗机构请教。她在荷包里填了艾叶、黑豆、朱砂、丁香、辛夷等各类中草药。在填充物的选择上,她有个信念:烘焙,打磨,加工……每个环节极力采撷和保留大自然的力量。香气荡漾的荷包,带着天地的灵气,无论戴在身上,挂在床前或者置于枕边,均能起到清心、安神、通窍、保健等功效。
老年人喜欢梅、菊、荷等元素;小孩子喜欢虎、豹等飞禽走兽元素;青年人的香包既要表情达意,还得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卞成飞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让全部人喜爱,让代代人认同的东西一定得有独特的魅力。为此,她在香荷包的硬件上也费了心思:融入藏银、苗银、菩提子、蜜蜡等时尚元素,使人们配戴起来有情调,怀古而不显“土”。
总之,只要你把想法告诉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她就能在第一时间揣摩你的需要,从而制作出令你满意的好物件。外地很多慕名订制香荷包的买家惊呼:“简直是无价之宝,咱说不出的东西她都做出来了!而我们要的明明就是这种感觉!”
我以指尖秀爱
事实上,手绣香荷包绝非简单的针线活儿。制作一个沂蒙手绣香荷包大约需要十几道工序:打浆子、制袼褙模、贴布面、画图案、绣制、合片、填充、缝合、装饰……
用面粉加水熬成糊状,趁小麦的味道飘然而至,晾凉备用。找块平整的木板,板上铺层报纸,用水打湿;涂一层糨糊跟铺一层布料。反复两次以后放在通风处晾干。用卡纸修剪成模,用针将纸模和袼褙同时固定,然后剪下两片一模一样的“袼褙模”。
如果说“袼褙模”是香荷包瓷实的骨架,那么好看的布料就是上乘的衣服了。“量体裁衣”嘛,贴在“袼褙模”上的布片,周围留出约摸半指宽的边儿。为使其平整地贴于背面,边上剪了许多小口,整齐有序,像衣服上随风舞动的流苏。
因为坚持纯原创、纯手工的制作,一个沂蒙手绣香荷包差不多两天才能问世。倘若遇上复杂的花样,则要花费更长时间。就这样,在时光与针线的交相辉映下,每一件沂蒙手绣香荷包都成了卞成飞的孩子,有生命,有性格,有心跳,有独一无二的念想。因为与众不同,她的淘宝店、微店始终客户爆棚,手绣作品供不应求。
2012年,卞成飞“赌”上挣来的全部资金成立了一家工艺品公司,招家乡人一起发展民间手工艺品,沂蒙手绣香荷包乃是主打。“人亡艺绝”制约了传统艺术的发展,这个小女子想用自己的努力留住它们。
2013年,以沂蒙手绣香荷包为代表的“卞成飞民俗手工艺术”入选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4年,卞成飞应邀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得到现场演示沂蒙香荷包制作的机会。她和她的创业团队所打造的艺术精品被国内外友人高价收藏。
2015年沂蒙大雪时,卞成飞的手绣工坊损失严重。那天,她迎着白色的雪光,坐好,穿针引线。她在心形的荷包上绣一行字:我是倔强的草根/只要精神在/心在/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
如今,卞成飞的公司已经创下每年逾千万的产值!靠古老绣花针富起来的家乡人有了追梦的底气。是啊,梦在路上,心在远方,卞成飞的手绣香荷包不正是一份有血有肉的模版吗?
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