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远行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会想起多年前的那个晚上,当时我十七岁。站台上,全家人给我送行。我面前是一个大旅行包,还有一个硕大的行囊,用背包带捆得很紧,里面是我的衣物和一床新被子。
  我妈站在一旁,又递过来一个书包,装得鼓鼓囊囊的。天气很热,我一面示意他们回去,一面把装满食物的书包递还给我妈,说:“北京什么吃的都有,用不着这些。”
  事实上,我妈的担心,从我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开始了。我想读北京的学校,这让她隐隐感到不安。“为什么不报考南方的学校呢?”她总是轻声嘟囔,“听说北京的粮食供应里,还有四分之一的杂粮呢。”母亲是中学教师,对学生说的是艰苦奋斗、建设“四化”的大道理,但回到自己家里,她还是希望儿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母亲出生在江淮之间的六安,大学毕业时,为了爱情,和父亲一起来到皖东北的小县城教书。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皖北的吐槽,其中最多的是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她总会用很长的篇幅,怀念大别山区我外公外婆家的小山村,风景有多秀丽,腊肉有多解馋,糍粑有多香甜,蔬菜的种类有多丰富,甚至连简单地用糯米面制作的饼子——糯米粑粑,都被她形容得神乎其神。要用什么样的米和糯米搭配,泡多久,怎么磨,怎么蒸,怎么放到石碓里面舂,最后要放到冬水里保存……说起这些来,她如数家珍。



  其实我去过外婆家,小村子并不像母亲描述的那样山清水秀,外公家的房子也非常低矮,家中饭食的种类更是少得可怜。
  童年的我认为,淮北平原无论从地形上、气候上,还是物产上、食物上,都比大别山区好。我小学的乡土教材里,有这样一首诗:“有人说它是南方,有人说它是北方,南方和北方手拉手,坐在淮河的岸上。”看看,南北适中,不冷不热,多好的地方啊。
  不过,外婆的山村也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我们位于淮北平原的家里。每年冬、夏两季,父亲都会拿着包裹单去邮电局,在高高的绿色柜台后面,有外婆定期寄来的包裹。
  夏天寄来的是一种茶叶,叫瓜片,味道奇苦,但非常耐泡。冬天寄的更多,咸肉、咸鱼、腊鸭、腊鹅,还有被我母亲称作传奇的糯米粑粑。
  外婆家的糯米粑粑是一个个实心儿的、呆头呆脑的圆坨坨。将粑粑简单蒸一蒸,立刻会变得软糯,蘸上白砂糖,可以直接吃。我妈还喜欢将粑粑切成块,放在菜汤或肉汤里煮,口感也不错。即便是用火钳夹着它,在灶膛里轻轻地烤一烤,也会散发出奇异的谷物的香气。
  每次看到孩子们吃粑粑时,流露出对食物的渴望,我妈都会特别得意,并为她是一个“南方人”而深深自豪。 南方富庶,北方贫瘠,这是我妈的逻辑。
  当然,这并没有影响一个十七岁的高中毕业生的选择。这一年的九月,我到了北京,在崭新的环境里开始了大学生活。
  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便开始感到哪里不对,刨除想家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食欲不振。按说,北京广播学院的食堂在北京高校里算做得不错的,我和同学也偶尔凑份子“进城”去吃北京的馆子,但这些都没有办法平复我对家中食物的思念。
  一个人只有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才会理解,所谓的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熟悉的人群和熟悉的景物,熟悉的味觉习惯显然也是故乡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有一个科普作家朋友,叫土摩托,他对美食家笔下所谓的“故乡滋味”,或者“妈妈的味道”这样解释:除了人在童年时代养成的味觉习惯,每个人消化系统的菌群都像自己的指纹一样,有着独特的组织方式。长时间吃惯了一种或几种食物,肠道的菌群就会相对固定下来,只要遇到类似的食物,就能熟练地进行各种分解,而遇到陌生的食物,它们就会手足无措,甚至会闹情绪。
  在北京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的肠胃一直在闹情绪,直到我寒假回到家,报复性地吃喝了一整天,世界才逐渐安静下来。
  等再次踏上去往北京的列车,我的包里已经塞满各种故乡的食物:烧鸡、酥糖、腊鹅,还有我妈特地装的糯米粑粑。
  说到这糯米粑粑,还有一个小故事。大学同宿舍有一个维吾尔族同学,看到我挂在床头网兜里的粑粑,几次欲言又止。后来,他终于说:“这个东西,我听说是大油做的……”其实,外婆家的粑粑是纯素的,除了米,没有添加任何别的东西。不过为了维护我们的友谊,我决定改变每天消灭一块粑粑的节奏。
  与别的同学分享吧,一来舍不得,二来别人也很难理解其中的美妙。那天晚上,我买了点大白菜,和着方便面的调料,煮了一饭盆汤,把剩下的五块粑粑全部放进去,并且全部吃完,撑得我直翻白眼。
  至今想来,十七岁那年的离家,是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它让我切实感受到一个叫故乡的东西,不仅从心理层面,也从生理的层面。与此同时,我开始主动尝试和接纳更加丰富的食物,要知道在读大学之前,我甚至不能吃辣椒。
  假如没有十七岁的远行,我现在是否也会像我妈一样,成为一个口味界线非常清晰的人呢?我真的说不准。
  后来,我成了一名纪录片导演,这一职业需要我不停地与人打交道,而食物恰好是人与人交流最便捷的媒介。为此,我不得不带着好奇心,品味各种匪夷所思的吃食,渐渐地,我变成了一个“世界胃”,可以出国十几天不吃一顿中餐,心安理得地享用几乎所有的当地食物。
  更难得的是,我开始从餐桌上发现,食物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慰藉肠胃的物质。它身上富集的信息既有鮮明的个性,又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
  即便是同一种食物,在地球不同的地方出现,它既会有同一性,又会有差异性;有时异曲同工,有时又大相径庭。
  所以,我总结说,吃百家饭,行千里路,等同于读万卷书。
  食物与其所在地区气质的某种勾连,以及食物自身流变的秘密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
  就拿粑粑来说,这种稻米制品,通过不同的加工手段,居然能演变出那么多美食:粉、圆、粽、糕、糍、丸、糟、糜、堆……游走在故乡和世界之间,寻找风味,寻找人和食物之间的关联,这一切,都始于我十七岁那年的远行。
  回顾这些年吃过的饭、走过的路,《风味人间》里有句旁白很能代表我的感受:“人的口味就是这样,有时像岩石一般顽固,有时又像流水一样豁达。”
其他文献
那时候,或说一直到现在,我仍是那种拿起笔来将一张桌子只画出三条腿,另外一条无论如何不知要将它搁在哪里才好的人。如果画人物或鸟兽,也最好是画侧面的,而且命令他们一律向左看。向右看我就不会画了。  小学的时候,美术老师总是拿方形、圆锥形的石膏放在讲台上,叫我们画。一定要画得“像”,才能拿高分。我是画不像的那种学生,很自卑,也被认为没有艺术天分。而艺术却是我内心极为渴慕的,无论对于戏剧、音乐或舞蹈,我其
期刊
中国式亲情里,是缺乏道歉机制的。那些以爱为名的强势,带给孩子的伤害常常终生难愈。  辽宁省大连市学霸男孩刘正威,看似风光的外表下,掩藏着对母亲深深的怨恨。直到有一天,他听到那句迟到的“对不起”。以下,是刘正威的口述。妈妈不爱我  1993年,我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一个优渥的家庭,自记事起,我就不是令母亲满意的那种孩子。  她觉得男孩子不应该掉眼泪,可偏偏儿时的我很喜欢哭。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妈妈最心爱
期刊
我想谈谈那个世界和其中的景物。  为什么来到这里,我说不清楚。天气闷热。五岁的女儿如梦和我在黑贝里亚达度假。我们乘坐一辆马车在那儿兜风。我看着女儿的脸,想从她的表情中探寻她对周围世界的感受。景物:树木、砖墙、海报、告示、街道,还有猫。沥青路面。炎热。以前也这么热过吗?  开始上山了。马有些疲惫,车夫扬起了鞭子。马车还是慢了下来,我看到一座房舍,身边的世界向后移动,女儿和我看到的都是相同的景致。我们
期刊
德國18世纪著名剧作家莱辛在诗剧《智者纳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很爱自己的三个儿子,希望他们能够相亲相爱,但是这三个儿子老是互相争吵。老人有一件传家宝,那是一枚有魔力的戒指,谁戴上它,谁就可以讨得神的欢心和恩赐。这枚戒指是某种最高权力的象征,祖祖辈辈都由父亲传给自己最喜爱的那个儿子,得到这枚戒指的人便是一家之主,所有人都必须听他的。  儿子有三个,戒指只有一枚,怎么办呢?老人于是去找一位开
期刊
8772 乐队成员  黑场,灯光亮,登台,掌声起。主唱坐在轮椅上,吉他手甩起耀眼的白发,贝斯手身高超过两米,打击乐手却只到他的腰部……久违的聚会  8772,是BTTZ的变形,是“病痛挑战”拼音的首字母,也是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发起人王奕鸥于2014年负责落地的“冰桶挑战”活动的拼音首字母。  8772乐队现有的7名队员,均为罕见病患者或残障人士:崔莹和打击乐手张欣毅,与王奕鸥一样都是成骨不全症患
期刊
客户委托我制作动画广告,当然希望越快完成越好。  A客户说:“这项工作3天后要交稿。”  我说:“好好好。”  B客户说:“这个20秒的广告,你必须赶工先给我做,不然我就找别人制作。”  我答应他:“好的,好的。”  当时我心胸不够宽广,不想让他们把工作转交给其他的小工作室,所以一律答应客户的要求。  C客户说:“这个动画广告,你5天内必须完成。”  我也答应他:“好的。”  我明明知道这点儿时间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上的那些弹丸小岛成了美军和日军之间最激烈的战场。在这之前,岛上的土著连士兵的样子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吉普车和通信设备了。他们吃惊地注视着茅草屋前的交战:人们穿着奇异的制服,把“骨头”贴到脸上,朝着“骨头”讲话。“巨型飞鸟”在天空中盘旋,它们投下的包裹随着一块块撑开的幕布缓缓飘落,包裹里装满了罐头。  士兵们拿出罐头同当地人分享。最能让人相信天堂存在的,莫过于从天而降的食物了
期刊
道元禅师在《正法眼藏》中提到了“爱语”这个词:“在与人接触时,若总是能让自己持有一颗体贴之心且用温柔的语气说话,那么你说的这些话便是爱语。”  道元禅师说的这一点,即使谁都懂,实践起来也绝非易事。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想说一些话攻击对方,或故意伤害对方,但结果就是伤了对方的心,或和对方发生了争吵。  以体贴之心,说温柔之话。这固然是不太容易达到的境界,但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向着这个方向前进。求其上,得其
期刊
讲讲我爹吧。我爹身体特别好,他身体有多好呢?他70岁那年到我那儿去,看見一个带土的大花盆,搬起来就走。那花盆我几次想搬都觉得特别重,老爷子倍儿有劲,直接给搬走了。  有一天在家里聊天,他自个儿揉着肚子,忽然说肚子里好像有个东西。从那天起,这个世界就全变了——他腹腔里长了一个瘤子,他都能摸到了,可见已经很大了。我们很快联系了附近的医院做手术。  我记得那天准备了很久,折腾了一宿,早晨8点多钟把他送进
期刊
马可斯走出家门,来到马路边等出租车。一眨眼的工夫,就见一辆出租车往他这边开来。他一招手,车就在他跟前停了下来。他打开车门钻进车,只听见司机说:“你今天运气真好,就像海米。”  马可斯问:“海米是谁?”  司机答:“当然是海米·戈尔德。您瞧,有人就是心想事成,就像您想要打车,车就在您面前了!不像我,我想要某种东西,不知要等上多少年。”  馬可斯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运。”  司机:“海米可是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