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潘晓婷,是在北京潘晓婷台球俱乐部,休闲装、棒球帽、大眼镜框,让你没法将眼前这个略显稚嫩的邻家小妹妹,与在闪光灯下侃侃而谈、台球场上霸气十足的九球天后联系在一起。
潘晓婷,中国首位获得大满贯的九球运动员被大家称为“九球王后”。虽然知道她的美丽,但从化妆室走出来,还是美得让人吃惊。与刚刚的邻家女孩不同,身着一袭蕾丝黑裙,将散开的卷发归至一边,登上一双黑色系的细高跟鞋,配合着摄影师的要求,不论是笑颜还是冷酷,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风华绝代。
趁着摄影师换灯,抓紧解惑:“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潘晓婷?”
她无声地笑了笑,“邻家和女王,都不太准确,我只是简单的我。”小小的台球桌,和桌上被撞击滚动的九颗小球,曾是潘晓婷生命的全部。她的花样年华,也因此变得简单透明。
回首潘晓婷走向世界的体坛之路,那些奋斗的泪泉,那些痛惜的舍弃,成就了一个中国女孩成功之花绽放的背后故事。
对于中国姑娘潘晓婷的出现,世界台球界权威杂志曾如此评价:“最遥远的旅行者,用坚持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历尽千帆过后,在脑海里留下最深印记的,也就是带来最大喜悦的时刻。2010年广东亚运会上,潘晓婷一举夺得女子美式九球项目的冠军,这枚沉甸甸的金牌,让28岁的她实现了首个职业生涯的大满贯。“这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永远忘不了的时刻,当时我和她妈妈一起在现场。”陪着晓婷征战无数的潘爸爸,在广州的观众席上,坐立不安。
之前一路顺风顺水的晓婷,在夺得了世锦赛冠军和世界冠军后,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亚运会之前,我的状态很低迷,接连拿了四个亚军,运动状态跌入谷底。”在低谷中偶遇大赛,是最悲惨的。九球是非奥项目,只在亚运会上设立。虽说不是奥运会,但运动员们身上肩负的使命,是一样的——为了自己国家的荣誉奋斗。“那届是九球在亚运会的最后一届,也是我最后一次的机会,我的压力很大。”坏情况接二连三地来,一次出国比赛,拉行李的时候,原本就有肌肉劳损的晓婷,腰部肌肉拉伤。
在之前2006年的亚运会上,潘晓婷遗憾地拿到两枚铜牌,这一次,身边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压力。一直支持晓婷的球迷,在赛前寄来的支持视频;比赛前的前线记者采访;周围朋友的短信电话,这些都让她倍感压力。“那个时候特别怕有人给我加油,我爸妈想来现场看比赛,这让我特别纠结。”在进入亚运村的时候,她的心态已经有所好转。“是我的就是我的,不去强求。”父母就在场边,如果停在了哪一步,他们可以带她回家。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抽签结果更是雪上加霜。“我每一轮的对手都是世界顶级的高手。”第一轮,潘晓婷遭遇了2007年世锦赛决赛的菲律宾选手,在六比五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两个赛点赢得了比赛。第二场,她碰到的是韩国著名九球选手车侑蓝,又是在6:4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个赛点,进入下一轮;第三场碰到的,是2008年的世锦赛冠军台北选手林沅君,又是一场艰辛的比赛。这一路走到决赛,与超强对手过招,扭转了晓婷赛前的低迷状态。她愈战愈勇,在决赛与2009年世界公开赛冠军周婕妤交手。一路比过来,决赛反而是最轻松的。
正是因为对台球的坚持和执着,潘晓婷最终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夺得金牌。在夺冠的那一刻,当所有人都认为历尽千辛的晓婷会留下泪水时,她又一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微笑着接过奖杯。“其实我很想哭,但前一天要比决赛,我太紧张失眠了,眼睛太干没有眼泪了。”她总是这样,在伤感的气氛中,把大家逗乐。
这次的亚运会,对晓婷来说,并不是金牌那么简单。赛前,她曾暗暗下定决心,如果兵败羊城,就收杆退役。“去广州之前,晓婷跟我聊过,说这些年太累了。”在晓婷微笑着庆祝胜利时,潘爸爸一个人在观众席,静静地留着眼泪。“想想之前我们奋斗的过程,这块金牌真是太难了。”这份军功章,有潘爸爸一多半的功劳。
在通向世界冠军的导路上,潘晓婷曾经用坚持与苦练,为她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在父亲的影响下,潘晓婷开始走上台球的撞击之路,在她十多年的台球生涯中,不管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父亲,永远都是她身边最坚强的守护者。
特别热爱体育的潘爸爸,在当地开了一个台球俱乐部。父亲永远是孩子们的偶像,当班级的其他同学讨论台球时,晓婷最推崇自己的父亲,却被同学们反问她自己的水平。“回家后,就缠着爸爸教我打球,他发现我的天分还不错。”之后,晓婷下课后的时间都交给了台球。
仅仅在练习台球半年之后,16岁的潘晓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用一支借来的九球杆,和仅仅消化了两天的九球规则,这位最年轻且装备最简陋的选手,一举夺得了全国女子花式撞球公开赛的冠军,这次的比赛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这样的成绩,不仅仅换来了潘晓婷在九球道路上的自信。对她来说,是人生最大的转折。一向淡定的潘爸爸,抱着女儿的脑袋乐开了花:“我爸比我激动,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碰见邻居都会炫耀,‘这是我的冠军女儿,要合影吗?’”这一战成名,带来冲击性喜悦的同时,也把她带向了一个以冠军要求为基准训练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冠军,就不会有一天12小时的训练量,我爸也不会以冠军标准来要求我了。”
想要做金子塔尖的人,要有天分,还要有勤奋。那时候,潘晓婷的时间被台球训练完全绑架了。“当时一个月只有半天休息的时间,但也不觉得苦,只是很枯燥。”夏天,为了避免球的走向发生变化,只能在没有风扇的情况下训练,一遍遍的击球,晓婷的汗水一滴一滴地砸向球台;冬天,手指冻得像萝卜一样粗,很难合起来。“现在想想,好像是挺苦的。”九球皇后的脸上,淡淡地笑着。 训练苦,当时的生活更苦。那段时间正是他们家生活最拮据的时候。到外地练球要交场地费、教练费,花费很高。每次外出,晓婷就跟爸爸住在最便宜的旅馆,吃三五块钱的盒饭,比赛场地里面的饮料卖得比外面贵,他们舍不得买,就自己烧好白开水,装到塑料瓶里去训练。
如果是在自己家的球馆训练,为了节省从家里到球馆来回的时间,晓婷和爸爸就都住在球馆里。潘爸爸的台球俱乐部是在地下室,白天这里是他们的台球教室,晚上卷闸门一拉,又变成了家。“爸爸住在办公室,我住在一个放杂物的小仓库里。”地下室终日要以灯管来照明,夏天球馆里特别潮湿,空气也不好,他们在那样的环境里,经常一待就是好几天。“要不是墙上有个挂钟,我们几乎分不清昼夜了。”这样白昼不分、仿佛闭关修炼的日子,对任何人的意志都是一种考验,何况是十几岁的少女。
那么苦的日子里,潘晓婷能坚持下来,与她的启蒙教练爸爸的严格培养,密不可分。“那么小的年纪,家长的引导是占主导的。”在上学时,出差回来会给晓婷带玩具的爸爸,是十足的“女儿控”,“小时候都是我妈管我功课、课外班什么的,所以我特别怕我妈。”但开始练球后,爸妈的角色来了个大轮换。妈妈就成了她的救命稻草,训练时受到什么委屈,就会跟她哭诉。“我当时有点恨我爸,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这么严格?”晓婷开始怕爸爸,怕自己表现的不好,让他生气失望。“只有在我练球的时候,他才会开心。”所以一看见爸爸的脸色不好,晓婷就会自己加练,她自己将这些归结为A型血的懂事。
那时候晓婷也会像所有青春期的小女生一样,时常对着日记本诉说自己的委屈:“我那时会想,别的女生在17岁的时候是怎样度过的,在干什么,而我的17岁,像是被拴在那小小的台球桌前。”写的时候她的眼泪哗哗地掉,落在日记本上,纸变得皱皱巴巴。
乏味的训练生活,占据了潘晓婷的全部生活,但现在的九球王后,才不会是甘愿“委曲求全”的人,她也会跟爸爸斗智斗勇,制造生活中的小乐趣。“我会把写满委屈的日记本放在显眼的地方,让妈妈‘不经意’地看见,她就会为我打抱不平。”晓婷边说着,边露出狡黠的笑容。
但当时感到残酷的爸爸,她现在慢慢理解了。“我爸爸说过,教练和爸爸这两个角色单独胜任都很难,何况他要把两者兼顾起来,就更加难了。”在花样年华全职训练台球,几乎是断定了一生的职业,为女儿做出这个选择,潘爸爸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条路是我帮她选择的,自然要为她负责。”
为了让潘晓婷能够心甘情愿地刻苦训练,潘爸爸在训练上自有妙招,用心良苦地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教育方式——诱骗式教育,以此激励女儿的斗志。“我爸爸的偶像是台球皇帝亨得利,他告诉我,亨得利的成功是靠每天12个小时的刻苦训练得到的。如果我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成名之后,有次活动,她偶遇自己的榜样,问起了他的训练时间。亨得利对“每天12个小时的刻苦训练”的说法弄得一头雾水,“他的训练时间其实只有6个小时,两天倒是够12个小时了。”这美好的欺骗,对年轻的晓婷沉下心,认真打基础,至关重要。
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她觉得艰苦的生活对人是一种锻炼,“并不是说我们已经穷到非要那么去做不可,但那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磨炼,艰苦的环境让我更珍惜机会,更懂得勤奋的意义。”曾经经历的所有欢喜与泪水,都是她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2007年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一举问鼎,这对于她和爸爸过去的选择,是一个最好的肯定。“我之前拿过两次日本大阪世界女子九球公开赛的冠军,虽是世界冠军,但它的含金量,对于非奥项目来说,远远低于世界锦标赛。”在小组出线后,晓婷以全胜的战绩一直到决赛,对战菲律宾名将。抢11分分决胜,在10:5领先时,坐在场边的潘晓婷心里已经在偷笑了。“我当时在想,这次有机会拿到世锦赛冠军,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我要做些什么来回报我的支持者呢?”正想着,对手失误了。她很开心,冲上去就打,打完之后回来握手收杆。又忘记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错过了庆祝动作。“算是一个很小的遗憾,希望还有机会可以弥补回来。”亚运会夺冠后,她发自内心的一挥拳,霸气十足。
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现在的晓婷,把重心放在了国家队的比赛上。“明年我不会全部比赛都参加,只会挑两三站比赛去打,用质取胜。”身体的伤病,年级的增长,让她更加想回归家庭,陪陪父母家人。
九球皇后曾经的梦想,是在28岁结婚生子。“这个梦想离我更遥远了,现在还没有头绪呢。”说起退役,她的解释让人温暖。“有一些台球迷给我留言,说上学的时候没有机会到现场看我的比赛,现在有机会了,希望我再坚持几年。”不论成绩好坏,只要她站在那个球台边,一颦一笑都纪录的是我们那些美好的过去。
全体育 潘晓婷
Q:说起女子九球大家都会想到你,打球的时候挺严肃的,大家都说你很帅,但是场下的你又很漂亮,到底那个才是真正地你?
A:我觉得这两个说的都不准确。真正了解我的人其实知道,因为小时候接触的圈子小,练球到现在就是家、球馆、比赛,三点一线,所以我平常的生活就是挺简单的。而且比赛本身的压力就挺大的,我希望平常生活的可以轻松一点,所以私底下比较鬼马。
Q:你的偶像是谁?
A:可能在中国很多人视我为偶像,我很幸运能被别人影响而坐到今天的位置,如果我的第一个偶像没有那么好,我也不可能走这条路。我非常喜欢艾莉森·费雪,她是一个非常高贵、非常有女王范儿的选手,当她站在台球桌边时会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她的存在。
Q:你平常会做什么?
A:最近蛮喜欢看电影,《盲探》很好看,我带我妈看了一次,之后国家队集训,又跟国家队的的队员和教练看了一遍。我是属于觉得好看的电影,会看好几遍都不会烦的。电视剧如果超过40集的话,基本上我是不会看第二遍的,通常20集的电视剧,如果是喜欢的我会看两三遍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A型血的人比较喜欢走固定模式吧,比如说去哪里吃饭,我就会去同一家餐厅点同样的菜。
Q:听说你小时候练球,一天练8小时以上,那么小让你坚持下来的信念是什么?
A:我觉得是家长的引导吧,小孩子对一件事执着,这取决于家长怎么去引导他。我觉得那时候我爸对我的台球训练还是挺严格的,我有点怕他,但长时间也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Q:感觉你和父亲的关系,是你一直哄着他的。
A:现在也是,好像A型血的小孩挺独立的,还得哄着大人。现在我也是总哄着我爸妈。我爸有的时候太忙了,我想让他稍微放松一下,就会带他出去旅行。旅行过一次就尝到甜头了,总会说今年还没出去过呢。
Q:在成长中,妈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A:我觉得我妈是朋友,上学的时候都是我妈管我功课,上美术班,所以小时候特别怕她。但我爸开始教我打球以后就开始怕我爸,我妈就成了我的救命稻草,受到什么委屈就会跟我妈告状,现在跟我妈就像姐妹一样什么都可以聊,经常跟我妈一起欺负我爸。
Q:现在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是什么时候开始注重自己的打扮的?
A:我是2003年做的激光近视手术,就可以不戴眼镜了。之后就开始对自己外形有要求。我本身性格上就是慢热型的,在打扮上也算是比较后知后觉的,真正开始想要漂亮应该是2005年以后吧。
Q:比赛中印象最深的或是好玩的事是什么?
A:2006年亚运会的时候,打到关键球一只麻雀飞进来了,我们那场馆是密封的场馆,那只麻雀完全不怕人,我在那比赛它就在台球桌上跳来跳去,裁判轰了两次才轰走。
Q:你现在参加很多节目的录制。
A:其实不多,今年年初到现在我已经推掉了很多,现在播的是去年年底录的。
Q:你在微博上经常和粉丝互动,大家会问你很多问题,你希望大家会问你什么问题?
A: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是我能回答的,关于台球的关于我的,都可以。但是还是希望大家注重礼节,不欢迎没礼貌的人,我觉得大家可以给我提意见,但是如果是跑来泄私愤的不欢迎。
潘晓婷,中国首位获得大满贯的九球运动员被大家称为“九球王后”。虽然知道她的美丽,但从化妆室走出来,还是美得让人吃惊。与刚刚的邻家女孩不同,身着一袭蕾丝黑裙,将散开的卷发归至一边,登上一双黑色系的细高跟鞋,配合着摄影师的要求,不论是笑颜还是冷酷,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风华绝代。
趁着摄影师换灯,抓紧解惑:“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潘晓婷?”
她无声地笑了笑,“邻家和女王,都不太准确,我只是简单的我。”小小的台球桌,和桌上被撞击滚动的九颗小球,曾是潘晓婷生命的全部。她的花样年华,也因此变得简单透明。
回首潘晓婷走向世界的体坛之路,那些奋斗的泪泉,那些痛惜的舍弃,成就了一个中国女孩成功之花绽放的背后故事。
对于中国姑娘潘晓婷的出现,世界台球界权威杂志曾如此评价:“最遥远的旅行者,用坚持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历尽千帆过后,在脑海里留下最深印记的,也就是带来最大喜悦的时刻。2010年广东亚运会上,潘晓婷一举夺得女子美式九球项目的冠军,这枚沉甸甸的金牌,让28岁的她实现了首个职业生涯的大满贯。“这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永远忘不了的时刻,当时我和她妈妈一起在现场。”陪着晓婷征战无数的潘爸爸,在广州的观众席上,坐立不安。
之前一路顺风顺水的晓婷,在夺得了世锦赛冠军和世界冠军后,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亚运会之前,我的状态很低迷,接连拿了四个亚军,运动状态跌入谷底。”在低谷中偶遇大赛,是最悲惨的。九球是非奥项目,只在亚运会上设立。虽说不是奥运会,但运动员们身上肩负的使命,是一样的——为了自己国家的荣誉奋斗。“那届是九球在亚运会的最后一届,也是我最后一次的机会,我的压力很大。”坏情况接二连三地来,一次出国比赛,拉行李的时候,原本就有肌肉劳损的晓婷,腰部肌肉拉伤。
在之前2006年的亚运会上,潘晓婷遗憾地拿到两枚铜牌,这一次,身边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压力。一直支持晓婷的球迷,在赛前寄来的支持视频;比赛前的前线记者采访;周围朋友的短信电话,这些都让她倍感压力。“那个时候特别怕有人给我加油,我爸妈想来现场看比赛,这让我特别纠结。”在进入亚运村的时候,她的心态已经有所好转。“是我的就是我的,不去强求。”父母就在场边,如果停在了哪一步,他们可以带她回家。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抽签结果更是雪上加霜。“我每一轮的对手都是世界顶级的高手。”第一轮,潘晓婷遭遇了2007年世锦赛决赛的菲律宾选手,在六比五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两个赛点赢得了比赛。第二场,她碰到的是韩国著名九球选手车侑蓝,又是在6:4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个赛点,进入下一轮;第三场碰到的,是2008年的世锦赛冠军台北选手林沅君,又是一场艰辛的比赛。这一路走到决赛,与超强对手过招,扭转了晓婷赛前的低迷状态。她愈战愈勇,在决赛与2009年世界公开赛冠军周婕妤交手。一路比过来,决赛反而是最轻松的。
正是因为对台球的坚持和执着,潘晓婷最终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夺得金牌。在夺冠的那一刻,当所有人都认为历尽千辛的晓婷会留下泪水时,她又一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微笑着接过奖杯。“其实我很想哭,但前一天要比决赛,我太紧张失眠了,眼睛太干没有眼泪了。”她总是这样,在伤感的气氛中,把大家逗乐。
这次的亚运会,对晓婷来说,并不是金牌那么简单。赛前,她曾暗暗下定决心,如果兵败羊城,就收杆退役。“去广州之前,晓婷跟我聊过,说这些年太累了。”在晓婷微笑着庆祝胜利时,潘爸爸一个人在观众席,静静地留着眼泪。“想想之前我们奋斗的过程,这块金牌真是太难了。”这份军功章,有潘爸爸一多半的功劳。
在通向世界冠军的导路上,潘晓婷曾经用坚持与苦练,为她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在父亲的影响下,潘晓婷开始走上台球的撞击之路,在她十多年的台球生涯中,不管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父亲,永远都是她身边最坚强的守护者。
特别热爱体育的潘爸爸,在当地开了一个台球俱乐部。父亲永远是孩子们的偶像,当班级的其他同学讨论台球时,晓婷最推崇自己的父亲,却被同学们反问她自己的水平。“回家后,就缠着爸爸教我打球,他发现我的天分还不错。”之后,晓婷下课后的时间都交给了台球。
仅仅在练习台球半年之后,16岁的潘晓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用一支借来的九球杆,和仅仅消化了两天的九球规则,这位最年轻且装备最简陋的选手,一举夺得了全国女子花式撞球公开赛的冠军,这次的比赛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这样的成绩,不仅仅换来了潘晓婷在九球道路上的自信。对她来说,是人生最大的转折。一向淡定的潘爸爸,抱着女儿的脑袋乐开了花:“我爸比我激动,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碰见邻居都会炫耀,‘这是我的冠军女儿,要合影吗?’”这一战成名,带来冲击性喜悦的同时,也把她带向了一个以冠军要求为基准训练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冠军,就不会有一天12小时的训练量,我爸也不会以冠军标准来要求我了。”
想要做金子塔尖的人,要有天分,还要有勤奋。那时候,潘晓婷的时间被台球训练完全绑架了。“当时一个月只有半天休息的时间,但也不觉得苦,只是很枯燥。”夏天,为了避免球的走向发生变化,只能在没有风扇的情况下训练,一遍遍的击球,晓婷的汗水一滴一滴地砸向球台;冬天,手指冻得像萝卜一样粗,很难合起来。“现在想想,好像是挺苦的。”九球皇后的脸上,淡淡地笑着。 训练苦,当时的生活更苦。那段时间正是他们家生活最拮据的时候。到外地练球要交场地费、教练费,花费很高。每次外出,晓婷就跟爸爸住在最便宜的旅馆,吃三五块钱的盒饭,比赛场地里面的饮料卖得比外面贵,他们舍不得买,就自己烧好白开水,装到塑料瓶里去训练。
如果是在自己家的球馆训练,为了节省从家里到球馆来回的时间,晓婷和爸爸就都住在球馆里。潘爸爸的台球俱乐部是在地下室,白天这里是他们的台球教室,晚上卷闸门一拉,又变成了家。“爸爸住在办公室,我住在一个放杂物的小仓库里。”地下室终日要以灯管来照明,夏天球馆里特别潮湿,空气也不好,他们在那样的环境里,经常一待就是好几天。“要不是墙上有个挂钟,我们几乎分不清昼夜了。”这样白昼不分、仿佛闭关修炼的日子,对任何人的意志都是一种考验,何况是十几岁的少女。
那么苦的日子里,潘晓婷能坚持下来,与她的启蒙教练爸爸的严格培养,密不可分。“那么小的年纪,家长的引导是占主导的。”在上学时,出差回来会给晓婷带玩具的爸爸,是十足的“女儿控”,“小时候都是我妈管我功课、课外班什么的,所以我特别怕我妈。”但开始练球后,爸妈的角色来了个大轮换。妈妈就成了她的救命稻草,训练时受到什么委屈,就会跟她哭诉。“我当时有点恨我爸,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这么严格?”晓婷开始怕爸爸,怕自己表现的不好,让他生气失望。“只有在我练球的时候,他才会开心。”所以一看见爸爸的脸色不好,晓婷就会自己加练,她自己将这些归结为A型血的懂事。
那时候晓婷也会像所有青春期的小女生一样,时常对着日记本诉说自己的委屈:“我那时会想,别的女生在17岁的时候是怎样度过的,在干什么,而我的17岁,像是被拴在那小小的台球桌前。”写的时候她的眼泪哗哗地掉,落在日记本上,纸变得皱皱巴巴。
乏味的训练生活,占据了潘晓婷的全部生活,但现在的九球王后,才不会是甘愿“委曲求全”的人,她也会跟爸爸斗智斗勇,制造生活中的小乐趣。“我会把写满委屈的日记本放在显眼的地方,让妈妈‘不经意’地看见,她就会为我打抱不平。”晓婷边说着,边露出狡黠的笑容。
但当时感到残酷的爸爸,她现在慢慢理解了。“我爸爸说过,教练和爸爸这两个角色单独胜任都很难,何况他要把两者兼顾起来,就更加难了。”在花样年华全职训练台球,几乎是断定了一生的职业,为女儿做出这个选择,潘爸爸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条路是我帮她选择的,自然要为她负责。”
为了让潘晓婷能够心甘情愿地刻苦训练,潘爸爸在训练上自有妙招,用心良苦地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教育方式——诱骗式教育,以此激励女儿的斗志。“我爸爸的偶像是台球皇帝亨得利,他告诉我,亨得利的成功是靠每天12个小时的刻苦训练得到的。如果我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成名之后,有次活动,她偶遇自己的榜样,问起了他的训练时间。亨得利对“每天12个小时的刻苦训练”的说法弄得一头雾水,“他的训练时间其实只有6个小时,两天倒是够12个小时了。”这美好的欺骗,对年轻的晓婷沉下心,认真打基础,至关重要。
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她觉得艰苦的生活对人是一种锻炼,“并不是说我们已经穷到非要那么去做不可,但那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磨炼,艰苦的环境让我更珍惜机会,更懂得勤奋的意义。”曾经经历的所有欢喜与泪水,都是她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2007年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一举问鼎,这对于她和爸爸过去的选择,是一个最好的肯定。“我之前拿过两次日本大阪世界女子九球公开赛的冠军,虽是世界冠军,但它的含金量,对于非奥项目来说,远远低于世界锦标赛。”在小组出线后,晓婷以全胜的战绩一直到决赛,对战菲律宾名将。抢11分分决胜,在10:5领先时,坐在场边的潘晓婷心里已经在偷笑了。“我当时在想,这次有机会拿到世锦赛冠军,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我要做些什么来回报我的支持者呢?”正想着,对手失误了。她很开心,冲上去就打,打完之后回来握手收杆。又忘记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错过了庆祝动作。“算是一个很小的遗憾,希望还有机会可以弥补回来。”亚运会夺冠后,她发自内心的一挥拳,霸气十足。
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现在的晓婷,把重心放在了国家队的比赛上。“明年我不会全部比赛都参加,只会挑两三站比赛去打,用质取胜。”身体的伤病,年级的增长,让她更加想回归家庭,陪陪父母家人。
九球皇后曾经的梦想,是在28岁结婚生子。“这个梦想离我更遥远了,现在还没有头绪呢。”说起退役,她的解释让人温暖。“有一些台球迷给我留言,说上学的时候没有机会到现场看我的比赛,现在有机会了,希望我再坚持几年。”不论成绩好坏,只要她站在那个球台边,一颦一笑都纪录的是我们那些美好的过去。
全体育 潘晓婷
Q:说起女子九球大家都会想到你,打球的时候挺严肃的,大家都说你很帅,但是场下的你又很漂亮,到底那个才是真正地你?
A:我觉得这两个说的都不准确。真正了解我的人其实知道,因为小时候接触的圈子小,练球到现在就是家、球馆、比赛,三点一线,所以我平常的生活就是挺简单的。而且比赛本身的压力就挺大的,我希望平常生活的可以轻松一点,所以私底下比较鬼马。
Q:你的偶像是谁?
A:可能在中国很多人视我为偶像,我很幸运能被别人影响而坐到今天的位置,如果我的第一个偶像没有那么好,我也不可能走这条路。我非常喜欢艾莉森·费雪,她是一个非常高贵、非常有女王范儿的选手,当她站在台球桌边时会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她的存在。
Q:你平常会做什么?
A:最近蛮喜欢看电影,《盲探》很好看,我带我妈看了一次,之后国家队集训,又跟国家队的的队员和教练看了一遍。我是属于觉得好看的电影,会看好几遍都不会烦的。电视剧如果超过40集的话,基本上我是不会看第二遍的,通常20集的电视剧,如果是喜欢的我会看两三遍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A型血的人比较喜欢走固定模式吧,比如说去哪里吃饭,我就会去同一家餐厅点同样的菜。
Q:听说你小时候练球,一天练8小时以上,那么小让你坚持下来的信念是什么?
A:我觉得是家长的引导吧,小孩子对一件事执着,这取决于家长怎么去引导他。我觉得那时候我爸对我的台球训练还是挺严格的,我有点怕他,但长时间也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Q:感觉你和父亲的关系,是你一直哄着他的。
A:现在也是,好像A型血的小孩挺独立的,还得哄着大人。现在我也是总哄着我爸妈。我爸有的时候太忙了,我想让他稍微放松一下,就会带他出去旅行。旅行过一次就尝到甜头了,总会说今年还没出去过呢。
Q:在成长中,妈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A:我觉得我妈是朋友,上学的时候都是我妈管我功课,上美术班,所以小时候特别怕她。但我爸开始教我打球以后就开始怕我爸,我妈就成了我的救命稻草,受到什么委屈就会跟我妈告状,现在跟我妈就像姐妹一样什么都可以聊,经常跟我妈一起欺负我爸。
Q:现在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是什么时候开始注重自己的打扮的?
A:我是2003年做的激光近视手术,就可以不戴眼镜了。之后就开始对自己外形有要求。我本身性格上就是慢热型的,在打扮上也算是比较后知后觉的,真正开始想要漂亮应该是2005年以后吧。
Q:比赛中印象最深的或是好玩的事是什么?
A:2006年亚运会的时候,打到关键球一只麻雀飞进来了,我们那场馆是密封的场馆,那只麻雀完全不怕人,我在那比赛它就在台球桌上跳来跳去,裁判轰了两次才轰走。
Q:你现在参加很多节目的录制。
A:其实不多,今年年初到现在我已经推掉了很多,现在播的是去年年底录的。
Q:你在微博上经常和粉丝互动,大家会问你很多问题,你希望大家会问你什么问题?
A: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是我能回答的,关于台球的关于我的,都可以。但是还是希望大家注重礼节,不欢迎没礼貌的人,我觉得大家可以给我提意见,但是如果是跑来泄私愤的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