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窗苦读,挑灯夜战,在高考大省的应试教育中辗转沉浮,我渐渐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自己和解是长期废柴的根源,追求而不苛求是保持心态的秘诀。
高考结束已有一段时间,当看到成绩的那一刻,这些天来茶饭不思的紧张、焦虑、不安开始慢慢消散。分数不高,但在參加高考的16万文科生中也勉强能排在前列,有些遗憾,却也不算辜负了自己奋斗过的青春年华。
回想我的高中三年,由于中考的超常发挥,我被分到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然而高中的课程与初中毕竟有着很大不同,面对挡在面前的物化生三座大山,我退缩了。退了一步,便有之后的百步、千步。中考的光环和成绩的下降组合到一起,便成了一种对我的莫大讽刺,足以让一个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在心中生出各种消极的情绪。所以在某一段时间里,我开始周末不写作业,上课时睡觉,熬夜看小说,每天踩着早读铃声进班,甚至在月考出成绩时一度产生厌学心理。
班主任问我是不是因为沉迷游戏才导致了成绩退步,我支吾着,最后点了点头。尽管我其实什么游戏都不会玩,但少年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让我不得不选择承认。我无法找出更好的理由来解释我的退步,我不再努力,因为我怕努力了却没有结果,那只会让我觉得更加丢脸。那些日子,我好像永远活在冬夜里,寒冷而无助,没有前行的动力。
这样的生活毕竟不会长久,作为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这些年来,在学习上,哪怕不算拔尖,我也一直身处同龄人的前列。因而当我的成绩从年级前100名掉落至400多名时,我突然惊出了一身冷汗。再这样放任自己,别说一本,有没有大学上都不好说。
与自己和解常被豁达者称为人生智慧,可人生很长,我才走过了多少,我不该这么早就在困难面前学会妥协。在高三这种紧要关头和自己和解,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高三的脚步一点点逼近,于是我强迫自己做出改变。我不相信自己的自控能力,所以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学校上自习。周一到周六上课,我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全天待在学校,中午放学后跑着去食堂吃饭,回来后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为了保持精力,我会午休20分钟。周日上午,学校为住宿生安排了自习,12点放学后回家收拾一番,两点左右再赶来学校,一直上到10点晚自习结束。现在回想起高三,依然能感到那份紧迫和与时间赛跑的热血。
没有人想永远落后,人人都是潜力股。可高三的冬天是那么寒冷,大家一面喊着“奋斗冬三月,再涨30分”的口号,一面为自己不尽如人意的成绩黯然神伤,我也不例外。我害怕的不是一次次考试,而是努力了却没有结果。当我自以为足够拼命,但排名还是止步不前时,沮丧就像腊月最刺骨的冷风一样吹来,我在寒风中奔跑,避无可避。
直到后来,我才渐渐体悟到何谓量变引发质变。有人说,上天不会辜负你的努力,可我倒觉得应该是自己不会辜负自己。当你大量刷题,从中摸索出答题规律后,自身便会形成良性反射,看到一道新题,大脑就会立马思索解题思路,而后举一反三,做出正确解答。采用题海战术使我受益匪浅,以至于在高三的诸多模拟考试中,我常处于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不会的题不苛求做对,以避免影响考试心态和节奏,会做的题,一定遵从规范拿到满分。
高三后期的模拟考试逐渐增多,有时一周一次,有时一周两次,往往隔一两天就能发下来成绩。但班主任已不再在班里公开宣布,只是把成绩单发到家长群里,想看的同学可以自己了解。试卷铺天盖地,我也不再关注成绩,只是关注错题,从中分析失误原因以避免再次犯错。偶尔觉得失误过多造成了考试失利时,我会告诉自己,这些考试都不是高考,我还有更完美的可能。在这种追求而不苛求的心态的指引下,我逐渐进步,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30名,甚至有一次,考出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当努力有收获时,那种快乐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与之相比的。看见自己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排名一点点上升,心里的甜氤氲着,那些在深夜里打湿枕头的眼泪,都有了归宿。仿佛一夜之间,便冰雪消融,春暖花开。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将自己铸造成器。
高考来临的那一刻,我并不感到恐慌,而是愈发平静。高三以来的每一次模拟考试,每一次临堂测验,都是锻造自己的程序,踏入考场的那一刻,面对这场战争,我将以笔为刀,迎难而上。事实证明,我做到了,在高考中的正常发挥,我已经赢过了大多数人。我的成绩足以报“985”“211”“双一流”学校,这让我报志愿时不必愁白了头,亲戚朋友询问成绩时,我也有足够的底气微笑着面对他们。
有诗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高三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它磨砺人的心性,使人在经历后变得更成熟,不至于在新的城市和生活中迷失自己。回想高三,有时我觉得自己低到了尘埃里,为了一点分数费尽全身力气,有时又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还有时间再做出一些努力。高考是一座独木桥,在千军万马中显得那样渺小,却又那么重要。没有人想成为那个失败者,我想,我们都应该再认真一点,再努力一点,不忘初心,不问西东,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求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希望你别做一个只懂得和自己和解,向现实妥协的废柴,希望你能努力追求完美,但不苛求给自己加重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有些人吸足了养分,很快就破土而出,之后却失去了破土时的斗志,只能长成在风雨中飘摇的草。而有些人不太走运,被埋在碎石之下。石头是那么沉、土壤是那么贫瘠,可这些人并没放弃,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中,生长出无限的可能,破土而出后就是一片光明,努力绽放,总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我在春天里等你。
高考结束已有一段时间,当看到成绩的那一刻,这些天来茶饭不思的紧张、焦虑、不安开始慢慢消散。分数不高,但在參加高考的16万文科生中也勉强能排在前列,有些遗憾,却也不算辜负了自己奋斗过的青春年华。
回想我的高中三年,由于中考的超常发挥,我被分到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然而高中的课程与初中毕竟有着很大不同,面对挡在面前的物化生三座大山,我退缩了。退了一步,便有之后的百步、千步。中考的光环和成绩的下降组合到一起,便成了一种对我的莫大讽刺,足以让一个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在心中生出各种消极的情绪。所以在某一段时间里,我开始周末不写作业,上课时睡觉,熬夜看小说,每天踩着早读铃声进班,甚至在月考出成绩时一度产生厌学心理。
班主任问我是不是因为沉迷游戏才导致了成绩退步,我支吾着,最后点了点头。尽管我其实什么游戏都不会玩,但少年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让我不得不选择承认。我无法找出更好的理由来解释我的退步,我不再努力,因为我怕努力了却没有结果,那只会让我觉得更加丢脸。那些日子,我好像永远活在冬夜里,寒冷而无助,没有前行的动力。
这样的生活毕竟不会长久,作为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这些年来,在学习上,哪怕不算拔尖,我也一直身处同龄人的前列。因而当我的成绩从年级前100名掉落至400多名时,我突然惊出了一身冷汗。再这样放任自己,别说一本,有没有大学上都不好说。
与自己和解常被豁达者称为人生智慧,可人生很长,我才走过了多少,我不该这么早就在困难面前学会妥协。在高三这种紧要关头和自己和解,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高三的脚步一点点逼近,于是我强迫自己做出改变。我不相信自己的自控能力,所以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学校上自习。周一到周六上课,我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全天待在学校,中午放学后跑着去食堂吃饭,回来后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为了保持精力,我会午休20分钟。周日上午,学校为住宿生安排了自习,12点放学后回家收拾一番,两点左右再赶来学校,一直上到10点晚自习结束。现在回想起高三,依然能感到那份紧迫和与时间赛跑的热血。
没有人想永远落后,人人都是潜力股。可高三的冬天是那么寒冷,大家一面喊着“奋斗冬三月,再涨30分”的口号,一面为自己不尽如人意的成绩黯然神伤,我也不例外。我害怕的不是一次次考试,而是努力了却没有结果。当我自以为足够拼命,但排名还是止步不前时,沮丧就像腊月最刺骨的冷风一样吹来,我在寒风中奔跑,避无可避。
直到后来,我才渐渐体悟到何谓量变引发质变。有人说,上天不会辜负你的努力,可我倒觉得应该是自己不会辜负自己。当你大量刷题,从中摸索出答题规律后,自身便会形成良性反射,看到一道新题,大脑就会立马思索解题思路,而后举一反三,做出正确解答。采用题海战术使我受益匪浅,以至于在高三的诸多模拟考试中,我常处于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不会的题不苛求做对,以避免影响考试心态和节奏,会做的题,一定遵从规范拿到满分。
高三后期的模拟考试逐渐增多,有时一周一次,有时一周两次,往往隔一两天就能发下来成绩。但班主任已不再在班里公开宣布,只是把成绩单发到家长群里,想看的同学可以自己了解。试卷铺天盖地,我也不再关注成绩,只是关注错题,从中分析失误原因以避免再次犯错。偶尔觉得失误过多造成了考试失利时,我会告诉自己,这些考试都不是高考,我还有更完美的可能。在这种追求而不苛求的心态的指引下,我逐渐进步,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30名,甚至有一次,考出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当努力有收获时,那种快乐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与之相比的。看见自己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排名一点点上升,心里的甜氤氲着,那些在深夜里打湿枕头的眼泪,都有了归宿。仿佛一夜之间,便冰雪消融,春暖花开。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将自己铸造成器。
高考来临的那一刻,我并不感到恐慌,而是愈发平静。高三以来的每一次模拟考试,每一次临堂测验,都是锻造自己的程序,踏入考场的那一刻,面对这场战争,我将以笔为刀,迎难而上。事实证明,我做到了,在高考中的正常发挥,我已经赢过了大多数人。我的成绩足以报“985”“211”“双一流”学校,这让我报志愿时不必愁白了头,亲戚朋友询问成绩时,我也有足够的底气微笑着面对他们。
有诗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高三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它磨砺人的心性,使人在经历后变得更成熟,不至于在新的城市和生活中迷失自己。回想高三,有时我觉得自己低到了尘埃里,为了一点分数费尽全身力气,有时又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还有时间再做出一些努力。高考是一座独木桥,在千军万马中显得那样渺小,却又那么重要。没有人想成为那个失败者,我想,我们都应该再认真一点,再努力一点,不忘初心,不问西东,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求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希望你别做一个只懂得和自己和解,向现实妥协的废柴,希望你能努力追求完美,但不苛求给自己加重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有些人吸足了养分,很快就破土而出,之后却失去了破土时的斗志,只能长成在风雨中飘摇的草。而有些人不太走运,被埋在碎石之下。石头是那么沉、土壤是那么贫瘠,可这些人并没放弃,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中,生长出无限的可能,破土而出后就是一片光明,努力绽放,总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我在春天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