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教学反思,逐步培养和发展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教学反思可以反思成功之处,可以反思失败之处,还可以反思学生课堂表现……
【关键词】反思 提高 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无论在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要求。准备再充分的课,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会或多或少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课后即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反思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得”与”失”,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诊断”,以便改正,从而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达到实践——认识——提高再实践——再认识——再提高的效果。久而久之,定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下面我就从几个主要方面,谈一谈课后反思方法。
一、反思成功之处
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可以是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引起教学共鸣的地方,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好,自我感觉较为满意的环节和片段,还可以是体现教师热情高,训练精彩、得法之处。找到了教学中的成功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就要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功?反思这些经验哪些可以直接运用,哪些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化才能用,以及以怎样的方式运用于以后的教学中等。长期如此,不仅能提高自身理论素质,还能发现自我教学上的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反思失败之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比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妥,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某种原因造成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草草的收场等。有时自己感觉成功的课,也要认认真真地对分析,穷其细节,找出隐藏着的“失败之处”。对于这些“失败之处”要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教学设计不切实?还是个人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是前几种原因就要及时找出弥补的方法,如果是个人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的原因,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为今后再讲此课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反思学生课堂表现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因些要反思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是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的包办,唱独角,要为学生提供空间,有意识的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如在高一物理“电阻定律”的教学中,在一个班,直接用讲授的方式上课,结果学生投入程度低,课堂效果较差,经以反思后,决定改变上课方式,先让学生猜想影响电阻的因素,然后由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反思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学习后的及时练习,除了使学生加强记忆,加深概念理解,熟练应用规律,同时使教师获得反馈之外,更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因此在课后,要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做到层次分明,达到精选、精炼。要根据学生作业反馈情况,反思作业难易是否适度,能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唤起他们的自信心,能否发展学生思维、引导探究、迁移拓展提高学生能力。
五、反思教学中的“灵感发现”
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教学活动中的每一句话, 也不能百分之百的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情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课堂也不可能一字不差的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展开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常会有不经意间的“奇思妙想”,或由偶发性事件引发的灵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我们就要对这些“奇思妙想”、“灵感发现”加以分析和整合,否则就会失去这转瞬即逝的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 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学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工作,所以,教师要走出“自我”的那片天地,多渠道反思自己的教学。一、跳出自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审视自己的教学。如观看自己的教学录象。把自己的一节课或数节课的教学进程用摄像机摄下来,通过再现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犹如“照镜子”一般,把自己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大的进步。二、通过问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疑惑、困惑、收获是教师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三、通过问同行,反思自己的教学。如有同行听课,课后更要多问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问他们,更能看到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更能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四、通过与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反思。将自己的教学与优秀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促进发展。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
总之, 作为教师要想确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理论素养,就要做好课后反思,把教学反思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内在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反思, 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参考资料
[1] 《成为反思型教师》沈文钦译.
[2]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吴海铃译.
【关键词】反思 提高 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无论在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要求。准备再充分的课,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会或多或少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课后即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反思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得”与”失”,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诊断”,以便改正,从而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达到实践——认识——提高再实践——再认识——再提高的效果。久而久之,定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下面我就从几个主要方面,谈一谈课后反思方法。
一、反思成功之处
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可以是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引起教学共鸣的地方,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好,自我感觉较为满意的环节和片段,还可以是体现教师热情高,训练精彩、得法之处。找到了教学中的成功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就要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功?反思这些经验哪些可以直接运用,哪些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化才能用,以及以怎样的方式运用于以后的教学中等。长期如此,不仅能提高自身理论素质,还能发现自我教学上的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反思失败之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比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妥,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某种原因造成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草草的收场等。有时自己感觉成功的课,也要认认真真地对分析,穷其细节,找出隐藏着的“失败之处”。对于这些“失败之处”要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教学设计不切实?还是个人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是前几种原因就要及时找出弥补的方法,如果是个人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的原因,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为今后再讲此课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反思学生课堂表现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因些要反思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是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的包办,唱独角,要为学生提供空间,有意识的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如在高一物理“电阻定律”的教学中,在一个班,直接用讲授的方式上课,结果学生投入程度低,课堂效果较差,经以反思后,决定改变上课方式,先让学生猜想影响电阻的因素,然后由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反思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学习后的及时练习,除了使学生加强记忆,加深概念理解,熟练应用规律,同时使教师获得反馈之外,更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因此在课后,要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做到层次分明,达到精选、精炼。要根据学生作业反馈情况,反思作业难易是否适度,能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唤起他们的自信心,能否发展学生思维、引导探究、迁移拓展提高学生能力。
五、反思教学中的“灵感发现”
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教学活动中的每一句话, 也不能百分之百的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情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课堂也不可能一字不差的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展开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常会有不经意间的“奇思妙想”,或由偶发性事件引发的灵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我们就要对这些“奇思妙想”、“灵感发现”加以分析和整合,否则就会失去这转瞬即逝的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 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学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工作,所以,教师要走出“自我”的那片天地,多渠道反思自己的教学。一、跳出自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审视自己的教学。如观看自己的教学录象。把自己的一节课或数节课的教学进程用摄像机摄下来,通过再现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犹如“照镜子”一般,把自己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大的进步。二、通过问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疑惑、困惑、收获是教师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三、通过问同行,反思自己的教学。如有同行听课,课后更要多问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问他们,更能看到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更能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四、通过与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反思。将自己的教学与优秀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促进发展。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
总之, 作为教师要想确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理论素养,就要做好课后反思,把教学反思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内在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反思, 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参考资料
[1] 《成为反思型教师》沈文钦译.
[2]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吴海铃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