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共性与个性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oy1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挖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基本共性,让共性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性;应在教学素材,活动设计,问题情境,例题与练习设计等方面凸显个性,使课堂教学生动而鲜明.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计;共性;个性
  对比不同教师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基本相同,有一部分则有较大的差异.相同部分多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基本内容,称之为教学设计的“共性”;而不同部分多为教学素材,活动设计,问题情境,例题和练习设计等内容,称之为教学设计的“个性”.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共同发挥,合理演绎.
  1 挖掘共性
  对于教学设计中的共性,很多教师认为其相对固定且有章可循.所以在设计教学时,照搬教学用书或现成的教案,使得教案的共性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那么,应怎样挖掘和诠释教学设计的共性,使之更趋合理呢?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1 让共性更有针对性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上课做准备.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生活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那种“一视同仁”的教学共性,显然很难适应新课程“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现状,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某一堂数学课,其教学目的之一是要“发展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这个目的显然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把它细化为三个阶梯目标:初级目标——比较正确地说出过程和理由;中级目标——语言规范,前后连贯;高级目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例如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可设计这样的目标:初级目标——根据图形说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中级目标——分别用文字语言和符合语言表述三种位置关系;高级目标——通过d和r的比较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三个目标,承前启后,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2 让共性更有实效性
  数学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设计教学时也要笔下有“人”:充分考虑学生情感因素的个性差异和学生的接收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减,以增强共性的实效性.如在准备《反证法》一课时,由于教材内容较抽象,如果对其共性不加以调整,多数学生就会出现理解困难.考虑到本节知识属于选学内容,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以课本的基本内容为蓝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适当弱化证明目标,而增强了应用举例的要求.如在课堂引入阶段,教材是直接引导学生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显然有些突兀.于是我做了一个调整,先让学生思考问题:“若有一种产品要求全都合格,验收员从此产品中取得一件验测是不合格的,就对此批产品做出了退货处理”,然后让学生思考.通过比较“假如产品仅有一件不合格”与“产品要求全都合格”产生的结果,让学生很快弄清了本节课的难点,即什么是反证法,为什么要用反证法来说明道理,从而为后面利用反证法解题奠定了基础.通过化抽象为具体,化突兀为通俗,激活了一堂课,也让教学共性更加明确,更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1.3 让共性更有思想性
  如果说知识目标是共性的“形”,那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就是共性的“魂”.教学的目的,是既要在知识上立足,也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立意.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把思想和情感有机地融合于共性中,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赋予共性更强的生命力.因此,对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挖掘和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诸如“综合与实践”等课型时,不妨淡化繁杂的计算与证明目标,增加审美和鉴赏目标,更能体现数学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如学习“拱桥的设计”一节时,就可以把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桥梁、建立人与人沟通的友谊桥梁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把架设有形的“拱桥“上升为架设无形的“心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想得以进步,情感和价值观得以升华.
  2 凸显个性
  正如一个人必须具备鲜明的个性特点,才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一样.教学设计中只有专业知识的罗列还远远不够,内容必须新颖生动,有棱有角,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才能引人入胜,独树一帜.否则只会给人落入俗套甚至流于形式的感觉.那么,怎样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个性呢?可以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2.1 在选取素材时体现个性
  学习素材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教学中,组织不同的素材或对相同素材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素材的选择与教学往往会影响学生对素材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爱好和兴趣,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就集中表现在对教学素材的选取上各有特色,因人而异.如一位教师酷爱诗歌,常借助诗歌备课,如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就以一首诗作为教学素材:“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加一倍,逢友饮一斗;店友经三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以诗为教学素材,可谓独具匠心、别开生面。
  2.2 在创设情境中体现个性
  让数学贴近实际,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数学贴近社会,是数学教育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1 ].精心设计数学生活原型问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对知识学习的制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要体现专业知识,还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设计“点、线、面”这一课时,一位教师就自编了一首小诗作为开场白:无数个点,组成了一条线.朋友,你喜欢直,还是喜欢弯?几条线,构成了一个面.朋友,你喜欢窄,还是喜欢宽?几个面,可以组成一个体,朋友,你喜欢完整,还是喜欢缺残?这首富有启迪性的小诗,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又如,在设计“三角形的外角和”的教学时,为了直观展现外角和的场景,让学生手拉手摆成如图1的造型,进而引出图2的图形,就非常有新意并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3 在活动设计中体现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概念等,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尽量引导他们从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原型”.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数学要躬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仅仅还原课本上的活动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联系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原型,设计出让学生喜闻乐见而又个性鲜明的活动.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材呈现的问题是光明中学七年级(2)班最喜欢的球类活动调查,这个问题固然简单明晰,但显然经过了加工,不是学生的生活原型,学生兴趣肯定不高。因此,课前设计时,可尝试改为以“谁是你最崇拜的人?”为题做一个调查活动.先让学生列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雷锋、李娜、汪峰等,然后投票选出自己心中最崇拜的人(每生只能选一个),再根据计票结果,制作出相应的扇型统计图.事实证明:这个富有创意的个性化设计,既新颖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很受学生欢迎.
  2.4 在例题和练习设计中体现个性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通过例题学习,获取例题所蕴含的知识、方法或原理,从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传播解题技巧和技能.学生对例题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解题能力.由于课本例题相对固定且部分学生在课前就有预习,所以教师在设计例题时,如果照搬课本,可能让学生索然无味,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例题的设计要尽量发挥个性,使其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如学习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一节时,课本例题是直接要求分解因式的题目,如果直接呈现,学生势必兴趣不高,所以可设计:一棵挂满苹果的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多项式,学生随机选取,先判断能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若能,摘下来分解;若不能,说明理由.由于添加了游戏的元素,一道看似枯燥的题目,变成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活动.
  2.5 在练习设计中体现个性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和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练习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千篇一律的重复.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个性化的练习,让每一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都能获得发展.为此,可做以下几点尝试:(1)设计“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2)设计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练习,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3)设计针对学生薄弱之处的专项练习,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4)设计学生所熟悉的与乡土人文或地理资源相结合的练习.如学习“镶嵌”一节时,让学生收集和整理身边的相关图案,然后在全班展览.
  总之,共性是教学设计的内涵,个性是教学设计的外延。只有两者共同发展,合理发挥,才能适应新课程多层次、立体化、综合性的要求;只有两者得以足够的重视,才能设计出更有特色、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略.
  参考文献:
  [1]任勇.数学教育的智慧与境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
其他文献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而言的一种治国方略,中国在20世纪末(党的十五大)明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1世纪初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
初、高中数学内容存在“脱节”问题,需要进行知识点的衔接.衔接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让学生集中学习,另一种是让学生分散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衔接内容采用的是分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目前,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随之出现,对于之前存在的浪费资源的问题,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使用了对应的节能技术,在使用先进设备的基础之上,实现建筑行业节能、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测定了90份刺五加茎皮粉末及其提取液的近红外光谱,HPLC法测定了上述样品中紫丁香苷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样品紫丁香苷含量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数学模型,采
愿景为组织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立共同愿景,进行愿景管理,实现愿景构建,利于组织成员的团结融合,利于组织的长期发展。农民组织也是如此,农民协会需要明确目标,辨明角色,长远打算,以此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