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g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研究背景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省将实行课程改革,起始年级的教师开始执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这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界定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境。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維的创造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构建中学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形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流程。
  1.教师方面: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的目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与学生要同时面对某些新事物,我们希望通过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督促教师不断地学习,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视野,胜任对学生预习问题的有效指导。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生问题等进行研究,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突破。
  2.学生方面:自发的积极的投入到问题情境教学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相辅相成的。我们设想通过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主动合作等内涵发掘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能力为目的,鼓励学生对原有书本知识的质疑和超越。其次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改变被动的课堂教学现状。
  四.课题理论依据
  1.问题情境是指有助于探索形成和提出问题的一切环境要素的总和,科学发现的关键环节是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发现型教学策略的关键环节就是创设问题情境。
  认知主义者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科学家的探索一样,“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合或转换,使人获得新的领悟而已”,因而都是发现过程,基于这种认识,新课程积极倡导发现式教学,把学生当作发现的主体。显然,发现型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发现能力。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强大的诱惑力,同时也存在极大的挑战。科学家的发现毕竟与学生的发现不同,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探知问题的关键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进行的。恰当的学习情境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3.心理学依据。
  从心理学来看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必要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以现有经验为基础,主动地调整、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五.课题主要内容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1.以教学需要而创设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设计情境。
  成功的教师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更多的问题,有更多的思维时间和反馈机会,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发展思维;同样,有些青年教师也在课堂上有很多的问题问学生,但却起不到相应的效果。这就说明课堂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2.以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解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它能使学习者的思维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能使学习者在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之间做出联想,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结构。要利用问题去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就要求在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创设问题。
  3.问题要注重交互性,注重论辩在课堂交流中的作用。
  问题该怎么问,这就要考虑问的方法,若教者老问:“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看上去学生积极参与,老师认真启发,实质上是追求表面热闹,而没有真正启发学生思维,这是不可取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论主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强调教学过程和探索性,变学生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为自我探索、积极建构知识。
  4.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情趣性和生活性。
  有关学习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学习中的问题”,另一类是“学习者的问题”,两类问题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既要从解决学生在学习教材中发现或发掘出来的问题,又要从学生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三个层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着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问题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不同角度
  1.通過实验演示,设置问题情景。
  物理源于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实例,或者他们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平时教学中如果能经常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除了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养成平时要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联系生活实际。
  3.抓住事物的假象与学生的认识错误,设置问题情景。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如: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这些假象,通过讨论引起学生争论,设置问题情景。
  4.复习旧知识,设置问题情景。
  教师通过对旧知识的再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问题情景,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时,复习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就可确定感应电流的大小,但电流的方向呢?部分学生会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回答:根据右手定则可确定电流方向。勤于思考的学生马上会反问:若导体与磁场间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感应电流的方向又该怎样确定?
  5.习题教学中,展示原型题,设置问题情景。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题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成为解题的机器,教师出示一题,学生思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一题。我们在习题课教学中,改变模式,教师出示的是一原型题,要求学生通过变化产生尽可能多的新问题。
  6.再现物理学史,设置问题情景。
  7.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学生设计实验
  六.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6年1月—2016年8月左右,课题正式立项,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从不同班级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真实想法,并尝试在不同班级探索问题情境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阶段:2016年8月—2017年1月左右,课题组成员关于问题情景教学的教学随笔,优秀课教案,积累教师的点滴经验。
  第三阶段:2017年1月—2017年5月初,多次深入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物理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撰写心得体会,共同探索课题的理论依据。广泛搜集整理优秀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视频,图片,文本,物理学史,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素材)。
  第四阶段:2017年5初—2017年11月,
  七.课题研究成果
  1.问题情境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而且使物理课堂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问题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促进了教师个体以及教研组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参与课题的教师普遍对课堂中的问题情境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问题情境教学的一般原则,创设问题情境的角度能较为熟练的应用,对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做好了准备。
  3.研究结论。问题情境教学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辽、西夏、金、南宋政权建立的基本史实;2.知道澶渊之盟、绍兴和议、郾城大战和岳飞抗金;3.理解和议对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和平关系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民族政权并立的简图,树立基本的历史时空观念,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2.通过识读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中的海南岛,帮助学生树立国家主权特别是海洋主权意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民族政权的
期刊
教务处是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教务工作的管理中心,是了解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面镜子,是展示学校形象的一个窗口。教务处的工作千头万绪,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多且纷繁复杂。没有教务工作者高效细致的工作,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加强教务工作的执行力,充分发挥教务处服务、协调、指导、督查和评价的功能,对于当好校长的参谋和助手,维护持续、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 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新课标在口语训练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回顾十多年来的教学历程,我深深地感到: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不竭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
期刊
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2. 学习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3.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期刊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
期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拼音认读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2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读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师准备:课件、导学单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学导结合法
期刊
【内容摘要】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程教学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微课程教学的独特优势。对微课程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微课程 微视频 微课程教学  一、微课程与微课程教学  1.微课程与微视频。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 min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常见的课程形式是微视频,就是借助电脑或手机、录像机等进行屏幕录像,将授课教师的屏幕演示和语音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不断纵深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大课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伴随积极活跃的思维,才会产生疑问,“质疑问难”是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这样不断质疑并释疑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激情与机智,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看作是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的教育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培养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中,美术教育不可忽视。色彩的关键期和萌芽期就是幼儿时期,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培养幼儿对色彩感的认知,其研究目的是色彩感的认知可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指导幼儿随意大胆的运用色彩,将色彩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融合。而教师应掌握幼儿天生所具有的好奇心理,在其开展美术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将美术活动变得趣味
期刊
一、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语法教育,忽略口语训练  我国英语教学的传统就是“语法教学”,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大多是照本宣科,只重视语法理论的灌输,不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枯燥的語法理论一方面使他们由于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课堂缺乏口语训练,导致学生无法自如的使用英语进行交谈,从而背离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由于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