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科学、准确、完整的地下管线现状信息是地下管线安全、高效运营的保障。而地下管线动态管理是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发展、变化、更新的关键。因此,就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工作的实践做以表述,供探讨。
关键词: 地下管线;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310056-01
0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把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科学的规划来自完整的信息和对城市发展的准确预测,这就需要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进行动态更新,以保证地下管线信息的科学、准确和现势性。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是普查工作的延续,是对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系统的完善。
1 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普查概述
为适应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确保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2004年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齐齐哈尔市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同国家地下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目的在于摸清该市地下管线基本情况;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地下管网资料,建立齐齐哈尔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基础数据库,搭建该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及早启动“数字城市”这一项带有战略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加快推进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本次工程区域为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对测区内主次干道地下管线进行全面调查和探测。经统计,地下管线累计长度为960km。全市主次干道累计总长110km,区内敷设有给水、排水、天然气、热力、电力、电信、综合管沟等7种管线。确定了管线在地表的平面位置、埋深、直径、材质、载体等,利用专业软件形成1:500数字化管线图。为管理系统提供唯一、准确、完整、可靠的管线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
该工程被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列为高纬度地区实施新《规程》的试点工程。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专家指导,多方协作,实现了当年招标,当年施工,当年竣工,当年见效,为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管理的成功范例。
2 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基本方法步骤
普查工作结束后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数据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地下管线数据随着时间的变迁,城市的改造和新建等因素的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化。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的支持下得以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数据的动态更新来让它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如何进行管线信息系统的动态更新就成了头等大事。
2.1 建立强有力的管线动态管理机制。在管理模式上,以市规划局为管理主体,负责管线规划、审批和管理,不论是对新建管线工程,还是改、扩建工程,都下达《管线动态管理任务单》。依托勘察测绘研究院进行动态管理,专门成立地下管理线动态管理办公室,按照管线普查探测要求,负责跟踪采集各种数据,直至数据入库,成果资料存档,保证了地下管线信息的科学,准确和现势性,实现了管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信息的一体化,对数据更新过程做到了有效的管理。
在制度建设上,先后补充完善了《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实施细则》、《地下管线数据更新管理规定》、《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技术要求》等。
2.2 地下管线数据的更新。地下管线数据的更新包括两方面含义:
2.2.1 地下管线空间数据的更新。空间数据的更新主要是使用探察和测量仪器,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测量新埋设管线的坐标,高程、埋深、管径、走向等空间数据,按照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及规定,对新埋设的管线实行竣工验收,以查验埋设管线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并把验收的数据加入普查成果和信息系统中去。
2.2.2 地下管线属性信息数据的更新。地下管线属性信息数据的更新是指新埋设管线的材质、用途、设计参数等文字材料数据的更新,需要管线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线产权单位共同完成。
2.3 管线办及勘测院日常更新、维护的主要任务。地下管线普查日常更新,维护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管线普查成果的现实性,可靠性,给政府和社会提供准确的最新的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其重点工作有:① 负责地下管线工程的审批、规划、提供设计坐标;② 负责地下管线工程的放样定线,使地下管线工程的施工依规划实施;③ 负责地下管线的竣工验收和有关管线资料的收集;④ 负责对地下管线普查成果的更新和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⑤ 负责对各专业管线信息子系统的更新;⑥ 负责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网络的维护;⑦ 负责向社会提供准确的最新的地下管线信息数据。
3 数据库的更新
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软件采用M2pgis作为本工程建设的基础平台和管线信息系统。本系统容纳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实现了海量数据管理,对地下管线普查所形成的数据成果和我市多年累积形成的多类型、多来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和高效管理。
详实、全面地录入外业施测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是动态管理的重要一环。需要录入的EXCEL表格主要有点表和线表。点表中包括本点号、平面坐标、地面高程、特征、附属物、图上点号、以及本点所在的图幅编号等项目。线表中包括上点号、本点号、管线材料、埋设方式、管径、上点埋深、本点埋深、上点管底高程、本点管底高程、权属单位、埋设年代等各项内容。其中,埋深、管底高程、管径等几项必须由探管仪实地探查。并将探查结果与施工数据核对,因为地下设施隐蔽性太强,必须反复研讨才能确保其真实性。有些项目(比如特征、附属物、管线材料、埋设方式、管径、权属单位、埋设年代)必须经由施工方权威人士严格认定。只有循规蹈矩,才能让数据库更新反映现场的真实情况。
CAD图形一度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的各类领域,在动态管理中也不例外。动态管理中要求绘制的DWG图形文件以现场地上实测的DAT数据为根基,连点成线。图形直观的反映管线的方位、走向、井属性、管内物体流向等等信息。每一项信息都有不同的图层来管理且每一类管线都有不同的颜色(比如污水管线的所有内容、所有图层都为棕色,热力管线则为黄色)。
4 结束语
以上这些做法是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做法,目的就是要充分管理好、用好地下管线普查探测成果,做好后期管线跟踪管理和动态更新,尽量减少管线事故,维护好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使市民有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我们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地下管线管理,2008(3).
[2]城市勘测,2007(增刊).
作者简介:
董刚(1982-),男,助工,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专业,现就职于齐齐哈尔市勘查测绘研究院,研究方向:地下管线数据入库。
关键词: 地下管线;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310056-01
0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把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科学的规划来自完整的信息和对城市发展的准确预测,这就需要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进行动态更新,以保证地下管线信息的科学、准确和现势性。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是普查工作的延续,是对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系统的完善。
1 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普查概述
为适应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确保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2004年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齐齐哈尔市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同国家地下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目的在于摸清该市地下管线基本情况;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地下管网资料,建立齐齐哈尔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基础数据库,搭建该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及早启动“数字城市”这一项带有战略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加快推进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本次工程区域为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对测区内主次干道地下管线进行全面调查和探测。经统计,地下管线累计长度为960km。全市主次干道累计总长110km,区内敷设有给水、排水、天然气、热力、电力、电信、综合管沟等7种管线。确定了管线在地表的平面位置、埋深、直径、材质、载体等,利用专业软件形成1:500数字化管线图。为管理系统提供唯一、准确、完整、可靠的管线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
该工程被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列为高纬度地区实施新《规程》的试点工程。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专家指导,多方协作,实现了当年招标,当年施工,当年竣工,当年见效,为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管理的成功范例。
2 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基本方法步骤
普查工作结束后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数据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地下管线数据随着时间的变迁,城市的改造和新建等因素的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化。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的支持下得以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数据的动态更新来让它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如何进行管线信息系统的动态更新就成了头等大事。
2.1 建立强有力的管线动态管理机制。在管理模式上,以市规划局为管理主体,负责管线规划、审批和管理,不论是对新建管线工程,还是改、扩建工程,都下达《管线动态管理任务单》。依托勘察测绘研究院进行动态管理,专门成立地下管理线动态管理办公室,按照管线普查探测要求,负责跟踪采集各种数据,直至数据入库,成果资料存档,保证了地下管线信息的科学,准确和现势性,实现了管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信息的一体化,对数据更新过程做到了有效的管理。
在制度建设上,先后补充完善了《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实施细则》、《地下管线数据更新管理规定》、《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技术要求》等。
2.2 地下管线数据的更新。地下管线数据的更新包括两方面含义:
2.2.1 地下管线空间数据的更新。空间数据的更新主要是使用探察和测量仪器,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测量新埋设管线的坐标,高程、埋深、管径、走向等空间数据,按照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及规定,对新埋设的管线实行竣工验收,以查验埋设管线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并把验收的数据加入普查成果和信息系统中去。
2.2.2 地下管线属性信息数据的更新。地下管线属性信息数据的更新是指新埋设管线的材质、用途、设计参数等文字材料数据的更新,需要管线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线产权单位共同完成。
2.3 管线办及勘测院日常更新、维护的主要任务。地下管线普查日常更新,维护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管线普查成果的现实性,可靠性,给政府和社会提供准确的最新的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其重点工作有:① 负责地下管线工程的审批、规划、提供设计坐标;② 负责地下管线工程的放样定线,使地下管线工程的施工依规划实施;③ 负责地下管线的竣工验收和有关管线资料的收集;④ 负责对地下管线普查成果的更新和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⑤ 负责对各专业管线信息子系统的更新;⑥ 负责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网络的维护;⑦ 负责向社会提供准确的最新的地下管线信息数据。
3 数据库的更新
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软件采用M2pgis作为本工程建设的基础平台和管线信息系统。本系统容纳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实现了海量数据管理,对地下管线普查所形成的数据成果和我市多年累积形成的多类型、多来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和高效管理。
详实、全面地录入外业施测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是动态管理的重要一环。需要录入的EXCEL表格主要有点表和线表。点表中包括本点号、平面坐标、地面高程、特征、附属物、图上点号、以及本点所在的图幅编号等项目。线表中包括上点号、本点号、管线材料、埋设方式、管径、上点埋深、本点埋深、上点管底高程、本点管底高程、权属单位、埋设年代等各项内容。其中,埋深、管底高程、管径等几项必须由探管仪实地探查。并将探查结果与施工数据核对,因为地下设施隐蔽性太强,必须反复研讨才能确保其真实性。有些项目(比如特征、附属物、管线材料、埋设方式、管径、权属单位、埋设年代)必须经由施工方权威人士严格认定。只有循规蹈矩,才能让数据库更新反映现场的真实情况。
CAD图形一度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的各类领域,在动态管理中也不例外。动态管理中要求绘制的DWG图形文件以现场地上实测的DAT数据为根基,连点成线。图形直观的反映管线的方位、走向、井属性、管内物体流向等等信息。每一项信息都有不同的图层来管理且每一类管线都有不同的颜色(比如污水管线的所有内容、所有图层都为棕色,热力管线则为黄色)。
4 结束语
以上这些做法是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做法,目的就是要充分管理好、用好地下管线普查探测成果,做好后期管线跟踪管理和动态更新,尽量减少管线事故,维护好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使市民有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我们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地下管线管理,2008(3).
[2]城市勘测,2007(增刊).
作者简介:
董刚(1982-),男,助工,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专业,现就职于齐齐哈尔市勘查测绘研究院,研究方向:地下管线数据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