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网络数字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课程中心是全新一代大型分布式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它汇聚了众多本科信息资源,是教师创造性教学辅助平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辅助平台,同时也是教学服务信息平台、教学成果展示平台教学管理应用平台。
关键词:本科;教学;课程中心;中文电化教学
一、现状与缘起
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表现在学术大师汇聚,科学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指标。
宽带通畅的网络主干,快捷方便的管理服务平台,丰富翔实的信息资源三者合成一个优良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网络环境,是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重要支撑条件。以教学信息平台为例,全球大学排名前10名大学中哈佛、斯坦福、剑桥、牛津等大学使用了Blo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据国外的一些统计数据,这个平台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弥补现有教学不足,提升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创造横向协作的网络学习环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
美国Educause杂志对使用Blackboard平台促进教学改革有一个统计:
教与学的改变
反馈的改变 人数(百分比)
课程内容组织和传授方式的提高 18(39%)
课堂上学生专注程度的提高 18(39%)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提高 19(41%)
内容复杂程度的提高 10(22%)
更高层次的学习 17(37%)
小组作业的增加 19(41%)
教员们期望值的提高 11(24%)
学习过程延续性的提高 19(41%)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同时朝着高水平和大众化两个方向快速推进,一批已具研究型大学特征的高校,正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努力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这场大变革中,校园信息化建设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尽管紧随世界网络技术发展的动向,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国的网络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且从应用的角度而言,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学习和引进,发展到根据自身特色开发研究,走自主创新的路子;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重建设、轻应用,对应用平台的开发和应用资源的建设重视不够;
(2)纵强横弱,资源分散,多头建设,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
(3)信息资源内容不够丰富,服务能力不强;
(4)应用平台(例如网络教学平台)的国产化程度不高,引进后“水土不服”的现象严重,通用性不够,推广性低,不符合中国高校运作模式。
这就成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开发的缘起。
二、定位目标与功能
为建立基本符合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新体系,必须构建符合一流大学教学要求的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力图通过教学信息平台——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建设,满足师生员工对教学信息服务的要求,最优化地整合校园的数字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探索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的水平。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中心是全新一代大型分布式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它以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汇聚了百来个专业、几千门课程、几百个各级教学组织、上百个实验中心、上百个实践基地的信息资源,是专业信息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组织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集成平台,同时也是教学服务数字化信息平台、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建设目标为4000门课程及有关信息上网,具有30000注册用户规模。
1 建设基础
(1)浙江大学拥有堪称国内一流的校园网,是中国科教网浙江省主节点和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主节点单位,校园网已建设成校区间的万兆骨干网和楼宇间千兆主干网,覆盖所有校区。良好的网络条件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了支撑。
(2)2003年,学校开通了教学资源网,网上课堂提供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素材库提供了按学科分类、关键字等检索功能的各类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的多媒体素材,可供课件与网页的制作使用。资源网上存放学校先后资助建设的300多个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网促进了课程的信息化,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3)2005年,学校开通了精品课程网站,汇聚了国家级精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课程84门,校级精品课程177门等一大批课程建设成果。
(4)学校拥有14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每个基地与中心均建有网站和相应的网络课程;另外,还有各学院和教师自行开发的网络课程和电子教案、PPT等。
(5)2002年学校开发了“现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大量课程、教学计划、教材等信息。
这一切,都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基础。
2 系统功能
(1)辅助教学功能。教师教学功能:教师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学习功能: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辅助学习。
(2)课程建设功能。系统为教师提供创建个性化课程网站、制作个性化网络课件的公共资源体系,便于教师建设课程,更新或完善教学内容。
(3)课程管理功能。系统提供各类课程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支持各类在线调查以及对课程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4)教学信息展示功能。系统可展示学校教学理念、办学宗旨以及各院(系)教学总体情况;展示学院各专业设置情况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分层次展示各类别、各学院、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包括各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按学院、专业展示任课教师(课程组教师)的情况,包括职称、研究领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展示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名师风采、精品课程、教学成果等;展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及管理改革与创新、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
3 三大平台 课程中心服务于全校数万名师生,服务于学校数百名教学管理者。对于他们来说,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课程中心是:
(1)教师创造性教学辅助平台
·创建个性化课程网站——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易用制作工具,鼠标轻点即可完成网站的初始化,同时可以灵活设置课程建设项目及参数,快速建立课程网站。
·搜集整理教学资料——利用搜索引擎,集成电子图书、素材库,整理历史资料和最新信息。
·辅助教学——通过课程公告、站内信件,向学生发布课程信息、相关通知和学习资料;通过答疑、论坛,实现师生互动;通过向注册学生布置作业、练习、作业批改、成绩管理与分析,完善教学考核手段。
·教学研讨与资源共享——与教学团队成员开展教学研讨,参与资源库的管理与分享,实现课程组教师间 协同教学;通过科研促进教学研讨,提升教学能力。
·在线教育技术辅导——通过平台提供的教育技术课程录像,提升教育技术水平。
·生成申报教学成果——教材整理、电子教案完善、教学录像,为申报各类精品课程、各级教学名师、申报各类教材奖奠定基础。
·个人网络事务——平台具有教学提醒、时间安排、邮件、博客、个人信息等功能。
·平台还提供各类实用工具,如网页编辑器、在线,离线课件制作工具、进阶式网络教学工具、协作式网络教学工具、录像课件管理工具、录像、课件版权保护工具、成绩管理(如平均分)工具。
(2)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
·浏览各类教学信息(例如课程信息、任课教师信息),为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以及选课、选学习进程提供参考。
·利用课程中心提供的虚拟课堂、网络课件、仿真实验链接等进行辅助学习。
·接受任课教师发送的课程信息,下载各种学习资料。
·上传作业,查看作业批改结果;利用网络提供试卷库进行自测,检查课程学习质量。
·通过E-mail、课程论坛、博客与教师实现互动,与小组同学实现交流、互动,真正实施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创新性学习。
(3)管理者优化管理平台
·各类教学数据库——平台提供真实、实时、客观的教学数据,如课程开设情况、课程资料利用率、资料上载完全度、实时学生在线数等;平台同时提供单门课程资料利用率、作业上缴率、考试情况等的统计与分析。
·各类在线调查——管理者根据改革需要,遥过平台方便地进行各类教学问题的问卷调查,并能对调查结果自动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提升教学水平。
·质量监控评价——通过实时量化的数据,学生、督导员的评价,对课程质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考核,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对学生学业的监控,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各类管理——如专业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组织管理等。
三、困惑与思考
1 做“大”与做“适度”。课程中心的宗旨是提升教学质量,从这一点上来说,它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教师“教”,辅助学生“学”,派生出的功能是共享与展示;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课程”关涉教学理念、关涉教学改革、关涉教师、关涉专业建设等方方面面。如果包含全部内容,势必有“贪大求全”之嫌。
从教师、学生层面来说,关注的是“教和学”的便捷;而从管理者来说,关注的是“功能”的齐全,如何协调在一个适度的范围,这仍需进一步探索。
2 统一课程建设标准与个性化。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说,统一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标准,使之逐步国际化是十分必需的:但过分强调标准会妨碍课程建设的个性化与自主化,不利于创新性“教”与“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 知识产权与网络安全。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创造性劳动,享受知识产权的保护,课程内容、资料该对谁开放、该对谁关闭,教师应有决定权;但从技术层面来说,目前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网络上“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此外,由于课程进一步开放,课程中心势必会遭遇“病毒、黑客”等问题,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系统要真正充分发挥作用,依赖于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除了要解决知识产权和网络问题外,还必须通过有效措施来培养师生的信息化习惯,提升他们信息处理、应用能力,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本科;教学;课程中心;中文电化教学
一、现状与缘起
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表现在学术大师汇聚,科学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指标。
宽带通畅的网络主干,快捷方便的管理服务平台,丰富翔实的信息资源三者合成一个优良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网络环境,是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重要支撑条件。以教学信息平台为例,全球大学排名前10名大学中哈佛、斯坦福、剑桥、牛津等大学使用了Blo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据国外的一些统计数据,这个平台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弥补现有教学不足,提升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创造横向协作的网络学习环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
美国Educause杂志对使用Blackboard平台促进教学改革有一个统计:
教与学的改变
反馈的改变 人数(百分比)
课程内容组织和传授方式的提高 18(39%)
课堂上学生专注程度的提高 18(39%)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提高 19(41%)
内容复杂程度的提高 10(22%)
更高层次的学习 17(37%)
小组作业的增加 19(41%)
教员们期望值的提高 11(24%)
学习过程延续性的提高 19(41%)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同时朝着高水平和大众化两个方向快速推进,一批已具研究型大学特征的高校,正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努力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这场大变革中,校园信息化建设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尽管紧随世界网络技术发展的动向,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国的网络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且从应用的角度而言,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学习和引进,发展到根据自身特色开发研究,走自主创新的路子;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重建设、轻应用,对应用平台的开发和应用资源的建设重视不够;
(2)纵强横弱,资源分散,多头建设,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
(3)信息资源内容不够丰富,服务能力不强;
(4)应用平台(例如网络教学平台)的国产化程度不高,引进后“水土不服”的现象严重,通用性不够,推广性低,不符合中国高校运作模式。
这就成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开发的缘起。
二、定位目标与功能
为建立基本符合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新体系,必须构建符合一流大学教学要求的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力图通过教学信息平台——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建设,满足师生员工对教学信息服务的要求,最优化地整合校园的数字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探索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的水平。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中心是全新一代大型分布式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它以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汇聚了百来个专业、几千门课程、几百个各级教学组织、上百个实验中心、上百个实践基地的信息资源,是专业信息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组织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集成平台,同时也是教学服务数字化信息平台、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建设目标为4000门课程及有关信息上网,具有30000注册用户规模。
1 建设基础
(1)浙江大学拥有堪称国内一流的校园网,是中国科教网浙江省主节点和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主节点单位,校园网已建设成校区间的万兆骨干网和楼宇间千兆主干网,覆盖所有校区。良好的网络条件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了支撑。
(2)2003年,学校开通了教学资源网,网上课堂提供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素材库提供了按学科分类、关键字等检索功能的各类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的多媒体素材,可供课件与网页的制作使用。资源网上存放学校先后资助建设的300多个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网促进了课程的信息化,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3)2005年,学校开通了精品课程网站,汇聚了国家级精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课程84门,校级精品课程177门等一大批课程建设成果。
(4)学校拥有14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每个基地与中心均建有网站和相应的网络课程;另外,还有各学院和教师自行开发的网络课程和电子教案、PPT等。
(5)2002年学校开发了“现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大量课程、教学计划、教材等信息。
这一切,都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基础。
2 系统功能
(1)辅助教学功能。教师教学功能:教师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学习功能: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辅助学习。
(2)课程建设功能。系统为教师提供创建个性化课程网站、制作个性化网络课件的公共资源体系,便于教师建设课程,更新或完善教学内容。
(3)课程管理功能。系统提供各类课程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支持各类在线调查以及对课程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4)教学信息展示功能。系统可展示学校教学理念、办学宗旨以及各院(系)教学总体情况;展示学院各专业设置情况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分层次展示各类别、各学院、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包括各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按学院、专业展示任课教师(课程组教师)的情况,包括职称、研究领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展示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名师风采、精品课程、教学成果等;展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及管理改革与创新、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
3 三大平台 课程中心服务于全校数万名师生,服务于学校数百名教学管理者。对于他们来说,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课程中心是:
(1)教师创造性教学辅助平台
·创建个性化课程网站——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易用制作工具,鼠标轻点即可完成网站的初始化,同时可以灵活设置课程建设项目及参数,快速建立课程网站。
·搜集整理教学资料——利用搜索引擎,集成电子图书、素材库,整理历史资料和最新信息。
·辅助教学——通过课程公告、站内信件,向学生发布课程信息、相关通知和学习资料;通过答疑、论坛,实现师生互动;通过向注册学生布置作业、练习、作业批改、成绩管理与分析,完善教学考核手段。
·教学研讨与资源共享——与教学团队成员开展教学研讨,参与资源库的管理与分享,实现课程组教师间 协同教学;通过科研促进教学研讨,提升教学能力。
·在线教育技术辅导——通过平台提供的教育技术课程录像,提升教育技术水平。
·生成申报教学成果——教材整理、电子教案完善、教学录像,为申报各类精品课程、各级教学名师、申报各类教材奖奠定基础。
·个人网络事务——平台具有教学提醒、时间安排、邮件、博客、个人信息等功能。
·平台还提供各类实用工具,如网页编辑器、在线,离线课件制作工具、进阶式网络教学工具、协作式网络教学工具、录像课件管理工具、录像、课件版权保护工具、成绩管理(如平均分)工具。
(2)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
·浏览各类教学信息(例如课程信息、任课教师信息),为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以及选课、选学习进程提供参考。
·利用课程中心提供的虚拟课堂、网络课件、仿真实验链接等进行辅助学习。
·接受任课教师发送的课程信息,下载各种学习资料。
·上传作业,查看作业批改结果;利用网络提供试卷库进行自测,检查课程学习质量。
·通过E-mail、课程论坛、博客与教师实现互动,与小组同学实现交流、互动,真正实施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创新性学习。
(3)管理者优化管理平台
·各类教学数据库——平台提供真实、实时、客观的教学数据,如课程开设情况、课程资料利用率、资料上载完全度、实时学生在线数等;平台同时提供单门课程资料利用率、作业上缴率、考试情况等的统计与分析。
·各类在线调查——管理者根据改革需要,遥过平台方便地进行各类教学问题的问卷调查,并能对调查结果自动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提升教学水平。
·质量监控评价——通过实时量化的数据,学生、督导员的评价,对课程质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考核,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对学生学业的监控,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各类管理——如专业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组织管理等。
三、困惑与思考
1 做“大”与做“适度”。课程中心的宗旨是提升教学质量,从这一点上来说,它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教师“教”,辅助学生“学”,派生出的功能是共享与展示;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课程”关涉教学理念、关涉教学改革、关涉教师、关涉专业建设等方方面面。如果包含全部内容,势必有“贪大求全”之嫌。
从教师、学生层面来说,关注的是“教和学”的便捷;而从管理者来说,关注的是“功能”的齐全,如何协调在一个适度的范围,这仍需进一步探索。
2 统一课程建设标准与个性化。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说,统一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标准,使之逐步国际化是十分必需的:但过分强调标准会妨碍课程建设的个性化与自主化,不利于创新性“教”与“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 知识产权与网络安全。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创造性劳动,享受知识产权的保护,课程内容、资料该对谁开放、该对谁关闭,教师应有决定权;但从技术层面来说,目前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网络上“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此外,由于课程进一步开放,课程中心势必会遭遇“病毒、黑客”等问题,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系统要真正充分发挥作用,依赖于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除了要解决知识产权和网络问题外,还必须通过有效措施来培养师生的信息化习惯,提升他们信息处理、应用能力,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