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体系,深刻理解、把握教学内容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着重解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无重点,教学环节繁琐,教学思路不清晰,学生学习主体性不强等难点。通过研究,预计使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变得“简单”,学生的学变得容易、清晰,学习数学的信心得到增强。
关键词:简约;扎实;经验
课堂教学简约化:是指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的简单而有效的状态。课堂教学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改革的具体目标”以及各科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各个学段的教学要求,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笔者深深感到,在实施新课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简约的、扎实的、开放的。
一、简约而不简单
小学数学课堂应呈现出高度凝炼的简约性,但简约并不等于简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等方面下功夫,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1、读教材,深入浅出。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深入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是每一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性工作。教师只有把教材读通、读透,才能把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整体上把握教学,把复杂深刻的教学内容以凝炼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有的教师常常是一股脑儿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忽视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如教学“认识线段”时,如果让小学生凭空理解“线段是一个图形”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凭借教材提供的素材,用一段弯曲的毛线来演示毛线由曲变直的过程,由此抽象出线段。并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于课后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以加深对线段及线段的应用意义的理解,必然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全面,主次分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目标是系统地体现在教材的每个单元、每一册、第一学段中的,要将它们都具体落实到某一节课上,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应该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来突出主次,着重某一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秒的认识”,让学生感受1秒的长短、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是主要目标,而借此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则是次要的目标。
二、扎实而不机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发展能力,既要形式活泼,又要扎实有效。
1、 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理论,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探究性学习方式是这次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一定要选取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及时指导、点拨;在探究结束时,要启发、帮助学生科学地归纳总结,不断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例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就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探究习得。
2、 分体验,快乐学习。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应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的场所。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富有灵性的、愉快的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自我,在互助中调整学习策略,在碰撞中发展思维,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在快乐中构建知识体系。
三、开放而不放任
开放产生活力,封闭导致僵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在教材资源开发、知识引入、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适度开放,将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1. 有机整合,用好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教师的共识。“用教材教”并非可以随意改变教材内容,而是要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和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撷取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例如教学“亿的认识”这一课,有位教师用“一亿枚一角硬币摞在一起有多少个电视塔高”代替教材上“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能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由于学生对当地电视塔的高度比对赤道的长度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使得这样的调整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2. 以生为本,尊重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课堂学习之前,学生往往已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找准课堂与社会、课本与生活的结合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素材,将它作为学生继续深化学习的生长点。
小学数学课堂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既是严肃的,又是灵动的;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广大教师唯有立足教材、融入生活、放眼社会,以开放的姿态、简约的形式、扎实的功底不断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數学辉煌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贺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M].2002.5.
[2]周玉仁. 小学数学教学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
关键词:简约;扎实;经验
课堂教学简约化:是指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的简单而有效的状态。课堂教学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改革的具体目标”以及各科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各个学段的教学要求,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笔者深深感到,在实施新课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简约的、扎实的、开放的。
一、简约而不简单
小学数学课堂应呈现出高度凝炼的简约性,但简约并不等于简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等方面下功夫,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1、读教材,深入浅出。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深入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是每一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性工作。教师只有把教材读通、读透,才能把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整体上把握教学,把复杂深刻的教学内容以凝炼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有的教师常常是一股脑儿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忽视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如教学“认识线段”时,如果让小学生凭空理解“线段是一个图形”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凭借教材提供的素材,用一段弯曲的毛线来演示毛线由曲变直的过程,由此抽象出线段。并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于课后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以加深对线段及线段的应用意义的理解,必然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全面,主次分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目标是系统地体现在教材的每个单元、每一册、第一学段中的,要将它们都具体落实到某一节课上,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应该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来突出主次,着重某一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秒的认识”,让学生感受1秒的长短、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是主要目标,而借此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则是次要的目标。
二、扎实而不机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发展能力,既要形式活泼,又要扎实有效。
1、 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理论,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探究性学习方式是这次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一定要选取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及时指导、点拨;在探究结束时,要启发、帮助学生科学地归纳总结,不断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例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就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探究习得。
2、 分体验,快乐学习。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应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的场所。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富有灵性的、愉快的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自我,在互助中调整学习策略,在碰撞中发展思维,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在快乐中构建知识体系。
三、开放而不放任
开放产生活力,封闭导致僵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在教材资源开发、知识引入、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适度开放,将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1. 有机整合,用好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教师的共识。“用教材教”并非可以随意改变教材内容,而是要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和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撷取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例如教学“亿的认识”这一课,有位教师用“一亿枚一角硬币摞在一起有多少个电视塔高”代替教材上“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能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由于学生对当地电视塔的高度比对赤道的长度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使得这样的调整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2. 以生为本,尊重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课堂学习之前,学生往往已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找准课堂与社会、课本与生活的结合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素材,将它作为学生继续深化学习的生长点。
小学数学课堂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既是严肃的,又是灵动的;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广大教师唯有立足教材、融入生活、放眼社会,以开放的姿态、简约的形式、扎实的功底不断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數学辉煌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贺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M].2002.5.
[2]周玉仁. 小学数学教学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