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下面笔者谈谈对语文教师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应该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就是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怎样才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搭了桥,学生也不愿意过。笔者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感悟上着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在教学中,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或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美;其次,教师要把教材当成诱饵,充分挖掘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思想与艺术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知识的欲望;最后,教师应重点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在语文教学上,应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一是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除杜绝不健康的阅读内容之外,历史、科技、社会等方面都可以涉猎;二是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等。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惟此才能把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需在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來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來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这些美。
四、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要勇于做打破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的思想,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如为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笔者曾经给学生抄过这样一首童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首童谣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笔者的这一举动主要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笔者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才敢想敢做。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來,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葛溪中学)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应该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就是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怎样才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搭了桥,学生也不愿意过。笔者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感悟上着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在教学中,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或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美;其次,教师要把教材当成诱饵,充分挖掘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思想与艺术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知识的欲望;最后,教师应重点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在语文教学上,应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一是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除杜绝不健康的阅读内容之外,历史、科技、社会等方面都可以涉猎;二是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等。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惟此才能把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需在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來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來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这些美。
四、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要勇于做打破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的思想,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如为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笔者曾经给学生抄过这样一首童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首童谣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笔者的这一举动主要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笔者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才敢想敢做。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來,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葛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