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最艰难时刻已成过去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欧元区经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随之而来的复苏可能会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提供新的动力。
  欧盟委员会发表的《2013年秋季欧洲经济预测》写道,“今年春天出现的充满希望的迹象终于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经过连续6个季度的停滞或萎缩之后,欧盟经济终于在2013年第二季度出现了增长。”更令人欣慰的是,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一复苏将会持续,并在2014年加快增长速度。
  逆境中艰难复苏
  《支点》: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近几年欧洲一些国家也面临寒冬,日子不好过。他们复苏的情况怎么样?
  丁纯:综观2013年欧洲经济走势,虽然在3月发生了塞浦路斯存款税风波等事件,但总体上看,历时4年多的欧债危机已度过了希腊等有关外围国家濒临破产的危险期。2013年上半年,欧盟经济开始明显从谷底走出,尽管复苏步履依然蹒跚,但下半年维持了经济状况基本稳定的趋势。
  经济增长方面,以具代表性的欧元区GDP环比增速来衡量,欧元区GDP在第二季度终于走出持续6个季度的衰退,实现环比0.3%的正增长。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欧元区PMI(采购经理指数),10月份的终值为51.9,比9月份的高点52.2有所下降,却是连续4月站在50的荣枯线上,表明继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11月5日,欧盟委员会虽维持欧元区衰退0.4%的预计不变,但已将欧盟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从春季预测的萎缩0.1%上调至零增长。
  金融方面,状况也明显好转。目前,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国债收益率已跌至4%,重回危机前水平,欧元币值也稳中有升,欧洲股市上涨。更令人欣喜的是,爱尔兰于2013年12月15日退出国际救助计划,成为首个走出困境的外围国家。
  欧盟能取得如此成绩当属不易,功劳首推这几年陆续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治理措施。在步步紧逼的危机下,欧盟在逆境中不断克服内部纷争,相继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如从无到有建成永久性的金融救助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筹建银行联盟、强化和巩固财政、签署财政契约等,同时注意出台各类激励举措,全面提升各国经济竞争力。从经济治理层面看,这些举措已继续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最艰难的时刻已成过去
  《支点》:有人说,欧债危机已经过去,也有人说,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欧洲究竟有没有走出危机?
  江时学:如何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解决债务危机,这是个难题。解决欧债危机是否意味着GDP增长率必须摆脱负增长?是否意味着债务额和财政赤字分别相当于GDP的比重,必须低于欧盟确定的60%和3%的“门槛”?是否意味着IMF、欧盟和欧洲央行组成的“三驾马车”不必再向危机国家提供纾困?是否意味着危机国家可以重返资本市场?是否意味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被降低到6%或7%以下……是必须符合上述所有条件还是仅需符合其中一个条件?
  且不论我们能否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欧债危机最紧急的时刻已不复存在。人们不再担忧希腊会退出欧元区,不再担忧欧元是否会消失,不再担忧危机会进一步恶化,不再担忧欧盟会崩溃。
  保罗·威尔芬斯:欧元区经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随之而来的复苏可能会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提供新的动力。2013年底,虽然希腊经济衰退的情况已渐渐好转, 但一个新问题又浮出水面,即欧元区通缩风险:通胀率已由2012年的2%下降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0.7%。同时,欧元相对于美元呈升值趋势,也为商品进口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对此,欧洲央行将利率从0.5%下调至0.25%,旨在为刺激欧元区大多数国家的实体经济,并降低欧元的升值压力,通过降低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进一步减少利率支出和企业投融资成本。低利率已经帮德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刷新了纪录,而在法国和其他欧元区国家的股票,其市场价格指数也都很可能增加,而股价动态往往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可以预测,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将由2013年的0.5%增长至2014年的1.5%,并在2015年达到2%。德国的经济扩张将强烈刺激法国、意大利、荷兰和奥地利等国的出口,而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扩张也将有助于提高西班牙、葡萄牙的经济情况,因为前两个国家是后者许多企业的主要市场。只要美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延续,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不低于5%,欧元区国家将受益于美国和中国的出口增长。
  德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约6%,这个高比例反映了在2012年与2013年期间德国对于美国和中国的出口增长。一个稳定的德国政府有助于更好的经济政策,即在国家层面和德国16个区域的状态。即使没有较高的税率,德国的债务占GDP的比例也可能会下降,因为就业的增长,德国持续的高就业率意味着更高的税收。自从德国政府享有“ AAA ”的最高评级,德国所有主要评级机构的名义和实际利率都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面临财政紧缩的苦恼
  《支点》:近几年,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一些欧洲国家不得不采取财政紧缩的办法避险,但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麻烦。
  江时学:欧盟经济复苏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财政紧缩政策带来的“后遗症”很难在短期内消失。财政紧缩避免了“道德风险”,改善了财政状况,甚至使经常项目出现顺差,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伤害是十分明显的。而且,这样的伤害是持久的。
  同时,家庭和企业的债务负担遏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虽然债务危机的形势在好转,但家庭和公司的债务负担依然很重。一方面,家庭和企业为减轻债务负担而被迫诉诸“去杠杆化”;另一方面,它们对欧盟经济增长的前景似乎并不看好。在经济调整和财政紧缩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摩擦和失衡,也加剧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所有这一切都影响了消费和投资的扩大。
  更不容忽视的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乏力。与2010年和2011年相比,2012年以来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南非和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欧盟认为,这一减速使欧盟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在2013年减少了0.9%。如果2013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无大幅度上升,预计欧盟对其出口还会减少。   保罗·威尔芬斯:现在,欧元区最大的问题是意大利已遭受十年的劳动生产率下降。意大利有太多的官僚主义,以及缺乏可以便捷受益于全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而且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和税法相当复杂。最后,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意大利的外国直接投资处于温和状态,总数额多年来不到德国和法国的一半。
  丁纯:当前,阻碍欧盟经济快速复苏的因素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高债务负担难以在短期内降至60%的目标值,这将成为欧盟采用更灵活财政措施的绊脚石。而严重的失业问题既增加财政负担又抑制内需,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不仅如此,成员国之间经济差异巨大,各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不一致,将会影响复苏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效率,最典型问题是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间围绕财政紧缩或刺激的争议。实际上,这已不是什么新问题。近期有媒体报道,欧盟降息的决定遭到了以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为首的至少3位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的反对。
  此外,成员国中的“疑欧(怀疑一体化)”倾向会加大成员国同心协力、共度危机的难度。成员国之间经济上的失衡、求援国和施援国的相互博弈、成员国间社会差异扩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民众对欧洲的认同感日渐式微,欧盟从“多速欧洲”向“多层欧洲”转化的风险加大,德国选择党的兴起和英国要挟退出欧洲一体化的言行即为明证。
  由于上述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在财政手段受到债务掣肘的情况下,欧盟若希望有所作为,恐怕将更多倚重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外需来提振经济。
  与美联手构建“经济北约”
  《支点》:在后危机时代,欧洲若要加快复兴速度,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丁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状况正日趋向好。从扩大外需的角度来看,美国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2年双边贸易额近5000亿欧元,又是欧盟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占欧盟对外出口的17.3%,因此美国经济复苏对欧盟出口提振的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经济下滑给欧盟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对欧盟出口的重要性日渐明显,如2012年欧盟仅对“金砖四国”出口已占欧盟对外出口的20.5%,只比欧盟对北美自贸区的份额低0.3个百分点。
  在外贸政策方面,由于WTO框架下的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欧盟扩大外需的重要举措就是广泛建立双边自贸区,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正在谈判中的美欧自贸区。
  美欧自贸区构想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但一度备受冷落,近年来由于全球化、新兴国家崛起和WTO谈判停顿的压力,又开始活跃。如今,建立美欧自贸区甚至被提高至构建“经济北约”的战略高度,可见双方谋求合作的心情有多么迫切。随着2013年12月中旬第三轮谈判的接踵而至,双方全力期望在2014年内建成“高质量的自贸区”。
  至于欧美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将不仅是当下WTO框架中偏重货物贸易的自由化,而将是涵盖服务贸易、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更能体现欧美优势的全面的贸易自由化。欧美GDP超过全球的45%,贸易量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如此庞大的体量,加之在高新技术及话语权方面的优势地位,通过欧美自贸区重新制定贸易游戏规则和划定新技术标准,从而占领今后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意图便显露无遗。一旦如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又将面临“再次入世”的尴尬。(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未知意味可能,开放驱动创造。  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始城市复兴运动,创意城市随之兴起,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一运动到现在还没有停止,中国也随着这股浪潮走上了城市特色的打造之旅。在城市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城市内涵与特色地位日益凸显。  创意城市不能只是虚有概念,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创意有关的要素。正如英国创意巨头查尔斯·兰德利所言:“城市需要致力于‘为了世界’成为最富创意的城市,而不是‘
期刊
伴随经济发展,企业规模也在逐渐壮大,人员和分支机构的增多,给企业管理和沟通新增了不少难题。  公司总部的政策传达力度不够;各地区的市场情况及竞争对手动向不能及时反馈给公司总部以研究对策;参加异地会议或产品展示、考察产品时,浪费大量人力资源和差旅费……  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无他,由于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通讯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企业的新困扰。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疏忽、有想
期刊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8.4%下调到7.7%。报告主笔安德鲁·伯恩斯表示,中国放弃以投资带动的增长模式,转而更加注重消费,其经济快速增长的放缓早已在预料之中,中国正在恢复经济的平衡。  接着出炉的“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再度引发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中国(含港、台地区)上榜公司达95家,仅次于美国。但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上榜企业主要仍以国有控股企业
期刊
来的全是“人物”。  田长焯、曾宪章、陈五福、胡善庆、汪大总、李戍、黎怡杭,个个都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华人精英。在《支点》杂志社参与协办的第四届田长霖论坛现场,一段纪念享誉国际的教育家、科学家田长霖的视频,让数百人的会场沉浸在自豪与感动中。随后,张钟浚邀请全场每一个人起立,为田长霖默哀一分钟。  这种形式的开场白是张钟浚的风格。“长霖生前,是我蛮好的朋友。”张钟浚告诉《支点》记者,张田两家是世交。田祖
期刊
政府对旅游景点有无权力涨价,涨价之后的经济效应与如何补偿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一些非常严肃的经济学问题。不妨先讲政府对旅游门票能不能涨价的问题。  类似于大多数公园,旅游景区提供的服务也是一种准公共品,其具有鲜明的公共资源属性,即属非专有资源、具有整体性,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就这一点而言,对旅游景区的收费,本身就违背了其作为公共社会资源的特点,强制剥夺了人们使用它的权力。  旅游景点的开发,一方面在于
期刊
中国汽车产业如何规避跨国并购风险?未来车市发展潜力怎样?  一个多月前,在武汉举办的华创会(全称“第十三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上,春晖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接受本刊采访时剖析了当前汽车界多个热点话题。  他说,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发展的关键仍在吸引国际化的人才。未来10年内,中国汽车产业不会出现“零增长”,预计年均增幅8%—10%。  作为中国第
期刊
吕本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倪东:原北京市东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李继刚: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  谭仲良:EMC大中华区云计算解决方案业务总监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如何规划建设?政府数据平台怎样共享?大数据中沉睡的规律如何发现,又揭示了什么发展趋势呢?上月初,大数据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企业界人士会聚江城。借此机会,本期圆桌探讨大数据的时代价值。  价
期刊
苹果发布的新产品,不仅中国消费者失望,连美国华尔街也倍感泄气。  在中国市场上,三星手机风头正劲。两年前,苹果还被视为时尚,苹果专卖店如雨后春笋。但现在苹果时尚似乎已成“过去时”,很多人手里摆弄的是三星。  苹果与三星的此消彼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创新与模仿“互动”的绝佳案例。苹果是创新者,它推出的苹果智能手机颠覆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而三星固然一直生产手机,但在智能机领域不过是后来的模仿者。  
期刊
5月下旬至今,日本股市持续暴挫,已跌落至技术上的熊市。伴随日股急泄的是日元强劲反弹和日债息率的急升,所有这一切皆缘自“安倍经济学”。始自去年10月的一轮日股牛市是“安倍经济学”推出后的初始结果,而目前日本市场的动荡亦是“安倍经济学”副作用的反应。  此前,“安倍经济学”成功利用量化宽松政策压低日元,激活资产市场,使日股半年内获得逾85%升幅。但是,仅靠日元贬值,股市上升难以持续,经济增长也难以长久
期刊
最近,年已85岁的阿尔文·托夫勒对未来40年进行大胆预测,其中之一就是“气候变化导致冲突”。  他认为,气候变化令海水水位上升,逼迫大批人离开家园,这会导致冲突,加上北极矿产资源和油田因海洋融冰而更易取得,令冲突更加严重。  近年来,天气异常现象日益突出,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正使地球变暖提速,而这一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发展路径密切相关。  200多年来,煤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