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和理论研究,分析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几个阶段,提出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原则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市场化;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3.02.007
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针对国内科技资源分散、落后、封闭的现状,我国政府2004年7月制定《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2005年7月颁布《“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施意见》全面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科技基础资源,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主要涉及资源有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2]。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已认定了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其他地方、专业平台也不断涌现,“初步建立起跨部门、跨区域、多层次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网络体系”[3]。
当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要在前期资源整合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服务,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减轻国家财政投入的压力,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适当采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是合理的选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资源的“整合者”和“开发者”、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服务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管理者”,[4]其基本原则为“以用为主、开放服务”,根本目的是“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5]。扩大科技资源的使用效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平台建设的核心主线,只要围绕这一主线进行运行模式创新,就不会背离平台的性质和功能。在保证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市场化运作可以提升平台的服务水平,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培养科技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增加自身的造血机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主要是指在平台的运行服务过程中适当采用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面向市场需求提升优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交易获取部分收入补贴平台运行的过程。由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特殊性质,平台运行服务的市场化必然是在政府引导、监管下的市场化。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基本情况
我们认为平台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财政支持,资源整合;第二阶段为完善运行,优化服务;第三阶段为适当独立,市场运作。当然这几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一个相互交错的过程,并且不同的平台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间也不一样。目前,平台建设正处于资源整合与优化服务之间的阶段,市场化的运作设计也要遵守这一现实情况,但一定程度的市场化可以促进服务的优化与资源的整合。
根据问卷调查,目前只有极少数平台进行了部分市场化的运作。对市场化运作感兴趣或已经开始市场化的平台主要有两种:一是原来本身就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如钢铁研究总院牵头的应急分析平台,该类平台的特点是平台承建者本身就是市场主体,平台的建设带来的主要作用是整合了相关资源,发挥了原有资源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平台的承建者带来了利益。主要表现在提升了在业界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扩大宣传渠道等,比如钢铁研究总院牵头的应急分析平台网站上线后,其本身的业务量大幅提升。可以说这一类的平台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第二类是有贵重稀缺仪器和资源的平台,如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该中心核心资源为大型科学仪器及相关服务,按照成本价核收机时费,初步实现了市场化运作,由于收费价格不高,还是需要补贴才能维持机器正常运转。他们也对数据版权的使用也做了探索,用户必须和实验室签订数据版权共享协议,从数据获得之日起7年后,“中心”有权向社会公布所测数据。其他如部分数据平台也具备一定市场化的条件,但是由于版权保护问题,一时难以靠出售相关资料,实现自我运行。另外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也进行了部分市场化的探索,可以获取部分收入补贴平台运行。而从事基础资源收集整理的平台,如微生物平台等处于收集和保存阶段,目前很难从事市场化运作。
从平台运转的重要载体门户网站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基础条件平台的门户网站正处于建设阶段,绝大部分还没有相关市场化运作的设计。部分网站还处于初步阶段,只具有基本的介绍性信息,或正处于建设完善之中。部分网站实现了在线互动式服务。全国科学仪器门户可以为科研人员和企业用户提供科学仪器检测的网上预约服务,分析测试资源信息的检索服务,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信息的知识检索服务。其对服务进行了分级,非注册用户只能进行简单的查询和浏览概要信息,更多的服务功能需要成为注册用户后系统才能提供,这说明分级服务是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运行办法。[6] 中国检测资源平台搭建了在线专家咨询和供求信息的沟通平台。只有极少的网站实现了在线的市场化服务。比如国家标准物质信息服务平台网站具有在线订购系统,主要用于出售小件封装的标准物质,模式为在线订购,线下邮购。中国标准服务网也实现了在线订购书籍。部分已经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其市场化的的功能没有在门户上体现。中国应急分析平台网站上具有金属材料领域、食品领域、生物领域、突发性环境污染领域共2100多个案例,具有商业价值,目前主要是免费开放,其市场化行为主要在线下进行。从整体上看来,平台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内容不足够丰富,以门户网站建设为抓手的资源整合工作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总体看来,我国平台建设还未走上市场化运作的轨道,平台门户暂时还无法承担运行服务市场化的载体功能。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主要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主要有以下问题。首先,客观上一些平台现在不具备运行服务市场化的条件。有的平台资源涉及国家安全不宜直接通过市场公开,有的资源开发服务、产品难度较大,有的服务对象规模和支付能力有限不足以支撑市场化运作。
其次,主观上动力不足,对市场化运作认识有偏差。根据问卷调查,在回答“未来是否会进行市场化运作”一题时,回答可能会的只占5%,而肯定不会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占59%,多数平台在回答问卷时表示不可能进行市场化运作。很多平台认为市场化运作与国家平台公益性的定位是相悖的,同时也担心一旦推行市场化运作会减少政府资金投入。
第三,制度上存在障碍,产权和激励机制欠缺。根据问卷调查,市场化运行的主要障碍是体制机制,平台所在单位自身的事业和公益性的性质定位,在现有政策体系下,不利于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平台的科技资源也大量存在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划分不清晰的现象,进行市场化运作需要更加明确的政策支持。平台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依托于平台的职业发展轨道。
第四,专业化水平不高。多数平台没有应对市场化的组织机构,缺乏市场化运作人才,大部分平台没有市场化运作经验,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较弱。
第五,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目前,在平台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方面,科技部平台中心与各平台之间,平台各承建单位之间没有统筹协调机制。很多平台通过网络形式上把资源进行了整合,但资源还是在各承建单位那里,由各具体承建单位负责,在市场化运作上未充分体现出集约效应。另外,有联系的平台服务或有共同用户之间的平台协调也较少。
3、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基本原则
推进平台运行服务的市场化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保证科技资源服务的公益性地位。科技资源平台市场化运作是在保证公益性服务的前提下,开展的“增值”服务,是利用特色资源,为特定的需求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行为,其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保证平台的可持续运行,同时针对用户需求的服务形式也更会促进平台资源效益的发挥。
第二,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各平台的不同特点和运行基础,确立区别对待的原则。市场化运作只能是部分的,分阶段进行的。一是不能市场化的平台。有些平台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和客户需求情况,很难实行市场化运作,如果这一类平台对于国家又很重要,只能通过国家支持的方式存在,当然需要对这一类平台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监管。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科技资源共享网也可以尝试通过某种机制把单个不能市场化运作的平台资源市场化运转起来。二是可以大部分市场化的平台,对于和平台相关业务本身就市场化的平台承建单位,平台的意义主要在于赋予其国家级的资质和权威性,财政支持可以分为奖励原有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绩效部分和补贴科技资源公益化服务的部分,一般的运行费用可以不用支持。三是可以部分市场化的平台。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平台自我运行,另一种是平台中心统一整合运行。平台中心对非市场化部分进行适当支持,对市场化部分进行考核。
4、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通过相关指标综合评价各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指标内容可分三个层面:组织面、供给面、需求面。其中,组织面包括组织能力、市场经验、体制机制约束等。供给面包括资源特点、公共物品属性、知识产权等。需求面包括用户类别、数量、购买力、市场体量等。根据评价指标,对现有的平台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推进运行服务市场化的进度和步骤。
第二,完善管理体制和业务运行机制。体制机制是平台市场化运作的主要障碍,要通过制度设计打破原有体制的局限。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赋予资源运营方对于使用权的让渡和收益权利,合理解决产权纠纷。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协调资源供给方、需求方、监管方、中介服务方等多方利益主体的诉求。把平台运行管理人员的绩效收入、职业发展纳入所在单位的考评体系进行管理。
第三,探索成立平台市场化运作中心,加强网络门户交易功能建设。市场化运作中心归科技部平台中心直接领导,属于平台市场化运作的过渡促进机构,市场化运作中心的成员由各中心委派相关人员组成。平台市场化运作中心的职能是对可市场化资源进行内部挖掘、整合,对外进行市场化服务的包装和宣传。建立市场化运作中心的信息系统,在网页上提供各平台成员单位可市场化的资源、功能介绍。市场化运作中心可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几种服务模式,根据服务模式由国家平台开发统一的在线支付和效益评价系统,这些系统供各平台免费使用。一方面,提高市场化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平台中心也可以对服务绩效进行考核。平台中心应对各平台的信息和基本数据结构进行规定,便于数据共享和汇交,也便于对数据进行整合配置。
第四,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大力拓展客户群体,创新产品和服务。不同的用户需求是不同的,从性质上分有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个人等,从规模上分有稳定的大用户、个性化用户等,从使用深度上分有专业化用户、一般用户等。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由于部分平台资源的客户是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平台发展。平台中心应牵头各平台与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对接,开发优质客户和产品,为更好的发挥平台资源效益,同时获取稳定收入打下基础。要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面向市场的产品供给能力。
第五,根据不同类型的资源平台,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市场化方案设计。针对五类不同类型的平台:仪器设备、实物资源、数据资源、文献资源、网络科技资源,可分别采用“创新券”模式、增值服务模式、公益服务后补助模式、B2C 电商模式等运营方式。鼓励各平台在基本指导原则下进行市场化运行探索和创新。
第六,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在对平台、服务、用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融合基于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基于市场机制的收费标准和基于用户支付能力的收费标准,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和机制[7],鼓励不同的主体在能够满足基本的公益需求基础上,在各需求方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行交易。在国家相关标准的指导下,平台按照具体服务的质与量合理进行收费,主管部门在其执行过程中发挥监督职能。
第七,专注于优势领域打造品牌,提升市场化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突出核心业务和服务能力,体现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形成品牌产品和服务。转变观念,塑造面向市场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培养“专家”型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http://www.most.gov.cn/tjcw/tczcwj/200708/t20070813_52389.htm,2004年09月14日.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3] http://www.nstic.gov.cn/l-side/115_content.jsp?type=3,2012年12月15日.
[4] 袁伟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内涵探讨,中国科技资源导刊[J],2013年第1期:8-11.
[5]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6] http://www.scilink.cn,2013年2月1日.
[7] 杨选良、张薇、程骏,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经济属性及收费政策,中国科技论坛[J],2006年第4期,29-31-23.
关键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市场化;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3.02.007
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针对国内科技资源分散、落后、封闭的现状,我国政府2004年7月制定《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2005年7月颁布《“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施意见》全面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科技基础资源,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主要涉及资源有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2]。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已认定了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其他地方、专业平台也不断涌现,“初步建立起跨部门、跨区域、多层次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网络体系”[3]。
当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要在前期资源整合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服务,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减轻国家财政投入的压力,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适当采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是合理的选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资源的“整合者”和“开发者”、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服务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管理者”,[4]其基本原则为“以用为主、开放服务”,根本目的是“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5]。扩大科技资源的使用效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平台建设的核心主线,只要围绕这一主线进行运行模式创新,就不会背离平台的性质和功能。在保证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市场化运作可以提升平台的服务水平,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培养科技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增加自身的造血机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主要是指在平台的运行服务过程中适当采用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面向市场需求提升优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交易获取部分收入补贴平台运行的过程。由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特殊性质,平台运行服务的市场化必然是在政府引导、监管下的市场化。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基本情况
我们认为平台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财政支持,资源整合;第二阶段为完善运行,优化服务;第三阶段为适当独立,市场运作。当然这几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一个相互交错的过程,并且不同的平台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间也不一样。目前,平台建设正处于资源整合与优化服务之间的阶段,市场化的运作设计也要遵守这一现实情况,但一定程度的市场化可以促进服务的优化与资源的整合。
根据问卷调查,目前只有极少数平台进行了部分市场化的运作。对市场化运作感兴趣或已经开始市场化的平台主要有两种:一是原来本身就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如钢铁研究总院牵头的应急分析平台,该类平台的特点是平台承建者本身就是市场主体,平台的建设带来的主要作用是整合了相关资源,发挥了原有资源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平台的承建者带来了利益。主要表现在提升了在业界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扩大宣传渠道等,比如钢铁研究总院牵头的应急分析平台网站上线后,其本身的业务量大幅提升。可以说这一类的平台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第二类是有贵重稀缺仪器和资源的平台,如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该中心核心资源为大型科学仪器及相关服务,按照成本价核收机时费,初步实现了市场化运作,由于收费价格不高,还是需要补贴才能维持机器正常运转。他们也对数据版权的使用也做了探索,用户必须和实验室签订数据版权共享协议,从数据获得之日起7年后,“中心”有权向社会公布所测数据。其他如部分数据平台也具备一定市场化的条件,但是由于版权保护问题,一时难以靠出售相关资料,实现自我运行。另外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也进行了部分市场化的探索,可以获取部分收入补贴平台运行。而从事基础资源收集整理的平台,如微生物平台等处于收集和保存阶段,目前很难从事市场化运作。
从平台运转的重要载体门户网站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基础条件平台的门户网站正处于建设阶段,绝大部分还没有相关市场化运作的设计。部分网站还处于初步阶段,只具有基本的介绍性信息,或正处于建设完善之中。部分网站实现了在线互动式服务。全国科学仪器门户可以为科研人员和企业用户提供科学仪器检测的网上预约服务,分析测试资源信息的检索服务,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信息的知识检索服务。其对服务进行了分级,非注册用户只能进行简单的查询和浏览概要信息,更多的服务功能需要成为注册用户后系统才能提供,这说明分级服务是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运行办法。[6] 中国检测资源平台搭建了在线专家咨询和供求信息的沟通平台。只有极少的网站实现了在线的市场化服务。比如国家标准物质信息服务平台网站具有在线订购系统,主要用于出售小件封装的标准物质,模式为在线订购,线下邮购。中国标准服务网也实现了在线订购书籍。部分已经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其市场化的的功能没有在门户上体现。中国应急分析平台网站上具有金属材料领域、食品领域、生物领域、突发性环境污染领域共2100多个案例,具有商业价值,目前主要是免费开放,其市场化行为主要在线下进行。从整体上看来,平台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内容不足够丰富,以门户网站建设为抓手的资源整合工作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总体看来,我国平台建设还未走上市场化运作的轨道,平台门户暂时还无法承担运行服务市场化的载体功能。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主要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主要有以下问题。首先,客观上一些平台现在不具备运行服务市场化的条件。有的平台资源涉及国家安全不宜直接通过市场公开,有的资源开发服务、产品难度较大,有的服务对象规模和支付能力有限不足以支撑市场化运作。
其次,主观上动力不足,对市场化运作认识有偏差。根据问卷调查,在回答“未来是否会进行市场化运作”一题时,回答可能会的只占5%,而肯定不会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占59%,多数平台在回答问卷时表示不可能进行市场化运作。很多平台认为市场化运作与国家平台公益性的定位是相悖的,同时也担心一旦推行市场化运作会减少政府资金投入。
第三,制度上存在障碍,产权和激励机制欠缺。根据问卷调查,市场化运行的主要障碍是体制机制,平台所在单位自身的事业和公益性的性质定位,在现有政策体系下,不利于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平台的科技资源也大量存在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划分不清晰的现象,进行市场化运作需要更加明确的政策支持。平台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依托于平台的职业发展轨道。
第四,专业化水平不高。多数平台没有应对市场化的组织机构,缺乏市场化运作人才,大部分平台没有市场化运作经验,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较弱。
第五,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目前,在平台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方面,科技部平台中心与各平台之间,平台各承建单位之间没有统筹协调机制。很多平台通过网络形式上把资源进行了整合,但资源还是在各承建单位那里,由各具体承建单位负责,在市场化运作上未充分体现出集约效应。另外,有联系的平台服务或有共同用户之间的平台协调也较少。
3、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基本原则
推进平台运行服务的市场化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保证科技资源服务的公益性地位。科技资源平台市场化运作是在保证公益性服务的前提下,开展的“增值”服务,是利用特色资源,为特定的需求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行为,其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保证平台的可持续运行,同时针对用户需求的服务形式也更会促进平台资源效益的发挥。
第二,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各平台的不同特点和运行基础,确立区别对待的原则。市场化运作只能是部分的,分阶段进行的。一是不能市场化的平台。有些平台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和客户需求情况,很难实行市场化运作,如果这一类平台对于国家又很重要,只能通过国家支持的方式存在,当然需要对这一类平台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监管。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科技资源共享网也可以尝试通过某种机制把单个不能市场化运作的平台资源市场化运转起来。二是可以大部分市场化的平台,对于和平台相关业务本身就市场化的平台承建单位,平台的意义主要在于赋予其国家级的资质和权威性,财政支持可以分为奖励原有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绩效部分和补贴科技资源公益化服务的部分,一般的运行费用可以不用支持。三是可以部分市场化的平台。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平台自我运行,另一种是平台中心统一整合运行。平台中心对非市场化部分进行适当支持,对市场化部分进行考核。
4、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通过相关指标综合评价各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指标内容可分三个层面:组织面、供给面、需求面。其中,组织面包括组织能力、市场经验、体制机制约束等。供给面包括资源特点、公共物品属性、知识产权等。需求面包括用户类别、数量、购买力、市场体量等。根据评价指标,对现有的平台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推进运行服务市场化的进度和步骤。
第二,完善管理体制和业务运行机制。体制机制是平台市场化运作的主要障碍,要通过制度设计打破原有体制的局限。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赋予资源运营方对于使用权的让渡和收益权利,合理解决产权纠纷。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协调资源供给方、需求方、监管方、中介服务方等多方利益主体的诉求。把平台运行管理人员的绩效收入、职业发展纳入所在单位的考评体系进行管理。
第三,探索成立平台市场化运作中心,加强网络门户交易功能建设。市场化运作中心归科技部平台中心直接领导,属于平台市场化运作的过渡促进机构,市场化运作中心的成员由各中心委派相关人员组成。平台市场化运作中心的职能是对可市场化资源进行内部挖掘、整合,对外进行市场化服务的包装和宣传。建立市场化运作中心的信息系统,在网页上提供各平台成员单位可市场化的资源、功能介绍。市场化运作中心可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几种服务模式,根据服务模式由国家平台开发统一的在线支付和效益评价系统,这些系统供各平台免费使用。一方面,提高市场化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平台中心也可以对服务绩效进行考核。平台中心应对各平台的信息和基本数据结构进行规定,便于数据共享和汇交,也便于对数据进行整合配置。
第四,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大力拓展客户群体,创新产品和服务。不同的用户需求是不同的,从性质上分有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个人等,从规模上分有稳定的大用户、个性化用户等,从使用深度上分有专业化用户、一般用户等。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由于部分平台资源的客户是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平台发展。平台中心应牵头各平台与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对接,开发优质客户和产品,为更好的发挥平台资源效益,同时获取稳定收入打下基础。要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面向市场的产品供给能力。
第五,根据不同类型的资源平台,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市场化方案设计。针对五类不同类型的平台:仪器设备、实物资源、数据资源、文献资源、网络科技资源,可分别采用“创新券”模式、增值服务模式、公益服务后补助模式、B2C 电商模式等运营方式。鼓励各平台在基本指导原则下进行市场化运行探索和创新。
第六,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在对平台、服务、用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融合基于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基于市场机制的收费标准和基于用户支付能力的收费标准,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和机制[7],鼓励不同的主体在能够满足基本的公益需求基础上,在各需求方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行交易。在国家相关标准的指导下,平台按照具体服务的质与量合理进行收费,主管部门在其执行过程中发挥监督职能。
第七,专注于优势领域打造品牌,提升市场化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突出核心业务和服务能力,体现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形成品牌产品和服务。转变观念,塑造面向市场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培养“专家”型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http://www.most.gov.cn/tjcw/tczcwj/200708/t20070813_52389.htm,2004年09月14日.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3] http://www.nstic.gov.cn/l-side/115_content.jsp?type=3,2012年12月15日.
[4] 袁伟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内涵探讨,中国科技资源导刊[J],2013年第1期:8-11.
[5]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6] http://www.scilink.cn,2013年2月1日.
[7] 杨选良、张薇、程骏,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经济属性及收费政策,中国科技论坛[J],2006年第4期,29-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