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基于对学生的深刻理解和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人文关怀,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旨在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1.029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又激励学生、发展学生。重视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研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的提出在教育界引起了热议,虽各有见解,但在高校教育中都认为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也应该体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高等教育法》中,第四条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力量,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学生一批批进出高校,每一批都有新的特点和变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深入把握高校教学和科研规律,深入把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本思想关键的相通点就是学生,所以,学生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重心。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还要认识和把握大学生所处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结合实际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培育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高校的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与基础,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2 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因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多元的需求造就了人性的复杂,也就导致了育人的复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道德的社會实践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从本质上来讲,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以学生的本性为出发点,将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人格日趋完善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也应该是学生。
2.1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以光速进行传播,人们可以有更快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也可以便捷地发表言论。各种信息充斥着你的邮箱、朋友圈、APP的推送等等,面对这些状况,对于学生来说,选择和判断能力的增强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当代这样的社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面对知识更新速度飞快,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高于以往,他们的思想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又追求自我个性的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又要保持学生的个性特质,体现其独特价值。经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虽仍有效,但却难以应对新生代学生的思想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好地把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避免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人本思想相信,人是有追求的,积极向上的追求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内在需求。 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们通过社会活动来不断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其主动开展学习,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的内驱力。然而,现实却是教育者长期占据着权威者的地位,学生又普遍缺乏挑战权威的意识与勇气,缺少探索精神,甚至表面接受灌输,内心却不甘愿接受。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才,他们具有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勇于挑战权威,同时也需要这些人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备社会主义的思想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这样才可能使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所以,高校思政教育要使学生具备些素质,就更应尊重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他们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2.2 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把握好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在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应得到重视。学对自觉认识自身发展的规律,并遵循这一规律,并获得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是学生获得发展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既然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就要掌握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规则。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成员共同生活和活动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们学会与人相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为使大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1.029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又激励学生、发展学生。重视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研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的提出在教育界引起了热议,虽各有见解,但在高校教育中都认为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也应该体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高等教育法》中,第四条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力量,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学生一批批进出高校,每一批都有新的特点和变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深入把握高校教学和科研规律,深入把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本思想关键的相通点就是学生,所以,学生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重心。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还要认识和把握大学生所处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结合实际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培育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高校的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与基础,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2 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因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多元的需求造就了人性的复杂,也就导致了育人的复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道德的社會实践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从本质上来讲,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以学生的本性为出发点,将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人格日趋完善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也应该是学生。
2.1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以光速进行传播,人们可以有更快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也可以便捷地发表言论。各种信息充斥着你的邮箱、朋友圈、APP的推送等等,面对这些状况,对于学生来说,选择和判断能力的增强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当代这样的社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面对知识更新速度飞快,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高于以往,他们的思想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又追求自我个性的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又要保持学生的个性特质,体现其独特价值。经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虽仍有效,但却难以应对新生代学生的思想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好地把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避免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人本思想相信,人是有追求的,积极向上的追求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内在需求。 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们通过社会活动来不断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其主动开展学习,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的内驱力。然而,现实却是教育者长期占据着权威者的地位,学生又普遍缺乏挑战权威的意识与勇气,缺少探索精神,甚至表面接受灌输,内心却不甘愿接受。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才,他们具有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勇于挑战权威,同时也需要这些人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备社会主义的思想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这样才可能使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所以,高校思政教育要使学生具备些素质,就更应尊重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他们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2.2 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把握好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在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应得到重视。学对自觉认识自身发展的规律,并遵循这一规律,并获得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是学生获得发展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既然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就要掌握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规则。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成员共同生活和活动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们学会与人相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为使大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