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多地接触他人的语言输出,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为将来的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关键词]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 小组学习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90-0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欢迎,但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而学生被动听讲的单方面交际活动。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很少有机会让学生锻炼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技巧,因此学生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人真实的语言输入,也就更谈不上检验自己的语言输出了。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把这两种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策略,当然也并不提倡完全摒弃教师讲授模式,合作学习会使教师讲授模式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主动学习英语的方法。
一、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在课堂上运用学习小组,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使学生们能一起学习并将自己和彼此的学习发挥到最大化。在合作学习中,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小组成员对小组任务的完成都负有责任而且组员之间构成绝对的相互依赖关系。小组成员的构成是多样性的,包括学习程度不同、有着不同兴趣爱好和经历的学生。由于同属一个群体,所有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他们分享着共同的成果。
(二)合作学习的特征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合作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多边性的交流互动。在传统教学当中,只有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得到提高。而合作学习则鼓励多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彼此间的;老师彼此间的以及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2.目标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把重心放在智力与情感的均衡发展上。前提是学习符合学生的意愿,只有学生自愿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受益性。通常情况下,有三种学习情况。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一名学生通过受益于他人而受益;在竞争学习中,学生通过伤害别人而受益。在个人学习中,学生通过既不伤害他人也不受益于他人而得到自身的提高。
(三)合作学习的意义
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竞争能力,并能帮助老师进行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目标。合作学习比起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来说,在学生中产生了一种更和谐的关系、更健康的心理和更端正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培养学生发展他们的社交技巧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今后他们建立并维系稳定婚姻、家庭、事业和友谊的基础。只有把语言技巧运用到以事业、家庭和社交背景下的合作交流互动中去,它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方法
在传统的教师讲授课堂,教师的言语行为大多数是单方面而且是正式的,讲授的课程大部分是通过教师讲授传递给全班同学的,因此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语言实践。然而,在合作学习课堂,教师极大地减少了讲授过程,而是给出指导并对已知信息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这种交际模式创造了一种更生动的社交性的课堂情景。
(一)组成小组
把进行合作学习班级的60名同学按照6人一组分成10组,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合作学习,所以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男女同学搭配,以及学习不同层次的同学的搭配问题。为了确保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应当制定小组行为规则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注意听他人讲话并积极给出回应;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在请教老师之前先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不要抱怨,尊重不同的意见,协商解决争论。
(二)分配角色
因为一些学生往往容易控制小组谈话,而另一些学生由于太过害羞不能主动参加小组活动,所以要给不同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的任务角色应当是轮换的以确保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性,这种练习减少了由一个人控制的局面,给所有的学生平等的机会去实践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人与人的交流和领导能力的发挥。
(三)基本的合作技巧
应当向学生传授一些最基本的合作技巧,包括眼神交流,鼓励其他组员,保持安静,感谢他人帮助,不打断他人认真聆听,道歉等等。如果学生在小组内感到越来越自在,那么就应该教授更多的合作技巧并在课堂上得到加强。例如,教授学生如何不带有敌对态度地表示反对,如何寻求帮助,如何给予和接受赞扬,如何表扬和鼓励其他成员。
(四)建构积极的相互依赖性
建构积极的相互依赖性,学生知道他们的成功也要依赖于其他的组员。这将触动他们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就是小组成员压力的积极使用。他们知道不仅自己的学习效果被检验,小组其他成员的成绩也依赖于他自己任务完成的效果。这种方法使每个人的责任感得到了加强。每个人都意识到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其他组员负责,同时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为小组贡献力量。
合作小组学习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去,而不再单纯是由教师或书本传递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另外,合作方法还在课堂上创造了良好的群体动力,可以给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练习使用英语。这样一个积极的氛围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以下的潜在意义:所有的学生都愿意试着运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学生们即便在那一刻没有参与到互动当中去,也认真关注其他同学所说所做的和教师给予的反馈,并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们为了在课堂这个集体内完成共同的任务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必要的合作;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同学在这种氛围下都会感到舒服并完全投入到其中;教师们也有足够的自信心欢迎学生们就语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希望学生在从他们这吸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从学生那受益。
三、结论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传统学习所不能给予的同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等等。另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小组学习当中,因为教师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在课堂上使用目标语的机会。学生接触到了来自其他同学的更好理解的语言输入,以更大的热情使用和联系目标语,这对于外语习得有着极大的意义。我们期望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能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是在学术成就上,而且能够适应目前的教育改革,产生许多教学成果。在中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施对于外语教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许多合作学习方法都卓见成效并且在改变教师对于教育的观点和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学远比仅仅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意味着多的多,它还起着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传授社交技巧,培养交流能力,以便学生更有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为将来的事业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素质。
【参考文献】
[1]Sharan.S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mall group:Recent methods and effects on achievement.attitudes.and ethnic relations[J]:Review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0
[2]Swain.M.Understanding input through output[J]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nt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nference on Applied Linguistics,1983.
[3]许晓川,卢红.从传统学习到理论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1).
[4]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 小组学习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90-0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欢迎,但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而学生被动听讲的单方面交际活动。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很少有机会让学生锻炼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技巧,因此学生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人真实的语言输入,也就更谈不上检验自己的语言输出了。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把这两种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策略,当然也并不提倡完全摒弃教师讲授模式,合作学习会使教师讲授模式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主动学习英语的方法。
一、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在课堂上运用学习小组,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使学生们能一起学习并将自己和彼此的学习发挥到最大化。在合作学习中,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小组成员对小组任务的完成都负有责任而且组员之间构成绝对的相互依赖关系。小组成员的构成是多样性的,包括学习程度不同、有着不同兴趣爱好和经历的学生。由于同属一个群体,所有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他们分享着共同的成果。
(二)合作学习的特征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合作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多边性的交流互动。在传统教学当中,只有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得到提高。而合作学习则鼓励多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彼此间的;老师彼此间的以及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2.目标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把重心放在智力与情感的均衡发展上。前提是学习符合学生的意愿,只有学生自愿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受益性。通常情况下,有三种学习情况。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一名学生通过受益于他人而受益;在竞争学习中,学生通过伤害别人而受益。在个人学习中,学生通过既不伤害他人也不受益于他人而得到自身的提高。
(三)合作学习的意义
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竞争能力,并能帮助老师进行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目标。合作学习比起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来说,在学生中产生了一种更和谐的关系、更健康的心理和更端正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培养学生发展他们的社交技巧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今后他们建立并维系稳定婚姻、家庭、事业和友谊的基础。只有把语言技巧运用到以事业、家庭和社交背景下的合作交流互动中去,它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方法
在传统的教师讲授课堂,教师的言语行为大多数是单方面而且是正式的,讲授的课程大部分是通过教师讲授传递给全班同学的,因此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语言实践。然而,在合作学习课堂,教师极大地减少了讲授过程,而是给出指导并对已知信息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这种交际模式创造了一种更生动的社交性的课堂情景。
(一)组成小组
把进行合作学习班级的60名同学按照6人一组分成10组,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合作学习,所以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男女同学搭配,以及学习不同层次的同学的搭配问题。为了确保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应当制定小组行为规则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注意听他人讲话并积极给出回应;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在请教老师之前先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不要抱怨,尊重不同的意见,协商解决争论。
(二)分配角色
因为一些学生往往容易控制小组谈话,而另一些学生由于太过害羞不能主动参加小组活动,所以要给不同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的任务角色应当是轮换的以确保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性,这种练习减少了由一个人控制的局面,给所有的学生平等的机会去实践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人与人的交流和领导能力的发挥。
(三)基本的合作技巧
应当向学生传授一些最基本的合作技巧,包括眼神交流,鼓励其他组员,保持安静,感谢他人帮助,不打断他人认真聆听,道歉等等。如果学生在小组内感到越来越自在,那么就应该教授更多的合作技巧并在课堂上得到加强。例如,教授学生如何不带有敌对态度地表示反对,如何寻求帮助,如何给予和接受赞扬,如何表扬和鼓励其他成员。
(四)建构积极的相互依赖性
建构积极的相互依赖性,学生知道他们的成功也要依赖于其他的组员。这将触动他们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就是小组成员压力的积极使用。他们知道不仅自己的学习效果被检验,小组其他成员的成绩也依赖于他自己任务完成的效果。这种方法使每个人的责任感得到了加强。每个人都意识到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其他组员负责,同时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为小组贡献力量。
合作小组学习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去,而不再单纯是由教师或书本传递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另外,合作方法还在课堂上创造了良好的群体动力,可以给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练习使用英语。这样一个积极的氛围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以下的潜在意义:所有的学生都愿意试着运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学生们即便在那一刻没有参与到互动当中去,也认真关注其他同学所说所做的和教师给予的反馈,并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们为了在课堂这个集体内完成共同的任务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必要的合作;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同学在这种氛围下都会感到舒服并完全投入到其中;教师们也有足够的自信心欢迎学生们就语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希望学生在从他们这吸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从学生那受益。
三、结论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传统学习所不能给予的同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等等。另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小组学习当中,因为教师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在课堂上使用目标语的机会。学生接触到了来自其他同学的更好理解的语言输入,以更大的热情使用和联系目标语,这对于外语习得有着极大的意义。我们期望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能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是在学术成就上,而且能够适应目前的教育改革,产生许多教学成果。在中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施对于外语教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许多合作学习方法都卓见成效并且在改变教师对于教育的观点和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学远比仅仅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意味着多的多,它还起着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传授社交技巧,培养交流能力,以便学生更有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为将来的事业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素质。
【参考文献】
[1]Sharan.S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mall group:Recent methods and effects on achievement.attitudes.and ethnic relations[J]:Review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0
[2]Swain.M.Understanding input through output[J]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nt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nference on Applied Linguistics,1983.
[3]许晓川,卢红.从传统学习到理论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1).
[4]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