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茶需细品慢酌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d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有一个作品,大部分人都认为它引起了共鸣,得到了身心的刺激。那么,说明这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作者很成功的把自己感受传达了出去,也遇到了对的观者,接受着作者想要传达并表达的一些东西。
  关键词:审美;艺术修养;共鸣;情感宣泄
  一、对于艺术载体的认知与解读
  追求美的艺术,往往是需要被理解的,是给人看的。所谓的理解,是理解作品的美。作为一个艺术家,创造出来美的作品,绝不会仅仅给自己看的,追求美往往是很多艺术共有的属性,比如宗教艺术,既然是造出来给人看的,为什么不造的美一点呢?当然也有为了美而生的艺术,比如中国的山水画,欧洲的古典音乐,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许多风景画,日本的茶道,他们基本就是为了美而作的艺术。为了营造出美,艺术家们绞尽脑汁,他们绞尽脑汁来创造,我们当然也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欣赏。欣赏这些艺术品是需要修养的,你需要知道他们的规划,他们的审美,才能真切的去感受。比如中国绘画的审美,有自己明确的标准,谢赫六法:“画有六法:一曰骨法用笔,二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摸写。”,历代中国绘画,都要参照标准。当然不同的地区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标准,有古典的美,浪漫的美,象征的美,文学的美,不一而足。你抱着古典美的准则去欣赏浪漫主义,那就没意思了,反之亦然。很多人听音乐,觉得能打动自己能感动人的才是好的,于是觉得巴赫比较无聊,这也是有的,审美是很精分的,所以需要积累经验,让自己随时精分,此谓艺术修养。
  当然也有画给自己看,写曲子自娱的,你不是艺术家,自己愉悦自己,没人管你,也不存在欣赏和理解,开心就好。比如古尔德经常改编歌剧用钢琴弹出来,不需要别人理解,因此很可惜,基本都没有录音留下来。
  二、艺术创造的目的
  情感宣泄的艺术,有的是宣泄了就完,自己爽一把的。你不爽了,自己做了个诗,弹个琴,画个画之类,不但不需要别人理解,硬要看人家的这些艺术品,人家也不一定愿意。
  也有人把自己的情感宣泄到观众身上,那就需要理解了,表现主义属于此类,如蒙克。音乐和诗歌也多,自己有所感,有感而发的,都是这一类。“我有所感,你感受到我之所感了吗?”
  再如,自己没有所感,纯粹是为了打动观众的,当然也需要理解,如浪漫主义。艺术家营造了一个场景,来打动你,就是这一种,但他自己不一定在场景之中。这就是“为了打动而打动,为了感动而感动。”艺术的创作显然是有目的的,当然这种目的不一定是自觉的目的,也就是说,作者本身在创作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目的,但艺术作为意识或潜意识的一种承载方式,本身就有其意义所在。这种潜在的意义,就可以被视为艺术创作的目的。
  三、艺术与心灵的对话
  我们常说真善美,也就是艺术的三个目的,展示美,表达美,唤起美。艺术的第一个目的都是让欣赏者感受到美,这些艺术相对来说,是在训练我们感受美乃至解构美的能力,所以,算是美的另一个维度吧。第二个目的,一定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某种真实情感或感受,艺术是心灵的承载,作为承载,只有真实的心灵感受才能得到其他心灵的认同。一个人,距离自己的越近,就距离人类的整体心灵越近,当他把这种近距离的贴近展示出来,才能形成伟大的,有感染力的艺术。第三个目的,是唤起人类内心的善。也许,莫些人认为,艺术是纯粹自然的,不带有道德目的的。我想说,这里的善,也许不属于道德的领域,而是指人类内心对生命力的崇拜和欢喜,一切主掌生命能量的,都是善的,一切损害这种能量的,都是恶的。藝术是纯粹生命能量的一种展示形式,因此必然会唤起人类内心对这种力量的喜爱和贴近。但这种善,并不一定会带来道德意义上的结果,在这之间,同样需要一层理性的转化,反例请见希特勒,元首同志一定是一个生命能量强大的人,可惜他误用了。
  从以上的目的来说,艺术是必然需要他人的承认和理解,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他人的承认和理解的,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纯粹的自我的艺术,除非你认为你的心灵已经低于其他所有人,或者高于其他所有人了,这显然是一种病态的认知。当然,随着人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艺术在某些领域具有越来越复杂化的趋势,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确实存在一种专业的艺术存在。举例来说,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流派小说的去情节化趋势,艺术开始越来越脱离鱼单纯的展示,而着重于创作者内心的表达。这种专业的表达形式,需要着重于创作者的内心的表达。这种专业的表达形式,需要受过一定训练,或者需要高度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去理解。然而这种理解能力的提升,何尝不是自身灵性的一种升华?去理解更多的艺术,需要与自己的心灵进行更多的对话,这是一件好的事情。
  四、艺术需要被理解的意义
  所以,遇到自己不能够欣赏的作品,理解的越多,那么欣赏的也就越多的多。这种既真实无邪又无比深刻的作品,无一不是大师的天成之作,不可多得,那么也就需要去被理解。其实我认为不理解某个作品,就是输出者和输入者没有达成一致,也就是作者和观者没有达成共鸣。对于这种作品我觉得就像错的时间遇到了错的人,错过就错过了,不用纠结什么态度。如果有一个作品,大部分人都认为它引起了共鸣,得到了身心的刺激。那么,说明这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作者很成功的把自己感受传达了出去,也遇到了对的观者,接受着作者想要传达并表达的一些东西。
  艺术自然是需要被理解的,不需要被理解却以自身而寸在的,那是什么东西,是一种什么载体,物自体?假如我创作了个纯艺术,自在之物,我说你看不到它,它不可以被理解被认识,那这个创作出来的所谓艺术,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艺术如茶需要慢品细酌......
  参考文献: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图书
  [2]《什么是艺术》沃特伯格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2月1日
  作者简介:张宁,1994.4.-,女,汉族,籍贯:辽宁阜新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7级在校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油画。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中国传统文化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命脉的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习近平在内政外交上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维,也蕴含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三十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闪耀着历史与现实碰撞、交融的思想光辉。这些内涵与外延构成了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习近平同志传统文化观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从传播科技变迁的历史进程来看,媒介形态是沿着“纸媒体-多媒体-全媒体-融媒体-浸媒体-智媒体……”这一轨迹不断进化的。每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媒介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并非是媒介传播的“讯息”,而是媒介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变革。  关键词:媒介形态;社会认同;互联网;传统媒体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社会认同的建构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关系密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材以及教学方法转移到学生身上,外语教学也开始由语言本体、教材、教学法转向学习者主体。所以,学习者得到更多的关注,关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也慢慢吸引眼球。本文将简要介绍学习者个体差异于外语教学的影响以及重要意义,着重从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年龄、学能、认知方式几个个方面简要分析个体学习特点,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为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操,而通过民族音乐,还可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目前来看,中职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民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对中职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学徒制体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机制建设为突破点,以招生与招工制度建设为着眼点,以这两方面为突破口,从如何建立制度和机制,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企业为契机建设学徒制体制。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机制建设;产教融合;学徒制联盟  现代学徒制建设中机制建设是突破点,招生与招工制度建设是着眼点,这两方面是能够全面实行现代学徒制的突破口,是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灵与魂”,其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制度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问题也纷纷从教学过程中显现:近年来高职体育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文理念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占有的比率却是比较小[1]。树立正确的人文理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应用两方面来浅探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期刊
摘要:我院于2004年开展 “双元制” 教学试点工作,采用工作页授课、“项目教学法”, 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实训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技能,改革考试模式,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考核学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讲借鉴到了一些有利于职教改革的基本经验,促进了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内涵,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双元制; 汽车; 项目教学法;工作页;企业;培训  1引言  德国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站在积极的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学科,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现代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处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本文主要是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1、中职生心理特征分析  1.1中职生浮躁心理问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虽已开展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但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还存在争议,认定的标准仍十分模糊,对应用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认定研究更为鲜见。通过分析高校应用型新兴专业家政学专业教师的 “双师”认定现状,提出了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针对性定制、动态考评认定、增强认定可操作性的认定路径,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双师型;认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摘要:思想不是物质,它由人类创造,但却不任由人类把玩,中国的儒家思想验证了传统思想的兴衰,也迎合了时代的道路。它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复兴,这是传统的定律,也是人民和时代的抉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儒家思想只有与时代融合,才能推进中国和世界的新纪元。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儒家思想;融合  思想是社会意识,或发展,或倒退,都是时代造就的。传统思想的兴衰与整个封建社会的盛衰紧密联系,息息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