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为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高层建筑的层数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这就对主体结构的稳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施工单位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把握好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要点,严格控制好施工质量,加强项目的工程管理,以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固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以下将具体探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居住的功能,更加关注居住的环境是否舒适,这就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对主体钢筋混凝土工程进行必要技术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结构工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决定着后续各项辅助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但是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时常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施工材料所具有的质量、施工的工艺控制等等,这些可能都会造成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关于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关于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现实情况中,防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注意对阴阳角等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防水处理。在进行大面积施工之前,还应该先做好附加层。同时,在绑扎底板钢筋时,为了能够避免钢筋碰掉周边的砂浆保护层,或者是划掉四周墙里面的防水层,在绑扎钢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其内侧布设一些临时用的纤维板,用来保护防水层,采用“随浇混凝土、随拆纤维板”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等到外模拆除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外墙防水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按照外墙内贴法的操作工艺来进行,将墙底部的压顶保护砖拆除之后,还需要认真、仔细地做好防水接头。另外,针对于地下室的水平施工缝缝隙,则应该利用厚约2mm的钢板止水带来进行接缝,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梁而导致钢板止水带不能顺利通过,则应该在梁头进行绕行,确保钢板止水带搭接接头处的立缝和水平缝都能够满焊,不留缝隙。
1.2主体结构测量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最基础的一部分就是测量技术,这一技术是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相关数据,事主体结构更加精细化。我们主要需要分析这一施工过程中测量技术的使用情况,主要由以下几方面:①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在主体结构的第一层,要对柱网结构进行设计,用十字点方法来表示结构中的垂直部分,在每依个基准点的上部留出方洞,规格在200mm×200mm,在第二层施工时,用激光经纬仪来确定轴线的位置,根据所在的楼层来设计轴线;②对测量的质量进行把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③要设计好沉降点,按照图纸的标记来选择主体结构沉降点的具体测量位置,然后进行编号,再测量。
1.3关于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在开始绑扎钢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定确定最合理的绑丝规格以及绑扎的形式。而且,为了保证钢筋绑扎的质量,在绑扎顶板、梁等水平构件钢筋时,还应该提前铺设木板当做行人通道,等到绑扎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检验绑扎效果,并且还需要及时办理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手续,做好相应的挂牌标识。另外,有关钢筋绑扎的交叉点,应该全部采用铁丝来进行绑扎,而双向受力的钢筋网,也需要进行全部绑扎,并且还需要保证铁丝呈八角形的样式。除此之外,在绑扎一些结构、形式比较复杂的结构部位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逐个研究和探索钢筋穿插、就位的正确顺序,并且积极地与模板工人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支模以及钢筋绑扎的具体顺序,以避免在之后绑扎的过程中出现某些质量问题。
1.4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原材料、构造及质量标准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图集、文件規定。砌筑墙体是应该保证小砌块的含水率,天气干燥时应该提前进行喷水湿润,但不得喷洒过多,保持适当的湿润即可,轻骨料应该在施工的前期进行提前的湿润处理,阴雨天施工时,需保证砌块的面层上不得有积水否则不允许施工。砂浆的使用需满足规范的规定要求外,还要有很好的和易性和粘结力;需要材质相同的砌块进行互砌;在需要开槽的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用混凝土进行填充墙面设置管线的暗槽;为了保证门窗栏杆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锚固,门窗栏杆的安装处应该设置拉结筋或者周边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移动已经砌筑的砌块保证灰浆的饱满。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2.1混凝土配比不够科学
水泥的粘稠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灰比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水泥的流动性也在增加,粘度越小,反之则越高。建筑结构中所用水泥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结构强度、耐久性、施工成本等等。一旦用量较少,就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较低,缺少足够的耐磨性;如果水泥用量较大就会增加伸缩性,容易产生裂缝,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结构松散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2.2技术质量管理欠缺
目前,个别建筑施工单位为谋求自身利益,盲目赶工期,对技术质量的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不负责,使安全风险点相应增加。有一些施工企业为减少基础材料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操作,致使施工质量不合格,如出现墙体裂缝、塌陷、混凝土结构剪力不足、渗水等现象,对整栋建筑物的安全造成隐患,容易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3、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2.1材料控制
由于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需要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建筑材料所受的压力很大,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型号与规格符合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将由于材料质量引起的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2.2人员管理
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察,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觉悟,使其严格遵守施工秩序,注意自身安全,同时保障他人生命安全。施工单位还要注意引进新科技、新技术,对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发展更多的专业人才,建立素质高、专业精的团队,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施工人员按程序进行施工,保障施工方案的顺利进行,促使项目缩短工期。
2.3建立监督机制
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大,工序复杂,施工时间长,需要项目的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并协调配合。施工单位应建立监督机制,在施工前由设计师和质检员认真审核图纸,,发现不妥之处及时修改,保证施工的指导基础;在完工后应组织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监测,抓好质量关,确保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如果发现裂缝、钢筋暴露、下沉严重等质量问题或其他质量问题的,应责令及时整改,整改后再行验收。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是建筑物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建筑总体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应当要对其中的重点和缺陷加以重视,严格控制质量和施工程序,保证建筑质量合格,确保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9):54-55.
[2]凌敏.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39-39.
[3]卢兵.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52(43):31-32.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居住的功能,更加关注居住的环境是否舒适,这就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对主体钢筋混凝土工程进行必要技术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结构工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决定着后续各项辅助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但是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时常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施工材料所具有的质量、施工的工艺控制等等,这些可能都会造成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关于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关于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现实情况中,防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注意对阴阳角等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防水处理。在进行大面积施工之前,还应该先做好附加层。同时,在绑扎底板钢筋时,为了能够避免钢筋碰掉周边的砂浆保护层,或者是划掉四周墙里面的防水层,在绑扎钢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其内侧布设一些临时用的纤维板,用来保护防水层,采用“随浇混凝土、随拆纤维板”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等到外模拆除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外墙防水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按照外墙内贴法的操作工艺来进行,将墙底部的压顶保护砖拆除之后,还需要认真、仔细地做好防水接头。另外,针对于地下室的水平施工缝缝隙,则应该利用厚约2mm的钢板止水带来进行接缝,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梁而导致钢板止水带不能顺利通过,则应该在梁头进行绕行,确保钢板止水带搭接接头处的立缝和水平缝都能够满焊,不留缝隙。
1.2主体结构测量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最基础的一部分就是测量技术,这一技术是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相关数据,事主体结构更加精细化。我们主要需要分析这一施工过程中测量技术的使用情况,主要由以下几方面:①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在主体结构的第一层,要对柱网结构进行设计,用十字点方法来表示结构中的垂直部分,在每依个基准点的上部留出方洞,规格在200mm×200mm,在第二层施工时,用激光经纬仪来确定轴线的位置,根据所在的楼层来设计轴线;②对测量的质量进行把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③要设计好沉降点,按照图纸的标记来选择主体结构沉降点的具体测量位置,然后进行编号,再测量。
1.3关于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在开始绑扎钢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定确定最合理的绑丝规格以及绑扎的形式。而且,为了保证钢筋绑扎的质量,在绑扎顶板、梁等水平构件钢筋时,还应该提前铺设木板当做行人通道,等到绑扎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检验绑扎效果,并且还需要及时办理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手续,做好相应的挂牌标识。另外,有关钢筋绑扎的交叉点,应该全部采用铁丝来进行绑扎,而双向受力的钢筋网,也需要进行全部绑扎,并且还需要保证铁丝呈八角形的样式。除此之外,在绑扎一些结构、形式比较复杂的结构部位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逐个研究和探索钢筋穿插、就位的正确顺序,并且积极地与模板工人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支模以及钢筋绑扎的具体顺序,以避免在之后绑扎的过程中出现某些质量问题。
1.4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原材料、构造及质量标准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图集、文件規定。砌筑墙体是应该保证小砌块的含水率,天气干燥时应该提前进行喷水湿润,但不得喷洒过多,保持适当的湿润即可,轻骨料应该在施工的前期进行提前的湿润处理,阴雨天施工时,需保证砌块的面层上不得有积水否则不允许施工。砂浆的使用需满足规范的规定要求外,还要有很好的和易性和粘结力;需要材质相同的砌块进行互砌;在需要开槽的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用混凝土进行填充墙面设置管线的暗槽;为了保证门窗栏杆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锚固,门窗栏杆的安装处应该设置拉结筋或者周边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移动已经砌筑的砌块保证灰浆的饱满。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2.1混凝土配比不够科学
水泥的粘稠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灰比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水泥的流动性也在增加,粘度越小,反之则越高。建筑结构中所用水泥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结构强度、耐久性、施工成本等等。一旦用量较少,就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较低,缺少足够的耐磨性;如果水泥用量较大就会增加伸缩性,容易产生裂缝,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结构松散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2.2技术质量管理欠缺
目前,个别建筑施工单位为谋求自身利益,盲目赶工期,对技术质量的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不负责,使安全风险点相应增加。有一些施工企业为减少基础材料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操作,致使施工质量不合格,如出现墙体裂缝、塌陷、混凝土结构剪力不足、渗水等现象,对整栋建筑物的安全造成隐患,容易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3、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2.1材料控制
由于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需要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建筑材料所受的压力很大,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型号与规格符合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将由于材料质量引起的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2.2人员管理
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察,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觉悟,使其严格遵守施工秩序,注意自身安全,同时保障他人生命安全。施工单位还要注意引进新科技、新技术,对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发展更多的专业人才,建立素质高、专业精的团队,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施工人员按程序进行施工,保障施工方案的顺利进行,促使项目缩短工期。
2.3建立监督机制
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大,工序复杂,施工时间长,需要项目的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并协调配合。施工单位应建立监督机制,在施工前由设计师和质检员认真审核图纸,,发现不妥之处及时修改,保证施工的指导基础;在完工后应组织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监测,抓好质量关,确保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如果发现裂缝、钢筋暴露、下沉严重等质量问题或其他质量问题的,应责令及时整改,整改后再行验收。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是建筑物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建筑总体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应当要对其中的重点和缺陷加以重视,严格控制质量和施工程序,保证建筑质量合格,确保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9):54-55.
[2]凌敏.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39-39.
[3]卢兵.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52(4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