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陶先生的整个教育思想中,创新精神是其精髓。从陶行知先生教学的“鲁滨孙漂流记”一例就能说明“创新”两字的含义: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由行动产生新思想、新价值的教育过程。如何来开展创新教育,它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现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悟创新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只有解放了小孩子的空间,带孩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帮助我们搜集周围丰富的资料,加深印象,扩大认知的眼界,从而激发内在的创造力。因此,观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是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对什么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教师的正确引导必不可少。在观察中,我注意引导幼儿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以及事物的一些特性等方法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在观察树木时,我会引导幼儿“小朋友,我们远远望去,这棵树长得什么样子?”(它像一把伞;像蘑菇;……)“我们走近看看,它又是怎样的?”(真高呀!真大呀!像一顶帽子;树干很粗,像根柱子……)“仔细看看它的树叶长得什么样子?”(是椭圆形的;像饼干;也像帆船……)在观察的过程中,增长了幼儿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为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把握活动的新颖度,体验创新之旅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不许他们做这、做那,殊不知就在这一个个的“不许”中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我们教师应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我在组织幼儿开展科学活动《会跳远的乒乓球》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乒乓球、杯子、水,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去发现,去探索。孩子们的答案也是层出不穷:“我可以用手帮助它。”“还可以用勺子帮助。”“把杯子拿起来一起倒到另一个杯子里。”……进一步提出要求:不用手或材料有什么办法让乒乓球跳过去。有幼儿便想出可以用嘴吹过去。许多幼儿便对这个方法提出质疑,此时,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鼓励幼儿动手实验。幼儿在动手操作中遇到了困难:“老师,我的跳不过去。”“老师,我的还差一点点。”“老师,我的力气很大,可它还是没跳过去。”在经过多次的尝试,探索中,有些幼儿终于发现:“把水加满点,乒乓球就容易跳过去。”“我让风吹在乒乓球的一侧,只要轻轻一吹,它就跳过去了。”孩子们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
三、捕捉活动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对孩子来说,他们身边的一切环境都是活的:自然角的植物;游戏室的玩具;丰富多彩的墙面设置等。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言论自由,让他们敢说,想说,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如果话题是孩子们不感兴趣的,孩子们便会觉得很无趣而不想议论。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思维激发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1.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好奇心强,经常会问出一系列感兴趣的问题。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往往他们的提问也是无意识、偶然、不稳定的,甚至有些提问是令成人狂然大笑。但是,我们也应正确对待,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开拓幼儿的眼界从大自然开始
大自然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幼儿探索、发現的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郊游:观察不同季节树木、花草、昆虫、果实、农作物的变化,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增进知识,比较中发现问题,激发幼儿善于发问、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3.引导幼儿大胆发现问题
《指南》中指出,我们在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在开展《秋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共同搜集秋天的蔬果、落叶,置放于自然角,引导孩子们自己观察、探索蔬果、树叶的秘密。不久,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老师,为什么水果放时间长了,会烂掉?树上的水果怎么不烂掉呀?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有的树叶为什么黄色的?有的树叶为什么还是绿色的?……孩子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自发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无数的问题,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满足幼儿的自主评价,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十二生肖》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对作品进行评价,着重引导幼儿从作品的形象生动、材料丰富、创意想象进行评价:请一位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作品,通过介绍使其他幼儿了解他的创作意图,老师再概括性总结这位小朋友大胆运用竹叶制作牛的耳朵、角的方法。在欣赏出色作品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不尽如人意的作品,也许这些作品的背后有着很好的创意,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保护幼儿的创造力。活动中,老师以举例的方式抛出一个小朋友作品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幼儿自己来讨论解决:“老师发现了一件很有创意的作品,有个小朋友制作了生肖龙,他选择了洋娃娃的卷头发当作龙须,可他的龙须老是掉下来,请小朋友想想你有什么办法让龙须粘连更牢固,使这件作品变得更美?小朋友纷纷想办法,给出了与众不同的建议,在评价作品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的过程也是幼儿不断成长的过程。他们在观察、行动、思考、总结、评价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让我们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引,结合现代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引领孩子在创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助他们走得更稳!
一、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悟创新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只有解放了小孩子的空间,带孩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帮助我们搜集周围丰富的资料,加深印象,扩大认知的眼界,从而激发内在的创造力。因此,观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是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对什么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教师的正确引导必不可少。在观察中,我注意引导幼儿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以及事物的一些特性等方法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在观察树木时,我会引导幼儿“小朋友,我们远远望去,这棵树长得什么样子?”(它像一把伞;像蘑菇;……)“我们走近看看,它又是怎样的?”(真高呀!真大呀!像一顶帽子;树干很粗,像根柱子……)“仔细看看它的树叶长得什么样子?”(是椭圆形的;像饼干;也像帆船……)在观察的过程中,增长了幼儿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为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把握活动的新颖度,体验创新之旅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不许他们做这、做那,殊不知就在这一个个的“不许”中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我们教师应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我在组织幼儿开展科学活动《会跳远的乒乓球》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乒乓球、杯子、水,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去发现,去探索。孩子们的答案也是层出不穷:“我可以用手帮助它。”“还可以用勺子帮助。”“把杯子拿起来一起倒到另一个杯子里。”……进一步提出要求:不用手或材料有什么办法让乒乓球跳过去。有幼儿便想出可以用嘴吹过去。许多幼儿便对这个方法提出质疑,此时,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鼓励幼儿动手实验。幼儿在动手操作中遇到了困难:“老师,我的跳不过去。”“老师,我的还差一点点。”“老师,我的力气很大,可它还是没跳过去。”在经过多次的尝试,探索中,有些幼儿终于发现:“把水加满点,乒乓球就容易跳过去。”“我让风吹在乒乓球的一侧,只要轻轻一吹,它就跳过去了。”孩子们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
三、捕捉活动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对孩子来说,他们身边的一切环境都是活的:自然角的植物;游戏室的玩具;丰富多彩的墙面设置等。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言论自由,让他们敢说,想说,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如果话题是孩子们不感兴趣的,孩子们便会觉得很无趣而不想议论。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思维激发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1.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好奇心强,经常会问出一系列感兴趣的问题。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往往他们的提问也是无意识、偶然、不稳定的,甚至有些提问是令成人狂然大笑。但是,我们也应正确对待,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开拓幼儿的眼界从大自然开始
大自然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幼儿探索、发現的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郊游:观察不同季节树木、花草、昆虫、果实、农作物的变化,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增进知识,比较中发现问题,激发幼儿善于发问、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3.引导幼儿大胆发现问题
《指南》中指出,我们在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在开展《秋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共同搜集秋天的蔬果、落叶,置放于自然角,引导孩子们自己观察、探索蔬果、树叶的秘密。不久,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老师,为什么水果放时间长了,会烂掉?树上的水果怎么不烂掉呀?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有的树叶为什么黄色的?有的树叶为什么还是绿色的?……孩子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自发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无数的问题,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满足幼儿的自主评价,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十二生肖》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对作品进行评价,着重引导幼儿从作品的形象生动、材料丰富、创意想象进行评价:请一位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作品,通过介绍使其他幼儿了解他的创作意图,老师再概括性总结这位小朋友大胆运用竹叶制作牛的耳朵、角的方法。在欣赏出色作品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不尽如人意的作品,也许这些作品的背后有着很好的创意,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保护幼儿的创造力。活动中,老师以举例的方式抛出一个小朋友作品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幼儿自己来讨论解决:“老师发现了一件很有创意的作品,有个小朋友制作了生肖龙,他选择了洋娃娃的卷头发当作龙须,可他的龙须老是掉下来,请小朋友想想你有什么办法让龙须粘连更牢固,使这件作品变得更美?小朋友纷纷想办法,给出了与众不同的建议,在评价作品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的过程也是幼儿不断成长的过程。他们在观察、行动、思考、总结、评价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让我们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引,结合现代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引领孩子在创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助他们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