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苗床免催芽播种省工省力,带风幕的喷杆喷雾机有效减少雾滴漂移,秸秆纤维地膜控草替代除草剂……6月2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全国农药减量控害与抗药性监测治理现场观摩会,集中展示了10余种农药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这些最新技术的集成组装,不仅减少了农药用量,而且省工省力,更易操作推广,为促进农药减量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换喷头花小钱办大事,高效植保机械大幅提升药效
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发挥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2亿亩以上。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副站长崔长春介绍,黑龙江省农药常年用量都在5万吨以上,其中除草剂占比为80%~85%,这让黑龙江的化学除草面积及除草剂用量始终处在全国第一位。为此,黑龙江省将除草剂减量列为农药减量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草剂减量从何处着手?除了应用苞卫、爱玉优、灵斯科·丹等新型高效药剂+迈丝、激健等专用助剂来直接减少除草剂用量,通过推广新型高效施药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抓手。
在哈尔滨市阿城区的农药减量增效及抗药性治理示范现场,笔者看到,哈滴双风喷杆喷雾机、华盛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阿波斯水旱两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多加遥控植保机器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药械轮番上阵,竞相展示各自的优越性能,有的伸展双臂喷幅达18米,一天可作业1000亩,有的有风幕护航可大大减少雾滴漂移、避免药害,有的配备变量喷雾系统使喷雾更均匀、作业更精准,有的轻巧灵活可实现无人驾驶,这些先进的机械可以大幅提高农药利用率,平均可减少农药用量20%。
除了示范、引进、推广这类高精尖的植保药械,黑龙江省自2012年以来,以更换节药喷头为重点突破口,采取省财政补贴一半、农户自筹一半的方式,投入1560万元累计更换了39万套喷头和喷头体,相当于为全省1/5的喷杆喷雾机(约3.2万套)进行了升级改造。
“农户常用的自制喷杆喷雾机跑冒滴漏比较严重,只需要几百块钱更换进口节药喷头和喷头体,喷雾均匀度就有了大幅提升,除草剂用量减少了10%以上,作业效率提高了近50%,一公顷还能节约近100公斤水。”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药械科科长林正平介绍,这一“花小钱办大事”之举,深受农户欢迎和认可,仅此一项全省每年可直接减少农药使用量近2000吨。
水稻施药趋向轻简化,省时省力解决植保难题
在现场观摩的水稻田间,一种纸膜机械覆盖除草技术引发了参会代表的热切关注。这种用秸秆制成的纤维地膜,在机插秧的同时将其开孔覆盖在地表,就能长期控草,后期无须再用除草剂。
黑龙江省秸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介绍,秸秆纤维地膜不仅能抑草控温,还能减少氮肥蒸发,因为不用除草剂无需一遍遍换水,可以节约水田用水近80%,并且60天左右就可以自然降解,以有机质的形式还田,还能培肥地力。每亩纸膜成本在270元左右,只需对插秧机稍加改造,加装一个纸筒,就可同步完成水稻机插秧和田间除草。
省药又省力的技术不止这一项,现场还展示了水稻苗床免催芽播种技术,用先正达亮盾等药剂为水稻种子包衣,可以省掉寒地水稻催芽环节,省工省力省钱的同时还能防病壮秧,减少恶苗病的发生。
此外,通过改变水稻用药产品剂型,组合运用水稻育秧盘药剂处理、抛施或滴洒在稻田等方式,由液体变颗粒,由喷变撒,可以实现水稻防治病虫草害基本不用下田。
河北千百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应晓东介绍,插秧前将颗粒剂撒施进秧盘处理,可以长效防治水稻潜叶蝇、负泥虫、水稻象甲、二化螟、稻飞虱、叶瘟病、纹枯病。破口前15~20天大田撒施颗粒剂,可以解决穗颈瘟防治问题。该省力化植保方案在去年全国试验示范2380亩的基础上,今年在黑龙江又试验400余亩,目前来看潜叶蝇、负泥虫防治效果明显,水稻田省力化技术有望帮助农户轻松简单解决水稻植保难题。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辛苦、复杂的农田作业,尤其是水稻病虫害防治,防治次数多、作业温度高、劳动强度大,很少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处长王凤乐表示,为此,全国农技中心与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在开展农药减量的同时,积极探索轻简省力化施药模式。
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副处长张帅介绍,稻田轻简化施药以“防”为重点,抓住播种、移栽、破口三个关键环节,用种子处理预防种传病害及秧田期病虫害,带药下田预防移栽后30~50天的病虫,破口前综合用药防控穗期病虫害。“预防性施药提前防治把好三道防线,不仅简化了用药方案,方便易学,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农药用量。轻简、省力、机械化病虫防控方式将是未来植保发展方向。”
首创集中配药服务,农药实现精准配制和无害处理
不仅关注田间施药过程中的农药减量控害,黑龙江省还积极探索农药使用前和使用后残留污染问题的解决路径。6月20日下午,在肇东市海城乡双丽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黑龙江省在全国首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集中配药服务站试点。
在现场可以看到,占地70多平方米的集中配药站由配药清洗系统、残液降解系统和农药包装废弃物临时存储间三部分组成,承担农药精准配制、废弃包装物清洗回收、农药残液处理、药械清理等多项任务,整个集中配药服务站形成了一个完整、封闭的农药污染处理体系。
配药时,将农药瓶置于集药洗瓶机上,就能一次性完成药瓶清洗和精准配药。统一集中配药,一次最多可配3吨药液,一方面解决了农户分散配药浓度不准、超量用药的问题,另一方面经过对药瓶的三次清洗,大大降低了废弃包装上的农药残存量,减少了农药浪费,并实现了药瓶集中回收,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而喷药作业完后的药罐内的残液,经由Phytobac残液降解系统进行生物降解,全程封闭完成残液回收、无害化降解过程,有效避免了农药残液排入到生态环境。
据介绍,该集中配药站年统一配药能力达300吨,处理农药残液能力达10吨,可辐射服务近万亩农田。通过无害化处理,平均每亩可减少农药残液排放0.33升;通过临时回收保管,有效减少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通過精准配药,平均每亩减少农药用量50克,减少用水量5.4升,集中配药服务站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黑龙江省已在克山、肇东、龙江、富锦、呼兰区建设了9个集中配药服务站试点。集中配药服务站均为公益性质,资金来源于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每个集中配药服务站一次性投资20万元,由省站统一管理,在当地挑选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承担主体。集中配药服务站除完成合作社自身的残液处理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保管外,还对附近农户提供免费服务。
崔长春介绍,黑龙江省计划今年在部分产粮大县、蔬菜主产县继续扩大集中配药服务站的建设规模,并进一步摸索集中配药服务站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以充分发挥其在农药面源污染防控上的积极作用。
换喷头花小钱办大事,高效植保机械大幅提升药效
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发挥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2亿亩以上。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副站长崔长春介绍,黑龙江省农药常年用量都在5万吨以上,其中除草剂占比为80%~85%,这让黑龙江的化学除草面积及除草剂用量始终处在全国第一位。为此,黑龙江省将除草剂减量列为农药减量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草剂减量从何处着手?除了应用苞卫、爱玉优、灵斯科·丹等新型高效药剂+迈丝、激健等专用助剂来直接减少除草剂用量,通过推广新型高效施药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抓手。
在哈尔滨市阿城区的农药减量增效及抗药性治理示范现场,笔者看到,哈滴双风喷杆喷雾机、华盛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阿波斯水旱两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多加遥控植保机器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药械轮番上阵,竞相展示各自的优越性能,有的伸展双臂喷幅达18米,一天可作业1000亩,有的有风幕护航可大大减少雾滴漂移、避免药害,有的配备变量喷雾系统使喷雾更均匀、作业更精准,有的轻巧灵活可实现无人驾驶,这些先进的机械可以大幅提高农药利用率,平均可减少农药用量20%。
除了示范、引进、推广这类高精尖的植保药械,黑龙江省自2012年以来,以更换节药喷头为重点突破口,采取省财政补贴一半、农户自筹一半的方式,投入1560万元累计更换了39万套喷头和喷头体,相当于为全省1/5的喷杆喷雾机(约3.2万套)进行了升级改造。
“农户常用的自制喷杆喷雾机跑冒滴漏比较严重,只需要几百块钱更换进口节药喷头和喷头体,喷雾均匀度就有了大幅提升,除草剂用量减少了10%以上,作业效率提高了近50%,一公顷还能节约近100公斤水。”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药械科科长林正平介绍,这一“花小钱办大事”之举,深受农户欢迎和认可,仅此一项全省每年可直接减少农药使用量近2000吨。
水稻施药趋向轻简化,省时省力解决植保难题
在现场观摩的水稻田间,一种纸膜机械覆盖除草技术引发了参会代表的热切关注。这种用秸秆制成的纤维地膜,在机插秧的同时将其开孔覆盖在地表,就能长期控草,后期无须再用除草剂。
黑龙江省秸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介绍,秸秆纤维地膜不仅能抑草控温,还能减少氮肥蒸发,因为不用除草剂无需一遍遍换水,可以节约水田用水近80%,并且60天左右就可以自然降解,以有机质的形式还田,还能培肥地力。每亩纸膜成本在270元左右,只需对插秧机稍加改造,加装一个纸筒,就可同步完成水稻机插秧和田间除草。
省药又省力的技术不止这一项,现场还展示了水稻苗床免催芽播种技术,用先正达亮盾等药剂为水稻种子包衣,可以省掉寒地水稻催芽环节,省工省力省钱的同时还能防病壮秧,减少恶苗病的发生。
此外,通过改变水稻用药产品剂型,组合运用水稻育秧盘药剂处理、抛施或滴洒在稻田等方式,由液体变颗粒,由喷变撒,可以实现水稻防治病虫草害基本不用下田。
河北千百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应晓东介绍,插秧前将颗粒剂撒施进秧盘处理,可以长效防治水稻潜叶蝇、负泥虫、水稻象甲、二化螟、稻飞虱、叶瘟病、纹枯病。破口前15~20天大田撒施颗粒剂,可以解决穗颈瘟防治问题。该省力化植保方案在去年全国试验示范2380亩的基础上,今年在黑龙江又试验400余亩,目前来看潜叶蝇、负泥虫防治效果明显,水稻田省力化技术有望帮助农户轻松简单解决水稻植保难题。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辛苦、复杂的农田作业,尤其是水稻病虫害防治,防治次数多、作业温度高、劳动强度大,很少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处长王凤乐表示,为此,全国农技中心与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在开展农药减量的同时,积极探索轻简省力化施药模式。
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副处长张帅介绍,稻田轻简化施药以“防”为重点,抓住播种、移栽、破口三个关键环节,用种子处理预防种传病害及秧田期病虫害,带药下田预防移栽后30~50天的病虫,破口前综合用药防控穗期病虫害。“预防性施药提前防治把好三道防线,不仅简化了用药方案,方便易学,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农药用量。轻简、省力、机械化病虫防控方式将是未来植保发展方向。”
首创集中配药服务,农药实现精准配制和无害处理
不仅关注田间施药过程中的农药减量控害,黑龙江省还积极探索农药使用前和使用后残留污染问题的解决路径。6月20日下午,在肇东市海城乡双丽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黑龙江省在全国首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集中配药服务站试点。
在现场可以看到,占地70多平方米的集中配药站由配药清洗系统、残液降解系统和农药包装废弃物临时存储间三部分组成,承担农药精准配制、废弃包装物清洗回收、农药残液处理、药械清理等多项任务,整个集中配药服务站形成了一个完整、封闭的农药污染处理体系。
配药时,将农药瓶置于集药洗瓶机上,就能一次性完成药瓶清洗和精准配药。统一集中配药,一次最多可配3吨药液,一方面解决了农户分散配药浓度不准、超量用药的问题,另一方面经过对药瓶的三次清洗,大大降低了废弃包装上的农药残存量,减少了农药浪费,并实现了药瓶集中回收,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而喷药作业完后的药罐内的残液,经由Phytobac残液降解系统进行生物降解,全程封闭完成残液回收、无害化降解过程,有效避免了农药残液排入到生态环境。
据介绍,该集中配药站年统一配药能力达300吨,处理农药残液能力达10吨,可辐射服务近万亩农田。通过无害化处理,平均每亩可减少农药残液排放0.33升;通过临时回收保管,有效减少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通過精准配药,平均每亩减少农药用量50克,减少用水量5.4升,集中配药服务站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黑龙江省已在克山、肇东、龙江、富锦、呼兰区建设了9个集中配药服务站试点。集中配药服务站均为公益性质,资金来源于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每个集中配药服务站一次性投资20万元,由省站统一管理,在当地挑选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承担主体。集中配药服务站除完成合作社自身的残液处理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保管外,还对附近农户提供免费服务。
崔长春介绍,黑龙江省计划今年在部分产粮大县、蔬菜主产县继续扩大集中配药服务站的建设规模,并进一步摸索集中配药服务站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以充分发挥其在农药面源污染防控上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