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创作于1600—1601年。直到现在,依然震撼人心,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在带给人们无尽悲痛的同时,作品的艺术魅力尤其征服了读者,并受到广泛的研究。笔者仅从《哈姆雷特》的思想性、艺术性入手,简述莎剧的魅力。
关键词:哈姆雷特 悲剧 艺术魅力 语言大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87-01
《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悲剧中占据着最高位置: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突然之间遭遇了一系列不幸:父亲暴卒,叔父克劳狄斯篡位,母亲嫁给了叔父。这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是叔父毒死了自己。哈姆雷特决心为父报仇,洋装发疯以迷惑仇敌,伺机行动。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机,决定除掉他,而哈姆雷特为进一步证实真相,也授意戏班子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哈姆雷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在激愤中哈姆雷特还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雷特得知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情人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要为父报仇,克劳狄斯借机阴谋安排他和哈姆雷特决斗。最后,哈姆雷特在决斗中刺死了叔父,而自己也和母亲一起中毒身亡。
《哈姆雷特》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哈姆雷特》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然而,莎士比亚把它改编搬上舞台,绝不仅仅为了再现中世纪的封建复仇故事,而是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抗封建意识的悲剧作品。莎士比亚在剧中曾经通过哈姆雷特之口对戏剧的目的作过如下说明:“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的模型。”莎士比亚的悲剧时期,正是英国统治由盛转衰之时宫廷挥霍无度,社会动乱不堪,王室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哈姆雷特》虽然穿的是中世纪丹麦宫廷的旧服饰,上演的却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历史新场面。
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上的突出成就之一。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复仇是该剧的主要情节线索,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其中哈姆雷特为父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三条线索既互相联系,又彼此襯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还穿插了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爱情,写了哈姆雷特和霍拉旭之间真挚的友情,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友谊的背叛,以及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他们在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的同时,也使整部剧作的情节构架越发显得错落有致,枝繁叶茂。成功的人物性格塑造是莎剧艺术的另一个特色。《哈姆雷特》在人物塑造上常常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使剧中人物各具特色。比如同是反面人物,克劳狄斯阴险狠毒,笑里藏刀,表面上对人和气,善于笼络人心,暗地里却凶狠无比;波洛涅斯精于阿谀奉承,在儿女面前俨然一副宽厚严厉的长者面孔。在正面人物中,霍拉旭同哈姆雷特志同道合,抱有共同的人文主义理想且同样富有正义感,但与忧郁冲动的哈姆雷特相比,霍拉旭则显得冷静老成。也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哈姆雷特身上那种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使命感与英雄气。
《哈姆雷特》还充分运用戏剧中的“独白”这一传统手法,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其性格越加丰富和深刻。《哈姆雷特》全剧主人公的重要独白共有六次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幕第一场那段“生存还是灭亡”的著名独白。他不仅本身是一偏极富哲理的佳作,同时也是理解主人公复杂性格的一把钥匙。哈姆雷特本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由于突然的变故,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人、对生活、对世界都产生了怀疑,加上肩上使命的沉重和敌对势力的强大,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行动上的延宕以及内心的苦闷和忧郁。通过上述独白使人深刻地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思索,对周围现实的揭露、批判以及内心世界的烦闷与彷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主人公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理解。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所以莎剧的最大魅力还在于他的语言之优美、丰富、形象、富有表现力。他的戏剧语言既不乏口语的生动活泼、也具有散文的流畅。他还将哲学的深刻、文学的优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哈姆雷特》剧中哈姆雷特有这样一段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在上面这段独白中,莎士比亚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段,以他文学的优美,来分析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例如比喻:“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这里,就是把厄运比做毒箭;后来又把死亡比做“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还有排比句,如“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劲辛劳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它使句子流畅无比,有若行云流水。《哈》剧还有很多名言佳句,被后人所吟诵,如“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葬礼上剩下的残羹冷炙接着便用来做婚礼的佳肴了”。
哈姆雷特所提出的“生存还是灭亡”的重大命题,已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哲学命题。但是哈姆雷特的奋力一击,已向我们昭示了它的答案:人应该为美好的理想而生存,为社会的正义而献身。这或许就是这出伟大悲剧留给后世读者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杨大亮,张军.浅论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特色[J].名作欣赏,2008(24):92-94.
[2] 杨天地.试论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上),2010(4): 87-89.
关键词:哈姆雷特 悲剧 艺术魅力 语言大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87-01
《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悲剧中占据着最高位置: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突然之间遭遇了一系列不幸:父亲暴卒,叔父克劳狄斯篡位,母亲嫁给了叔父。这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是叔父毒死了自己。哈姆雷特决心为父报仇,洋装发疯以迷惑仇敌,伺机行动。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机,决定除掉他,而哈姆雷特为进一步证实真相,也授意戏班子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哈姆雷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在激愤中哈姆雷特还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雷特得知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情人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要为父报仇,克劳狄斯借机阴谋安排他和哈姆雷特决斗。最后,哈姆雷特在决斗中刺死了叔父,而自己也和母亲一起中毒身亡。
《哈姆雷特》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哈姆雷特》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然而,莎士比亚把它改编搬上舞台,绝不仅仅为了再现中世纪的封建复仇故事,而是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抗封建意识的悲剧作品。莎士比亚在剧中曾经通过哈姆雷特之口对戏剧的目的作过如下说明:“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的模型。”莎士比亚的悲剧时期,正是英国统治由盛转衰之时宫廷挥霍无度,社会动乱不堪,王室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哈姆雷特》虽然穿的是中世纪丹麦宫廷的旧服饰,上演的却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历史新场面。
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上的突出成就之一。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复仇是该剧的主要情节线索,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其中哈姆雷特为父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三条线索既互相联系,又彼此襯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还穿插了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爱情,写了哈姆雷特和霍拉旭之间真挚的友情,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友谊的背叛,以及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他们在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的同时,也使整部剧作的情节构架越发显得错落有致,枝繁叶茂。成功的人物性格塑造是莎剧艺术的另一个特色。《哈姆雷特》在人物塑造上常常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使剧中人物各具特色。比如同是反面人物,克劳狄斯阴险狠毒,笑里藏刀,表面上对人和气,善于笼络人心,暗地里却凶狠无比;波洛涅斯精于阿谀奉承,在儿女面前俨然一副宽厚严厉的长者面孔。在正面人物中,霍拉旭同哈姆雷特志同道合,抱有共同的人文主义理想且同样富有正义感,但与忧郁冲动的哈姆雷特相比,霍拉旭则显得冷静老成。也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哈姆雷特身上那种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使命感与英雄气。
《哈姆雷特》还充分运用戏剧中的“独白”这一传统手法,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其性格越加丰富和深刻。《哈姆雷特》全剧主人公的重要独白共有六次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幕第一场那段“生存还是灭亡”的著名独白。他不仅本身是一偏极富哲理的佳作,同时也是理解主人公复杂性格的一把钥匙。哈姆雷特本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由于突然的变故,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人、对生活、对世界都产生了怀疑,加上肩上使命的沉重和敌对势力的强大,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行动上的延宕以及内心的苦闷和忧郁。通过上述独白使人深刻地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思索,对周围现实的揭露、批判以及内心世界的烦闷与彷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主人公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理解。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所以莎剧的最大魅力还在于他的语言之优美、丰富、形象、富有表现力。他的戏剧语言既不乏口语的生动活泼、也具有散文的流畅。他还将哲学的深刻、文学的优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哈姆雷特》剧中哈姆雷特有这样一段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在上面这段独白中,莎士比亚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段,以他文学的优美,来分析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例如比喻:“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这里,就是把厄运比做毒箭;后来又把死亡比做“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还有排比句,如“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劲辛劳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它使句子流畅无比,有若行云流水。《哈》剧还有很多名言佳句,被后人所吟诵,如“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葬礼上剩下的残羹冷炙接着便用来做婚礼的佳肴了”。
哈姆雷特所提出的“生存还是灭亡”的重大命题,已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哲学命题。但是哈姆雷特的奋力一击,已向我们昭示了它的答案:人应该为美好的理想而生存,为社会的正义而献身。这或许就是这出伟大悲剧留给后世读者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杨大亮,张军.浅论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特色[J].名作欣赏,2008(24):92-94.
[2] 杨天地.试论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上),2010(4):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