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促使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教育学者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再加上,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兴趣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的基础,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热情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 小学 学习动力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革,人的全面发展呈现出动态变化,而多多方面的兴趣是实现终身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为实现个体的终身发展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那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提供的强大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学生就很难专注注意力,也无法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去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出发,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持之以恒,有效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面,我就从营造课堂氛围、创设趣味情境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来简单谈谈自己的感悟,同时也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帮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因为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且在课堂的教学中扮演着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致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们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就更不要说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兴趣了。因此,为改变这种不理想的教学情况,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注重融入新鲜有趣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开展以“比尾巴”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都见过很多小动物吧,你有没有认真的观察过它们的尾巴呢?我们比一比,看谁讲的最多最好!”这样一来,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我抓住机会,让学生们进行自由抢答,从而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在学生讲完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几个尾巴的图片,让学生们猜一猜这都是什么动物的尾巴。这样一来,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并引发思考,也对尾巴的知识理解得更加具体深刻,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创设多样的趣味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通过趣味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将教材中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促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在组织学生以“二十年后的我”为话题进行自由创作的课堂中,为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并结合实际联想到二十年后的生活,我创设了趣味性的情境来促使学生感受得更加深刻。如,我先提出话题:“同学们,你们长大后想当什么,做什么工作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随着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回答,我提出几个关键词:医生、教师、科学家、公务员等等,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有关医生、科学家,教师的工作视频,让学生对这些人物形成更深入的认识。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更进一步地感受人物特点,进而使得创作更加真实、贴切。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也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更加饱含创作热情。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因为小学时期的知识多是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能够能让学生从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活动和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开拓创新思维,从而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使得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以“大自然真奇妙”的写作课程中,为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基础上展开创作,并对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我开展了“去看大自然”课外活动,让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想要描写的事物或景物,然后进行创作并分享。学生们很是兴奋,快速地跑到校园中去观察事物,有的细细地观察着草坪中的小草,有的在花圃边轻轻地闻着花香,有的静静地看着远方摇曳的树枝等等。待观察时间到后,我组织学生回到课堂进行创作,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细致地描写,并融入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最后进行诵读分享。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对大自然感知地更加真切,产生了学习乐趣,增强了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活动和课程的内容,来提升课程质量和吸引力,从而突出活动和课程的特色与魅力,引导学生的兴趣向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习兴趣 小学 学习动力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革,人的全面发展呈现出动态变化,而多多方面的兴趣是实现终身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为实现个体的终身发展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那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提供的强大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学生就很难专注注意力,也无法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去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出发,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持之以恒,有效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面,我就从营造课堂氛围、创设趣味情境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来简单谈谈自己的感悟,同时也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帮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因为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且在课堂的教学中扮演着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致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们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就更不要说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兴趣了。因此,为改变这种不理想的教学情况,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注重融入新鲜有趣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开展以“比尾巴”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都见过很多小动物吧,你有没有认真的观察过它们的尾巴呢?我们比一比,看谁讲的最多最好!”这样一来,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我抓住机会,让学生们进行自由抢答,从而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在学生讲完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几个尾巴的图片,让学生们猜一猜这都是什么动物的尾巴。这样一来,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并引发思考,也对尾巴的知识理解得更加具体深刻,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创设多样的趣味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通过趣味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将教材中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促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在组织学生以“二十年后的我”为话题进行自由创作的课堂中,为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并结合实际联想到二十年后的生活,我创设了趣味性的情境来促使学生感受得更加深刻。如,我先提出话题:“同学们,你们长大后想当什么,做什么工作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随着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回答,我提出几个关键词:医生、教师、科学家、公务员等等,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有关医生、科学家,教师的工作视频,让学生对这些人物形成更深入的认识。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更进一步地感受人物特点,进而使得创作更加真实、贴切。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也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更加饱含创作热情。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因为小学时期的知识多是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能够能让学生从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活动和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开拓创新思维,从而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使得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以“大自然真奇妙”的写作课程中,为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基础上展开创作,并对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我开展了“去看大自然”课外活动,让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想要描写的事物或景物,然后进行创作并分享。学生们很是兴奋,快速地跑到校园中去观察事物,有的细细地观察着草坪中的小草,有的在花圃边轻轻地闻着花香,有的静静地看着远方摇曳的树枝等等。待观察时间到后,我组织学生回到课堂进行创作,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细致地描写,并融入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最后进行诵读分享。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对大自然感知地更加真切,产生了学习乐趣,增强了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活动和课程的内容,来提升课程质量和吸引力,从而突出活动和课程的特色与魅力,引导学生的兴趣向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甜,趙金莲.激发小学低段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
[2]王兆成.激发兴趣,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